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燕歌
繁体版

第十七章 千古策对(一)

    巍峨雄伟的未央宫殿,金碧辉煌,肃穆庄严。这个象征天下权力的中心,曾经是强大的汉王朝首都,它孕育了伟大的汉族文明,大汉帝国的声望恩威四海,异域外族万邦来朝,并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

    此时宏伟的未央宫钟鼓齐鸣,百官云集。尚书吕婆楼,左仆射李威,御史中丞梁平老,光禄大夫强汪带领文武百官,王侯公爵在未央宫大殿一齐叩头上表,恳求苻坚入承大统,登基继位。

    苻坚推让道:“我年纪尚轻,对国家没有大的贡献,兄长苻法年长且稳重,应该按长幼顺序由苻法继承帝位。”

    苻法是苻坚同父异母的兄长,他与众人再三请求道:“我是庶兄,你是先王的(魏王苻健)嫡子,贤能的名声早已传播天下,而且你废除暴君,现天下民心归附,朝中百官推崇,你不要辜负人民的期望,应该继承大统。”苻坚仍是不肯,再三坚持由长兄继位,双方谦让不下,百官再次恳求苻坚登位称帝。

    这时,苻坚的母亲苟氏由左仆射李威陪同上殿,流着泪向文武官员道:“江山社稷,责任重大,我儿子自知能力不能担当,所以再三谦让。如果大家都认为他可以,将来后悔,这就是各位的过错了。”

    众人听后,一齐向苻坚叩头高呼:“万岁!”表示愿意拥立苻坚为秦国之主。

    左仆射李威道:“东海王顺应天意,民心归附,百官拥戴,必能安定国家,创立太平盛世。”

    苟氏见群臣真心拥护,遂命苻坚即皇帝位。李威亲自扶苻坚登上大位,阶下百官山呼万岁,苻坚正式开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成为五胡十六国中最出色的君主,为苦难的北方人民带来一个太平盛世。

    苻坚在未央宫太极殿正式登基,撤销了“皇帝”名号,改称“天王”,为大秦天王,贬苻生为越王,诛杀苻生的亲信董荣、赵韶等二十余人。追尊父亲苻雄为文恒皇帝,尊母亲苟氏为皇太后,封正妻苟氏为皇后,立长子苻宏为皇太子。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兴。

    三日之后,大秦天王苻坚,亲临国宾馆。

    李靖率众人迎驾,伏地叩拜,苻坚连忙扶起。这位年仅二十岁的年轻君主英姿飒爽,气宇轩昂,一袭绣金龙袍尽显帝王威仪。

    苻坚扶起众人,亲切地手挽李靖道:“朕今日到来是有二事恳请太傅应允。”

    李靖连忙俯身谦让道:“谨听皇上旨意。”

    苻坚道:“第一件是朕向凉国公主求婚,以缔结秦凉两国永远友好;第二件是求太傅能留下辅助朕,为天下苍生,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说毕,苻坚向李靖拱手深深一躬。

    李靖想不到这位年轻的君主,如今已是君临天下,竟有如此气度,心头一热,连忙叩拜还礼道:“容臣启禀公主。”

    苻坚道:“内务府已为公主另外安排了府第,请太傅护送公主移驾,其余事项明天再行商议吧。”

    苻坚离开后,李靖入内向公主张萱启明情况。

    张萱虽对李靖纵有万般柔情,千般依恋,但也知道这是唯一也是最好的安排。自己嫁入秦宫,秦、凉两国结成友好邻邦,凉国就可以免除秦国大兵压境的压力,使母国得以安宁,百姓可以休养生息。另外,如果能够让李靖实现心中抱负,别说嫁入秦宫,就算让她付出一切也是心甘情愿,更何况现在的秦主是一位年轻的有为之君,自己也没有任何遗憾了。

    她含泪点头道:“太傅为国家九死一生,更为奴家的归宿竭尽所能,奴家感激万分,只是奴家还有一个请求望太傅可以应允。”

    公主的大义使李靖深深感动,这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女,亡父丧兄,饱经磨难,现身处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用柔弱的肩膀承负着家国命运,百姓安危的巨大重担。李靖暗下决心,不论公主提什么要求,只要他能做到的,就算是踏万水千山,过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辞。

    “公主请讲!”

    张萱凝望着李靖,一腔柔情已化为连串晶莹的泪珠。

    “恳请太傅念苍生艰苦,为天下百姓努力创造一个太平盛世,让天下有情人从此永不分离。”

    李靖听此一言,这不正是自己孜孜追求的理想和人生的抱负吗!

    千军易得,知音难觅。胡燕、裴柔、张萱她们的柔情与善良在李靖心中激情荡漾,热血澎湃,紧咬的唇边竟渗出了鲜血。

    李靖强忍心中的激荡,拱手向张萱道:“请公主放心,李靖为了这个使命,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由于秦国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李靖派快马将自己的奏表连同苻坚的和亲国书,星夜驰回凉国向尚书宋混禀明情况。

    不日便收到凉国回书,愿奉秦国为宗主国,公主张萱出嫁秦主苻坚,永结两国友好。

    李靖同时也接到宋修的私信,大意是:幼主和王妃十分想念太傅,尚书宋混也想李靖能回国辅政,但太王太后受张邕的唆摆,多次阻挠作梗。宋修认为,凉国是西北边陲小国,远离中原,国力羸弱,只能自保,难以创立大业,加上国主年幼,张邕弄权,宋氏一族为报先主厚恩,只能鞠躬尽瘁。秦国是天下强国,雄据关中,剑指中原,是英雄人物创立伟大功业的地方,而且秦国适逢明主,贤弟有经天纬地之才,应留在秦国辅助明君,开创伟大的功业。只要是宋氏执政,凉国将永远作为李靖的后盾,期侍李靖他日荣归凉国。

    李靖将国书上禀秦廷,苻坚派李威向凉国致谢,并极力支持李靖留秦,又遣内史权冀前来数次恳求。李靖与蒙力、韩飞商议,二人都愿随李靖留秦,李靖确实也有心留在秦国,借此良机一展心中抱负,于是留下原百人亲信侍卫,其余人马随使者回凉国复命。

    苻坚在未央宫大殿举行朝会,重整朝纲,废除暴君苻生的诸多暴政,立志励精图治。任命清河王苻法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改封东海公,各亲王都降封公爵。叔祖父永安公苻侯为太尉;加封晋公苻柳为车骑大将军、尚书令;封皇弟苻融为阳平公、苻双为河南公;皇子苻丕为长乐公、苻晖为平原公、苻熙为广平公、苻睿为钜鹿公;任命李威为尚书左仆射、梁平老为尚书右仆射共同统领朝政;苻生、苻柳生母强太后的弟弟强汪为领军将军,担任京城禁卫;吕婆楼为司隶校尉,负责京畿卫戍;尊李靖为太子太傅,入朝协理朝政。

    恩旨授册赐封张玄靓为凉王,凉国自宋混以下官员各加官爵。

    恩恤雷弱儿、王堕、梁安等前朝辅政遗臣的后嗣,对被苻生妄杀的官民都加以抚恤和安葬。

    下诏鼓励百姓开垦山泽,扩大耕地,减轻税赋,与民共利,又提倡后宫众妃嫔不穿绫罗,厉行节俭。

    苻坚的执政与苻生的凶残暴虐截然不同,朝野上下,为秦国出了这样的英主和辅佐良臣交口称颂。

    散朝回府后,李靖与蒙力、韩飞正议论着秦廷的新气象,管家来报,府外有一名布衣士子请见太傅,来人自称是王猛。

    李靖大吃一惊,在二十一世纪,他能记住五胡十六国时代秦国的人物也就两个人,一个是苻坚,另一个便是王猛。现在突闻王猛到访,李靖匆忙急跑而出,蒙力与韩飞一脸懵然,一起紧跟而来。

    只见府门外一名青衣士子,年约三十出头,衣着虽然简朴,但神态飘洒,器宇轩昂。

    李靖急忙拱手道:“请问阁下是王猛先生吗?”

    这青衣士子见李靖足不及履匆忙出迎的样子,也禁不住会心而笑,拱手行礼道:“在下王猛,冒昧拜访,望太傅见谅。”

    李靖不及客气,一手紧拉王猛的手进入府中,似乎害怕王猛跑了不成,就在这一瞬间,他与王猛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奇妙感觉,彼此之间似乎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明显地,王猛也有同感,他也用疑惑的眼光打量李靖,难道历史真的也有巧遇吗?

    李靖初见王猛竟有他乡遇故知,久别又重逢的感觉。蒙力与韩飞以为他们是久别重逢的好友,未及多问,连忙去安排酒席。

    李靖自斟一大觥,兴奋道:“李靖久闻先生大名,今日能遇先生,实在是人生大快事。”

    王猛好笑道:“王猛是山野中人,从未得遇太傅,太傅可来久闻在下的大名?。”

    李靖自己也暗觉好笑,他是军人本色,性情豪迈,与王猛是一见如故,这些客套俗话也懒得去理会,俩人尽兴而饮,乘兴而谈,时而大笑,时而叹息,时而兴奋,时而感伤。王猛与李靖一见投缘,干脆开怀畅谈安邦之理,治国之道,彼此心意相通,无话谈。不知不觉间一夜畅饮已是月暗星淡,东方微白。二人醉卧几上,酣鼾畅快。

    次日正午,王猛来向李靖告辞。

    李靖急忙拉住王猛道:“先生要去哪里?我正想入朝向皇上禀报,以先生大才,皇上定当委以重任,能否委屈先生在府上稍住两日,待我引荐皇上?”

    王猛笑道:“王猛与太傅初遇,得太傅一片热忱相待,猛先行谢过!”

    李靖急忙道:“先生哪里话?皇上初登大位,欲有所作为,正到处招榜,求贤若渴,为国举贤职责所在,先生何必拘于俗礼。”

    王猛正容道:“实言相告,王猛到访,开始确是想请太傅引见于秦主,然昨日与太傅一夜长谈后,让我改变了主意。”

    “为什么?难道是李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请先生指正就是。”李靖十分焦急地道。

    王猛也被李靖的真诚所感动,不禁动容道:“太傅为人坦荡,才华出众,秦主身边有太傅这样的人物,也可见秦主的气度胸襟,足见坊间百姓的传颂并非没有原因,在下相信秦主必是一位有作为的英主。”

    “既是如此,先生为何还要离开?”

    “正因如此,王猛才不可轻见秦主。”

    李靖一脸困惑:“为何?”

    王猛道:“秦主求贤的诚意,王猛是不怀疑的。当今天下,胡人凭借强大的武力统治中原,五胡政权更替不定,中原大地烽火连天,百姓每天都在杀戮的恐惧中痛苦度日,这是自华夏文明以来未有之乱局。华夷矛盾不断,中原百姓没有一日不盼王师的到来,在这样的一个乱世时代,选择君主需慎之又慎,一旦选择错误,不但名声功业尽毁,更招杀身灭族之祸。”

    李靖来自于一个民主、法治、自由的社会,各个民族是一家,完全没有什么华夷之别,他也没有什么君臣的理念,更不会去屈服和效忠于某一个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也明白历史的进程,有其必然的规律,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法度,明君良臣的组合就是目前唯一的选择,所以古代的士子都追求择君而仕,更何妨在这个史上华夷大分裂的混乱时代!名士选择君主,就更为谨慎。因为这个时候列强纷争,胡人君主大多残暴不仁,前有后赵石虎,再有秦主苻生,除了李靖外,天下士子有谁知道现年二十的苻坚,就是这个大分裂时代最出色,最有为的君主呢,此时世上恐怕就只有他一人有如此卓越的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