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梧谣
繁体版

第二部分:魏博红雪1入局

    (一)

    天还没亮殷淑和露灵便留信而去。

    殷淑可受不了大家送了又送,哭哭啼啼,所以干脆提前一天跟露灵道长商议好,要不是自己之前挨过一掌,就漏液离去了。

    露灵卸掉半边脸带着疤痕的那块皮,晨曦之中尽是眉清目秀的少年颜色。殷淑不免看他,然后微笑道:“一会到了县里我们先换上常服,不能再以道士身份北上了。不过,我看你这年岁,一路上若是称呼我为‘父亲’,我也太吃亏了。我唤我那护卫‘云儿’他叫我‘师父’。我看不如我也叫你‘灵儿’你也叫我‘师父’吧!”

    “师父?你能教我什么?武功还是打卦?”

    殷淑颔首,扬眉一笑,道:“哈哈,这倒也是!我叫你名字,你唤我‘兄长’吧。”

    “我真名也是陆灵,只不过不是露水的露,是吴郡陆氏。”

    “哦?难怪那天我提到溧阳县令陆侃你面色有疑,你们是同宗?”

    “当然不是,陆氏早就散落各处。我那天不是有疑,是奇怪你为什么让明篱跟悯修他们走。后来想通了,大概北方危险,他又不懂武功,所以就算没有悯修这件事,你也是要给他送走的吧。”

    “正是,正巧悯修南下,我也不用再烦请别人了。”

    “对了,兄长。据洪主簿说,那天单独见那李七郎等三人,他的护卫亮出了赵王府的令牌,他不敢阻拦,三人才离去的。你得罪了赵王?”

    “赵王李系只有三儿两女,哪来的七郎。”

    “什么?那他是谁?”

    “很快就会知道了。”

    二人用了一个多时辰走到山脚下,巳时已经进了登封县。殷淑先是把方丈带给县令的信交给了洪师爷,之后就找了间布庄买了两套成衣换上。殷淑仍旧一身白色,丝质夹棉圆领窄袖袍衫,头上软脚幞头,腰间紫色缎面腰带,脚下白色锦文长靴。陆灵也差不多,只是颜色不同,从上到下的黑色,显得他更加瘦小,脸色也更加白了。殷淑还笑道:“黑白无常,应该就是我们这样了吧。”

    俩人买了两匹快马,在登封县随便吃了顿午饭,就拍马向东北方向去了,天黑之前就已经出了都畿道,进入河南道地界。

    又过了三天,二人终于到达汴州开封。如果要向北方去,最好在这里过黄河,汴州发达富庶,往来船只不断。到达汴州这日已经过了晌午,因为殷淑不能快马奔驰整天,所以俩人每天最多能前行七八十里的路。

    “今日且在汴州住下。”殷淑的语气完全不是在征求陆灵的意见,又说道:“顺便带你去见个小朋友。”

    “‘小’朋友?”陆灵脸上出现疑惑神色,但随即哼笑了一声。

    殷淑也不理会,自顾自的用玩笑语气说道:“哈哈,如果你对我有什么图谋不轨,那现在就是你最后动手的机会了。”

    陆灵也学他一样玩笑道:“哈哈,兄长说笑了,我对你能图谋什么?再说,我想杀你,随时随地一抬手就杀了,没有什么最后不最后的。”

    殷淑只觉得陆灵这人有趣。跟他熟识的人大概都分为两种,要么敬他要么恨他,即使是衷一那样的顽固,也顶多是嘴上说说想惩戒他,但其实心里还是属于“敬他”的那类人。而这个陆灵,他对殷淑不敬不恨,两人说到正事的时候是一番正经样子,突然转到玩笑的时候,陆灵嘴上竟从不吃亏,必定每一句都“回敬”的滴水不漏。殷淑一向觉得自己言辞犀利,尤擅诡辩,但是几次玩笑,都被陆灵正面驳了回来,或者干脆是一副不屑辩驳的样子,比起对面总是无奈叹气或者憋气到脸红的回应,陆灵的“从容应对”让殷淑觉得新奇。

    他带着陆灵去了开封东边一家客栈,那里早就有三个人在等着他了。第一个正是他的护卫慕云,另一个是之前那个“李七郎”的护卫,稍微矮一点叫做司戬的,最后一个是被五花大绑头上罩了个黑布的“小朋友”,李七郎。

    慕云虽然只有十七八岁,但已生得明眸皓齿,相貌堂堂,且武艺高强,他在殷淑身边,除非战死,否则谁都别想伤害到殷淑。

    慕云看到殷淑进来,叫了一声“师父”,撇头示意一下床上躺着的“李七郎”,说道:“用了药,什么都听不见。”

    陆灵隐约也料到这个“小朋友”是谁了,所以并没有多么惊讶,只是轻声问道:“他到底是什么人?”

    “鱼令辉。”殷淑淡然道。

    “鱼朝恩的儿子?”陆灵不可置信。

    鱼朝恩中年才净身入宫,入宫之前有一个儿子,叫做鱼令辉。尽管后来他只承认这个是他义子,但是这种事,不可能瞒得住。现在相州九个节度使五十余万大军围困一个小小的邺城,而且还在增兵。朝廷怕这是抱薪救火,刚死一个安禄山,又出来一个郭子仪一个李光弼,所以这次兵出相州,朝廷先说大家都是节度使,个个威名赫赫战功累累,谁节制谁都不好意思,干脆让皇帝跟前正炙手可热的宦官鱼朝恩监军,说是协助九节度使调配人马,其实就是他一人统筹全部节度使!又嫌监军名头不够响亮,为他还设置了一个新的职位:观军容宣慰使。

    这简直就像一个笑话,一群正三品起步的朝廷一等武将被打包起来,受一个太监的辖制。大概肃宗在亲眼见到像安禄山这样的节度使一夜倾覆唐氏后,余生都不会再相信任何人。他唯一深信不疑的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安禄山。

    殷淑抓住鱼朝恩的儿子,目标是谁不言而喻,但是陆灵实在想不出其中机巧,“兄长,你抓他容易,那接下来呢?难道送信给鱼朝恩,说‘你儿子在我手里,你好好打仗’?”

    “嗯,这主意确实不错,但是起点就错了,除了威胁鱼朝恩还有别的路。”

    “总不会要投靠史思明吧,拿鱼令辉邀个头功?”

    “那天在嵩阳观,我就说了,史思明这时候还能出兵救安庆绪,可以说是有情有义,我当然是去投靠他。”殷淑语重心长的解释道。

    “呵呵。”陆灵连哼笑都懒得哼了。

    殷淑仍是不理他的态度,指着慕云继续解释道:“这个就是慕云,我跟你说过的。云儿,这位小兄弟叫陆灵,比你年长十岁,也会些功夫,你叫他陆小叔叔吧。”然后又指了指自己,“我,从现在开始是慕起了,云儿是我侄儿,你们都知道怎么做怎么说了,不用我过多嘱咐!”

    说完殷淑严肃的看了陆灵一眼。意思是那俩人肯定没问题,关键看你了。陆灵点点头道:“虽然不知道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我决定再观察观察。”

    “明日继续沿河向北,到了濮州再渡河。”殷淑对着众人说了一下路线安排,然后就各自回房间去了。

    慕云随着殷淑住下,陆灵单独一间,司戬负责看守鱼令辉,转醒了就喂点水喂点饭,然后不是打昏就是下药,鱼令辉几次三番保证自己不会出声大喊,但是司戬貌似铁了心的不让他清醒,继续下药迷昏。

    路上又走了六天,终于到了濮州,当天下午就过了河,魏州就在眼前了。

    魏博镇隶属河北道管辖,辖区六州分别是魏州,博州,相州,贝州,卫州,檀州,南北咽喉,军事重镇。在乾元元年也就是今年才设置魏博节度,诏令还未下达到河北道,田承嗣降唐而复叛,赶到魏博支援史思明。

    两年前安禄山让自己信任的兄弟史思明留守范阳老窝,自己带兵南下,攻破长安。唐玄宗仓皇南逃剑南,中途跟当时还是太子的李亨分道扬镳。李亨转身北上,在灵武登基称帝,就是现在的肃宗。唐玄宗听后“大喜过望”,想想当年自己是怎么坐上皇帝的,也觉得释然了:不如退休安享晚年。李家虽然也时有“杀兄灭弟屠侄”这样的事情出现,但是总体来说,包括女主武皇在内,全部都明白什么叫“今日留一线,他日好相见”,不会像秦二世那样,自己给自己灭族。

    一年前,郭子仪,王思礼,李光弼,颜真卿等人在黄河两岸遍地开花,很快收复长安。肃宗回到长安后“不敢”居住大明宫,迎回“被太上皇”的唐玄宗后,肃宗仍是不敢身穿黄袍自称“朕”,还亲手给父亲牵马做饭叠被铺床,姿态做的比太子还低。唐玄宗不得不感慨:当了半辈子皇帝都没觉得自己尊贵,如今当了天子的父亲,才真正尊贵了。

    皇位顺利交接,于风雨飘摇的大唐绝对是一件幸事。另一边安禄山也被自己儿子安庆绪亲手杀了,安庆绪迫不及待当起了皇帝!肃宗命郭子仪继续讨伐安庆绪,此时的郭子仪已经年逾六十,从不到二十岁夺武状元一举成名后又落得“泯然众人矣”,谁能想到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是从花甲之年才开始的,用肃宗的话说就是“唐氏再造之功”。

    收复长安后,没有了后顾之忧的郭子仪打起仗来拳脚更加舒展了。朔方军一路势如破竹,从前安禄山攻进长安的路线,郭子仪一步一步让他的儿子“原路返回”了。安庆绪最后走到相州的邺城再也走不动了,坚守不出,紧闭城门等待史思明来救他或者来砍他。

    安庆绪不是不知道史思明狼子野心,但是他也别无选择了,要么投降李唐,是个死,要么引史思明南下,自己兴许还有机会。

    此时深秋已过,万物飘零,天地一片肃杀之气,殷淑叹口气道:“明日就立冬了,今年看来是个严冬,秋天时洛阳暴雨不断,已成涝灾,只怕明年开春关中就要出现旱情了。”

    “师父,披上吧。”慕云从行囊里拿出一件白色毛领披风。没过河之前还没觉得天气冷成这样,刚刚登岸的时候河水上面已经出现薄冰,仿佛这条黄河隔开了两个世界,一边是炼狱,一边是人间。

    一行人就近找了一家客栈落脚。殷淑叫上陆灵一同在司戬和被绑的鱼令辉屋子里“先坐坐”,他在外间跟陆灵大概讲了一下接下来的安排,大家又静候了半炷香的时间,就听到里间鱼令辉微微挣扎的动作发出的细琐声音。

    慕云给了殷淑一个眼神,示意鱼令辉已经转醒,于是殷淑变了一个声音但仍低声对司戬说道:“司戬,这趟辛苦你了,大王说你可以走了,恩债两清。”他语气中没有一点戏谑,更是没有沉稳,反而全部是阴冷,好像戏台子上白脸曹操总发出的那种唱腔。

    “我从八年前开始跟随小主人,从小看他长大,还请大王看在我忠心不二的份上,不要杀害了他。他活着对大王来说更有用。”这是司戬的声音。

    “不劳你过问,走吧。”

    之后鱼令辉恍恍惚惚中听到了关门声,接着那个“曹操”的声音继续道:“云儿,去看看那鱼小郎君什么时候能转醒,醒后让他用些汤水,敢出声就砍下他一只手。”

    “好的,叔叔。”

    接着又是关门声,殷淑和陆灵也离开了房间,只留下慕云一人继续看守鱼令辉。

    殷淑和陆灵两人都默然不语回到另外一个房间。陆灵心知刚刚是在鱼令辉面前演戏。殷淑说司戬要去做另外一件事情,他这边接下来只能由慕云和陆灵跟着了。他没解释具体司戬要去做什么,陆灵也没有再追问。但是陆灵心想殷淑是要把鱼令辉交给史思明的,那句“大王”应该指的就是他。史思明降而复叛,虽然还没有称王称帝,但是眼下魏博地界除了他,“大王”还能指谁呢。难道是要把鱼令辉交给史思明获取他的信任吗?

    两人刚进到房间里,陆灵立即四下查看一番,确定没有暗门暗窗偷听的人,这才坐下对着殷淑道:“兄长,史思明现在驻扎在馆陶,魏州是他的地盘,他既不发兵救安庆绪,也不进驻魏州,他人马少,粮草也没有唐军足,一定想等唐军和安庆绪两败俱伤他再速战速决,从中渔利。为何方才你却说魏州才是关键?”

    “第一,史思明不敢贸然进兵,跟唐军正面决战。他必然想办法先利用鱼朝恩或者其他哪位节度使掣肘战事。第二,他拿不准魏州刺史萧华是不是自己人,万一他直接西去相州,背后萧华再来夹击,李光弼又从西北方向过来,随时可以机动的绕道北面截杀,南边是黄河,史思明岂不是被包了饺子。”

    “那第一个倒霉的就是魏州了!萧华是谁的人并不重要,史思明只要踏平魏州就可以了,他之所以不动,是怕他一动手,相州那边就来救援,所以他的当务之急不是解相州之围救安庆绪,而是稳住相州不分兵来救魏州。”

    “非常对,我尚不确定史思明跟鱼朝恩有没有搭上,但是不管怎样这个混账宦官奸诈诡谲,又贪图权利,先想办法给他赶走是最重要的。战争契机瞬息万变,明日我们就出发赶去馆陶,快马加鞭争取三日赶到。”

    陆灵点点头,但还是忍不住问出了自己心中最大的疑问:“可是兄长,只凭你抓了鱼令辉,你就断定那史思明会相信你?史思明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怎会是易与之辈,听说他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信任。”

    殷淑冷笑一声,:“殷淑肯定是不行的,但慕起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