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百,勇闯北宋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炼钢计划

    其中一大汉见到两人停下脚步,便上前问道:“打个什么器物?”

    这种集镇之上的铁匠铺,主要职能就是供给周边村庄农具之类的铁器,因此规模并不大,就连铁匠也不过四五个人。

    李道元走了进去,环视一周,道:“我先看看。”

    那大汉也是点点头,转身又去打铁。

    李道元随手拿起一个锄头,在手里掂乐掂,摇头叹了口气:“可惜啊,可惜。”

    那大汉当即转过头来,奇怪道:“你说什么,可惜什么?”

    李道元笑道:“我可惜川峡四路铁矿众多,却炼出这种铁来,真是惹人贻笑大方。”

    大汉铁匠看过来,语气没多大波澜:“石炭炼出的铁,普遍如此。”

    宋朝时期,已经广泛使用煤炭炼铁,因此铁产量激增。

    而使用煤炭炼铁也带来一个副作用。

    那就是因为煤矿之中普遍富含硫,炼出的铁普遍性燥,金属延展性、韧性降低。

    简单说,就是因为硫含量过高,导致铁器硬而脆,一不小心就会断折。

    只能说有得有失。

    李道元也不多说,径直问道:“把你们这个铁匠铺买下,要多少钱?”

    闻言,铁匠们都是愣住了。

    买下铁匠铺?

    这是要干什么?

    那大汉铁匠率先反应过来,一抱拳,道:“这位公子,我就是这铁匠铺的老板,名为金安。”

    “不知刚才公子说要买下我这铁匠铺,可是真的?”

    李道元点点头:“当然是真的,我不仅仅要买下这铁匠铺,还想继续雇佣你们几个。”

    钱山在一旁更是不解。

    我家公子怎么整天搞这些东西?

    又是招揽人开荒,又是买铁匠铺。

    难不成是想要以此来发财?

    可是在钱山的理解里,要想成为“有钱人”,最普遍的做法应当是例如孙员外那般。

    先是家中本就有些积蓄,再光招佃户,开垦荒地,顺便剥削欺压一下周围的村民。

    如此发展下来,家中拥有大片良田,每年简直就是躺着收钱!

    不比买什么铁匠铺好多了?

    李道元心中自有打算。

    所谓钢铁是工业的骨骼,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石油这玩意儿暂时搞不出来,那就先得将钢铁搞出来。

    自己从现代能带回来的东西实在是有限,在这里发展工业化才是出路。

    而这个年代,盐铁专卖,铁矿都是官府把守,自己只能先从这些铁匠铺着手,慢慢计划。

    金安脸上浮现出庆幸之色,但很快便被愧疚所覆盖,两种情绪在脸上交织,变化万千,仿佛心中在做着什么斗争似的。

    片刻,金安才叹了口气,道:“公子,这铁匠铺我不卖了,你还是请回吧。”

    接着,挥挥手重新回到铁砧面前,继续锻打那块铁锭,然而他的脸上一片忧愁的样子,仿佛心郁难解。

    对于李道元而言,金安头上仿佛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号,只等着自己询问一番,触发任务剧情。

    干咳一声,李道元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若是你说出来,说不定我还能为你解决?”

    “你?”金安上下打量了一下李道元,见他一身“绸缎”,思索一番之后,长叹一声。

    随即,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说了一遍。

    金安乃是上游村一户普通人家,平日里除了农忙之外,就是在这铁匠铺里打铁为生。

    原本平日里做些农具朴刀之类的,日子还算是过得去。

    然而,前几日几个凶神恶煞的汉子却是前来,要他立刻搬走,迁出此地。

    否则的话,家中之人,连同他一起都要倒霉!

    自此,金安才日夜担忧。

    金安叹气道:“唉,公子,你还是离去吧,买了我这店铺之后,日后怕是事情不断。”

    李道元好奇问道:“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光天化日之下就敢强抢?”

    金安见四下无人,凑近了悄声道:“还能有谁?这十里八村,能如此蛮横的,也只有孙员外了!”

    “这集镇之上,有十几家店铺都是孙员外的,还有家中这么多田地,大半都是如此得来。”

    “今日,也算是轮到我了,唉。”

    闻言,李道元有些惊讶。

    他知道能在这个时代拥有万贯家财的,绝对不是什么好人。

    但没想到,这家伙的手段居然如此狠辣!

    沉吟片刻之后,李道元道:“你这铁匠铺,我还是决定买下,你们几个人一同留下,我每月给你们一贯的工钱!日后若是表现好,另有赏钱。”

    金安犹豫了片刻,也是点头答应下来。

    反正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也不算坑人。

    至于几天之后孙员外的狗腿子来该怎么办,那就不是自己要当心的了。

    当即,李道元签下字据,用二十贯钱买下了这一间铁匠铺,并且预付了这个月的工钱。

    李道元当即开始吩咐起来:“从明天开始,你们先去那赤水河边买一块荒地开垦出来,不用开得多细,只要平整就好。”

    “接着就是多买些石炭、铁矿石……还有木板也需要许多。”

    “明日你们去我住的地方拿钱便是,若是不够再说。”

    金安几个铁匠,虽然不大明白李道元的用意,但既然他现在才是老板,也只能点头应答下来。

    两人这才离开了集镇。

    第二日,李道元起床之后,本以为会迎来一波前来开荒的农民,没想到率先等到的却是金安几人。

    让钱山称了铁钱之后,金安几人都是背了一箩筐的铁钱离开。

    未了,还塞了几张图纸给他们,上面标注了如何加工那些木板,以及要自己需要的场地布局之类的注释。

    这些文字很是浅显直接,即便是大字不认识几个的金安他们,也能迅速理解。

    没错,李道元要在河边建立一个炼钢厂。

    宋代的铁实在是太过劣质,用来当农具还好,若是做成枪炮……指定会炸膛!

    更何况,以后种种工业,都需要钢铁作为基础。

    趁早建立一个钢铁厂作为模板,既能积累经验,也能培养出熟练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