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世日志
繁体版

烧烤

    刘彣往后翻翻,纸业空白,这本日记到这里就算完结了。对了,还剩下一点结尾,是潦草的字迹随便出现的那一页,半张纸写的只有鬼怪。

    关于后面发生了什么,已无从得知,可以猜测地堡一定起过动荡,研究人员最终炸毁了通道,将这幢地下建筑包括珍贵的K003掩埋在风沙里,如果百年前确有风沙的话。

    再看一眼窗外,玻璃上镀了一层水汽薄膜,他轻轻抚下,让外界的景色得以漏进来。故事从一个开始进入另一个开始,隔着一本发黄的日记,两个经历迥异的人有了短暂的交谈。

    刘彣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打算告诉日记主人,世上或可能存在鬼怪,但也一定有理解范围内的解释。诸如研究人员的灵体,那皆为幻觉,有切实存在的实体影响观察人的头脑。

    只是遗憾的,这句话没办法说给那个人听了,剩下自己去揣摩,去探索。

    从整个日记本里,没有哪一页提到过K003会发出蓝光,算是一个未知后的另一个未知。

    刘彣消化掉日记写着的文字,他又变得无所事事,等待最为煎熬,缺少了电子设备,现代人无法忍耐流逝的时光。身为群居动物,鲜有人可以真正躲进深山,靠着独自一人维生,这类人的意志该达到了何种的高度?

    刘彣自然不属于这类人,他必须找些事情打发时间,睡觉本是最优选,怎奈睡不着。

    精神抖擞的他搜出工具包去拆卸返回舱损坏的设备,既然前方的路看不清楚,那便保证自己过得舒服。

    不少电子设备还有修复的可能,这一次的拆卸工作也有统计作用,找出那些可以修好的,实在用不了的干脆拆成备用零件。为了让生活更加滋润,他把目光盯上了头顶的座椅。

    得益于返回舱反转插入地面,座椅从脚下变到了头顶,若是把这东西拆掉,他可以避免总睡在硬地上。

    在简单的观察过后,拆卸座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里面隐藏着许多线路,一个不慎将造成连锁反应。返回舱不仅是他的家那么简单,而是能继续活下去的依仗,生命的维持全看返回舱能运作多久。

    他也不是没想过搬家,搬到地堡居住,至少不用每天醒来查看电量,也不用怕制氧机会在睡梦中损坏,而且地堡还有房间和床铺。怎么想,怎么权衡,似乎地堡才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

    可他就是不愿意睁开眼看见一大片虫子,所以在返回舱还能维持运转,情愿每天多麻烦些。

    小心摸索着拆卸,地上摊了小片零件,几根抽出来的电线也被他盘成了一个圈备用。

    工作不多,做起来麻烦,此刻外界有了墨色的云层,再有点时间就应该外出活动了。

    他放下手头上的工作,拉过摄像机打开录制,告诉镜头这是第几次舱外探索。这一次探索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他不光要搞来更多冰晶,还要弄些虫子肉回来,是到了品尝赤地平原独有特产的时候了。

    今日天气很好,阴云万里,无风无尘,又见不到雨落,正所谓良辰美景。这份好天仿佛昭示着所有苦难终将结束,美好的时光终将开启。

    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刘彣行走在赤地平原的荒野千里中,身着喷洒氧气的探火服,双手推着手推车闲云野鹤。

    多次俯身捡拾冰晶,承载冰晶的框子逐渐溢满,每每看到小虫子们因为抢夺食物争斗,他都会笑一笑,尽享美好的田园时光。这些小虫子们总避讳刘彣,躲远了便龇着大牙威慑,也难怪,它们的母亲算是死在刘彣手中,双方有着弑母之恨。

    方圆十几米不会有一只小虫子涉足,这让打猎变得尤为困难,只好继续等待时机。

    冰晶采集足够,正思考用什么方法搞点虫子肉时,他看见不远处的地上有一个黑色的东西。

    走近了才知道,正是他遗落的手枪。

    枪里留着最后两颗子弹,打完了也没地方补充,从地堡搞来的弹药规格不一致,用不到手枪上。

    一番检查过,枪管里堵了沙土,枪身也灰了,不知道清理干净后会不会影响击发。以人类当年的工业水平,估计手枪不会被沙土影响。

    只是手枪遗落前上着膛,首先要做的是把子弹退出来,倘若走火可就不好玩了。

    小虫子们几乎吃饱喝足,地上余留的冰晶和球状鲸遗所剩不错,它们即将脱离地面回到地堡去。

    再不打几只虫子,刘彣估计也要跟着下地堡才能弄来吃的。

    他抄起一柄消防斧,闭住一颗眼睛瞄了瞄,紧接着用力甩出,斧头几经翻转,一头扎进小虫子附近的地里。几只虫子瞬间魂飞魄散,无数条腿迈开,在略松软的地上留下了几排痕迹。

    掷飞刀、掷手斧,庙会杂耍的艺人总会表演,那份精准的把控很难很难。刘彣也没特殊锻炼过,一斧头过去击中十多米之外的小虫子并非易事。

    他又跑到斧头掉落的地方捡起来,那些虫子们依旧保持着十几米的距离。

    这段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虫子们近可观察,远可逃脱。刘彣也是近可观察,不过想追却很难,至少要冲几十米距离才有可能追上一个。但那是轻装的速度,这一身探火服披在身上,光是跑起来都费劲,冲刺那是想都不要想。

    他捡起斧头如法砲制,不是丢偏了就是距离不够,连续几次没碰到虫子的边不说,反倒自己累够呛。

    呼哧呼哧喘气的功夫,眼睛不断扫视周围这些虫子,他在虫子那副嘴脸上读到了一丝嘲讽。

    莽撞不可取,人还是要发挥自己的专长,以灵智取胜。

    他觉得自己可以挖陷阱,可以找材料做弓箭,还可以躲在虫子洞口守株待兔。总之方法是多种多样,唯有拿斧头去劈砍不切实际,没经验终归难劈中。

    在返回舱里考虑的还是不够周全,只想过吃,没想过抓。

    要不今天到这里吧。

    再饿一天,也饿不死人。

    说到挨饿,刘彣较初来乍到那会儿可瘦了不少,据他自己估计,有个二十斤的体重是减下去了。

    自己一张脸消瘦,面色如土,有蜡黄的趋势。

    把丢掉的斧头捡起来,人才走到推车前,他的好邻居一家从土里钻出来。

    同样的,生活在这片资源匮乏的平原上,每天都得为了食物发愁。可供挑选的花样不多,所能摄入的营养类别也不多,能吃的只有一样。

    怪物一家不再过多仇视刘彣,它们已适应凭空出现的异类,这个异类并不会对它们的生存产生威胁。

    老爹看护它的孩子们,凡是某个小怪物有脱离家庭的倾向,它会冲过去咬回来。这种忽然严肃起来的家庭氛围,几只小家伙不太适应,被老爹咬一口成了常态。

    捕食的工作暂时交给那个挨千刀的,就是第一次见面差点杀死了刘彣的那一头怪物。

    这位挨千刀的捕猎技巧在怪物家族里应该属于顶流,捕食小虫子时没拖泥带水的动作,简单高效,从来都是一击毙命。

    刘彣着实惊叹,只是怪物的身体构造区别于人类,捕猎技巧和人类更是大相径庭,并不通用,想学是不可能学得会的。

    最好的不如合适的,与其观赏怪物猎食,还不如想想自己的问题。毕竟怪物一家吃得饱,他自己可要委屈肚皮了。

    他推上手推车走上回家路,观察一眼被老爹保护着的小怪物们。小美总是极度不合群也是最活泼的一个,小美的双胞胎兄弟姐妹一起玩,它便特立独行,一股子坏主意。

    有一次共同经历,刘彣朝救过他命的小家伙招了招手以示友好。

    但他的友好石沉大海,惊不起小怪物一点情绪波动,形同陌路。

    刘彣自是不恼,等他扭回头朝前看,赫然发现一只不知因何缘故闯到了手推车上。搞得他浑身难受,冷静下来后,才看出来这虫子是冲着车上的冰晶来的。

    猎物主动送上门属实难得,这份勇气值得称赞。

    而更多的虫子盯上了手推车里丰富的物资,躲在四周蠢蠢欲动。

    这只虫子抱住盛满冰晶框子的边缘,以颚对着刘彣,看架势是要威胁刘彣离开。

    刘彣也不废话,悄无声息抓起斧头,一击猛劈下去,虫子当即一分为二,汁水飞溅,两段躯体落进框子中扭动。

    其恶心程度都能把隔夜饭逼出来。

    此虫一死,周遭那些显然冷静了,没了莽撞,可仍不愿放过推车上丰富的宝藏,全有了虎视眈眈的样子。

    刘彣便把斧头甩干净,一边警惕随时会冲上来的虫子,一边推着车接近返回舱。

    等他到了返回舱下方,身后竟跟来了一大片绿色,虫群似乎有围攻他的意思。

    推车上的冰晶对虫子来说颇具吸引力,成群的虫子对怪物一家也一样充满诱惑。

    在大多数时候,地面上的虫子是不可能这般密集的聚拢的。

    挨千刀的大怪物闯入虫群,大快朵颐,撤离慢的虫子被尽数歼灭,不再成气候。

    刘彣得以全身而退,把取得的物资搬进了返回舱之中。

    在正式品尝虫肉前,他还要等返回舱内氧气达到标准,无比短暂的时间里,更改思考的是虫肉的烹饪方式。

    是煮,是煎,是蒸。

    有限的条件下,烹饪变成一种奢侈。

    返回舱并不能升火,首先会让氧气的消耗无限增加,其次烟火或多或少会影响到生命维持系统。

    如果生吃的话?

    刘彣忍着恶心看断成两截的虫子,心理素质不够硬的人很难做得到,再加上饥饿程度不够,这道坎迈不过去。

    反正不管哪种烹饪方法,只要不是刺身,必不可少的步骤是加热。

    他在返回舱苦思冥想,一个主意悄然浮现,可以用电流去加热铜。当铜通过较强的电流时有电阻,从而提升温度。

    电的原理和水差不多,电压可以理解为水压,电流可以理解为水流,电阻可以理解为阻隔水流的障碍物。如果水被阻挡便会集聚,那里的水量也会提高,对应到电的身上,聚集过多的电流对应更大的能量,能量越高,温度越大。

    所以只要找到阻值高的导体,那么电加热的方法绝对行得通。

    他最先想到的便是铜,在返回舱里面,铜是最容易获得的导体,最好是搞一张铜片。

    从那些拆卸过的电子零件当中没能找到铜片,反而是先前盘起来的电线有不少。

    返回舱所用电线也有铜。

    这又促使他想到了一个比铜片作为加热源更好的方法,可以做一个加热线圈,不仅取材方便,还能有效避免触电的危险。

    想法很好,真正实际操作起来可不容易。

    对电理知识匮乏,刘彣也只知道加热线圈的样子,但如何把盘好的线圈串到电路里面是个问题。说白了,不会,不懂,搞不明白。

    如果返回舱电路可以随意尝试,兴许还能搞出来。主要原因还是不敢这么做,搞不好的话,生命维持系统都要崩溃,得不偿失。

    刘彣还是把希望放在了发誓再不进第二次的地堡当中,眼下解决问题的所有方法中,下地堡成了最稳妥的一个。

    虽然有一段路程需要走,却好过自己瞎鼓捣弄坏返回舱。

    所以短暂休整过,等外面虫子们回巢,他穿回探火服开始了行动。

    时间差不多来到了正午,怪物一家趴在一起休息,地表也算干净。

    刘彣拎着框子捡了一些虫子残骸,哀叹命运多舛,又决然走进了地堡。

    打开尘封的通道,用绑好的尼龙绳顺流而下,沿着自己用桌椅搭建的阶梯落到地下一层。

    他用斧头砍掉椅子做了劈柴,以老方法升火。

    坐在篝火前,耐心处理虫肉,去掉坚硬的外壳和肢体,把内脏一并丢掉,只留下白里透绿的组织。

    过程和处理虾肉差不多,心态却无比微妙。

    之后,他把处理好的虫子肉架在火上烤制。

    听说虫子肉的蛋白质远高于牛肉,很多地方会吃炸过的虫子,成为独到的美味。

    以前打死他也想不到,还会有尝鲜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