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镇四录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 番外篇之聂元正往事(五)

    正安十七年春,有一个消息不过区区数日就传遍了整个平岚国。平岚境内,大大小小的城池,人们奔走相告,神色匆匆,仿佛大难临头,其中,尤以董镇周围居民最为着急。无他,数日前,那落日寨不知道又是哪根筋搭错了,先是下山把董镇的官兵杀了个片甲不留,留得那官府老爷缩在家中不敢出门;而后又过了一日,那落日寨居然卷土重来,竟是将那董镇全部屠杀殆尽,一个不留。上至八十老人,下到刚出生还未学会走路的婴儿,也没能逃出魔爪。

    消息传到都城宇立,已经是此事发生了七日之后了。按理来说,这董镇离宇立撑死也就五日路程,快马加鞭的话三四天即可到达。谁曾想,这一去便是七日。此时当朝乃是项和裕为帝,闻得此消息后,和裕帝大怒,当即宣下圣旨,令左将军右将军即刻回朝,带领大军前去剿灭落日寨。

    也是自这董镇成为死城开始,周围的居民莫不恐慌,奔走逃窜,一夜之间,临着董镇的住户竟是全部搬走,不知去向,留下一个空空如也的家,只怕是鸡鸣狗盗之徒见了也得空手而出的场景。

    一周后,左将军与右将军接到圣旨,而后整顿大军,准备出军灭了落日寨。

    ……

    乌鸦回旋在这片血色的天空中,发出阵阵叫声,听得人背后发凉。整片土地都被鲜血染红,而后经过时间洗礼,逐渐风化发黑,一阵阵的恶臭味根植于大地深处。新的尸体堆积在旧的尸体上面,残肢断臂散布在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水……”一个虚弱的男人发出了本能的求生反应。

    随后,一抹干净的水哗啦哗啦地倒在他的嘴里,然而这个虚弱的男人却没有一丝力气吞咽这些水——男人本就没有意识,不过是本能反应求生罢了。、

    “好小子,老子果然没看错人,命不是一般的大啊。”一个滑稽的声音在这片死一般寂静的土地上响起,显得那么突兀,声音似乎带着些玩世不恭,又带着几分欣赏,其中还夹杂着岁月斑驳的气息。

    说话的是个老头,此刻他手里正拿着一个水袋,蹲在一个意识模糊且身受重伤的男人面前。

    这个受着重伤的男人便是聂元正了。

    老头抬头看了看上面,啧啧称奇。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傻小子,从这么高的地方摔下来都没死,这小子看着傻愣傻愣的,难不成还真是傻人自有傻福?老头捏着小胡子在脑子里想着。

    不过,聂元正如今只怕是吊着一口气了。刚刚老头已经检查过聂元正的身体了,全身上下无一处完好,肋骨几乎全断,手骨完全折断,甚至于腿上的骨头也成了两半。也许聂元正身上唯一一处完好的骨头就只有脊柱了。

    老头拍了拍聂元正的脸,思索了一会儿后就背起了聂元正,朝着不远处的山洞里走去。这一路上,老头也不知道自己踩碎了多少根枯骨,自己这脚下也不知践踏过了多少人的尸身。无他,死在这里的人,全部都是被落日寨杀了抛下来的。五年里,落日寨可没少杀人,这群狗贼仗着地势极佳,连朝廷也不放在眼里,无法无天。老头想不明白,这当朝皇帝名为项和裕,本应平岚和裕才是,怎会容忍这一窝山匪盗寇如此之久。

    山洞里面并不是很大,在角落里还堆积着无数骷髅。老头将聂元正放在地上,而后给他盘腿坐下,随手从旁边捡了几根骨头给聂元正支撑着以使他保持打坐之姿。

    老头儿一愣,骂了自己一声:“大爷的,竟然忘了给这小子脱衣服了。”可看着自己好不容易用骨头给聂元正定的姿势,老头停在原地。又骂了一声自己是个傻子之后,老头这才从自己腰间抽出一把精致匕首,几刀划去,将聂元正的衣服劈得粉碎而没有伤到他一丝一分,足可见这老头的刀功。

    瞧着聂元正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老头撇了撇嘴,而后盘膝坐在聂元正身后,闭眼凝神。

    “小子啊小子,老头我可是赌在你身上了,你可得给我争气点,别让那阎王爷给你带走咯!”老头自嘲一笑,而后一股内力环绕在他的周围。老头将手化成掌推出紧贴在聂元正后背,而后这一股内力涨大,将聂元正也吞噬进去。

    此时的聂元正还没有醒过来,然而在他的体内却发生着一件足以令整个江湖都惊掉下巴的怪事——一股无形的气流经过聂元正的四肢百骸,那些断掉的骨头竟是在这一股气流的作用下自行恢复起来。这一股气流从聂元正的后背一路流向他的全身,他体内的伤势竟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着。

    这些遍布在聂元正体内的气流,正是他背后的那个老头的内力。换言之,老头正在将自己的内力渡入聂元正体内给他疗伤。能以内力达到如此程度的修复伤势,此种功法,江湖上闻所未闻。人们知道内力能帮助修复伤势,可绝不敢相信,这老头竟然能用内力修复如此重的伤势,速度还是如此之快。

    随着聂元正体内的伤势逐渐好转起来,他的呼吸也缓缓变得均匀有力。然而他背后的老头却猛地吐了一口血,这一口血来得太突然,直接喷在了聂元正的背上。

    ……

    次日,聂元正缓缓睁开眼睛,浑身上下一阵酸痛。浑浑噩噩的聂元正还以为自己做了场梦,看着自己光着的上身,还有完好如初身体,仿佛一切都是一场梦。可他捏了捏自己,很痛,也不是梦。聂元正慢慢爬起身来,他有一种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了,浑身充满了力气。外头的光有些刺眼,的确,他好像没死。聂元正不敢相信,自己受了这么重的伤,居然还没死,居然还恢复如初。

    刚起身,聂元正就听到了一阵微弱的呼吸声,他转过头去,却见到一个老头,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他的嘴角还流着血。可他借着外头的光好不容易看清楚老头的脸时,他惊了,这老头……这老头不是之前卖自己糖纸的那个老头吗?

    “老人家,老人家。”聂元正蹲下身去扶起老头,轻轻喊着他。

    老头被聂元正这么一喊,渐渐地睁开眼睛,一双眸子浑浊不堪。

    他的眼睛已经看不清楚,灰蒙蒙的一片,如同盖着一层雾。听到聂元正的声音,老头笑了起来,笑完用他本就不多的力气伸出手,摸了摸聂元正的脸,道:“哈哈哈哈,果然,阎王爷也留不住你,老子赌对了。小子,你且听好……”老头话还没说话,一阵剧烈的咳嗽带出一口鲜血,几乎让老头断气。

    等了一会儿,老头呼吸了几口气平复下来后继续说道:“小子,小老儿将毕生功力尽数传给了你,救了你这条命。我的命也到头了,倒是用我的命换你一条,这笔买卖怎么着也是值了。小老儿既然选择了传功于你,便不后悔。听好了,我先前在你的布包里塞了一本书,便是我所练的功法,此功法原名为《九重天》。自我师公将这功法再精进修改后,便改了名字叫《九重隐神功》。小子,我虽不知你姓名,但即日起,你便是《九重隐神功》第十三代传人。”

    老头一口气说完这么多话后,没提上来气,满脸憋得通红,浑身上下颤抖不已。

    聂元正知道,正是眼前这个卖糖纸的老人牺牲了自己,将一身功力全部传给了自己,这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聂元正将老头安置倚靠在墙,而后站在老头面前,朝着老头磕了一个头,问道:“聂元正敢问前辈姓名!”

    老头眯着眼睛,浑浊的眼睛看着眼前的聂元正朝着自己磕了一个头,满脸都是满意与骄傲,仿佛在看着自己曾经的儿子一样。想当年,自己也想把这一身功力传给他儿子,之后就安安心心的去养老,不参与世间纷争。可偏偏造化弄人,好巧不巧地是,他的儿子也是在大婚之日出了事,骑马去接亲之时,路过山里,哪知前几日下了雨,这山里滚了落石滑了坡,将他儿子埋在了下边,仿佛一座天然的坟墓一般。

    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头受不住打击,疯癫了十多年才走出阴霾,自此之后就拿着以前攒的钱开了家糖纸店铺,也没什么生意,平常也就跟自己老伴整日无所事事的在店铺里。七年前,他老伴去世了,独留了他一个孤家老人在这世上。

    他是舍不得死的,因为没找到传人,可他又想死,早日去黄泉底下一家团聚。原先要跟他儿子成亲的新娘每月都会托人送来银子,每次拿完这一笔银子,老头儿总是会关上大门,躲在屋里对着桌子上的两个牌位傻笑着,而后又放声大哭着,如同一个顽劣的孩童一般。

    如今,他找到了传人了,也不负自己的师父悉心教导。他终于可以死了,可以去九泉之下找自己的妻儿,一家团聚。

    “小老儿姓名啊,很多年都没提过姓名了。小老儿姓钟名沧。一声钟响,一生沧桑……”钟沧自顾自的傻笑着,回顾着自己这一辈子,忽的感觉时间好快好快,仿佛自己刚刚经历过丧子之痛一般。

    聂元正跪在地上,对着钟沧说道:“师父钟沧在上,请受徒儿聂元正三拜。一拜师父器重之恩,二拜师父救命之恩,三拜师父传功之恩。”言毕,聂元正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

    钟沧笑了,微微点了点头而后合上了双眼,胸膛也不再起伏。

    聂元正再次朝着钟沧磕了个头,而后背着钟沧的尸身出了山洞,寻了块僻静的地方,给他安葬了。聂元正回到山洞里,打开那个装着糖纸的布包,里面果然塞了一本陈旧的书,不过这书跟着自己挨了一顿打,也是委屈他了。

    钟沧传功给他的时候,将聂元正一身经脉全部贯通,习武的速度远不是先前可比的。聂元正粗略的翻了一下这本书,而后咬牙——他一定要重新杀回落日寨,以亲手为自己的父母还有清芷和她的父母报仇雪恨!他一定要亲手杀了落日寨的五个当家。

    彼时,聂元正还不知道落日寨屠了董镇一事,此时也恰巧对上了平岚国皇帝项和裕传圣旨于左将军与右将军。

    ……篇外话……

    在这里给大家聊一聊本书的时间线设定并整理了一下:

    正篇时间线是宣昭十四年冬,在位皇帝是项城。而正篇时间线的五十九年前,是晋云国海宁城惨案发生的时间,也就是万福全家都被杀的时候。正篇时间线万福七十九岁,聂元正三十七岁。

    现在梳理一下平岚国年历:平岚国前前朝皇帝,名为项康,此时年号为承天。承天十二年,海宁惨案发生(即正篇时间线五十九年前)。

    五年后,承天十七年,康帝崩,封忠仁宗。长子项和裕即位,改年号为泰和。

    二十年后,改年号为正安(即正安元年)。

    十七年后,即正安十七年,落日寨屠杀整个董镇,震惊朝野,彼时聂元正二十岁,弱冠之年。

    又三年后,和裕帝崩,封岚安宗。因长子早夭,故次子项城即位,改年号为宣昭。

    十四年后,即宣昭十四年,长生宗秘密重新在江湖中开始流传,尚安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