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梧谣
繁体版

第二部分:魏博红雪5鸠居

    (五)

    中军大帐,鱼朝恩走进来径直坐到主位上,面不改色的训斥道:“诸位是没什么事情了吗,小小的一个邺城久攻不下,原来都是天天盯着咱家的家事。”

    众人知道他一向这样颐指气使,都不做声。意思很明显,你先给个解释吧。

    鱼朝恩更明白他们的意思,但是不要说现在自己这个身份,就是退回到几年前自己刚入宫门,也不屑跟这群武人解释什么。

    他只是尤其恨那个李光弼,九个节度使都知道他领的是皇命,大多对他言听计从,太出格的事顶多是一言不发。年龄最大资历最老的郭子仪尚且如此,只有那个位极人臣的李光弼,处处与他作对,并且每次看到他的神情,表面全是笑,背面全是轻蔑,那是一种他见惯了也最讨厌的态度。

    鱼朝恩面带威严,低声沉吟道:“诸位想必已知,小儿前几日被史思明抓去,前日又放了回来,诸位都是身经百战的一方节度使,当知离间之计。现在前方军情正急,若是我受到史思明威胁拖延战机,他大可给小儿扣在手里威胁,放回来了又故意通知各位,摆明是离间我们。咱家看穿他这诡计,本想尽快送小儿离去,躲过这场事端,但是史贼既然使此计,必定要快咱家一步。”

    “宣慰使言之有理!”一个花白胡须的老者抢在兴平节度使李奂之前开口说道:“这件事肯定是离间之计,我等必联名奏报圣上,为宣慰使说明隐情,如若圣上不信,我们都愿意即刻回京,当面给宣慰使作证!”

    说话的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郭子仪。

    鱼朝恩虽然更恨李光弼,但是他深知这个郭子仪可比李光弼难对付多了。郭子仪年纪大,面向憨厚,对谁都笑容可掬,看起来人畜无害,会打仗会做人,能屈能伸,毫无破绽。鱼朝恩尚且能看出来李光弼的背面是瞧不起他的,但是郭子仪,好像正面背面对他都恭恭敬敬。只是每次郭子仪拉住他的手套近乎,他都脊背发凉。

    鱼朝恩知道郭子仪话中有话,他心道:看这情形这件事瞒不住了,必须上报肃宗,不如自己亲自奏报可能还有转圜。

    安庆绪婴城孤守,眼看这不世之功就是他鱼朝恩的,他不可能这个节骨眼上便宜了这些节度使,以后在他们面前岂不是更加抬不起头了。就算败了,自己也没有任何损失。或者更糟,史思明全歼这六十万唐军,那么自己就双手奉上相州,什么不世之功,什么二十万两黄金,跟在谁身边自己终究也是个太监了,还能做皇帝不成!

    这时李奂站出来“打圆场”道:“各位,就交给宣慰使自己奏报吧,有我们九位作保,必定不会冤枉宣慰使。当下最紧急的是另外一个要务,魏州刺史萧华来信,要与相州里应外合,先钳制住史思明大军不动,让我们攻下邺城。”

    “正是,各位,咱家已知此事,正要与各位商议。萧华之前投降安禄山,现在看我军势头正盛,这样的鼠辈,难保是诈降。诸位觉得呢?”鱼朝恩赶紧也跟着转到这个话题上。

    “萧华不会的,他心里可能没有大唐,但也绝对不会有安禄山史思明,他心里只有魏州军民,只要保他治下不受战火,不管其它。现在恐怕他也看清了魏州就在史思明眼前,早晚被吃掉,所以才写信过来请求里应外合。”李光弼第一个接话,“魏州人口密集,光驻军就一万,还有三万多户百姓。如果能给萧华增兵,两边夹住史思明,他必然不敢南行一步。”

    “李侍中慎言!一个心里没有大唐的人跟造反有什么区别!咱家决定先回信给他,鼓励他弃暗投明,但是一万驻军足以自保,相州这边不会再增兵给他。”

    众人知道鱼朝恩专断,既然他这么说了,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全部不再言语,算是默认了,毕竟现在萧华是真降还是假降,谁也不敢站出来作保。

    几日后,史思明果然召来周贽和“慕起”,探子抓到了信使,正是唐军回给萧华的“安抚信”。殷淑心知这不过是个由头,鱼朝恩两面讨好,故意把消息透露给了史思明。

    “大哥是想借这个由头攻下魏州吗?”“慕起”问道。

    “这还用说!我带的范阳军最恨这帮反复无常的李唐小人,他不跟李唐暗通款曲还好,这现成的机会我还不去?只是有所顾忌,相州那边要来救援就糟了。”史思明哼了一声,粗大的鼻孔正对着一边的周贽。

    “将军,就怕是计!不如先派个人过去杀了萧华,取得刺史符节,想办法控制住那一万驻军,等到我们这边收到鱼朝恩暂不出兵的保证后,再进军魏州。”周贽赶紧说道。

    “嗯,是个好主意。我这边离不开你,但是魏州那边更得派一个机灵可靠的人!别到时反被萧华控制,撕破脸跟我对峙,恐怕我就要损失些人马先去对付他了。唐军那边,安庆绪殊死抵抗,我看就算不通过鱼朝恩,唐军一时半会也顾不上魏州。”

    “大哥,那我去吧。”“慕起”笑着说道。

    这摆明就是想让他去,他知道鱼朝恩肯定通知了史思明让他小心抓回鱼令辉的人,而史思明对他有疑虑但是还希望是自己多虑,所以一定是要试探他的。

    史思明做出个大喜过望的表情,叹道:“那当然好,你把小儿朝义带去,历练历练他。他从小胆小怕事,胸襟气度都过于狭隘,二弟好好教导他,毕竟是我的长子。”

    殷淑知道这是监视他,同时也看他会不会投鼠忌器。史思明一群儿子,史朝义除了占着个长子的光环,别的没有一点招史思明喜欢。殷淑真是个叛徒的话,给史朝义砍了,他用一个儿子换来出兵的由头,未尝不可。

    殷淑还是要做足姿态,一听到让他带着史朝义,赶紧谦虚的推辞,随即就“勉为其难”的答应,说自己何德何能,也就给史朝义当个副手吧!

    殷淑走出帐外,史思明看着他的背影,笑容顿时变成阴冷。他不确定这个神出鬼没的“谋士”为什么会在这么多年后“死而复生”。

    “万志,你说,他在这个节骨眼上回来会不会有诈?”史思明问周贽道。

    “将军,说不好,他这个人神出鬼没,那妻弟和侄儿武功未免也太高了。那天演武我认真观察了招式,侄儿慕云确实是军中的把式,只是招式太杂,看不出哪边的。而那个妻弟,绝对不是行伍出身,尽管他不落下风,但是并不擅长使用陌刀。”

    “嗯,我也觉得,慕云小小年纪,会的招式多而杂,江南,河东,陇右甚至卢龙,全都有些痕迹。不过这三个人能文能武,若是真心为我所用,那绝对是天助我成事!”

    “只是时间太巧了,我们刚刚走通鱼朝恩这条线,下一步就要兵发魏州了,他在这个时候给鱼朝恩的儿子抓了回来,这么碰巧的事反正我是从来没遇到过。”周贽冷笑一声。

    史思明站起身,负手在身后,沉吟了片刻,低声道:“我明白你的意思。鱼朝恩那边回来的人也带话给我,说他有可能是安庆绪的人。我虽然不完全了解他,但是安庆绪,呵呵,我看着他从小长大的,手底下花天酒地的玩伴一大堆,唯独不会喜欢把这样的人留在身边!”

    “那将军还让他跟朝义一起去魏州?这一去危险重重,萧华不是傻子,除非慕起攻城,否则萧华能那么容易把符节双手奉上乖乖被杀?而万一慕起杀了朝义,占魏州援唐军,岂不是放虎归山?”

    “一二百人也想占领魏州?放心吧,这个我自有安排,先让他去,能不能拿下萧华就看他的本事了。刚刚你看他那言语之间,一定明白了我是想试探他。不过,他也有可能在试探我,看我是不是能成大事的明主,值不值得他辅佐,更重要的是看我会不会在功成之后杀了他。我倒希望是这样!”

    “对了,将军,以前跟他一起喝酒吃肉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他似乎只喝酒不吃肉。”

    “哦,这个我刚结识他的时候他就说过,好像是小时候饿的快昏了,别人给了他几块烤肉吃,可能是吃的太急全吐出来,那以后闻到肉味就恶心。”

    “哈哈哈哈,难怪总病恹恹的,北方的汉子不吃肉,岂不是跟江南的小媳妇一样。哈哈哈。”周贽敷衍的笑着,眼睛狐疑的来回转了转,仿佛洞察了一件鲜有人知的秘密。

    第二天史朝义点齐二百人,带着史思明的手令,殷淑带着慕云和陆灵,一起赶往魏州。

    当天下午便到了。因为两年前叛乱,安禄山称帝,萧华投降的实际上是安禄山,史思明被安禄山任命为范阳节度使,从道理上讲史思明对萧华是无权调配的。可是现在全天下都知道安庆绪要让位给史思明,那么史朝义现在是代表谁来的,很明显了。

    意外的是毫无抵抗,萧华束手就擒。

    那日萧华还以为是那个叫司戬的危言耸听,内心对他本来也带着些许防备。虽然知道司戬所言确实是对的,但既然送信,不送给“观军容”也就罢了,私下送给一方节度使,还是个有造反能力的节度使,这就好像自己要私自投降郭子仪,鼓动他揭竿而起,自己迫不及待要辅佐他称帝一样。萧华也有萧华的顾虑。

    直到司戬第二天来找他,拿出一个袋子,他看完袋子里的东西,再也没有异议了。萧华深知自己跟李唐暗通的消息是瞒不住了,这只能刺激史思明加快进驻魏州的脚步。对于来人让他迁移百姓的“命令”,他不敢耽搁,这也正是他所担心的,于是立即着手开始调配,又不能太明目张胆,等到史朝义站在他的面前,刚好过了十天。

    史朝义拿出手令,命人将萧华拿下。萧华自知死期已到,提前给家眷都安排南下了,现在他已经无所畏惧。

    “慕起”叫慕云带人给萧华拉出去偷偷杀了掩埋,尽量不要让太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慕云带两个士兵押着萧华下去了。陆灵站在“慕起”身后,脸色微微有些阴沉。他知道这个萧华可能在阴谋诡计这上面确实欠缺智慧,但是他清正廉明,为政宽仁,对整个魏州乃至魏博都是有功的。现在就这样被悄悄的杀了,还是殷淑亲自动的手,陆灵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殷淑不干脆杀了史朝义,帮着萧华守住魏州,就算相州的唐军不来救援,魏州一万驻军也足够抵抗一阵子了。

    晚上史朝义开宴。这段时间天天在军营里,衣食住行都受到限制,现在终于到了花花世界,史朝义肯定先乐个痛快。“慕起”欣然到场,跟史朝义喝了一杯又一杯,大有“不醉不归”的意思。

    “慕起”端起酒碗,“小将军,不日大哥就能称帝,到时候你就是太子了。请千万别忘了你慕叔叔!”

    史朝义其实仅仅比殷淑小五岁,今年刚三十出头。他面色偏黑,虽然继承了史思明的朝天鼻,但是眉眼却还算端正,一副忠厚诚善之相,和殷淑并肩站立的时候甚至看起来比殷淑还要老一些,但是仍需称他为“叔叔”。史思明曾经跟“慕起”义结金兰,不管年岁几何,辈分始终在那里。

    史朝义听到殷淑说“太子”两字,不仅没有笑容,反倒愁眉紧锁的问道:“慕叔叔,你说父亲为什么让我来魏州?还带这么点人。唐军若是知道了,一定回来攻打的,他们有六十万人啊!”

    “不妨事,就算唐军来打魏州,他们路远,刚一动作大哥再发兵来救都来得及,以大哥的行军速度,用不上两个时辰,就到了。哈哈,小将军不要担心,来,喝酒。”殷淑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那为什么不直接打下魏州,今天看那萧华也就是个软货,直接束手就擒毫无抵抗的意思。”史朝义也一口干了,继续跟“慕起”讨论父亲的决策。

    殷淑耐心的解释道:“其实魏州形势微妙,大哥绝对不能离开大军。他若是直接奔魏州来了,怕一时拿不下,那边唐军再来救,腹背受敌。不如先派几个人,控制住这里,危险是一定危险的,但是比他直接大军来打,要划算的多也稳当的多。”

    “什么?那我们岂不是也有可能是来送死?”史朝义瞪大了眼睛,呆呆的叹道:“我并不想当什么‘太子’,更知道自己不是当皇帝的料,我只想安稳度日,只想父亲对我不要太严苛。”

    殷淑看他说的诚恳,也知道他跟史思明确实是完全不一样的性子,不由得心道“可惜”,但面上仍是淡淡的道:“小将军不可妄自菲薄,你是大哥的长子!将来是要继承他的位置的!”

    史朝义不听这句还好,听完后脸上的忠厚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转而咬牙切齿道:“狗屁长子,父亲天天说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最喜欢的是小弟朝清。这次带兵南下,让朝清留守范阳,他一个十岁孩子,懂什么!”

    “诶,不可乱说,带你在身边才是历练你。再说现在不是没事吗?魏州兵不血刃,是不幸中的万幸。”

    史朝义知道“慕起”只会安慰自己,也怕自己再多说什么,传到史思明耳朵里,所以干脆喝酒,对殷淑的劝慰不置可否。

    殷淑见他闷闷不乐,再喝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大家又说几句就各自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