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羽白衣
繁体版

第四章 墨门(一)

    “墨门?”石厅中几乎所有人都重复了一遍。

    “是的,墨门,”裴庆说道,“墨门做过很多案子,都是破不了的悬案,七年来,朝中各大门阀中都有至关重要的人物离奇死亡,这些案子基本都是墨门所为。”

    “七年?”林玄策突然打断道,“为什么是七年?”

    “圣上对此也有疑问,”裴庆道,“我们没有查到确实的证据,但刺杀的确是七年前圣上龙登大宝之后陆续出现的,我们曾经暗地追查几位与圣上不睦的藩王,但都一无所获。这七年来,上官家、李家、郭家、宇文家、霍家、崔家、王家,还有我们裴家,都有至关重要的人被刺杀。”

    “霍家?”霍同连忙问道,“裴大人说的可是我们霍家?”

    裴庆道:“正是,霍大人有位族兄,名叫霍廷,霍家说他在猎场秋猎时跌落马下而死。”

    “霍廷?他难道不是坠马而死吗?”霍同的声音都颤抖了。

    裴庆叹道:“霍廷是中毒而死,中的正是‘惊心散’。霍家第一时间便发现蹊跷,密奏了圣上,圣上责令玄衣衙门调查此事。‘惊心散’是楚州南岭深处特有的一种樟木的汁液搭配两味毒草的花粉调制而成,这三种材质均是无色无味,单独食用亦无任何症状,若将其分散在三种不同的食物或酒水之中,同时服用便会在人体内产生毒液,毒液会渐渐侵入心脉,片刻之后便会突发心绞痛而死,普通人毒发倒还慢些,若是身负武艺之人,运功发力时反而会加剧毒性。而‘惊心散’会在毒发后消解在人的血脉中,无影无踪。这种刺杀,没有丝毫线索留下,明知他死于非命,却无人知道是何缘故。玄衣衙门发觉疑点之后,便通报了霍家阀主,也就是霍大人的伯父,工部霍侍郎。霍家最终像其他的门阀一样,决定咽下这口气。这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执意追究下去,不但无助于找到真凶,反而会引起各大门阀间的互相猜忌,甚至是整个朝廷的动荡。所以无论是霍家,还是上官家,或是别的门阀,遇到这样的事,都只能当作无事发生一般。不过,这些年来,各大门阀和玄衣衙门都在秘密调查此类案件,一刻也没有停歇。”

    霍同大惊失色,口中喃喃道:“霍廷堂兄竟然是被刺杀!他少年得志,文武双全,做事沉稳,一直是霍家年轻一辈的翘楚。”

    林玄策问道:“既然没有任何线索,玄衣衙门为何就能确信霍廷死于‘惊心散’,又为何对‘惊心散’了解如此详尽的?”

    裴庆笑道:“玄衣衙门也正是从霍廷一案中才发觉了这种毒的存在,虽没有凭证,但是衙门中有人试着配出了这种毒,正是我方才提到的那位用毒高手。‘惊心散’配出之后,我们试了很多次,所以才对此毒越来越了解。各位大人想必也知道,玄衣衙门的牢狱里不缺命贱的人。”

    霍同听了一阵头皮发麻,裴庆的一番话竟让他分辨不出这个墨门和玄衣衙门到底哪个更可怕一些。

    裴庆继续讲道:“墨门不但屡屡刺杀各大门阀中的关键人物,还刻意挑起门阀之间的猜忌和争斗,破坏我朝根基,据玄衣衙门秘密调查,上官家和李家这两个死对头之间的怨仇,也有墨门的刻意挑拨。”

    林玄策问道:“玄衣衙门为何不对各大门阀澄清真相?”

    裴庆苦笑道:“真相?我们抓不到嫌犯,找不到确实的证据,各大门阀唯一接受的真相就是自己族人死于蓄意谋害,可是到底是何人所为,每家人都有自己的猜疑,李家怀疑上官家,上官家怀疑李家,又怎么会相信玄衣衙门的说辞?各大门阀的大人们,又何时看得起过玄衣衙门?”

    唐易突然问道:“裴大人,既然没有证据可以查明凶手,又怎么能认定这些悬案都是墨门所为?”

    裴庆苦笑道:“此事说来各位大人肯定更加难以置信。就在几年前,我对墨门这个门派是否存在都不敢确定。我只知道这一件件血案背后,隐藏着一批可怖的杀手。他们用各种精妙的方法作案,让我们玄衣衙门追查多年却毫无头绪。墨门,只是衙门里一个疯疯癫癫的老捕快对他们的称呼。这几年来,他只对我一个人密报有关墨门的线索。我起初一直不敢相信,不过随着案子越来越多,我便不得不信了。”

    林玄策疑道:“就凭着一个疯疯癫癫的老捕快的一面之辞?”

    裴庆叹道:“林大人,不是我愿意相信那个老捕快,而是如今,我们只有这一个可靠的线索。羽林卫出了这样的案子,圣上龙颜大怒,各位大人都知道其中的厉害。羽林卫是皇家钦卫,办的都是钦差。这次唐纵与关刃去楚州也是宣旨而去,墨门竟猖狂如此,胆敢劫杀羽林卫,还夺走了圣上的圣旨和御赐。圣上震怒之下,令我限期破案。我已经立下生死状,若一个月内无法剿灭真凶,愿受刮刑而死。林大人的质疑,我也有过,这几年来,我每每想起疑点都会细细询问。可事到如今,我只能相信。因为那个老捕快,他是衙门里唯一的与墨门交过手,还活着的人。”

    众人听到此处,都振奋了起来。

    裴庆道:“老捕快名叫夏侯杰,在玄衣衙门当了二十多年捕快。据他所说,当年他们曾与墨门交过手,最终只有他活了下来。墨门这个称呼,也是他偶然间亲耳听到行刺的刺客对自己门派的称谓。所以这么多年来,在我们所有人都把各种刺杀案件归因于各个门阀之间相互仇杀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坚持这些都是墨门所为,屡屡向我禀报最新的发现。我曾经一直把他当疯子,可是,当案件一桩桩摆在我的面前,我又不得不相信,这些案子确实可能出于同一个门派之手,一个长于设计精妙的刺杀,又长于隐匿的门派。”

    林玄策疑道:“既然如此,以玄衣衙门之能量,为何不追查下去?”

    裴庆突然面露难色,苦笑道:“各位大人都以为我玄衣衙门真的可以随意拿人,滥用刑罚?衙门里那些手段只是对无权无势的草民。在这京城之中,鱼龙混杂,几乎每个人都有着复杂的交往,能谋划这一切的墨门,究竟有多深的根基,背后有没有哪家门阀在支持,谁能说得清楚?我们有抓捕过一些边缘的小角色,可每次都无法深入。京城里门阀林立,有多少人是我玄衣衙门真惹得起的?说句大不敬的话,有些门阀,圣上都会敬上两分,我不过是衙门里当差的,又怎么敢招惹?有多少次,是我们刚抓了人,门阀便来要人,莫说动刑,哪怕是稍有招待不周,圣上面前都要被参奏一本。门阀豪族里有几人看得起我们玄衣衙门的?霍大人也是世家子弟,想必听说过一二。”

    霍同不禁点头称是。

    裴庆接着说道:“不过眼下不同了,这件案子发生之后,圣上震怒之余,亲书谕旨,要求我玄衣衙门彻查此案,无论牵扯到哪家门阀,我玄衣衙门都有权抓捕审问。”

    霍同听到这里,突然觉得一阵莫名的不安,只是这不安在何处,他又难以捉摸。

    裴庆道:“这些年,玄衣衙门当然也不是在吃白饭,我们那位老捕快,经过许久的排查,已经盯住了墨门在京城的一个关键人物。这个人他已经秘密追查了许久,我却一直有所顾虑,不敢轻举妄动。这个案子终于给了我们机会,圣上谕旨一下,我们立刻便动了手。这个人便是我玄衣衙门向墨门反击的第一刀。这一刀,不会让各位大人失望的。”

    霍同疑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裴庆笑道:“各位大人马上就能见到,此刻他正在牢狱里遭受酷刑。”

    霍同突然觉得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众人随着裴庆走向那个石屋。那哀嚎声越来越近,正是霍同与唐易在衙门外就听到的那个声音。此刻那声音比刚才还要嘶哑凄惨,那种疼痛撕心裂肺一般,让听闻者都觉得恐怖。

    石屋的门打开,一股血腥味扑面而来,霍同一眼便看到了横梁上悬吊着一个血肉模糊的人,那是一个皮肤白皙,微胖身材的中年男人,浑身血污,两肋部满是深可见白骨的伤痕,一条条血肉翻在皮肤之外,皮肉的血污中隐隐漏出一段段白森森的骨头。那男人披散着头发,不住地哀嚎呻吟着。

    除了他之外,石屋中还用铁链捆绑着一个衣着光鲜的老人,那老人面色惨白,闭着双目,看起来却没有受过任何刑法,那身绸缎衣袍还整齐地穿在身上。

    动刑的人是一个身材瘦小的老捕快,他正赤裸着黝黑精壮的上身,握着一柄沾满血污的铁刷子。屋内燃着灯火,老捕快满身结实的肌肉被一条条如刀割一般深刻的沟壑细细分开,手臂和脖颈上暴出条条青筋,浑身的汗水在灯火的跳动下闪着光亮。

    众人依次进入石屋,看到众人进入,老捕快转过身,憨厚地笑了笑,行礼道:“夏侯杰拜见各位大人!”

    裴庆很满意夏侯杰的杰作,笑道:“羽林卫和大理寺的大人们都来了,夏侯兄可审问出什么结果来?”

    夏侯杰还未答话,突然听到林玄策叫出声来:“顾大掌柜!可是你吗?”

    那被捆绑的老人,面部突然抽动了两下,依旧闭着眼睛。

    裴庆笑道:“林大人认得此人?看来我说的没错,京城果然是鱼龙混杂,交往繁多,连林大人都认识这位顾大掌柜。”

    林玄策问道:“这位可是东市鸿轩斋的顾大掌柜?”

    裴庆道:“正是。”

    林玄策惊道:“鸿轩斋是书生吟诗论道之所,顾大掌柜做的是笔墨生意,博学儒雅,身无缚鸡之力,怎么会是杀人如麻的墨门?”

    裴庆笑道:“林大人有所不知,这位顾大掌柜手里每月流通的可是十几万两银子,一个做笔墨生意的人,怎么可能有这么丰厚的入账?”

    霍同看了一眼林玄策,忙道:“这也不奇怪,京城之中,商贾往来纷杂,各大门阀都有些产业,顾大掌柜结交文士名流颇多,与哪家门阀互有融通,或是做些别的生意也未可知。”

    裴庆笑道:“霍大人言之有理。为了调查这个人,玄衣衙门颇费了些功夫。京城之中的八大门阀,二十三个新兴起的名门望族,还有各大藩王、皇亲国戚在京的钱庄、别苑、酒楼、妓馆,明着的、暗着的,玄衣衙门都有核对。顾大掌柜,请问你背后的主子是哪家啊?”

    顾大掌柜依旧闭着眼,默不作声。

    裴庆咬着牙齿,冷笑道:“顾大掌柜,但凡有一位皇亲、门阀是你的靠山,你尽管说出来,我裴庆核实之后一定对你另眼相待。可惜,京城虽大,顾大掌柜台面上的朋友虽多,却没有一个能来保你。既然你不能自证身份,那我只好把你当成墨门了!”

    霍同、林玄策、丁勉之三人只听得一身冷汗,毛骨悚然。

    林玄策正色道:“裴大人,无凭无据就对人滥施酷刑,没有门阀背景的商人就是私通墨门,玄衣衙门就是如此破案的吗?墨门是否存在都尚且存疑,裴大人今晚所说的一切都只是猜测而已,根据猜测就抓人,严刑逼供,即使得到口供也是屈打成招,岂不是有负圣恩?”

    霍同见状,也质疑道:“裴大人,玄衣衙门若是一直如此破案,又怎能取信于各门阀?林大人言之有理,还望裴大人三思。”

    裴庆笑道:“两位大人稍安勿躁。他是墨门中人也好,不是墨门中人也罢。甚至墨门是否真的存在都无关紧要。顾大掌柜的生意既然没有任何门阀背景,又每月流通远超常理的银两,玄衣衙门就有权请他进来,问个清楚。在京城中不能有这样财力殷厚,而玄衣衙门却对其一无所知的势力、门派。如果玄衣衙门对这么大的一股势力一无所知,岂不是有负圣恩?”

    林玄策与霍同听闻此言,沉默不语。

    裴庆瞥了一眼夏侯杰,见他正在角落里低头垂手而立,笑道:“夏侯兄,各位大人都在,你倒是拿出点手段来,给大人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