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苟住,老子要一路无敌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亲事

    陈武对死去的陈昭夫妇只有一点理性的感激,而没有多少感性的依赖,毕竟没有亲身相处的经历,不过见冯宛满面愁容,他也一时间心有戚戚,仿佛莫名地从心底生起一些他不熟悉的感慨。

    陈武说道:“如果想他们了,就去灵位前念叨念叨,他们会听到的。”

    冯宛点点头。

    陈武忽然想起一事,于是坐在床沿上,说道:“昨天我看你项上新添了块金锁,以前没见到过,什么时候买的?”

    冯宛笑道:“怎么昨晚不记得说,偏偏这时候问起来?”

    陈武笑道:“大晚上说这些,岂不扫性?”

    冯宛白他一眼,说道:“哪里是我买的,是陈诚家的送我的礼物。”

    陈诚家的?

    陈武冷笑道:“他倒是机灵,知道讨好你,存心恐怕不良,你自己多注意。”

    “我何尝不知道。”

    冯宛道:“不过是看二管事倒台,府里空出许多肥差,想要我给你吹吹枕边风,把差事给她男人负责,这点小心思还能瞒过我?”

    陈武笑道:“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冯宛道:“你放心,我只管这个院子里的事,外面你们男人的事,我又不懂,哪里轮到我插嘴,她想收买我,这是打错了主意。”

    “那你还把金锁收下?”

    “不收,她心里反而不安。”

    陈武若有所思地呆了片刻,最后点点头,嘱咐她继续睡上半天,挎着腰刀,出门往衙门去了。

    今天是县太爷升堂审理案子的日子,陈武赶到时,已经有诉讼的百姓在堂上争辩。

    陈武见自己来迟,不好贸然进去打扰审案,于是就在堂下旁听,听了半晌,这才明白案情。

    原来是城外绿柳河上有石桥年久失修,昨日垮塌了。

    当时有两家人正在上面行走,石桥垮塌时,王家的儿子向桥下坠去,慌忙之下抓住了旁边刘家儿子的衣裳,将刘家儿子也拽下河去。

    结果刘家儿子不通水性,竟然淹死了,而王家儿子却好好活下来

    刘家如何肯接受,于是将王家告上公堂,要王家还他儿子。

    王家哪里有起死回生的本事,于是就在公堂上争执起来。

    陈武听了案子,心中暗暗思索,也觉得有些为难,于是看向堂上的赵耽,想知道他会怎么判。

    赵耽仔细听了案情,不假思索,随即说道:“刘某,你欲求一子以养天年,却不幸儿子夭折,王某你有心偿还却回生无术,如今本官就给你们判决。”

    “刘某,你有一女尚未婚配,王某之子也未曾娶妻,如今就将你女嫁给王家子,以后由王家子为你夫妇养老,王家子与刘家女所产后人,择一人过继刘家以承祭祀,你看如何?”

    刘家人有些心动。

    刘家失了儿子固然心中悲痛,可养儿防老,以及传承祭祀也是一大考虑,县太爷这种判法倒是两全。

    王家人本就有些理亏,想要有所偿还,如今连儿子婚事也有了着落,更是喜不自禁。

    于是两家人一拍即合,同意就以此结案,两家人一起拜了县太爷,竟和和气气离了县衙。

    陈武看得直呼厉害。

    这两家本来有仇,结果半天不到,竟然成了亲家,刘家就这么快放下了丧子之痛?

    好半晌他才咂摸出味道来,在这样一个古代社会,对普通人来说,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以至于在面对生存问题时,他们余不出多少精力给仇恨。

    刘家未必忘了死去的儿子,只是面对更现实的问题,只好把丧子之痛暂且放下。

    果然人生处处是学问啊。

    陈武悠然想道。

    这个世界与前世相差太远,他不能想当然,要尽快理解这个世界人们的生活观念才好。

    “陈武,你来。”

    赵耽早看到陈武来到堂下,刚审完案子,立即将他叫到案前,问道:“方才本官的判法,你觉得如何?”

    陈武伸出大拇指,由衷道:“化怨仇为姻亲,老爷真高。”

    赵耽捋着他的小胡子,得意地笑了笑,方才的案子,他也自觉判得精彩。

    想到自己竟然将一对仇人结成姻亲,赵耽心中忽然一动,向着陈武打量起来。

    赵耽家中有一子一女,其中女儿年方十六岁,正该婚配的年龄,平日里不免在心中为女儿物色适配的青年,再加上今天刚促成一门姻缘,此时见了陈武,不免想起女儿来。

    他见陈武长得相貌不凡,而且年龄轻轻就已是后天小成的武道中人,以后恐怕成就非小,若论家世,陈武身为商人,固然不如其他官场中人门当户对,可他颇有家资,却也足够配他女儿。

    这么想着,他不由得意动起来,于是试探道:“陈武,你可曾婚配?”

    陈武摇头道:“不曾。”

    赵耽道:“老爷替你物色一门亲事如何?”

    陈武心下奇怪,这个赵耽怎么忽然关心起他的婚事了。

    他今天刚见识过,这个世界的人对婚姻可草率的很,赵耽身为县太爷,轻易就能给两对仇人结成亲家,他若是口风不紧,说不定还真被他安排一门亲事。

    他可不想被人插手自己的秦氏亲事。

    陈武道:“尚未立业,谈何成家。”

    赵耽笑道:“陈家家大业大,说什么尚未立业。”

    陈武道:“祖宗的基业是祖宗立下的,后辈自当另立基业,以光大祖宗之德。”

    陈武这话说得冠冕堂皇,无可反驳,赵耽见他无意娶妻,也不再多说。

    两人说些闲话,旁边的许平都头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即听明白,赵耽是想将明玉小姐许配陈武,脸顿时黑下来。

    许平身为小成巅峰,随时可能突破进入大成的武者,之所以还栖身于永安这样一个小县城,断然拒绝其他大县的延请,为的就是这位明玉小姐。

    赵明玉正当妙龄,生得冰肌玉骨,花一样的人才,再加上天生一段羞羞怯怯的神情,极招人喜爱。

    自赵耽来永安县任职,许平初见赵明玉,心中已经有几分意思,后来二人又有一段经历,更让他深信二人命中有宿定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