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燕歌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树威立法

    秦高祖苻健,消灭后赵石氏的残余势力,占据关中建国称帝,册封强氏为皇后,苻生为太子。苻生继位两年,施政暴虐凶残,百官恐惧,朝野怨恨。苻坚趁势发动政变,诛杀苻生登基为秦国天王。苻生的五个弟弟汝南公苻腾、淮南公苻幼、晋公苻柳、魏公苻廋、燕公苻武,他们手握重兵,各镇一方,对苻坚政变夺位十分不服气,对中央的命令多有不从,而且与宗室贵戚、世族权豪等各方势力相互勾连,总是想寻找机会造成混乱,借机发难。只是基于苻生在位时实在残暴无道,秦国上下都归心于苻坚,邓羌、吕光、权翼等氐、羌族将领都拥戴苻坚,再加上苻坚事事忍让,对他们的无理要求总是迁就和包容,而且采用王猛“外松内治”的策略,对他们不断大量封赐嘉赏,所以他们都暂时未敢发动叛乱。

    苻坚为支持推行新法再次下诏,减少自己的饮食用度,撤销宫廷的舞蹈和音乐队,命皇后妃妾以下的宫女不再穿绫罗绸缎;京师长安百里之内,所有从事工业、商业的人员以及各级官署的下级官员,不准佩戴金银首饰,名贵玉器,不准穿绸缎衣服,有违令者,斩!开放皇家园林,与民共享;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与民休养。撤掉尚书左丞程卓的职务,由王猛兼任,使王猛统管政府立法和行政两大要枢。

    根据王猛的部署,李靖负责京畿地区和京城长安的安全保卫,侦察京城与各地之间的细作往来,切断朝中宗室权贵与各封地、藩镇之间的信息勾连;邓羌在全国各地加紧督察新法的推进,对敢公然护法的豪门劣绅一律依法严惩;张蚝镇守函谷关,切断所有关口以防晋国从洛阳进兵侵扰;吕光率驻陕城,陕城是秦国的东方门户,紧邻强大的燕国,吕光肩负着对外防燕,对内震慑各藩镇势力的重要责任。

    苻坚再依照王猛的提议,各藩镇公爵对自己封国辖内的地方长官和其他官员可以自己任用,中央只派文职官员协同管理,以示中央政府对各藩王封国的荣宠和信任。

    一系列的措施和部署使朝局暂时稳定下来,王猛抓住这个短暂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行下阶段的法令。

    中书令官署数月之内都是灯火通明,通宵达旦,各级官员如走马灯般转动。

    苻坚颁发诏令,各州长、郡长、县长保荐“孝悌”、“廉直”、“文学”、“政事”人才,考察实质内容,如果保荐的真是人才一律奖赏,如果弄虚作假一律处罚。因此,没有人敢随便保荐,对皇亲国戚中没有才能,只食朝廷空晌的人全部撤掉,不再任用,使政府精简了大批的官员,废除了大量无用的岗位。

    王猛在选拔大批优秀的汉族士子参加政府管理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秦国皇族的人才培养。他认为皇弟苻融为人聪辩明慧,文武出众,善断疑狱,见识远大,力荐苻融与他一起主持中央政府的工作。苻融处理内外业务,行政刑法十分严明,推荐有才干的人,擢升有真实才干而被权贵排挤打压的人,对政府提供很多好的建议。皇子苻丕同样有文武才干,无论处理民政和审理诉讼都不亚于苻融。所以,凡有才干的氐氏士族弟子都破格重用,以扩大胡汉联合管治的阶级基础,迅速化解胡汉矛盾。这个时候,无论中央或地方的官员都具有才干而且尽职尽责。新法积极鼓励百姓深耕农田,开垦茺田,国家仓库粮食开始充实,社会渐趋稳定,政府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王猛第一阶段的变革,使国家和百姓都得到了实惠,不仅获得了朝野的认同,更坚定了苻坚推行变法的决心。他马上抓住有利时机将改革推向更深的阶段,建立君权统一的法制社会。建立法制,就是要改变秦国原来落后的部族政治体制,将权力收归中央政府,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君权,收缩压制氐族豪强、宗室贵族的各种特权,建立帝王的威严,以法律治理国家。进行法律制度的改革,就不再仅是与氐族豪强、宗室贵族互相间普通的利益对碰,而是涉及最核心的皇权争逐,秦国的特权阶层会轻易投降吗?

    果不其然,以樊世为首的豪门权贵和强德代表的宗室皇戚,对王猛百般刁难,谗言攻击,散播谣言,企图阻挠新法的继续推进。东海公苻法的丞相府前每日车水马龙,各色官员穿梭不停,比太极殿早朝更为热闹。

    苻坚这几天一直处于兴奋和紧张之中,王猛第一阶段的变法取得了实效,国家正逐渐走上正轨。第二阶段的法令,却使这位年轻的君主犹豫不决了。新法令规定:取消宗室贵族的世袭封地,以后宗室贵族必须对国家建立大功方能封爵封地,不能仅凭世袭的贵族身份享有封地。这样一来无疑是对宗室皇亲、功勋元老、氐族权贵的全面宣战,是釜底抽薪,他需要皇族、权臣与军队的意见和支持。

    邓羌从各地巡察回京,先到中书署向王猛汇报了各地变法的情况,之后连同李靖与王猛一起入宫禀报。

    御书房内太尉李威、右仆射梁平老、平阳公苻融比他们先到,他们正与苻坚谈论着什么。

    李威推敲着新法令沉吟道:“为国家建立大功才能封爵封地,这是本无非义的,但取消世袭封地必定会引起氐、羌豪族的强烈反抗。”

    梁平老也不安地道:“他们都是跟随高祖皇帝浴血奋战,开创大秦基业的功勋元老,若取消他们的封地,将来谁愿意为国家效力?”

    这正是苻坚犹豫不决的原因。

    王猛对推行法制新令的艰难早已想透,在秦国这样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胡人政权,凭的是武力征服,靠的是分割封地,以此来维护原始部落模式的分散管治,用封赏分权来拢络这些游牧部落为其政权效力。现在要取消这些权贵的世袭特权,若是一帆风顺,他倒是觉得奇怪了。进行法制改革不但有阻力,而且阻力必然巨大,这一点他完全不觉得意外。

    苻坚听了两位朝中元老权臣的意见,沉默良久,所有人的眼光自然都聚焦到王猛这位变法权臣身上。

    王猛深知苻坚身上的压力,古往今来意图变法强国的君主不知凡几,能坚持到最后而成功的寥寥无几。这位年轻的君主一直推崇汉族文化,主张胡汉融合,想通过儒学的思想来治理国家,但推行儒学之前必须要建立法制,所谓“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否则一切的仁政德化都只是空谈,不见其利反受其害。所以他很明确,秦国的变法必须以法律为准绳,辅以教化,以儒家的外衣行法家政治,实行明儒暗法,将胡汉民族更好地融合起来。

    李靖同样明白王猛身上的压力,自古推行变法艰险万分,最后能善终者少之以少,前有卫鞅、吴起、晁错等人,后有一千五百年后的戊戌六君子,王猛能例外吗?

    王猛环视了一下众人的眼光,从容不迫道:“建立法治乃富民强国必由之路,新法令中《军功法》规定:取缔世袭爵位制!原来的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或其他大功不能承袭爵位。为国家建立军功,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可以按功授爵。这样做,可以使有功者显贵,无功者虽然富有,但不可以享有国家的特权和地位。通过《军功法》鼓励人们努力为国家立功,逼使这些贵族子弟与庶民一样,争取为国家立功,才可以享有国家的荣誉。”

    “同意,立功受封,无功取缔!”邓羌第一个站出支持,他代表着军队的意志,代表广大基层士兵对新法令的支持与拥护。

    “树立君威,统一皇权,让国家在中央集权下运行,撤藩是势在必行。”苻融的表态,代表了新兴皇族要建立君权,统一国家意志的强烈渴望。

    李靖本来就是提倡变法的中坚力量,是王猛变法的坚定支持者。

    有了军队和新兴皇族的支持,让苻坚更加坚定了继续推行变法的意志,他目光坚毅地扫视了一下众人,语气坚定道:“历朝变法无不是由流血铺就,强国之路注定千难万阻,朕决心变法,虽死而无悔。即日起,升王猛为辅国将军,掌控朝政,司隶校尉李靖,建节将军邓羌、平阳公苻融全力辅助王猛推行第二阶段变法。朕志已决,有阻挠变法者,依律严惩。”

    每个时代都有创造历史的英雄人物,苻坚就是其中佼佼者,他的勇气与坚毅使他成为这个时代最杰出的政治领袖。他将氐族、羌族和后来的鲜卑等少数民族进行了汉文化的融合,减小了胡汉民族的矛盾,为后世拉开了民族融合,华夏文明辉煌延续的大序幕。或许此时的苻坚,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和对后世的影响并没有太多的估量,这位年轻的氐氏君主现在只是豪情万丈,因为他要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人生目标:混一六合,统御万邦;成为天下共主,开创前无古人的丰功伟业。

    在苻坚的坚定支持下,王猛决定向顽固阻挠变法的氐族权贵和宗室豪门两大势力动手了。

    红日东升,霞光初照。宏伟的未央宫殿钟鼓齐鸣,两排金甲武士在御阶前执戟肃立,金銮宝殿内香烟缭绕,使大殿更显庄严肃穆,秦国天王苻坚登殿临朝,阶下百官山呼朝拜,天子的天威在这一刻让人深感敬畏。

    内侍宣读旨意:左仆射王猛政绩显著,加封辅国将军,总揽朝政,继续推行新法。

    王猛当廷公布第二批法令。

    樊世越听越恼火,最后终于按耐不住了,直接咆哮道:“鸟!这是什么新法,简直是恶法,取缔氐人的封地,还要抢走先帝赐给功臣的爵位,这是要挖我们秦国的根!天理何在啊?天道何在啊?请皇上立斩这个猖狂汉贼,不然我秦国就完了……”说着说着竟当廷嚎啕大哭。

    朝堂上一班功臣遗老也随着樊世声泪俱下,纷纷请求苻坚诛杀王猛以息民怨,以慰列宗。

    王猛看着这些氐贵遗老,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这一幕不正是他所期待出现的吗?

    “樊世,你带头咆哮朝堂,毫无朝纲,目无皇上,依律当斩!”王猛大声咤叱。

    樊世此时怒不可遏,大步抢前,向着王猛大声吼道:“秦国江山是我们与高祖血战创立的,什么时候轮到你这个汉狗作威作福。”然后不顾一切想冲上去撕咬王猛。

    樊世武将出身,历经百战,身形魁梧,虽年过六十岁,但威势仍在,王猛只得连忙避让。

    苻坚雷霆震怒,喝道:“老氐匹夫竟敢在朝堂之上撒野,目中何尝还有君王纲纪,不杀不足以树立朝廷法典,左右拖出去,斩!”

    王猛当廷宣读:“御史仇腾、席宝等人联结党羽,屡屡毁谤执法大臣,多次阻挠执法,依律立斩!”另对其余二十多名飞长流短,诽谤朝政的大小官员,当堂鞭打,赶出朝堂,永不录用。

    数天之后,中书官署接京兆尹报告:国舅强德当街酗酒行凶,强抢民女。王猛立即下令收捕强德,不等奏报便将他绑赴法场,当众处死。

    强太后是高祖苻健的皇后,苻生、苻柳的生母,强德是强太后的亲弟,苻坚因强太后之故,派人持特赦书飞马赶赴法场,强德早已“陈尸于市”了!王猛与苻坚这出双簧大戏完美收工。

    东海公苻法因触犯国家法律,苟太后派太尉李威传旨命苻法自尽。苻坚知道后十分伤心,亲自前往祭奠,哀痛悲哭,口吐鲜血。给苻法谥号献哀公,封苻法的儿子苻阳当东海公,苻敷当清河公,以王公之礼厚葬苻法。

    王猛深通除恶务尽的道理,在李靖和邓羌的配合下,一鼓作气将各封地权贵的私人卫队,豪门的家奴武装整编收归,铲除干净。于是朝野上下百僚震肃,豪强屏气,朝堂之上纲纪严明,秦国君权在法治的制度下得到极大提升,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苻坚不由慨叹:现在我才知道天下有法,天子才可以尊严,这都是王猛的功劳。

    朝廷的变法,已经触动到手握重兵的各公侯藩镇了。他们原想利用世族和宗室的势力给苻坚制造混乱,然后借口带兵返回长安,争夺皇位,但眼下苻坚在王猛、李靖、邓羌、苻融、李威等人的辅助下,不仅铲除了这两大势力,消除了内患,而且将国家治理得越来越好。秦国现在是官员不贪腐,社会有公道;仓库有积储,盗贼全绝迹。只几年功夫,国富民强,人心归附,一个太平盛世在三辅大地正冉冉出现。

    晋公苻柳驻防山西,手下十万大军兵精将勇,在苻生的几个弟弟中,他最具智慧和实力,当初强太后就想立苻柳为太子,因苻健听信神秘预言书上有“三羊五眼”的字句,认为是上天的旨意,遂不理众人的反对,决意封苻生当太子。苻生登位后,本性毕露,枉杀无辜,残暴不仁,宠信董荣、赵韶等人,公卿大臣、顾命元勋,一言不合当即诛杀,朝堂之上人人自危。苻坚在众人拥护下,发动政变,囚禁暴君苻生,登上皇位。苻柳对苻坚取得皇位一直不服,只是在苻坚的怀柔政策和军事压制下未敢轻动。

    这天快马传来了惊天消息,汝南公苻腾,不满苻坚诛杀了舅舅强德,起兵叛变,被前将军杨安突袭,兵败被诛。淮南公苻幼策动匈奴部落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一齐背叛秦国,苻坚亲率大军与邓羌、毛盛征讨匈奴部落,命王猛辅助太子苻宏,李靖留守京师长安。苻幼欲乘虚袭长安,李靖出城迎击,斩苻幼。苻坚大破曹毂部众,曹毂投降,邓羌在蒙古木根山与刘卫辰会战,生擒刘卫辰。

    一连串的消息使苻柳大惊失色,连忙传阎负和梁殊来见。

    “苻腾仓促起兵被杨安、吕光所杀,苻幼上月才与我暗通书信,相邀年后共同举事,不期一月之间,竟兵败身亡,实在让人痛心。”苻柳惋惜不已。

    阎负皱一下眉道:“公爷不必伤感,现在我们要马上想办法善后,否则祸不远矣。”

    苻柳愤慨道:“苻坚小儿,弑兄篡位,这仇未报,两位哥哥又惨被诛杀,此仇不报,他日于黄泉之下如何向先帝交待!”

    梁殊扼手而道:“可惜苻坚今日羽翼已成,朝中先帝的遗臣和强氏外戚已被王猛铲除一空,两公爷贸然举事反累其身,公爷要三思而行,再不可大意啊!”

    苻柳长叹一声:“唉!确实大意了,当初竟被苻坚这小儿蒙骗,错失了诛杀他的最佳时机,如今他羽翼已丰,难道我们兄弟就只能做别人的鱼肉吗?”

    阎负沉吟了片刻,冷笑一声道:“公爷不必忧心,现在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呢。”

    “司马大人可有高见?”苻柳急切地问阎负。

    “一、马上修书雍州州长燕公苻武,镇东将军魏公苻廋,提醒他们切勿再轻举妄动,以防被苻坚逐个击破。二、公爷马上上表朝廷,主动表示要求撤消藩镇,交回兵权。三、暗中策动凉国背叛秦国,起兵反秦。四、暗结赵公苻双为内应,到时出其不意,联合燕公苻武起兵发难。五、请燕国出兵作为外应,等公爷夺取长安后,割让陕城边境三座城池给燕国。依此而行,苻坚小子不足挂虑,关中三辅将归公爷所有。”

    “撤消藩镇,交回兵权,我们兄弟数人还有活路吗?”苻柳大惑不解。

    梁殊击掌笑道:“阎公的计谋果然谋深虑远,公爷上表撤藩,只是试探苻坚的反应,若朝廷真敢撤藩,我们就以清君侧的名义,兵指长安,逼苻坚交出王猛。赵公苻双虽是苻坚一母所生的亲弟,但一直不满苻坚,想凭苟太后的宠爱取而代之。淮南公苻幼曾与苻双有过秘密盟约,只要我们兄弟举事,苻双同意举兵响应。燕国有利可图自然也会发兵响应,只是凉国国主张玄靓和尚书宋混,与司隶校尉李靖交厚,怕未必肯配合出兵。”

    阎负道:“据最近密探回报,凉国大将军宋混已经病死,由弟宋澄代其位,宋澄的能力与宋混相差甚远,凉国国主年幼,权力又集中在马太后手上。这位太王太后荡如夏姬,专宠张邕这个无耻之徙,只要我们暗通张邕,以厚利相许,事必可成。”

    苻柳击掌道:“好!司马大人计谋深远,环环相扣,等时机成熟,我们兵发长安,逼苻坚交出王猛、李靖,铲除朝上这些汉人官员,重整我氐族江山。”

    苻坚率兵击败匈奴,以天子威仪巡视朔方,在河套地区安抚各胡人部落后,返回京师长安。当日接报,晋公苻柳、燕公苻武、魏公苻廋上表谢罪,并请求撤藩。

    苻坚召太尉李威,平阳公苻融、辅国将军王猛、司隶校尉李靖等几位重臣到御书房议事。

    苻坚道:“苻腾、苻幼起兵造反已被平定,匈奴、铁弗等部落亦全部归附,苻柳、苻武、苻廋畏罪上表请求撤藩,愿意交出兵权,大势已定,诸位意下如何?”

    苻融道:“既然他们自愿撤藩交出兵权,那省去我们很多麻烦。”

    王猛摇头道:“苻柳、苻武、苻廋兄弟手握数十万雄兵,分据东西边关要塞,绝不会这样轻易屈服,一直未发动叛乱,只是在等待时机。”

    李威道:“那他们主动要求撤藩,意欲何为?”

    王猛冷笑道:“苻柳表面是主动请求朝廷撤藩,实际是欲擒故纵,以退为进来试探朝廷的反应。”

    苻融道:“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难道不接受他们的请求吗?”

    王猛道:“不可,若现在朝廷不接受他们的请求,等他们势力壮大,必起兵反抗中央,我们就处于被动的局面,国家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李威道:“如王尚书大人所言,苻柳只是借撤藩来窥探朝廷虚实,我们若贸然撤藩,苻柳极可能起兵造反,他们兵精将勇,我们该如何应对?”

    王猛自信道:“国家经过三年变法,现国力大盛,民心向附,朝廷军队的战斗力已在苻柳他们之上,陛下现可以乘击败匈奴的兵锋,彻底铲除这几个公爵,免为将来后患。”

    苻融握紧拳头道:“尚书所言对极,朝廷养兵千日,皇上现在趁大胜匈奴的兵威,挥师黄河以西,消灭亡苻柳,只要平定河西,东面陕城的苻廋,北面安定的苻武就是瓮中之鳖。”

    苻坚沉默一会,神色凝重道:“他们都是高祖的骨肉,朕的兄弟,若他们愿意撤藩并归附朝廷,朕实在不忍心加害,朕愿与他们盟誓,只要他们撤藩回京,朕承诺全部封王,世袭罔替,子孙后代永保富贵。”

    众人齐声称颂道:“皇上圣明,恩泽四方,国之大幸,民之大幸。”

    李威道:“皇上特许加恩几位公爵,使国家免却一场战祸,实为百姓之幸。为了表示皇上的诚意,朝廷应派一位重要的大臣为使节,代皇上前去山西向晋公宣示恩德,希望可以感召他们归附朝廷,免却一场战乱,使国家早归安宁。”

    苻坚道:“太尉所言极是,只是此去代表的是朝廷威仪,国家颜面,派去宣旨的大臣必须要智能兼备,方能不辱使命,不知朝中何人能担当如此重任?”

    “臣愿往!”

    众人观望,正是司隶校尉李靖。

    “不可!切切不可!”王猛急忙道:“他们上表撤藩只为试探朝廷虚实,这是苻柳以退为进的策略,实非真心归附朝廷,此去颁旨,也只是为了表示皇上的恩德,先礼而后兵,让他们无话可说罢了。若他们不肯归附朝廷,而是趁此借口叛变,派去的使节恐怕就有去无回了。”

    苻坚沉吟一会,道:“尚书所言不虚,派去的使节确实有危险,校尉身负京畿安危还是不要亲自去冒险了,朕另派他人吧。”

    李靖当然知道此去山西的风险,苻坚不想马上出兵征讨苻柳的原因,主要是苻柳手握重兵镇戍三晋,苻武、苻廋兵精将勇,分别镇守安定、陕城,所以一直不敢轻动。当初高祖苻健在位,幼子苻柳聪慧,朝臣宗室都认为应该立苻柳为太子,但苻健后来听信神秘预言书“三羊五眼”的神秘预言,不顾众人反对,最终选择性格残暴的苻生继承皇位,而由苻柳都督天下兵马,所以苻柳兄弟掌控着秦国最精锐的军队,如果可以使苻柳、苻武、苻廋归附朝廷,自然可以免却一场大的战祸。

    李靖自信一笑道:“请皇上放心,臣此去定不辱使命。”

    苻坚大为感动:“若是由校尉前去山西宣旨,足可见朝廷和寡人的诚意,让苻柳兄弟也无话可说了,校尉回京之日,朕亲率百官城外迎接!”

    数日准备之后,王猛在府中为李靖设宴饯行。由于变法取得很大的成效,王猛深得苻坚信任,数年之内已累迁为丞相,全面管治秦国朝政。

    王猛感叹道:“当年,你我秉烛夜谈,立志匡扶天下,拯民于水火。猛得遇明主,秦国经数年的变革,社会安定,百姓富足,但苻柳他们肯定不会轻易认输,校尉此行可谓千钧重担,深入虎穴更是危机重重。”

    李靖道:“如果能为秦国百姓免却一场战祸,李靖又算得了什么,就算是龙潭虎穴也愿去闯一闯,希望我们一切努力改革的结果都不会被白费。”

    王猛动情地拉着李靖的手道:“校尉不为名动,不因利诱,不改初心,立志为民,猛不及也。此去凶险,不知校尉准备带多少人马前往山西?”

    李靖微微一笑道:“带再多也没有苻柳的数十万雄兵多,只带蒙力、韩飞和十名骑士就可以了。”

    “好吧,我安排邓羌率大军在黄河岸边接应,如发觉苻柳有所图谋,必须马上撤离,校尉虽英雄了得,但深入险境务必一切小心。”王猛紧紧地握着李靖双手含泪道:“贤弟珍重!”

    英雄相惜,使命担当,没有岁月静好,只有负重前行,彼此紧握的双手,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