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仙渡
繁体版

第二十七回:每人都有小九九

    看到叛军大营中,八妖大帐的方向燃起冲天大火,洛邑城曹侯帅帐内一片欢声笑语。

    “这次破八妖的地火阵,昆乾当记首功。”曹侯乐得合不拢嘴。

    “首功应该记给钟龙师兄,他瞒天过海之计演得好,用从八个妖洞里取来的土,替换了铜鼎中洛邑的土,骗过了八妖,没有让他们起丝毫疑心。”昆乾连连谦让,“只是钟龙师兄的伤让人担心。”

    “我刚去钟龙师兄帐中看过,太医说没有伤及筋骨,无大碍,上了药,静养些日子就好了。”宫寅接言。

    “只是可惜了陆压师伯的太极袋,落在八妖那里,被大火烧了。”丘捷叹息说。

    “陆压师伯岂是做赔本买卖的人物?”昆乾笑着解释,“钟龙师兄事先用仿制的太极袋,装好从八妖洞中取来的土,然后佯装慌乱中把那假太极袋掉落妖精帐中。其实,那时他已经用真太极袋,取走了铜鼎中的土。”

    “陆压师伯在我师傅那里盘桓三日,就是在筹划破地火阵这件事。所有这一切,都是陆压师伯和我师傅在锦囊里安排好的。”昆乾最后揭开谜底。

    众将听得冷汗直冒,纷纷竖起大拇指说:“安排得真是妙。不然,一环疏漏,不但前功尽弃,而且满盘皆输。”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眼看火烧洛邑的计划落空,而且还搭上八妖的性命。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武庚,沮丧之极。

    遣散了众人,武庚一个人坐在大帐中,六神无主。恍恍惚惚,此前发生的一切,仿佛只是身处梦境。

    “报!朝歌送来八百里加急书信。”旗牌进账禀报。

    看着旗牌呈上案头的信件,武庚不拆也知道,肯定是尚谯丞相劝谏“放弃攻打洛邑,直取镐京”的书信。

    近来,这样内容的劝谏信,丞相尚谯几乎是两天给武庚写来一封。

    “唉,也许该听尚丞相的建议。”武庚心里想。

    “来人,去请管侯来大帐议事。”武庚吩咐道。

    “太子,我早说过,咱别在洛邑这棵树上吊死,绕过去直奔镐京吧。”还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姬鲜就嚷嚷道。

    “尚谯丞相来信这样劝过我多次了。”武庚答道:“只是被黄友良他们摆什么地火滔天阵,又耽误了七、八天。”

    “那咱们赶快召集各位君侯,商量安排弃洛邑、攻镐京之事吧。”姬鲜催促道。

    这时候,跟随武庚、姬鲜反叛的一些诸侯,已陆续接到封国传来的告急信,说是被东征的周军攻打,请求救援。

    在武庚大帐里,君侯们商议下一步如何行动时,有的坚持攻打洛邑:“咱们已围困了这么长时间,眼看把他们消耗得差不多了,若是此时撤围,岂不是前功尽弃。”

    有的赞同直取镐京:“趁着周军东征,国都空虚,再加上新主年幼,一举拿下镐京,擒获成王,大事成矣。”

    还有的建议回师救援被东征军攻打的封国:“凭着咱们的兵力优势,与周军主力决战,毕其功于一役。消灭了大周的军队,周王朝自然就不复存在了。光复殷商,倚马可待。”

    君侯们众说纷纭,坚持己见。在大帐中七嘴八舌,谁也说服不了谁。

    而武庚和姬鲜,又各有自己的小九九。

    对姬鲜来讲,他其实对攻打洛邑,以及与东征军决战的兴趣,远远比不上攻下镐京的热情。

    取下镐京,他就可以控制大周朝廷,或者自己当摄政王,把年幼的成王当成傀儡,玩于股掌之中;甚至直接废掉成王,自己做天子,亦无不可。

    到那时,不论是周军主力还是洛邑守军,最终都会是属于自己的力量,他要力求在这方面将损失控制在最小。

    而武庚此时的心思,是更愿意与周军主力决战。要想推翻大周,光复殷商王朝,消灭周军主力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如果周军主力尚存,即使拿下镐京,擒获了成王,周公亦可自己称王,最终也免不了与周军主力的一战。

    在起事前,武庚与姬鲜就有约定,事成后二人平分天下,姬鲜统治西部领土,而武庚掌管东部至海的疆域。

    从那时起,二人已是离心离德,同床异梦。

    姬鲜希望能在周朝力量损失最小的前提下,攻取镐京,自己获得统治大周的权力。

    而武庚则把削弱周朝实力作为首要。那样,自己才能与西部的姬周分庭抗礼,甚至吞并大周,一统天下。

    武庚和姬鲜诉求不同,参加叛乱的诸侯国又各有打得啪啪作响的小算盘,在攻打洛邑长时间受阻后,叛军各股势力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

    有些人甚至开始后悔出兵参加叛乱,私下里议论:还是霍侯有先见之明,没有趟这浑水。

    霍侯此时正在东征军帅帐中,与摄政王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