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燕歌
繁体版

第十四章 血战函谷(一)

    击退了羌胡骑兵后,李靖判断,对其他想窥觎和亲队伍的游牧部落已产生足够的震慑,燕国假扮商队的部队偷袭不成后,没有其他草原部落武装力量的配合,基本形成不了有效的战力对他们构成威胁,姑臧方面就算有人想暗中使坏,也有心无力,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大部队的追击。所以草原一役后,队伍目前在草原上暂时已经摆脱了危机。

    李靖决定和亲的队伍在原地休整,让伤病者能尽快得到康复。

    三天后,队伍就要再次启程前往秦国,继续此次和亲之旅。李靖亲到后帐禀报公主张萱,队伍次日就要启程,请公主做好出发准备。

    “太傅大人,公主有请。”公主的一名贴身侍婢在旁垂首等待。

    李靖随这名侍女入帐拜见公主张萱,公主还礼让座。张萱年约在十八、九岁,是凉国先主张重华的幼妹,王上张玄靓的姑姑。她有一些生怯地问李靖道:“太傅大人,明天是否就要出发?”

    李靖也是第一次与这位公主近距离谈话,只见她长得非常秀丽,说话间脸颊生霞,娇俏柔弱,让人生怜。

    “是的,不知道公主还有什么需要安排的?”

    张萱抬起头,怯生生地流盼了李靖一下,赶忙垂首,面前的男子菱角分明,面如刀削,一身浩然正气,张萱不禁心如鹿撞,俏脸颊红。她听侍女们说,李太傅英雄了得,击退了燕军的夜袭,打败了大队羌人的追击,保护了自己的车驾,所以她想亲自向李靖道谢。

    张萱道:“奴家自幼长在深宫闱墙之内,对外见闻很少,但在宫内经常听闻王妃和王上对太傅赞赏有加,这次和亲有太傅一路护送,奴家实在,实在万分感.....,感.....”话到此处,张萱一度哽咽,竟无法再语,两眼一红,泪水如珍珠般连串落下,她连忙用衣袖拭去泪水,哽咽着道:“奴家失礼,太傅莫怪。”

    此情此景,李靖想起惨死的裴柔、小敏、小昭她们,心中也是无限悲慨,没有法治的社会,所有人都是强权刀俎下的鱼肉,张萱虽贵为一国公主,同样难逃如此命运。

    李靖理解张萱此刻的心情,虽为公主实则身不由己,这样一个与高中年级同龄的女子,被作为政治的牺牲品,千里异国和亲,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担负着国家的安危,百姓的期望。前路茫茫,九死一生,生死不由己,内心的悲苦可想而知。他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安慰眼前的这位女子,稍待张萱情绪平稳一些,轻声道:“公主有什么难处?尽可告诉李靖,在下当竭尽所能保公主安危。”

    张萱泪眼盈盈,凄然道:“奴家自出娘胎,从未离开过王城,这几天驻营在草原上,是奴家有生以来感到最快乐、最幸福的日子,这里没有恐惧,也不用担心明天会发生的事,张萱真的想永远、永远留在这里,可惜明天便要出发了。”

    停了一会,张萱看着李靖欲言又止。

    李靖知道公主一定有难言之隐,但在这个时代又有多少的身不由已。他对张萱道:“李靖一定会尽全力安全护送公主到秦国,请公主放心,途中如果有其他需要,尽可派人告知臣下。”

    张萱犹豫了一阵,似乎下了决心道:“有一事奴家一直隐藏在心里,宫闱之内没敢告诉别人,此去秦国恐怕再无归回之日,奴家告诉太傅,以防日后遭人所害。王兄临终时告诉裴王后,太后与张祚有奸情,裴王后在自缢当夜告诉奴家,王兄是被太后派人毒死的,太王太后怀疑奴家知道其中内情,所以此次指定奴家到秦国和亲。”

    李靖感到一阵恶心,王宫实是个最藏污纳垢,最不讲伦常的地方,这个暗无天日的地方,不知有多少受害者。张祚之后,张邕又将马太后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些不为人知的肮脏勾当不知凡几,这次和亲队伍被袭击,背后一定少不了张邕这个奸贼的所作所为,他暗为宋修、宋混、宋澄兄弟担心。

    张萱继续道:“太后宠信张祚,废掉张耀灵,让张祚继位,这个恶贼泯灭人性,在后宫大肆淫虐,连王兄十岁的幼女也不放过,裴王后最后自溢身亡,奴家忍辱偷生,此去秦国正好以一死自证清白。”公主说到这里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想起裴柔的惨痛经历,李靖心中涌起不能遏抑的怒火,要想改变这种只有强权没有公理的社会,就必须建立大一统的国家,建立大一统的法治社会,在这个黑暗的大分裂时代要想实现这个理想,武力是唯一的途径。他此刻雄心奋起,就让自己来改变这个黑暗无序的世界吧!

    张萱哭声渐止,见李靖默然无语,自觉失礼,羞怯垂首道:“奴家失礼,让太傅见笑了。”

    李靖心中恻隐,问道:“公主想回凉国吗?若公主不想去秦国,在下可护送公主返回姑臧。”

    张萱惊愕地抬头望着李靖,心中无限的感激,她凄然摇头道:“我再也不想回凉国了。”

    李靖愣一愣,问道:“难道公主甘愿去秦国和亲吗?”到异国番邦和亲是古代王朝公主最悲苦的差事,谁会愿意?

    张萱凄楚地摇一摇头道:“留在哪里,对奴家又有什么区别?”

    李靖心中一阵难过,张萱说得没错,她虽有公主的身份,但失去了父母、兄长的维护,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在凉国、在秦国,或在其他什么地方又有什么区别呢!只不过都是由人摆布的可怜工具罢了。

    李靖宽慰道:“公主不必过于忧虑,还有不到半月我们就进入秦关,我们到秦国再作打算吧,在下一定想办法保公主周全,不会让公主受半点委屈。”

    李靖返回帅帐,蒙力、韩飞两人早在等候,三人商量去秦国蓝田的路线。

    队伍沿着大夏河水向西而行,进入了冬日的季节,草原被染成金黄色,一望无垠,大大小小的湖泊,星星点点地缀于其中,远处山峦起伏,广阔的原始森林延绵无边,这是没有经过人类破坏的天然风景,美得就像一幅山水图画。

    前面就是蓝田,离秦国首都长安不到五、六天路程了。

    蓝田是防卫秦国京畿的军事重镇,离长安不足三百里,为三辅要冲,是关中通往中原的要道,境内地形复杂,群山叠嶂,沟谷纵横,驻有秦军精锐的蓝田大营。三年前,晋国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北伐大军已到蓝田灞上,与秦都长安近在咫尺,但不敢再进,被秦国丞相苻雄组织兵马,在白鹿原与桓温的大军会战,结果晋军被杀一万余人,桓温大败而归,退回江东。凉国派出协助晋国伐秦的二万五千精兵,只剩三千人逃回,可知当年战况之惨烈。

    和亲的队伍到蓝田关隘时,已是日暮时分,李靖与城防的秦军交换了关防印信,天色渐渐阴沉下来,半空中飘起了雪花,入冬后的秦川旷野一片肃杀苍凉。

    队伍在蓝田关内安营,主帅帐内李靖与蒙力、韩飞商量下一步的行程,快到长安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作为特种尖刀班的队长,李靖习惯在任何时候都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特别是越认为安全的时候。

    他打开行军地图,对秦关内复杂的环境地形思索分析,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判。在突发情况下作出各种的预备方案,是作为特种兵指挥官的必修功课。

    蒙力见李靖一边看着地图,一边贯神思考,十分不解地问道:“我们都已进入了秦军的防御地域,离秦都长安已不远,只要随着官道几天路程就可以到达长安,太傅还在忧虑什么呢?”

    李靖指着地图道:“此去长安还有约五、六天路程,山川雄峻,道路蜿蜒绵长,峡谷众多,地势险要,如果一旦遇伏,恐怕全军覆没。”

    韩飞道:“我们已经进入了秦境,旁侧就是秦军精锐的蓝田大营,燕国的军队怎么也不可能再伏击我们了。”

    李靖道:“我们在路上已经走了近两个月,并已进入了蓝田关,长安方面应该早已知道我们的行程,但为什么我们进入蓝田关后,秦国方面没有任何的安排?甚至连一个对接的官员也没有,这十分不合常理,何妨秦国现在的朝局怎么样,我们也不得而知,总之未入长安城之前,一切还是小心为妙。”

    大争时代,各国的朝局变化瞬息万变,特别是这些胡族政权,朝为王夕为寇,一切皆有可能。

    一夜大雪,晨曦下的三辅大地被大雪封盖,山川银白,前方的道路完全被大雪淹没了痕迹,天地之间只剩下茫茫一片白色和一支六百人的队伍。

    李靖派出数队三人一组的侦察队伍,沿途侦察前后远近的地形山谷。队伍在蜿蜒的山路中小心行走,由于已经入冬,路上极少行人车马,田野间一片荒凉,如此一行走了三天,还有三天就可以进入武关到达长安城效外了。

    一路越是平静,李靖就越感不安,队伍马上就到达长安了,按理应该有迎接的官员和护送军队,一切似乎都不合常理,不合常理就预示着某种危机出现的可能增大。

    申时时分,探马回报,前面二十里有一座山谷,地势十分险要。

    李靖随即策马前往观察,只见前方山谷,两山夹峙,唯一的通道是一条长约五里的狭隘山道。谷内两旁石壁巍然笔立,有如刀削,谷岸的岩石乌亮发光,十分光滑,谷内道路弯来转去,曲折异常,谷中积雪与两旁乌亮的岩石黑白相映,蔚为奇观。

    李靖看得眉头紧锁,凭他敏锐的观察感觉,前面的山谷阴气深深,隐约藏有强大的杀气,令人不寒而栗。

    沉吟片刻,他对身旁的蒙力、韩飞道:“这谷内形势如此险峻,如果有敌人设伏,我们恐怕匹马无回。”

    韩飞苦着脸道:“若有人埋伏在两边的崖壁上,只需掷石而下我们就全军覆没了。”

    蒙力道:“刚才探马回报说,方圆十里内的农舍空无一人,但农具、家私等杂物还没有来得及带走,农户似是被匆匆迁走的情况,周围形迹十分可疑。”

    李靖传令:“全军撤离谷口十里,选在背山之地,要冲之道,先扎帐安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