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燕歌
繁体版

第十四章 血战函谷(二)

    日落西山,大地昏沉,凛冽的寒风一阵一阵从西北方吹来,寂静旷野,杳无人迹,周围景物显得一片肃杀。李靖命令全军戒备,他与蒙力、韩飞守在最前面的营帐,研究当前的形势。

    前面的峡谷中到底有没有敌人,依目前的情报分析仍不能确定,只是根据种种迹象推想,如果有敌人,那他们隐藏在峡谷中的可能性就很大。

    蒙力道:“如果有敌人埋伏会是什么人?是山贼土匪?燕军?难不成是秦军?”

    韩飞忍不住道:“普通的山贼没有能力袭击我们,这里是秦国京畿防卫重地蓝田关,驻有秦军蓝田大营,燕军也不可能在秦关之内伏击我们,有能力攻击我们的只有秦军,但秦军为什么要攻击自己的和亲队伍?而且还要藏起来伏击,这也太不合乎道理了吧。”

    李靖沉思了一会道:“根据目前的情况分析,我们自从蓝田入关,连日来各处痕迹可疑,现敌情不明,如果真有敌人想伏击我们,那极有可能就是秦国的精锐部队,而前面的峡谷就是绝佳的埋伏地点,小心驶得万年船,绝不可以让公主冒险过谷。”

    李靖看着地图思索良久,指着山川路线图,毅然道:“我们改道函谷关!”

    据李靖推测,能在这里攻击自己的只有秦国的军队,而他们不在关外或路上进行强攻,只能说明:一是,他们人数不多,二是,不被长安允许。但不论是什么情况,自己都不能让公主冒险穿过前面的峡谷,现在只有出其不意改道函谷关进入长安,把他们摆脱在身后,宁可多走三天路程。

    主意已定,他对蒙力、韩飞道:“如果敌人计划在峡谷内伏击我们,就不会贸然对我们发动强攻,只要守过今晚,天明时分,我保护公主车驾先行后撤三十里,改道函谷关方向。你们在营地内多张旗帜,多起灶火造饭,造成全军饭后继续前行过谷的假象。你们饱餐之后,悄悄撤出营帐,寻找一个险要的地势设伏,若有敌人追击,你们伏击敌人后马上随队跟上,切不可恋战;若日暮时分没有敌人出现,就向函谷关方向跟上队伍同行。”

    一夜平安无事,天明时候各人依计划行事。

    李靖亲率三百轻骑,保护公主马车悄然向后转道函谷关方向。

    次日黎明,答案终于来了。快马来报,蒙力、韩飞伏击了从峡谷追击出来的敌军,人数约有四、五百人,被我军射杀一百多人后,仓忙退向秦军蓝田大营方向。

    午时,蒙力和韩飞率领三百人马从后赶上,一边汇报情况,一边兴奋异常地讲述战斗的经过,他们简直把李靖当神一样崇拜了。

    李靖他们不敢停留,日夜兼程加速赶往函谷关。连日奔劳,后有追兵,情况不容乐观,但李靖还是庆幸作出改道函谷关的决定,否则队伍进入峡谷,那怕是连一线生机也没有。

    函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函谷关是秦国东出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是抵挡东方军队进入长安的雄关要塞。关内两山峡峙,关城当道,险峻隘处仅容匹马通过,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战国七国争雄,秦国凭借函谷关多次击退东方六国联军,最后秦王赢政大军东出,消灭六国一统天下,开创了辉煌的大一统华夏文明;汉王刘邦借助函谷天险,经一战而平定天下,定都咸阳,建立了强大的汉王朝,中华民族自此以“汉人”自称。

    李靖在蓝田关出其不意摆脱敌人,决定改道函谷关,就是想利用函谷峡内五十多里狭长的险道地形阻击追兵。如果敌人想再攻击凉国的和亲队伍,只能从尾追击,函谷关狭长的道路只容一车通行,军队和骑兵不能展开大规模攻击,自己可以凭借险要地势阻击追兵,而到达函谷关城下,虽然冒险,但却是他们唯一的逃生之路。

    三天之后,道路的远端尘土飞扬,隐隐已闻铁骑的马蹄声,追兵果然如期而至。马蹄声整齐而雄伟,明显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森严的战斗部队。

    李靖与蒙力亲自领军断后,令韩飞保护公主车驾向函谷关城急速奔驰。

    奇怪的是,追兵只是一路尾随,却没有对他们发动攻击,甚至连影都没有出现。

    蒙力不解地问:“我们还有一天路程就可以到达函谷关城下,追兵究竟是什么部队?已经两天了,只是尾随,没有发动攻击,难道他们是害怕被我们伏击吗?”

    李靖开始时对追兵没有发动攻击也十分意外,但两天之后,他已经领略了敌军的意图。

    李靖脸色冷峻道:“我们不是他们的目标,只是他们的诱饵而已。”

    “诱饵?”蒙力更加不解。

    “是的,我们只是诱饵。从追兵的马蹄声可以判断尾随的军队行动统一,而且纪律严明,他们两天都没有埋灶造饭,这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野外战斗部队,这样的部队在秦关之内只能是秦军的精锐之师,极可能是蓝田大营的秦军。他们一路尾随的目的就是要借助我们作为掩护,然后突袭函谷关,这支部队真正的目标是秦国首都——长安城。”

    蒙力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李靖冷笑道:“现群雄并起,天下纷争,凉国尚有张祚、张瓘、张邕之流,秦国何尝就没有。敌军的指挥官深通谋略,他这两天只是尾随而不发动攻击,一是给我们制造压力,使我们时刻处于高度紧张之中,从而消耗我们的意志和体力,在出其不意的时候发动强攻,这样不费吹灰就可一举歼灭我们;二是让我们在前面替他们掩护的行踪,不让函谷关的守军和长安方面提前发觉,最后在关下通过强攻我们制造混乱,从而达到突袭函谷关,攻打长安城的真正企图。”

    蒙力感慨道:“太傅往往料敌如神,能跟随太傅并肩作战,实在是我们一生的荣耀!”

    李靖笑一笑道:“他们想利用我们,我们也可以反客为主,主动出击。”

    蒙力点头道:“对,主动出击,这样可以出其不意,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一方面可以拦截追兵,另一方面可以预警函谷关的守兵,让他们出城救援。否则我们的人马连月奔途,已十分疲惫,还要保护公主车架,坚城之下,面对以逸待劳的精锐铁骑,恐怕凶多吉少。”

    李靖亲切地拍拍蒙力的肩膀,这位得力干将进步得很快,可以独当一面了。

    次日,李靖在险要道口埋伏。伴着隆隆的铁蹄声,大队黑衣铁甲,手执长戟,队伍整肃的骑兵扑面而来,这无疑就是秦国精锐的骑兵,当今天下战力最强的队伍。

    由于未明对方意图,李靖单骑而出,挡道而立,高声呼道:“我们是凉国和亲的队伍,为两国结盟入秦联姻,你们因何追击?”

    话声未落,前面铁甲领军的将领长戈一指,箭如蝗至,李靖长剑挡开,勒马而回,后面的马蹄声风驰而来。

    “放箭”李靖一声令下,埋伏在道路两旁的凉国战士弓弩齐发,箭如雨下,前排的秦军纷纷落马,李靖勒马回身手举青釭剑,率领三百轻骑迎面向秦军铁骑冲击,由于道路狭窄,双方缠住混战。

    秦军虽善战,但路窄不利展开攻击,加上近身的搏斗,长戟大矛没有凉国战士的马刀轻便灵活,被凉国的三百轻骑一冲,队伍顿时混乱,又无路可退,相互践踏伤亡甚多。

    但秦军毕竟是训练有素,久经战场的强悍之师,片刻之后也清醒了过来,马上结阵联防,挺戟持盾,步步为营,层层逼进。

    李靖知道如此与秦军久战,必败无疑,马上命令用强驽压住阵脚,部队前后交替,仗着地形优势边战边退。如此反复拉锯了半日,冬日已渐渐西沉,秦军骑兵突然列成梯队不动,这是骑兵发动冲锋前的准备。这骑兵阵形一旦发起冲锋,前面纵然是刀山火海也得舍身向前,否则,前停后冲,必然自相践踏大乱。秦军骑兵大将令旗高举,在夕阳的照耀下血色刺目,令旗猛然劈下,拔剑高呼:“杀!”秦军铁骑如层层黑色巨浪,呼啸着卷地驰来。

    李靖面对秦军骑兵猛烈的冲锋,毫无惧色,长剑一指,大喝一声:“杀!”一马当先,风驰电掣般冲杀出去。狭路相逢勇者胜,双方在狭窄的空间内短兵相接,惨烈对决。

    不消半个时辰,秦军的第一次冲锋,丢下几百具尸体,往后溃退。李靖见秦军溃退,不去追击,反而立即撤回队伍严阵以待。

    探马回报,公主车驾距后队只有不到十里。

    李靖推断敌骑不会轻易而退,第二次冲锋将更为猛烈,如果现在全军退走,公主车驾行走速度太慢,很难逃脱敌军强悍铁骑的追击。

    他马上传令前军,命令韩飞抛弃所有多余辎重,保护公主车架全速到函谷关下请求救援。

    连续阻挡秦军的两次冲锋后,凉国的骑兵已伤亡过半,与秦军的精锐铁骑拼消耗战,李靖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黑色的铁骑再一次排山倒海般压过来,李靖明白自己没有后退的权利,不仅是为了身后的张萱,他承诺要把她安全送到长安,更是为了裴柔,她的死让他悔疚一生。他曾经在战场上把女人抛下,虽当时为护张玄靓安危,有不得已的原因,但这一次,绝不!

    凉国的六百骑兵都是由李靖百中挑一,以二十一世纪特种兵的训练方法亲自训练,个个身手不凡,战斗力极强。秦国的军队横扫中原,雄震关中,两次击败殷浩、桓温的晋朝北伐大军,战力强悍至极。双方缠斗一天,一直杀到日幕西沉,秦军已陈尸千具,凉国的骑兵也伤亡惨烈,若不是因地形狭窄,秦军铁骑难以展开围歼搏杀,这场兵力悬殊的战斗恐怕早已结束。凉兵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以数百之众力拒秦军数千精锐铁骑的追击,体能已经到了极限。

    正当危急之时,背后马蹄声突起,李靖急忙回头,心想敌人若前后夹攻,便只有全军覆没了!

    顷刻这间,一队骑兵旋风般从后而至,火光中为首的将军手执长矛,黑甲缨盔,一把钢须威风凛凛,他高声呼喊:“凉国公主车驾已到函谷关,李太傅请速入关。”

    李靖定眼一看,来将乃是张蚝。此时凉州的队伍已是人困马乏,李靖也不管得太多了,勒转马头,一夹马腹,大声传令:“跟我冲过去!”

    张蚝给李靖让开道路,自领军断后,李靖急驰三十多里,转过峡道,函谷关赫然在目。

    函谷关关城雄峻异常,关门只有一洞,城墙箭楼却有百步之宽,关城上火把齐明,照耀得如同白昼,一面“秦”字大旗随风招展,城墙垛口的长矛甲土钉子般一动不动,关前列着两排铁甲骑兵,长矛硬盾,肃列整齐,关下门洞前三匹骏骑当中而立,为首一位少年公子面如冠玉,锦红战袍,黄金锁甲,身佩长剑,身后两员战将顶盔掼甲,威武异常。

    “李太傅一路辛苦,苻坚在此迎候。”当中的少年公子拱手行礼。

    李靖一勒马头,心中微微一颤,前面此人就是苻坚,统一北方,推行汉化,融合胡汉民族,在大分裂时代为苦难的北方人民带来一个太平盛世的秦帝苻坚。

    李靖在马上还礼,因后有追兵,众人未及寒暄,衣不解甲,急忙策马入关,及至秦军的中军大营,韩飞从营中出来迎接。

    李靖先向公主请安,公主张萱看见一身血甲的李靖,心中悲喜交集,只道:“太傅....”一言未尽已是泪满衣襟。

    患难见真情,李靖宽慰了公主,安排了人员守护,安顿好其余人马,梳洗过后,苻坚派人来邀请李靖相见。他与蒙力、韩飞到中军帅帐,苻坚已连同两位将军亲自在帐前迎候,宾主彼此寒暄,入帐落座。

    苻坚道:“李太傅护送凉国公主入秦一路奔波,途中险阻重重,不但击溃十倍于己的羌贼,更以区区数百之众,力抗数千凶悍的蓝田叛军,确是能力非凡。小王未能及早觉察叛军的意图,让公主车驾受惊,使太傅受累,实在难辞其咎。小王先向公主告罪,并恳请太傅见谅。”话毕,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李靖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名垂史册,在历史上建立赫赫功业,与秦皇汉武并肩齐名的人物。此人年不过二十,生得相貌瑰伟,仪表堂堂,是标准的阳刚美男,态度谦逊有礼,初见之下,让人感到为人诚恳,态度和蔼可亲。

    李靖知道这是苻坚谦恭之词,连忙举杯还礼道:“幸有东海王相助,公主脱险,李靖不胜感激!”

    苻坚下首的两位将军仪表非凡,威武过人,其中一名少年将军,年龄与苻坚差不多,也同时举杯道:“在下邓羌”,“在下吕光”,“太傅一路辛苦!”

    苻坚笑道:“这两位都是本朝的虎将,随小王东征西讨,战功无数,小王平日常闻张蚝对李太傅推崇备至,今日幸见实在大快平生。”

    邓羌、张蚝都是秦国赫赫名将,可力敌万人,眼前这位少年将军吕光更是后来远征西域,击败西域三十余国,威震河右,创立后凉王国的开国君主。这些当代英才都附从这个年仅二十的少年帐下,甘愿为其效力,足可见这位苻坚的人格魅力和过人胸襟。

    英雄惜英雄,李靖与这些关中豪杰虽初次相见,但意气相投,情义相通,彼此竟有一面如故的感觉。

    李靖疑问道:“我们离开凉州已两月有余,贵国应已早知我们的行程,但队伍进入蓝田关后,明显感到气氛不对,在蓝田峡谷险遭伏击,转道函谷关又被追击,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是凉国到长安和亲的公主车驾吗?”

    苻坚十分抱歉道:“这事说来话长,因由是长安内乱所致。”

    这与李靖的猜测吻合,他紧接着道:“他们的目标其实不是我们,只是想通过我们制造混乱,掩盖目的,真正的目标应该就是长安城。”

    苻坚惊奇地看着李靖:“太傅真神人也!”

    邓羌一把钢须,仪表非凡,此时怒气满脸道:“此次内乱都是因为主上荒淫,奸臣当道所引起的,不除这些祸害将国无宁日。”

    根据密探对各国情报的收集,李靖出发前对秦国的情况也略有所知,现今秦国国主苻生继位不到三年,年二十三岁,由于他自幼一只眼失明,从小性情极为暴戾,七岁时寻事斗殴,被祖父苻洪训斥,苻生一怒之下抽出佩刀刺伤自己的肌肉,鲜血直流。苻洪对这个孙儿的凶暴反应,极为震惊,用马鞭抽打他,苻生狂号:“我能忍受刀枪剑戟,但不能接受鞭打。”苻洪劝介世子苻健道:“此子凶暴残戾,全无理性,若不早日铲除,必留后患,毁家灭国,皆由其起。”苻健登位之后,原本想杀掉苻生,苻建的弟弟,丞相苻雄劝阻道:“儿子尚幼,长大后自会改过,虎毒尚且不吃儿,怎么可以这样急躁而杀亲生的儿子。”

    苻生长大后,力气大得可举起千钧重的大鼎,赤手空拳可以格杀猛兽,健步如飞,能追赶飞奔中的骏马,无论短兵攻击或骑马射箭都闻名当世,勇猛无敌,时人闻苻生之名,无不变色。苻健入关称帝,因苻生生性残暴,原不想传位给他,太子苻苌战死后,苻健的妻子强皇后打算命幼子晋王苻柳当太子,但一日长安城中天象异变,太阳被黑影完全盖掩,苻健听信神秘预言书上有“三羊五眼(按理三羊应有六眼,三羊只有五眼,那是一眼已瞎)”的字句,认为太阳被遮掩是一只眼看不见的意思,天意应验在苻生身上,于是不顾众人的反对,决意封苻生当了太子。

    不久苻健病重,其侄平昌王苻菁认为苻生是独眼狼,资质愚昧,不学无术,不可以主一个国家的政事,用他为国主丢了苻氏甚至丢尽了国人的颜脸,而且苻生为人苛刻,性情暴烈,好杀不刚,惹人痛绝。于是趁苻健病重之机想阴谋自主,带兵闯入东宫想杀苻生,抢夺皇位。苻健知道后,勉强抱疾出宫,指挥军队斩杀苻菁后病逝,苻生随后嗣位。

    吕光接着邓羌道:“击败强大的晋国军队,斩杀羌人部落首领姚襄后,主上认为天下唾手可得,越加荒淫残暴,宠信董荣、赵韶等人,肆意杀害王族公卿,功勋大臣,有功不赏,无罪而诛。广平王苻黄眉屡立战功,不但没有赏赐,反而被主上当众多次侮辱,心生怨恨,终致叛乱。只是此次,长安城中不知又要牵连多少功勋皇亲,又有多少家族被抄,多少人头要落地了。”

    苻坚只是无奈地叹息了一声,并不愿多说。

    此时,帐外一人大步而入,声音洪亮道:“禀王爷,叛军已被全歼,特来交令。”

    苻坚微笑点头道:“将军辛苦了。”

    张蚝见李靖在内,急切地一手拉住道:“姑臧一别,末将十分想念太傅,不想竟在此处重逢,当日太傅义盖云天,剑下留情,末将纵横天下,从未服过任何人,惟独太傅一人而已,今晚定要不醉无归。”

    众人都被张蚝的豪情耿直所感染,苻坚起来举杯道:“这次若不是李太傅英雄了得,以数百勇士阻击强悍的叛兵,提前派人关下报险,函谷关怕已不守,小王敬太傅。”众将也跟着苻坚起来一饮而尽!

    英雄相聚千杯量少,李靖与这样的英雄豪杰一起,同样感到豪情满怀,举起酒杯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