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仙渡
繁体版

第十五回: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一日,摄政王正在摄政王府议事厅研究地图。

    侍从报:太公来访。

    “快快有情。”摄政王边说边放下地图往外走。

    见摄政王降阶相迎,太公慌忙行君臣之礼。

    摄政王俯身相搀,拉着太公往议事厅里面让。

    “我正想找你呢。”摄政王高兴地说:“你就来了。”

    “摄政王找臣何事?”太公问。

    “我想找你再仔细研究一下,拍板定下来出兵路线和作战方案。”周公说。

    “打仗的事,摄政王不应该找老臣,应该找你的元帅商议。”太公摆手到。

    “哦?”听太公这样说,摄政王有些意外:“我认为你理所当然是领兵的大帅了。”

    “当初,我追随先王讨伐纣王时,你金台拜帅,何等威武,战果辉煌。这次我来统军,这元帅大印也是非你莫属嘛。难道还会有第二个人?”摄政王不解地问。

    “这元帅我是当不得了喽。”太公悠悠地说:“其中缘由,听我给殿下道来。”

    姜子牙对摄政王说,伐纣建周后,我被封到齐国,你的儿子伯禽被封到鲁国。这样安排,先王是用心良苦啊。这齐国和鲁国在大周国土的东面,面积广大,滨临大海。而且在这一区域,有徐国、奄国、蒲姑国等几个主要的殷商王室、旧臣的封国。有齐、鲁两个国家在这里站着,那几个国家就不敢轻举妄动。我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快去齐国,把国家治理得富裕强大。如果齐、鲁两国国力雄厚,就能更好地对那些有不轨之心的国家,起到监督和震慑作用。而以武庚为首的殷商王室、旧臣的封国起兵叛乱。这两个国家可以配合征讨,对他们形成钳制,有利于快速剿灭叛军。这是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姜子牙继续给摄政王分析。这其二呢,先王伐纣时,三教门人卷入其中,伤亡惨重。后在祖师主持下,三教和解,并同定教规:要求三教弟子潜心修道,严禁再生杀伐。我现在虽身为大周太公,但是曾经在昆仑山,追随教主学道四十年,亦是阐教门人,岂能不听教主教诲,违背教规。

    听了太公的分析,摄政王怅然叹道:“唉,没有了你这个好帮手,这次出兵我可心里没底了。你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吗?”

    “摄政王莫要忧虑。看你临危受命,即将出兵,前途艰险,我岂有袖手旁观之理。”太公宽慰周公。

    “太公还能怎样助我?”摄政王急切地问。

    “我有一徒弟,名叫武吉,现在官拜武德将军。摄政王记得否?”太公说。

    “当然记得。”摄政王道:“这武吉当年也是跟随先王伐纣,是太公你帐下一员战将,屡立战功。”

    “是的。”太公笑道:“武吉虽然是我的徒弟,但是,只是跟随我学习攻杀战守、韬略阵法,没有修道,不算教门中人。因此,他不受教规约束。”

    摄政王瞪眼望着太公,静静听太公往下说。

    “武吉熟读兵书战策,深得我的真传。加上他经过伐纣的磨炼,如今已是智勇双备。难道不是拜为元帅理想的人选吗?”太公反问摄政王。

    “统帅三军,攻杀战守,武吉没有问题。但是,”摄政王继续说出自己的顾虑,“他没有修道,不懂道法。倘若遇到像当年伐纣时会妖术邪法之人,他如何应对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