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仙渡
繁体版

第三十三回:晚一分钟都白跑

    一进入城门,昆乾便默默念动真言,将身子晃了几晃,七个师弟分身而出。

    守军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八个人已各带一队人马,在城内四处冲杀起来。

    守关主将谢成,连头盔都没来得及戴,昆乾已冲到帐前。仓促之中,谢成抡大刀迎住昆乾。

    昆乾劈面三戟,拨草寻蛇,蛟龙出海,白虎越山,谢成左右招架,忙了个顾头顾不住腚。

    不过三、五回合,昆乾使一招云里藏月,将谢成刺于马下。

    一点魂灵,飘往岐山封仙台。

    有几名守将,甚至还没来得及上马迎战,就已做了昆乾师兄弟们的戟下之鬼。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守将被杀,守军士兵更是四散奔逃,保命要紧,哪里还顾得上守关。

    昆乾带领的那队人马,直奔城内粮仓。

    士兵们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火把,用火镰点燃,纷纷扔向粮仓大门、窗户、屋顶。

    顷刻之间,各处粮仓火光四起,函嘉关内烈焰腾空。

    几十万叛军储存的粮草,毁于一炬,火光映红了半边夜空。

    洛邑城外叛军大营内,尚谯正在竭力劝说武庚和姬鲜,从洛邑撤围,直取镐京,逼迫摄政王回援,进而在半道设伏截击,一举歼灭周军主力。

    这时,军兵来报,有个叫王威的带领一支人马来到,在营外求见尚谯丞相。

    尚谯听说王威来了洛邑,感到十分诧异:他怎么来这里了?

    听王威介绍了经过,尚谯大惊失色:函嘉关危矣。

    武庚和姬鲜却不以为然:丞相过虑了,函嘉关固若金汤,不必一惊一咤,自己吓唬自己。

    果不出尚谯丞相所料。

    很快,八百里加急战报传来:周军夜袭函嘉关,粮草被烧,损失殆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仓被烧,军心不稳。

    参与叛乱的各路诸侯,聚集武庚大帐,都迫切地想知道,下一步何去何从。

    武庚和姬鲜也是心绪烦乱,一时没了主意。

    大家鸡一嘴,鸭一嘴,暗中都是从本身的利益考虑,想保住自己的实力。说了半天,也没形成个统一的思路。

    一直在沉默的尚谯站出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能分兵各自为战,那样的话,会轻易地被东征军各个击破,最终谁都不保。此时大家更应该拧成一股绳,回防朝歌。因为殷国府库充盈,在诸侯中国力最强,足以为几十万大军提供给养。只要太子这杆大旗不倒,就能把大家团结起来,有实力与东征军一搏高下。

    这正合了武庚的心思。

    姬鲜却不太甘心。

    对于姬鲜来说,他最希望直取镐京。这样,他就能在与姬旦的权力争斗中,争得挟持天子的先机。但是,如果不能很快攻下镐京,几十万大军面临绝粮。粮草一断,军队不战自溃,整个行动就算彻底失败了,风险极大。

    而姬鲜的封地卫国,还在朝歌以东。根本没有一点可能让武庚放弃朝歌,继续往东退,与他一起去回防卫国。这个想法在武庚面前提都不用提。

    如果退守朝歌,武庚就是东道主,他姬鲜就等于寄人篱下了。

    姬鲜又一万分地不愿意接受这个局面。

    姬鲜决定,接下来怎么办,他要与八弟及跟随自己的各国君侯仔细商议,再做决定。而对于武庚,则只能暂时虚与委蛇。

    “兵贵神速,我们应迅速往朝歌进发。”尚谯分析说,“东征的周军烧了函嘉关的粮草后,定会直取朝歌,断我们的后路。如果出现那样的局面,我们就会更加被动。所以,我们要跟周军比速度,必须先到达朝歌,才能保得万全。”

    “那就不要在这里废话了,立刻行动吧。”武庚下令。

    王威受命,先带领精兵两万,马不停蹄,奔往朝歌。

    “只要你能比周军先一步到达,把朝歌城池守好,就是首功一件。”尚谯对他说。

    远远看到朝歌城头上,仍飘扬着殷国大旗,王威长舒了一口气。

    王威命辛超手持令牌,叫开了城门。

    没想到队伍刚进到一半,远处尘头大起。

    有一支军队,向朝歌飞快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