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娱乐圈,结果成了顶流
繁体版

第七章 辩论现场

    “郑老师不要误会,我没有贬低汉语,我只是认为,在表达情感上,英语有着天然优势,简单而有力,所以英文歌能风靡全球,华语歌却只能在国内圈地自萌。”

    皮特-P这人平常说话时也有股说唱味儿,就像黑人的种族天赋,言语间还伴随着手掌的“刀削面”动作,身体晃来晃去很有节奏。

    与之相对的,郑少华就相当吝惜肢体语言,基本没有多余动作。以前的艺人,不管长相如何,至少在仪态这块儿都是有过刻意训练的。

    听到P的这番话,郑的神情明显有些不悦。

    “真不愧是圈里黑红第一人,讨骂这块儿狠狠拿下了。”

    连“怀有二心”的卧底陆警官听了这话都觉得有点不舒服,更别提真正圈子里的人了。

    不过这番P话虽然是暴论,却也着实难以反驳。

    只因这些年来华语乐坛是真的不争气,越来越拉跨。

    陆离平时不怎么关注娱乐圈,但他也知道国内娱乐圈已经被欧美日韩潮流入侵了半壁江山。

    理论上同级别的艺人,欧美籍的出场费至少要高本土一档。这其实就是作品质量带来的差距,就算脑残粉再支持自家鸽鸽,心底也不得不承认质量上的碾压。

    可惜这个世界没人站出来说“华流才是最吊的”。

    郑少华脸上不悦,语气还是很温润:“近十年来华语乐坛因为各方面因素,的确退步了,这个观点我认同。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它曾经的辉煌,十几二十年前,我们也诞生了很多优秀作品……”

    皮特-P打断他的话:“但是没有一首作品能登上世界舞台,最远也就传到日韩,不是吗?这就能证明我的观点了。”

    被打断发言的郑少华皱起眉头:“文化影响力与综合国力相关,二十年前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传播。”

    把郑少华的修养当成了气弱,皮特-P认为自己占据了辩论的上风,越说越勇:“这只是一方面,我认为本质上还是语言的局限。所以我的作品都是使用英文填词,翻译成中文就很难达到原版效果,表达上会大打折扣,调动不起情绪。”

    又是暴论。通篇都是我认为怎样怎样,没有符合逻辑的论据和论证。

    看得出郑少秋和他交流心很累。

    原则上来说,上半场最后的辩论环节,就是要交由双方嘉宾互动,主持人尽量少插科打诨。

    不过交流陷入冷场的时候,还是要出来救一救的。

    郑逊对此轻车熟路,开口接道:“我们了解到皮特的新作《lostinhell》登上了北美圣三一音乐排行榜,我不太了解欧美的东西,想必是很权威的一个榜单吧。”

    皮特-P目光躲闪,避重就轻:“咳,都是大家错爱,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那其实就是一个野榜,花钱就能上,经纪团队联合粉丝给捧上去的。

    不能说含金量低,只能说一点儿含金量都没有,粪作聚集地。

    郑逊作为一个娱乐圈老炮儿,能不知道这个?

    当然知道,故意的。

    随即郑逊转向自己主持团队抛出一个包袱:“阿龟,我记得你的作品也登上过某个榜单。”

    阿龟就是那个绿毛,不太活跃,对外人设就是个沉默寡言的绿叶形象,主要起衬托作用,性格有些阴郁。

    韩立话也不多,但和他不一样,韩立是比较阳光的傻呵呵的形象,很努力接梗但往往都会冷场。

    资料显示阿龟在当主持人之前有过一段不成功的歌手经历。

    不等阿龟开口,五人主持团中最活跃最有梗的“小二”开口道:“对对对,辣耳朵排行榜,以前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上面找歌听,然后就会想开了。”

    “哦?为什么?”

    “就像做了一场噩梦,醒来感觉人生一片美好。”

    观众席大笑。

    阿龟表面笑嘻嘻,心里骂咧咧:妈的就知道损我,我不要面子的嘛。

    郑逊接着又对郑少华抛出话题:“最近有人提出了新中国风的概念,宗旨就是把中华传统文化与潮流相结合,来达到宣扬华语音乐的目的。不知道郑老师对此有什么看法?”

    郑少华少有的肢体动作,冲镜头竖起大拇指:“很棒!值得鼓励……”

    皮特-P又一次抢话:“我觉得……”

    “皮特,请让郑老师先说完。”郑逊也不惯着他了,三番两次插话一点基本素养都没有。

    皮特讪讪闭嘴,郑少华接着道:“我也注意到了最近兴起的新中国风,是一群年轻人搞起来的,我听了几首代表作,实话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我佩服他们的勇气,他们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是开拓者……只要尝试就有希望,最可怕的是不思进取,接受现状。如果我们自己都对自己的文化没了信心,还谈什么复兴呢?”

    郑少华说话的时候,镜头外的皮特-P一直摇头晃脑、坐立难安,忍不住想立刻发言的样子,好像再不说就会憋死。

    终于等他说完,P立刻举起话筒:“我觉得这条路走不通。所谓的中国风,已经适应不了新时代的潮流了,不可能兼容。我们应该往前看,去适应潮流,而不是守着自己那点所谓的传统文化,强行搞出些不伦不类的作品……”

    说起中国风。

    陆离忽然觉得,郑少秋的音色跟费玉清老师有点像。

    而且资料显示他有美声基础,应该挺适合演唱《千里之外》。

    不过他基本已经退居幕后,半退休状态了,年纪大了不知道还唱不唱得上去。

    不知不觉,上半场拍摄结束了。

    根据安排,一段时间的休息后,陆离就要上场,以一首歌开启下半场的录制。

    结果出了点小状况,现场设备出了问题。

    不得已,让在场观众多等了近两个小时。

    这算是个演出灾难,期间估计有一百多人等不下去离场了,剩下的也是怨气满满,完全没了看节目的兴致。

    这档节目也算比较火了,现场观众基本都是买票进来的,花钱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会有怨念也正常。

    下半场开始录制时,观众席的氛围已经完全不同,每个人都是一副阴沉脸,汇聚成一个庞大的低气压场。

    饶是郑逊也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先是带着主持团队向观众席弯腰致歉,感谢大家不离不弃。

    念完冠名播出的开场白后,郑逊尽量让自己不受观众席那一道道不怎么善意的目光影响,接着道:“其实我们今天现场还来了一位特别嘉宾,他将为我们带来一首原创歌曲。”

    小二接话:“原创?”

    “是的,自己作词,自己作曲,编曲也是他自己。”

    “该不会是刚才提到的新中国风吧?”

    “是不是新中国风我不知道,但肯定是华语歌。而且可以告诉大家,这是他首次公开演唱这首歌。”

    “哦吼,有点期待。”

    “让我们欢迎他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