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无上之境
繁体版

第三章:哀吾生之须臾

    书院开学,招收新生。山腰的书院今年又开始招收学子了,方圆十里小镇乡村的百姓纷纷带着自家的儿女过来,希望被书院的先生看重学习知识,以便将来金榜题名入朝为官。

    如平日里赶集般热闹,商贾小贩沿途支棱起了许多摊位。冰糖葫芦、小笼包、面条、早点、小炒,还有其他日用品锅碗瓢盆,胭脂水粉等一些商品,应有尽有,叫卖声络绎不绝。书院门前的桃花依旧繁茂,枝叶随风飞飘零,落在门前小道上,迎接着来往的学子,隔绝着世俗那些烟火气,书香门户,超脱于红尘之外。

    等到胖子一行人到了后,书院门前小道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粗略估计得百十来号人,胖子便开口道:“卧擦,这么多人了,鸡哥咱们是不是来晚了,今年来的人有点多,这个小书院收得下这么多人吗?别到了,咱们,人家不要了,那就白排了,耽误工夫。”鸡哥回到:“看看吧,实在不行,咱回去做点小生意,进了这里还不跟进了大狱一般,我遭不住。要不是大字不识几个,做啥都不方便,我才不过来。”胖子笑嘻嘻回道:“他们读书人讲什么礼义廉耻,清规戒律,条条框框的,搞得跟和尚似的。听说这里的夫子先生啥的凶得很,上次那个二狗仔,被那几个老头子用戒尺打的手板皮开肉绽,哭爹喊娘,像二楞子,这么傻乎乎的那还不被打死去。”

    二愣子听后一脸的不服气,说道:“切,我又没犯错,无缘无故打我干嘛?”胖子一脸猥琐的说道:“没犯错也是要挨打的,看起来不太聪明,惹恼了先生,不揍你才怪呢。”周围人听了后也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闲聊了几柱香的时间,好不容易到门口的桃花树下,只见门内出来一位年轻人朝着众人喊道:“书院只能容纳一百人,今年人数已满,各位乡亲们请明年再来”。

    还在门外的人群顿时沸腾叫骂道:“他娘的,排了几个时辰,刚到门口就满了,玛德,早知道早点过来”。排在前面的中年大肚富贾看了看自家儿子,气不打一处来,抓着儿子就揍了一顿,边打边骂:“你这个兔崽子,吃吃吃,就知道吃,不吃包子,咱就赶上了,又他娘的干明年了。

    眼瞅着都排到了,名额满了,这他娘的就像吃了坨答辩一样恶心,鸡哥说道:“都排到门口了人满了,咱天生就不是读书人,和这个书院缘分不深,拜拜。”

    溜了溜了~几人倒是豁达的很,不去就不去了,还懒的被人家管,先生生气了还得被人教尺鞭策,学点知识遭老罪了。离开了书院几人朝镇上走去,一大早就来排队,早餐都没吃,肚子早就饿的哇哇大叫了。今天书院招生,也算是一大盛事,今天的市集也格外热闹起来。

    同书院门口的摆摊规模相比,镇上更热闹,商贾小贩亦是支棱起了许多摊位。有卖鸟的鸟摊,笼子堆叠在一起,占据了好大一块地方。还有冰糖葫芦、小笼包、面条、早点、小炒,还有其他日用品锅碗瓢盆,胭脂水粉等一些商品,应有尽有,叫卖声络绎不绝,沿街的店铺酒楼客栈皆是宾客满堂。

    “煎饼,好吃又实惠的煎饼”,“几位爷,来两张煎饼吗”,做煎饼的小哥叫卖道。

    昨天大鱼大肉吃了一天,看着这干巴巴的大饼,虽然是饿了,但几人也是觉得索然无味。

    继续向前走去。一个拿着稻草编制的草把,倒插着一大把糖葫芦的老头用一口老天津方言朝几人招呼道“糖葫芦呢,一文钱一串的糖葫芦,又大又圆的糖葫芦,几位小哥来两根糖葫芦吗,好吃的很。”看着眼前鲜红的圆滚滚糖葫芦,小仙云顿时咽下了口水。看这她这副模样,于是几个掏出三文钱,递给老人家并说道:“给我们来三串。”

    老人家接过钱后,从草把上分别抽出三根冰糖葫芦递给他,然后给你小仙云,胖子和二愣子三人,他说马上要吃饭了自己不吃了。胖子见状于是去跟老人家多要了一根竹签,分出一颗串到上面,找仙云和二愣子也要了一颗,四人都是一串三颗的冰糖葫芦,见此鸡哥也不好拒绝了,于是几人勾肩搭背,都拿起冰糖葫芦吃起来,一路的欢声笑语,好不融洽。

    “馄饨咯,刚出锅的鲜肉大馄饨,保证吃了您还想吃,几位客官来碗大馄饨吗,不好吃不要钱。”卖馄饨的大娘自信的对着几人叫卖道。正好几人也饿了,冰糖葫芦毕竟是不顶饿的,这馄饨看着也是鲜嫩多汁,芳香四溢,这大娘也是自信非常,想来味道是不错的。于是几人中午就决定尝尝看着馄饨到底好不好吃,坐到街边的桌子上,吃完手里的冰糖葫芦,静静等着馄饨煮熟。一会儿,大娘端上煮好的两碗,放到桌上,并说道:“还有两碗,马上装给你们,尝尝看,大娘做了二十年馄饨了,吃过的都说好吃。”胖子舀出一个放入口中,顿时仿若一道闪电穿过脑海,这....简直难以置信,质嫩爽口,鲜美多汁,口齿留香,鲜肉爽滑筋道,酱油搭配小葱激发鲜肉香味的完美混合,确实是好吃,让人回味无穷。不一会一碗馄饨就干光了,属实是不赖,于是几人吩咐大娘每人再来一碗。

    吃饱喝足后,胖子剔着牙,一脸悠闲的说道:“鸡哥我们回家吗,这破书院也不收我们,以后想做点买卖也不识字。”看天色也还早,几个年轻人也不想回家,不如趁着机会去镇上好好玩一下。这个提议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本来就是打算出来见见热闹的场面的,书院收不收兄弟几个都是不重要的。出来看一下有什么谋生的活路子才是最重要的,看了看胖子,在看了下二愣子,不住的摇头,就哥几个这条件,读书也不是那块料,朝不果腹,有今天没明天的,读书就只能饿死了。

    还是看有什么小生意可以做的没,混口饭吃就行。不一会就到达镇上最热闹的核心地段了,周围几乎没有摆摊的商贩,也不允许摆,都是沿街的商铺,如若不然那些商铺租给谁,官府的税收谁来交。来往的人络绎不绝,还有挑着担子的小贩在沿街叫卖,这个倒是不禁止,毕竟人家没有占道经营,打一枪换一炮,就算官府也不太占理,大家都要生存,容易落下个欺压乡众的恶名,丧失民心。

    前面的坊市倒是可以摆摊,不过要交管理费的。坊市中间有一片大的空地,吸引了很多游街叫卖的商贩,表演胸口碎大石的街头艺人,还有江湖郎中,狗皮膏药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前方人群最多的地方是唱布袋戏的摊位,只见两个小人在一个桌子架设的戏台上,你来我往打得热闹非凡,围观群众不时发出一顿顿喝彩声,鼓掌声接连不断。

    表演几个戏剧后,就到了带货的环节了,一个个精致的布袋戏人偶被摆上台面,摊主朝观众介绍道:“布袋戏小人偶,做工精细,采用柔软面料缝制,两文钱一个,买回家送给小孩要,便宜又实惠,来来来,瞧一瞧,看一看,喜欢哪个拿哪个。”

    这布袋戏人偶倒也挺有意思,很快便被抢购一空。胖子三人碍于男孩的面子,不想拉下脸面去买这个女孩家的东西。仙云去抢了四个人偶出来,示意要鸡哥付钱,心虚的几人哪里敢不同意。

    看着仙云手里的小人偶,二愣子开口喊道:“胖子,这个娃娃跟你长得一样哦,鸡哥,这个小和尚像你,贼头贼脑的,这个憨憨的像我,嘿嘿~这个粉粉嫩嫩的红衣小女孩,肯定就是小仙云了。”鸡哥听了后,脸一黑,提腿便踢了二愣子的脚踝,他顿时吃痛大叫起来,众人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边江湖卖艺为生的艺人。一个四五十岁左右的单辫子老头,正躺在长凳上表演胸口碎大石,随后徒弟拿着大锤砸下,巨石四分五裂,老头随后毫发无伤站起来,一把年纪着实是让众人为他捏了把汗。随后金枪锁喉、火油舞龙,好几个精彩项目,但是结束后拿起铜锣讨赏钱,老头双手作辑朝着观众喊道:“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我们两师徒路遇贵宝地,江湖卖艺,讨碗饭吃,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老头端起铜锣面向众人,却只有零零碎碎的几声铜板的掉落声,围观的群众看热闹也要钱,顿时嘘声四起,大家都没有钱,哪里有赏钱给别人,自己买点东西吃,不香吗。看着自己卖力的表演,却只换来几个铜板老头顿感生活的不易,武行卖艺为生的艰辛,没办法这乱世只能凭借蛮力苦熬才能换取一点食物,在这江湖中生存下去。

    值得欣慰的是总算还是有几个铜板的,还不算自干,哈哈~老头子倒也是看的目开。可是还没高兴一会,坊市东家过米了,几个手拿棍棒,太阳穴上还贴看指头大小的狗皮育药的家丁拥护看一名躺椅上的的慵懒华服青年。待走到众人面前,为首的家丁拿着哨棒指向卖艺的师徒道:〞你们不知道这个坊市是我们林家的吗在这里摆推做生意都得交管理费,交钱了吗你们?就在这里摆雄卖艺。”老头看来人势众,这也确实是人家的坊市,开口道:“这位爷,我们师徒是从外地逃难过来的,不知道这里的门道,唐突了东家,实在是不胜惶恐,还望东家海涵。”

    听了小老头的话,为首的家丁看向了华服青年,并询问道:〞公子,这小老头该怎么处理。慵懒华服青年顿时眼中失去了半分神采,摆了摆手,示意起轿去别的地方。心想:还以为这对江湖师徒会头铁的与家丁打一起,谁承想这就认怂了,没热闹看了,走了走了。于是家丁对老头说:“公子的意思是你这小老头倒也是识趣,说话也让人舒服,摆摊都是交的五文钱,你们也交五文好了。拿出手里的铜锣清点了起来,有六文钱,交了钱还能剩下一文,也不算白千了。

    没办法,继续再表演—轮吧,看还有没有打赏的,反正钱都交了,剩下的都算赚的。俩师徒卖力的把所学的杂要,戏法,全都表演了一个遍,但是轮到讨赏钱的时候,把铜锣伸到众人面前的时候,都是摆摆手拒绝,表示自己没钱。一圈下来就收获孤零零的—个铜板。唤一老头子不由地吸息一声,感叹到跑江湖的不容易,当时只叹是寻常。两场下来,一共收获两枚铜板,—人买一个烧饼都只够填饱肚子,像他们这种力气活,一个烧饼还没消耗的多。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