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仙渡
繁体版

第十回:咱俩加个好友吧

    从鄘国回到自己封地后,姬鲜把自己关在侯府里,整天心事重重。

    原本与姬度和姬处商议好了,由他去争取太后的支持。可是,他思来想去,断定再去一趟京城见太后,还会是碰一鼻子灰。

    他分析,从成王登基大典上,太后斥责他那次,就可以看出,太后与姬旦是一个鼻孔出气的。

    “争取一下也不多,向太后放个烟幕弹,表示自己是一心为朝廷着想,也起到离间太后和姬旦的作用。只是得采取一些手段。”他打定主意后,命内侍去传召丞相干辛上殿。

    这干辛是管侯的铁杆心腹,善于察言观色,总能把管侯的心思猜个八九不离十。

    干辛进得殿来,行过礼后,毕恭毕敬,垂手站立:“不知国君唤臣有何差派?”

    “爱卿,本侯想让你起草一份奏折,是写给太后的。”管侯看着干辛:“知道写什么内容吗?”

    干辛不慌不忙,从宽袍大袖中掏出一份奏章,呈给管侯:“请国君过目,不知道是否合侯爷的心意。”

    管侯展开观看,那是一封弹劾姬旦的奏折。

    在这篇奏折里,干辛指责姬旦“上欺太后、天子,下压群臣,偷改遗诏,心怀不轨,败坏纲常,擅权揽政,独断专行……”等等吧,总共给姬旦捏造了十大罪状,罪不可赦。可谓是字字见血。

    管侯边看边满意地不住点头:“好,好,写得好。我即刻秘奏太后。”

    “嗯。”干辛摇着头:“我建议侯爷按正常程序上报,先报给内阁,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篇奏章的内容。”

    管侯放声大笑,连称“高高高”。

    这一边,蔡侯和霍侯也没闲着,二人穿梭般游走于诸侯国之间。

    一时间,关于姬旦的流言蜚语满天飞。朝堂之上,官员之间,甚至老百姓街头巷陌,都对周公议论纷纷。

    这一日,管侯一个人正在书房闷闷不乐地喝茶。

    弹劾周公的奏折,报到朝廷好些日子了,太后也没个回话。很明显,是被太后留置了。这一点他已经料到。但是,现实摆在面前,他还是忍不住有些失落。

    “关于那篇奏折,且不去管它了。”姬鲜自言自语着:“但是,这联络武庚之事,从何处入手呢?直接给他摊牌,恐怕太突兀,会引起他的猜忌。”

    姬鲜正在书房里踱来踱去思考,内侍来报:有殷侯的使者求见。

    “哦,快传见。”管侯精神为之一震。他非常有兴趣知道,现在武庚想干啥。

    给管侯行了礼,武庚的使者呈上一封信:“这是我们殷侯亲笔写给侯爷的书信。”

    内侍将信双手放在管侯的御案之上,管侯展开观看,原来是武庚请求与其联姻。

    武庚在信中说,自己嗣子今年已一十八岁,潇洒俊逸。听闻管侯膝下有一女,年芳二八,金枝玉叶,貌美如花。与自己嗣子年龄相仿,门当户对,乃天作之合。希望能顺天应人,两家结为百年好合。

    管侯看罢大喜,自己正苦于找不到借口联络武庚,这真是天赐良机。

    管侯让内侍安排使者在馆驿暂且住下,此事他要与群臣商议。

    使者应声而退。

    不一会儿,丞相干辛、上大夫绵臣等奉诏进殿。

    管侯把武庚请求联姻的信让群臣传看,征求大家的意见。

    管侯欲联合武庚之事,这几个心腹大臣都心知肚明。

    绵臣首先发言:“臣以为这是件好事。咱们正想与殷侯结交,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何不抓住契机,答应了他这门亲事。以后有什么风吹草动,咱们两家也方便携起手来,联合行动。”

    “此事没那么简单。”干辛分析说:“幼主刚刚继位,大家又不满周公的专权,朝廷不稳。这个时候殷侯提出联姻,恐怕他暗中有其他目的,咱们不能让他当枪使了。”

    “丞相说的有理,武庚不会是纯粹相中了公主做儿媳。”管侯赞成干辛的说法:“我们不得不有所提防啊。以免以后殷侯拿公主做人质,要挟咱们。”

    “不过这个机会还是要抓一抓的。”他吩咐干辛、绵臣等几个大臣:“你们下来研究一下怎么做才好,别上了那武庚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