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镇四录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 政变

    尚安还真不信他们能一直不点灯,屯兵定当安营扎寨。而山中扎寨之地非离水流进者不可,尚安只需顺着山中有水的地方一路摸索前进即可。

    果不其然,只待他前行不久,便发现有人的痕迹。继续顺着痕迹一路追查下去,黑暗里,隐约能听见微弱的呼吸声,准确的说应该是呼噜声。这还是尚安离得远,估摸着靠近了得是鼾声如雷。尚安汗颜,带兵打仗,最忌的就是奇策暴露,尤其是这种悄悄屯兵的地方,谁想暴露啊?不然也不会大晚上的连个火都不亮起来。

    大晚上的不太好具体有多少人,不过尚安小心绕了一圈,绕了大半个钟头才走到头,若是按照此种规模,此处屯兵非有四五十万不可。尚安暗自心惊,这不是小事了。

    正欲退出此地,及时开溜的尚安忽的听见背后一阵悉索声音,忽的亮起了火把。好在尚安潜伏之地有树叶可以挡住身影,而且还在营寨之外。仔细听去,似乎是有人在汇报什么。再往来时的路上望去,便见一路营寨逐渐亮起星火,而后逐渐通明起来。

    来人正道:“日前烁城到一行人,此人瞧着有些异样,相候便差人去打听一番虚实。此人言自己为豫州南下之人,还不待查明所言虚实,此人便于夜半逃走,想来绝对是项城之人,极有可能是监察使。他若是来打探情报,定然会出城赶往此地,汝等在此地全军戒备,必须擒住此人。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杀。至于烁城,相候已经差遣人挨家挨户搜查。”言毕,此人径直走向马厩,骑上一匹好马,扬鞭离去。

    尚安暗道不好,趁着此地军兵还未全部整装待发,急忙抽身退去。如果没猜错的话,他们定然会派人前往东边截胡自己。眼下局势只能继续南下了,尚安有轻功在身,自然不惧横穿群山,只是,消息若不能及时上报,定然会引起极其严重的后果。

    眼下也容不得自己多想,当即悄无声息地退出此地。

    好巧不巧,这一月来,尚安三番五次行走在生死关,还有几次被打成重伤,如此高负荷的行动对其本就留有暗伤的身体来说,如若是雪上加霜。这回便是暗疾复发,后背剧痛袭来,顿时间浑身上下使不出半点力气,软绵绵的,才刚走了没两步,尚安便从树上摔落下来,引起好大一阵声响。

    军营众人闻言,忙举起火把赶过来。此时尚安虽是后背剧痛,浑身感觉软绵绵的使不上劲,但意识还是清醒的。内心暗道了一声不妙,顶着剧痛动用内力急速逃跑。这种软绵绵的感觉也不是说真的一点力气都没有,只是感觉不到自己能用多大的气力,好比脚底下踩着棉花走路,有力气却感觉不出来。加之后背剧烈疼痛,情急之下尚安也只能使出吃奶的劲跑路了。

    这也不算什么谈不上来的事儿,人在面对巨大的恐惧之时,会浑身颤抖同样使不上力。那时候的人虽知道自己有力气却无法使出,这般情形与尚安无异。

    这要是被抓住了,尚安铁定吃不了兜着走。就这样,后面追,前面逃,也不知逃了多久,尚安终是撑不住了,当即昏倒在地,滚下山去,扑通一声掉进了水里,被冲向了下游。

    ……

    宣昭十五年一月,平岚国都城宇立发生剧变,此时尚安依然还处于昏迷之中。起先是韦昊苍的人没有追到尚安,误以为其已经逃跑,便立马上报韦昊苍。韦昊苍心里一咯噔,以为大事不好,故而提前发起了政变。

    韦昊苍此次政变布局数年,宇立城中大小事宜全部掌握手中。为了尽快攻破宇立,韦昊苍于数年前就在宇立城内悄无声息地散播谣言,令不少居民出逃宇立,而韦昊苍自己则安排人手接替出逃的人数,以免被项城察觉。如此数年来,宇立城中百姓早已被韦昊苍偷梁换柱换了个七七八八,一边是原住民离城,一边又是韦昊苍的人不停地入住宇立,二者形成一个动态平衡,从而未有官员察觉出来。

    此事,纵使是聂元正,也未曾了解到过一二。不过行文书的公孙文章倒是略有耳闻,他一直当个玩笑,不曾当真。公孙文章在宇立有三两江湖好友,有时间便会聚一起谈些江湖趣闻,这个消息便是这三两好友告诉他的。

    且说宇立此番政变,起由大学士薛鸿。自西都一事传回宇立后,项城大怒,连斩数官,朝堂之上百官莫敢开口提及此事。这被斩的人群中,便有西都派来报信的人。西都那边来信说聂元正反叛朝廷,谋杀皇亲国戚,还与他人勾结一起,大闹当地官府,杀了不少人。

    项城自然是不信聂元正会背叛朝廷,故而将报信之人以欺君犯上之罪于市场斩首以告天下。西都之事既然已经被项城知晓,大学士薛鸿自然也无隐瞒之理,便将自己的安排尽数说之。而后项城起疑心,怀疑此事乃西都之人陷害聂元正,与朝廷官员互相勾结。

    于是乎,这便有了一月之前,尚安三人逃命建安镇的路上所听到的,项城派人严查过往行人,抄了不少人的家。项城对外说是朝廷重犯越狱,未曾托出实情。私下里,他一直安排人暗地里寻找聂元正踪迹,一月过去,连派去西都的探子都回来了两波了,愣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笔者注:宇立到西都,快马需七日。两番来回,已是半月过去。)

    朝廷之中早已分化两派,一派韦昊苍,一派项城。如今聂元正不见踪影,朝中大臣难免留下口舌。这也给了韦派机会,屡次上奏说聂元正定是怀罪潜逃,要求项城严惩监察司。

    再说皇后这一边,皇后自然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先前乃是皇后四只猫儿丢了,想找监察司帮忙,这才有了紫铃顶撞皇后一事。而这四只猫儿不是它物,正是皇后背后的娘家精心培养出来给皇后当探子使的。这四只猫儿平日里给皇后提供了不少信息,这才能让她一直稳居后宫之首,牢牢掌握话语权。但那次四只猫儿无故失踪,皇后一时心急,便找上了监察司。

    她怀疑是有人知晓了四只猫儿的身份,从而故意针对,不然哪能四只都失踪?有人故意针对,那只能找监察司帮忙了,宫中太监和宫女派出去跟找死没啥区别。

    好巧不巧,那一日皇后撞见了紫铃如此无礼,本就有所怀疑的她,把目光放到了紫铃身上,以为是谁家派来捣乱的,当即决定要带走,送回娘家好生拷问。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漂亮脸蛋还是送走好,免得项城起了色心。可那日聂元正与公孙文章如此保住那孩儿,皇后谨慎,一时迟疑不定,只能退而求其次。眼下权威不能丢,又不敢真的得罪能令此二人如此力保的人,只能立下一月之期。

    宣昭十五年正月,大学士薛鸿将建安镇中,尚安交予他的三封谋反信秘密交给了项城。项城也没有莽撞行事,一晚上都坐在床边上沉思。次日早朝都未曾宣过。

    说来也巧,正是这三封书信成了韦昊苍政变的开端。

    当即,项城召见韦昊苍,命其即刻赶往宇立城。韦昊苍收到消息时,他已经知晓尚安在烁城一事,心知事情败露,此番召见定然来者不善,便派人推辞道抱病卧床,不可见人。打发走信使后,又私下里安排好了一切行动,将远在西都的臧成喊了回来,同时令西都的章逸带着军队绕路宇立南侧,给他来一出奇兵。

    至于荆州地界,自有他人坐镇,韦昊苍只需趁着其他各国尚未注意,拿下项城再令人回防即可,西都的门客则尽数返回烁城。军队用来攻城尚好,但他韦昊苍要的是整个平岚国,断然不可能做些屠城之事,武林中不乏打抱不平之辈,韦昊苍招揽门客的原因便在此处,想要令门客前去处理武林中的事情。

    在他打发走召见他的信使时,韦昊苍便安排好了人前去通知宇立城中的人,令他们做好准备,先拿下朝廷,最好活捉皇后什么的拿来当人质。

    那日,韦派群臣负剑上朝,先领着士兵以清君侧,正国事,除国贼为由,将项城暂时扣押在了宫殿内,另一边便由人带着士兵前去后宫。此时殿外的禁卫已经将早朝殿层层包围,若不是韦派群臣将项城围住,禁军早就破门而入保驾了。

    先皇项和裕曾设下左右将军二职,共掌军权。可惜项城不明所以,撤下左右将军,设立大将军一职一人独掌军权。而现任大将军,名为吕明,也是韦派之人。此番进宫能调动士兵,正是因为吕明的缘故。

    不过吕明的军队与禁卫倒是互不相干,自然,禁卫不听其号令。

    政变两天前,皇后召见紫铃,薛鸿也保不住了。无奈之下,紫铃只能前往后宫。这一月来,皇后早已派人查过了紫铃的身世,除了那虚无缥缈的长生宗秘密以外,这人真的没一点特殊之处了,这才松了口气。皇后早早遣了娘家的高手过来,一瞧紫铃,好家伙,也算半个武学奇才,骨骼精奇,当即决定领着紫铃回去习武,也好卖个人情,其实这也是一笔投资,日后江湖动荡,平岚动荡之时,家里也好多一个能打的人。征求了紫铃的同意后,皇后便让紫铃便装出宫,随着娘家高手回去了。

    此番不只是为铃铛而来,皇后的娘家也给她带来一个消息——韦昊苍要反,朝廷甚危,速归。次日,皇后于项城说自己要回娘家一趟,几十年来都未曾回去看看,突然想回去了。项城默允了,于是其便装从小门出宫。

    这也是政变当日,大将军吕明没有在后宫找到皇后的原因所在。

    项城也不算蠢到底,在知道韦昊苍要反的消息后,便派人去请曾经的左右将军——樊燕与闾邱。他隐隐怀疑大将军吕明也是韦派的人,故而只能请老将军出山。

    老将军樊燕而今已六十九,闾邱则年长一岁,二人都已白发苍苍,然身体也硬朗。既然项城所托,身为平岚旧臣,二位将军怎敢忘先皇之恩,当即决定出山相助。二人一直留有曾经的虎符,原是项城废旧立新后命人重新铸造虎符一只,无分左右。

    而今樊燕闾邱左右虎符乃先皇所铸,比起吕明手上这只,威严只多不少。

    政变当天,后宫虽被吕明押走数位妃子,好在二位老将军前来及时,临时带兵拦住了吕明。出发前一天,老将军写信给依旧在前线的旧识,令其即刻带兵回都,其中一位便是韩智方。

    政变僵持了两天,城中更是暴乱,韦府的人作乱宇立,好在此时有一支军队及时赶回来,这才止住了城中暴乱。吕明见大事不妙,急忙带人匆匆遁去,若是再在此地逗留,只会是前后夹击,插翅难逃。宫中的韦派群臣见大势已去,又两天僵持,哪有武将那般体力,疲惫不堪之下被乱箭射死。

    自此,宇立内的政变持续了两天便熄了火。但要命的是,他们甚至还没意识到现在的宇立城中俱是韦府的人,而韦昊苍的军队已经慢慢靠近宇立城了。只待数日后,便可来一招里应外合,二者相互勾结,大破宇立。兴许是天要保项城,在大军即将兵临城下之时,韩智方率领大军急忙回都作战。

    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便就此安营扎寨。

    《孙子兵法》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韦昊苍明白这个道理,此次发起政变绝对不能僵持太久,孙子曰兵贵胜,不贵久。为了尽快拿下城池,这才布局数年,将宇立城架空,只为了今日一战尽快拿下。到头来还是出了岔子,怪也只怪西都章逸实在是窝囊,怎会将那三封信藏于如此之地?

    自以为掩人耳目,其实不过掩耳盗铃之举罢了。虽有臧成布下毒蛛丝,但又能怎样?韦昊苍知道,这是章逸的诱敌之计,他想要一网打尽聂元正的人手,不放过漏网之鱼,这才行了这一出掩耳盗铃之举,可归根结底,不还是让人家拿了三封信走了?

    说白了还是刚愎自用。

    等章逸带兵赶到宇立之时,便另外安排人代替其将领位置,其不可决断大事。

    如此半月后……便是宣昭十五年二月初,双方大军一直在宇立久持不下,韦昊苍愁煞了头,项城何尝不是?其余三国尽数悉知平岚内斗,除却西国蜀丰,其余二国皆蠢蠢欲动。在平岚与川合不知晓的情况下,北国晋云已然悄无声息的派兵南下,屯兵二十六万大军于荆州。

    而尚安?尚安旧疾复发,昏迷一月才堪堪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