李白这一生
繁体版

第一百二十六章 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小船到了江陵,李白对船夫说,不要停,直下江夏!到了江夏之后,汉阳县(今武汉市蔡甸区)的王明府给李白接风洗尘。李白此时心里非常高兴,他以为是朝廷想起了他,他还能入朝为国效力,就多喝了几杯酒,最后酩酊大醉。酒醒之后,汉阳王明府派人送李白过江回江夏。李白为感谢王明府,写了一首诗表示感谢。诗曰:

    去岁左迁夜郎道,

    琉璃砚水长枯槁。

    今年敕放巫山阳,

    蛟龙笔翰生辉光。

    圣主还听子虚赋,

    相如却欲论文章。

    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

    啸起白云飞七泽,

    歌吟渌水动三湘。

    莫惜连船沽美酒,

    千金一掷买春芳。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从李白的这首诗来看,李白对肃宗抱有很大的希望,“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欲论文章”,他认为唐肃宗是认可他这个如司马相如一样的才子的。一定会将自己“润色鸿业”“学究天人”的才能为其所用,为朝廷效力。他觉得这个赦令,不是因春旱而实行的全国大赦,而好像是专为他一人所设的,所以有些盲目的乐观。他以为自己“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的诗歌能够感动肃宗,请他重入长安,再造辉煌,从此他可以东山再起,得到重用。

    但现实却是很残酷的。因为他已是一个犯有“附逆”前科的释放犯,不再是一个御前诗人、世外高人,以及一个人人高看、家家欢迎的“谪仙人”李白,所以除了一些故旧,很少有人再像以前那样高攀他了。他只好去江夏太守的府衙拜访旧日的老友韦良宰。

    此时,韦良宰在江夏太守任上的期限已满,要到长安去述职升迁,急着要找一位有名气和声望的名士为他写德政碑。而李白正是他认为的最佳人选。李白当场答应韦良宰的邀请,认为碑文由自己来写责无旁贷。于是他很快就写出了《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并序》,在碑的序文中,李白对韦良宰在任江夏太守期间的德政浓墨重彩地夸耀了一番,得到了江夏群官和名士的一致好评。借着这个机会,李白又写了一首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叙述自己一生主要经历,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后的遭遇。诗中用较多篇幅写了他与韦良宰的深情厚谊,并在诗的最后部分,特别嘱托韦太守“君登凤池去,勿弃贾生才”,即不要忘记我这个老朋友,请在朝廷上多为我美言几句,提醒皇上不要忘了我这个如贾谊一般的人才还长期弃置在外。其诗云: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ufffc若罗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绿耳空腾骧。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驱马过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徵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奴犬羊,忠谠醢与菹。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寻阳满旌旃。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

    登楼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君登凤池去,勿弃贾生才。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这首诗长达计166句,830字,是李白诗中最长的诗篇,可与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及《北征》二长诗相媲美。这首诗也可以说是李白的一个自传。在这首诗中,李白回忆了他与韦良宰的三次交往:一次是李白在长安辞京还山的时候,韦良宰在骠骑亭为李白送行;第二次是在李白幽州探虎穴之时,路过贵乡县,受到韦良宰的热情接待;第三次即这次在江夏,韦良宰对李白的亲切会见,使李白非常感动,印象也十分深刻。诗中特别说出了李白幽州探险的具体情况:“十月到幽州,戈\ufffc若罗星。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这些真实的情况,过去因为有忌讳而不敢载之于诗,这次却向老朋友说了实话。再者,对参加永王幕府和流放夜郎之事,如“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半夜水军来,寻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等事,也向韦良宰做了专门的陈述,意在博得韦良宰的同情和帮助。但实际情况与此诗中所说的并不完全相同。实际上,李白跟从永王李璘并非完全被胁迫,其中还有李白自愿的性质。此诗中说的话,有李白不得已的苦衷。诗中还有些是李白对韦良宰的不实之誉,如赞美韦良宰“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的品德,以及夸赞韦良宰诗作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语,都是些过誉之辞。这些赞誉,安在李白的头上反而更为合适。在诗的末尾,“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等语,正是李白此时此地的心里话。他时刻关注的还是国家的命运,心中始终是怀着报国立功的思想。但李白向韦良宰写此诗的最终目的,还是“君登凤池去,勿弃贾生才”这两句,希望韦良宰能在去长安述职时,向皇帝举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