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燕歌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 临危受命(一)

    晋自司马睿东渡,承继大统,建都建康,东晋朝廷已经经历七帝五十多年,但朝中的权柄却一直被各大士族所掌控,皇权十分衰弱。权臣桓温通过北伐打压政敌,对晋朝皇帝随意废立,朝中大权尽在手中。随着桓温权势的日益增大,他意欲篡位称帝的野心也就越来越大。他想再通过军事行动建立个人威望,提高自己的权力,实现自己篡位称帝的梦想,所以提出第三次北伐。举兵北伐已成为桓温实现个人野心的籍口和工具,他分别两度伐秦都无功而返,现在窥探到燕国新君断位,太后可足浑摄政,太宰慕容恪病逝,太傅慕容评与吴王慕容垂之间矛盾重重,于是不顾朝内大臣的反对,执意起兵伐燕。

    桓温下令江东徐、兖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同时出军,尽起全国三十万人马征讨燕国,桓温亲率步骑大军五万人,从姑孰出发,开始实现个人野心的第三次北伐。

    平定五公之后,苻坚下诏封王猛为宰相,兼尚书令,总揽秦国朝政,要求太子苻丕和各诸皇子以事父之礼拜见王猛,对王猛的信任和荣宠无以复加。王猛不敢受此厚重皇恩,坚决请辞,苻坚不准,执着王猛的手道:“你不能辞职不干宰相,就犹如我之不能辞职不干天子一样。我正依靠你为我统一天下,除了你,我找不出第二个人可以依靠。”

    李靖由于五公已经平定,国内叛乱已平,向苻坚请辞辅国大将军封号,交还兵权。但苻坚不批准,另擢升邓羌当建武将军,洛州刺史,镇守陕城。李靖认为吕光性情沉稳持重,宽厚而有大量,喜怒不形于色,有大将之才,对其极为赏识,向王猛推荐,苻坚又加授吕光为鹰扬将军,协助李靖统率秦国三军,训练兵马,准备东出。

    桓温调动大军伐燕的消息,很快就由探马传入长安。

    苻坚传王猛、李靖、苻融、苻丕、吕光和内史权翼等一干人在太极殿东堂进行御前会议。

    权翼首先奏报道:“据探马回报,晋国大司马桓温征调荆、兖、豫、江四州军马,亲统三十万大军北伐燕国,燕帝慕容暐任命叔父慕容厉当征讨大都督,领军迎战晋军。”

    苻坚环视了一下御前的一干股肱大臣道:“慕容俊当年率二十万鲜卑大军横扫冉魏,入主中原,建国称帝。慕容家族名将辈出,太宰慕容恪、吴王慕容垂更是骁勇无敌。燕国兵多将广,幅员辽阔,国力为天下最强,慕容俊素有扫平天下,统一中国的大志。现慕容俊已逝,晋国桓温趁燕国新主初立,太宰慕容恪病逝的时机,统率大军伐燕,各位对晋、燕之战和天下之势作何判断啊?”

    太子苻丕道:“自司马睿东渡,曾多次出兵中原都无功而返,晋朝已偏安于江南五十多年。这次桓温举全国之兵,共计水陆大军三十万征伐燕国,可谓精锐尽出,难道晋朝这次真要决心收复中原吗?”

    苻融也道:“晋朝虽退缩江南,但中原百姓至今仍奉晋朝司马氏为天下正朔,晋朝大军北伐,一旦中原百姓纷纷响应,燕国虽兵精将勇,但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苻坚略有忧色道:“桓温纵横天下二十余年,这次大举伐燕实在非同寻常,似有荡平中原,收复河山之志,就不知燕国能否抵挡?鹰扬将军以为如何?”

    吕光乃老尚书吕婆楼之子,自小熟读兵书,对行军之法别有见地,一直深受苻坚的器重。听见苻坚点名询问,连忙出班叩首答道:“燕国地域广大,晋军若从兖州出发,沿水路从汴水进入黄河,一城一地地攻击燕国的城池,千里粮秣的补给将是一个大问题,旷军日久,军心思归,恐怕取胜不易;如果晋军集中所有的部队出其不意,从河南直扑燕国首都邺城,燕国一定会大为恐惧,这样晋军取胜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王猛冷哼一声道:“桓温此人,首鼠两端,遇事不决,绝无如此的谋略和胆识,伐燕不过是他为谋取个人私利,威胁晋廷,罔图窃取权力高位的籍口而已。”

    当年,王猛曾两次求见桓温,希望得到桓温的赏识,报效祖国,收复中原,结果自己的一腔热忱和满腹才华,遭到了桓温的轻视和侮辱,后来才决心离晋投秦,虽至今已为秦国的第一辅臣,权重天下,但对当年所受的轻蔑和屈辱王猛仍然耿怀于心。

    权翼上奏道:“据探子从邺城回报,慕容暐登位之后,娶太后可足浑的侄女,尚书令、豫章公可足浑翼的女儿,现燕国的国政全由可足浑太后和太傅慕容评二人掌控,可足浑太后对慕容垂十分厌恶,自燕国太宰慕容恪病逝后,慕容垂更是受到慕容评的排挤打压,慕容垂的所有建议均不被采纳,桓温正是窥探到燕国混乱的内政,所以决定举兵伐燕,欲建立一番伟大功业。”

    苻融道:“慕容恪是慕容皝的第四子,为人谨慎大度,十五岁时开始掌军出征,战场上骁勇无敌,多次以弱胜强,先后击败后赵和高丽的进攻,与弟慕容垂趁中原大乱,统兵入关,擒杀冉闵,攻城略地,将燕国疆土一直延伸到黄河以南。慕容俊去世后,尽心辅助慕容暐,拜太宰,封太原王,威名震动各国。慕容恪去世,我国也派使节前往慰问,窥探消息,使节回报,燕国现在政治混乱,不遵法令的人很多,可以图谋。”

    苻坚皱一皱眉头道:“朕登位以来一直暗中积聚力量欲吞并燕国,只是忌惮慕容恪和慕容垂兄弟的威名,不敢轻易发动。现慕容恪已故,慕容垂遭疑,正是伐燕的最佳时机。如此看来,桓温此次征伐燕国其势甚锐,其志不小,若晋国当真收复中原,将兵锋直指关中,秦国危矣!”

    众人都对当前局势有所担忧,就连王猛对桓温此次伐燕的成败也难以判断,正当众人踌躇不安的时候,李靖冲口而道:“桓温此次伐燕必以失败告终,秦国不久定能灭燕一统中原。”

    此言一出,不但苻坚、苻融等人惊愕,就连王猛也不可思议地看着李靖,天下三足鼎立,论实力强大,幅员广阔,当数燕国;晋国以天下正朔自居,居偏于江南,但中原百姓民心仍附;秦国占据三辅,虽通过变法,国力有所增强,但目前国力毕竟比燕国较弱,只是凭着关中地势险要,函谷天下雄关与东方抗衡。苻坚虽为当代英主,敢于排除困难,任用王猛变法图强,国力确实逐渐增强,苻坚也有东出函谷,一统中原的雄心,但肯定秦国灭燕,一统中原,如此豪言壮语,此时此刻,也就只有李靖敢讲出来了。

    苻坚顿时大为高兴,对李靖赞赏道:“大将军勇气可嘉,只要我们君臣同心,一定可以灭燕统一中原。”

    众人连忙齐声附和:“皇上威武,秦国灭燕,一统中原。”

    王猛偷偷瞄了李靖一眼,微微一笑。李靖接收到王猛的目光,脸上不由得一阵滚烫,只好尴尬地笑了一下。他真不是有心去拍苻坚的马屁,因为这是后世史书上明讲的,只是情急之下一不小心又漏嘴了。

    晋军大军水陆两路大举进兵燕国,前锋朱序击败燕国的征讨大都督慕容厉,全歼燕兵步骑混合兵团三万多人,慕容厉全军覆没,单人匹马逃回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