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仙渡
繁体版

第三十二回:三更半夜去放火

    王威他们遇上的这支殷军,是奔函嘉关去的。

    领兵之人正是留守朝歌的丞相尚谯。

    看到自己连写数封书信,却没有任何效果,围困洛邑的大军依然拖在那里不动,尚谯在朝歌是坐卧不宁。

    他分析,东征军不去解救洛邑,目标必是寻找太子和管侯的屯粮之处。如果函嘉关不保,军队失去粮草接济,会导致太子和管侯既无力继续围困洛邑,更无从进攻镐京。

    尚谯要想方设法,一方面加强函嘉关的防守,一方面他要说服武庚,不要继续在洛邑耽误时间,应直取镐京。

    尚谯决定,自己要采取措施,让东征军的釜底抽薪之计不能得逞。

    他将留守朝歌的两万精兵,抽出一万,亲自带领,驰援函嘉关。

    申徒崖是在寻找狐朋狗友帮助叛军的途中,遇到双方打斗的。

    收服王威后,申徒崖去见尚谯。

    得知尚谯是殷国丞相,申徒崖实言相告自己以殷国护国禅师的身份,联络各处能人异士,助武庚太子反周。

    尚谯高兴地点头道:“高士辛苦,我会禀报太子,加封尊驾为护国禅师。”。

    这样,申徒崖的“护国禅师”身份,算是得到了正式认可。

    申徒崖将王威等引见给了尚谯,自己又开始往来奔波,去串联一众妖魔。

    有了王威、燕震、辛超等三人的加入,尚谯改变了亲往函嘉关的主意。

    他决定让王威带兵增援函嘉关,自己去洛邑面见太子,力陈撤围洛邑,进攻镐京,逼东征军回援,凭借优势兵力与周军主力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尚谯从自己带来的一万精兵中,拨出八千交给王威,连同那两、三千喽啰兵,让王威率领去函嘉关,加强防守。

    他自己则带着两千人作为扈从,继续向西去洛邑城外面见太子。

    丞相尚谯未料到百密一疏,弄巧成拙,酿成大错。

    暂按下不提尚谯去见武庚。

    且说王威率军来到函嘉关,离关二里,暂扎下营寨。

    王威亲自前去叫关,说是奉丞相尚谯之命,来帮助加强守关。

    关上守将问:“是否有太子或管侯的令牌?”

    王威答:“我们是奉尚谯丞相之命从朝歌来的,没有令牌。”

    守将听说没有令牌,又看其面生,便说:“若是尚丞相本人前来,我们都认得,即使没有令牌,也可放入关中。但这位将军既无令牌,又如此面生,恐是周军假扮使诈,粮草重地,岂可随便放你们进关?”

    王威一再解释,函嘉关守将就是不允。

    说到最后,那关上守将怒了:“若再不退去,我可要命军兵开弓放箭了。”

    王威无奈,思来想去,只好往洛邑方向而去,找尚谯丞相定夺。

    巧的是,王威离去大约有两个时辰,昆乾率军来到函嘉关。

    昆乾是奉了大帅武吉之命,前来袭取函嘉关。

    那晚从霍侯姬处口中得知叛军的粮仓在函嘉关后,元帅武吉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如何攻破函嘉关,断了叛军的粮草。

    最后决定,由昆乾率领一支精兵,简装轻骑,打着叛军的旗号,秘密奔袭函嘉关。最好是能趁黑夜混入关内,烧掉叛军粮仓。

    如果偷袭函嘉关成功,则东征军直捣武庚的老巢――朝歌;如果偷袭没能得手,则调动主力强攻函嘉关,一定毁掉叛军的粮仓。

    昆乾到达函嘉关前时,已是暮色沉沉。

    昆乾亲自上前叫关:“奉太子殿下和管侯将令,前来协助守关。”

    关上守将以为,是此前退走的王威又返回,便有些不耐烦,大声呵斥:“不是说过了么,没有令牌,不能放你们进关。怎么又回来了?”

    这昆乾倒也机灵,猜测应该是守将认错人了,随机应变答道:“令牌已取回。”

    他便从怀中取出霍侯交给摄政王的那个令牌,高高举起:“大令在此。”

    “哦,令牌怎么这么快就取回来了?”守将有些疑惑。

    昆乾也不搭话。

    “快放下吊篮,取来令牌查验。”守将命令道。

    随即,一个吊篮从城头缒下。

    昆乾将令牌放入吊篮内,吊篮缓缓升上城头。

    “令牌无误,请将军进关。”不一会儿,守将向昆乾喊到。

    城门打开,昆乾催马,催军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