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洪荒
繁体版

第五十一章 现实的本源-变化

    如约来到女娲宫精神研究所。

    龚馨听闻消息也赶了来,作为女娲宫马恩研究所主管,非常明确的魇能论观点,让她与精神研究所的周妍非常不对付。

    一进实验室,还没开口便针锋对麦芒的对视着。

    张爽甚至怀疑,如果不是他在这里,说不定都打起来了。

    “咳咳。如果你们不打的话,那听我说说如何?”张爽拉着两女,将她俩分别扶到了会客茶几相对而坐的两个客座,自己坐在主位上发言道。

    “哼。”龚馨表示她大,所以没有意见。

    “很好,看来你们是没有意见了。我想,你们之所以如此不对付,便是因为虽然龚馨姐研究的马恩先生是二源论,但是他的论点依旧是魇能论作为支撑,与周妍小姐的精神论是根本对立的。”

    “哼!”周妍表示没错。

    张爽点头,为她俩倒上茶:“请听我一言,无论是魇能论也好,精神论也好,是魇能是万物的起源也好,还是精神。但都是猜测,看到的只是表象,没有人规定手中的面包其实是精神组成的。”

    “嗯?”龚馨怒视而来,周妍欣喜。

    “但!恕我直言,你们二位的所谓‘真理’都不能作为现实的标准,更不是现实的真实本源。”

    “嗯?”周妍也怒视而来。

    二女同时问道:“那你说,现实的本源是什么?”

    “经过我昨夜的沉思,我想我明白了马恩先生的话,无论是精神也好,‘物’也好,都不过是理论上的,是白日梦。而现实,只有一种可以作为其根本属性,那就是变化!”

    “变化?”

    张爽点头:“不管是现实是否是魇能的,是否是精神的,祂们只能作为‘存在’,祂们是只是现实的一部分,但是不能否认的事,现实是变化的,在实践中联系发展的。所以,变化才是现实的属性和本源,是现实万事万物的共通点。”

    周妍不屑而笑:“一派胡言。”

    张爽笑道:“你是否是认为变化只是现实的一种方式?是一个动词?是一种行为?并不是的。马恩先生说,变化并不单指一种现象,而是指所有‘物’的位置的变动,宇宙的扩张,行星的环绕,风的流动,细胞的跳跃,原子核的分裂,中子的穿梭这些都是,当然也包括想法,变幻的思想,脑筋的转动,思考与做梦。我们不能说万事万物都是由‘物’组成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祂们一定都是在变化的。不是吗?”

    作为马恩研究所的龚馨,自然对于张爽的说法表示认同,点头道:“确实。”

    “呵。”周妍继续不屑:“一唱一和。”

    张爽直视着她:“但不管是魇能论也好,精神论也罢,你也不能否认变化是万物的共性‘之一’吧。就算是做梦,也是在变化中,太阳,星辰,你,我,话和想法。”

    “你这是狡辩。”周妍鼓着腮帮,但是无力反驳。

    于是张爽笑道:“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变化是现实的属性,现实与变化是不分的,至少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现实是不处于变化之中的。对不对?”

    “哼。”周妍双手抱胸。

    张爽道:“既然周妍小姐不反对,龚馨姐也是支持,那我是否可以暂定变化为现实的本源呢?”

    看周妍与龚馨不置可否。

    张爽继续道:“那我说说我对于变化的理解,你们可以帮我补充一下。首先,我为何会重新思考马恩先生对于变化的研究,并认定变化才是马恩先生所说的本源呢?是因为不管是魇能‘物’还是‘精神’或许是‘自然’的本源。但是,不是人的。”

    “嗯?”龚馨好奇道:“你是说?”

    “很简单,因为我们能认识的‘现实’,就是人所处的地方。在地球时代,我们的‘现实’就是地球的一切,最多利用火箭和望远镜对于近地的和远方的星空进行探查。就算到了现在,我们也不过是对银河系以及大仙女系有了些许掌握,但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黑洞,比如‘物’的诞生,比如宇宙的边界等。就连梦魇是什么,现在也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所以,不管自然界多大,属于我们的现实,就是我们所能到的地方,所能掌握的原理和认识。以我们连宇宙的沧海一粟都不到的渺小之地,就像探索世界的奥秘,你们魇能论和精神论,只能当做童话书听,甚至我更愿意相信水晶鞋和白雪公主的故事。”

    看着周妍怒目而视:“你这家伙,说就说,为啥还在抨击我们。”

    张爽嘿嘿一笑,回到话题:“所以说,马恩先生所说的二源论以魇能论为开端,并非以魇能论为主,也不是说世界一定是‘物’的,毕竟马恩先生可是说过,如果抛弃了精神,那么就没有现实。所以,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马恩先生,并没有将精神放在次要位置,而是平等的。我想,马恩先生只是单纯的认为魇能‘物’是直观的,所以作为开头是一个可以让人直观的进入火种二源论思想的方式。但是,马恩先生却忽略了,他是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无论是将‘物’还是‘精神’作为第一个来说对他都是无关紧要的,但是某些后人却曲解了他的意思,将‘物’作为了第一位,却将精神放在了次要位置。甚至因此带来的后遗症,让在对于马恩先生的研究中,对于精神的研究总是具有歧视态度。火种革命就是典型,只是将‘物’作为追求,当做精神的全部。这样的做法,就是让反抗毫无用处,因为就算下层社会拥有了充沛的‘物’却没有足够的精神进行匹配,从而陷入了再被支配的命运。”

    “我也觉得,某些马恩先生的研究者特别恶心,追求‘物’财富啦,产品啦,虽然是必需的,毕竟‘物’是基础,但是将这种对物的追求当做核心精神,我就笑了。哈哈哈哈!”周妍假笑着,对着不对付的龚馨眨着眼:“不说高大上,礼义廉耻,最简单的精神,在某些人的领导下,人人知道,但是内涵呢?人人能做到吗?可以成为精神的底线吗?哦,抱歉,没有精神的人,不配拥有底线。因为底线是‘物’,阶级的划分也是‘物’,自尊的多少也是‘物’,为何呢?因为某些人将‘物’作为筹码,左右着人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