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管亥,黄巾大帅
繁体版

第113章 曹操迎赵琰(7000字,求票)

    “邛笼,其实就是碉堡,是羌人建在山中的碉堡。”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

    管亥说邛笼,其实要参照羌族的碉楼。

    “羌人于山中,每家每户都建邛笼。

    我们同样如此,而且我们要建的更多,更结实!

    管亥掷地有声。

    他说着捡起一根棍子,一边绘画,一边讲解。

    当然,主要是说给赵香听的。

    毕竟之前的坞堡都是赵香设计建造,其这方面的经验还都不错。

    不过这次实战,管亥发现了诸多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合时宜。

    坞堡本身没有问题,但守坞堡的人太少,导致两侧犄角坞堡很容易被拔掉,而他们变成了单纯的守城战。

    如此一来,深山地形的优势就没有凸显出来。

    “邛笼,我的想法是功能细分。

    不要再做坞堡这种不大不小的堡垒,人又不能多放,放哨嫌多,守卫嫌少。”

    管亥昨夜询问了不少人,因为他要搞清楚曹操为何能这么快攻陷坞堡,打到海岳乡。

    错误,犯可以,但要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然后,绝不再犯。

    后半夜的时候,管亥就在一直寻找脑海中的知识。

    这也是他现在能侃侃而谈的原因。

    “我初步的想法是四种邛笼。

    第一种是烽火碉,这种碉堡建在高处。

    一定要在山前多设,每个烽火碉两到三名士卒即可。

    安排青壮每月轮换,他们的目的就是放哨,放狼烟。

    烽火碉下面不设门,上面不设窗,只在三丈高之上留小碉门,成人须躬身爬着出入。

    门洞前放置一活独木梯或者绳索,供人上下,只要士卒进入碉堡中,就抽走独木梯和绳索。

    并用石块封住小洞,如果不方便的话,也可设置坚实厚重的门板,加有多道带机关的门闩。

    另外,在高处设置一些小洞,供射箭和瞭望使用。

    那么,攻者想要进入碉楼,就比登天还难。

    两三个士卒,也能防备数十人的攻击。

    如此一来,官兵就算来,也不会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去拔除这些高处的烽火碉。

    又因为建在山中高处,那些攻城的器械也进不来。”

    一番话,众人听的几乎入神,尤其赵香,不住的点头。

    “其二便是阻击碉,这个要建在要隘之处。

    如在山谷中当道所立,连接两边的山坡。

    同时要把周围的树木都要砍掉。

    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确保贼人没有好的手段。

    说白了,阻击碉就是一个个的堡垒,然后用骑墙相连,和我们的城墙类似。

    门同样设在高处,平时多把物资堆积在其中,确保里面可以生活三个月以上。

    如海岳乡堡这边,就可以把阻击碉建在西边十里的沫水转角处。

    阻击碉一定要立在屯田区的外面,要御敌于外,不要放贼人进来。

    还有,这种大的碉堡,必须在内部打井,以防止贼人断我们的水源。”

    御敌于外的策略,管亥一向是比较赞同的,虽然不会有太大的杀伤,但安全,也不会破坏内部的发展。

    如历史上,魏延和王平守汉中的时候,就是坚守关隘,御敌于外,确保汉中不失。

    “打井?此地山石颇多,怕是不容易打。”

    郎丘迟疑道。

    “没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想活下去,就要做到。”

    管亥厉声训斥,“若是我和赵德柱动作慢些,你们现在整个海岳乡的人,就全死,还有时间和我们商议!”

    郎丘低下头,不敢再接话。

    “我们现在有了铁矿和铁匠,大量的钢铁制品都会造出来。

    那就使劲的掏,砸,忙一点,总比死了好。”管亥一点也没有因为对方是郎姝族人,而有所照拂。

    实际上,在听到一些战斗细节的后,管亥对郎丘很不满意。

    想当圣女,那是需要强大实力的!

    见管亥发火,众人不禁凛然,听的也就更加认真。

    “第三种是寨碉,就是在现在的海岳乡堡的基础上,在外围兴建大量碉楼。

    碉楼之间用骑墙相连,砌墙没有门,只有小洞,用于穿行和射击。

    城墙之上,惧怕云梯和箭雨。

    若都是碉堡,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最后第四种就是家碉。

    等烽火碉、阻击碉和寨碉建好之后,各家各户都要建家碉。

    每家房子旁边建一个放大版的烽火碉,平时把物资储存在里面。

    一旦寨碉和狙击碉都被打掉,那大家就都躲进家碉中。

    你们至少能保证,就算一万贼兵前来,也要顶住数月的时间。

    而不是像这次,仅仅两千多官兵,一日就能破堡。”

    家家户户建碉堡......郎丘不敢再说话,孙康则是看了赵香一眼。

    赵香犹豫着道:“那这可是个海量的活,我们现在的青壮不够。”

    “不够那就去找流民,我负责给大家搞粮食,去招收流民,有粮食怕什么呢。

    我们现在这么多匠人,还可以烧砖。

    我听说有的地方,为了加强防御,甚至把山都掏空的。

    至于你们说人不够。

    嗯,现在我的脱产兵确实有点多,后面我会精挑细选。

    裁撤一千到两千青壮下来,务必把青龙县和四个乡建的满地邛笼!”

    也难怪管亥有些火大。

    事实上,海岳乡堡被打到脸上才发现,也说明了很多人一旦日子好点,便会懈怠。

    从这个角度来说,孙剑这个县督是失职。

    当然,这也怪不得孙剑,管亥给他安排的活实在太多,而且最近又调到盖县,还充当使者去泰山郡。

    昨天仗打完,刚吃过饭,就又被派出去探查军情......

    昨夜炅乡那边也有消息传来,严颜等人攻破了郎房哨和郎房寨。

    郎房哨就是管亥刚来时居住的哨。

    郎房寨则是左三乡挟裹青壮回来之后,在山脚下建造的大寨。

    和之前徐平的狮子大寨一样的性质,就是平时居住,等到官兵来了留给官兵攻破的。

    官兵若是攻破大寨,寨中人就逃往山林中。

    令管亥没有想到的是,严颜等人却是彪悍,竟是直接把他加强版的郎房哨也攻破了。

    不过,目前严颜等人驻扎在桃园一带并未继续进军,他们似乎也没有发现山谷中的管谷。

    海岳乡距离炅乡不过三十里的路程,急行军半天就能到。

    而且由于管谷和炅乡的建设要更早更完备,所以管亥并不是太过担心。

    他更担心的是严颜设置伏兵,然后围点打援。

    所以把孙剑等人派出去侦查敌情,就是防止有意外发生。

    毕竟,如果曹操没有出现的话,他现在可能已经抵达了炅乡。

    但是曹操都有可能出现在这里,就容不得他不小心。

    孙剑:“......”

    把孙剑往死里用,总而言之,还是管亥手头能用的人太少。

    而拿下盖县之后,步子迈的有点大。

    管亥最早的想法只是到盖县借点强弩。

    谁知道他都走了,对方却追着不放。

    于是趁势打回去,就夺了县城。

    夺了县城之后,管亥占据经营的念头也不强烈。

    而是盘算把这些人全部迁入青龙大寨的群山之中,去填充四个乡的人口。

    谁知道盖县发现了铁矿。

    这下就欲罢不能,说什么也要守住盖县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铁矿,他管亥才能青龙出海,自此腾飞。

    ......

    “管君放心,我们接下来会调动每一个人,让所有人都忙碌起来。

    一定要把海岳乡建成遍地的碉堡。”

    郎丘恭声道。

    见状赵香眉头微皱,不过随即也表态道:“管君放心,接下来不但要把海岳乡建的邛笼遍地。

    还要把青龙县和其他三个乡都建的邛笼遍地。

    若是贼人敢再进来,定叫他有来无回。”

    两人一表态,其他人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

    ......

    这边安排好邛笼的事情,管亥又带着众人出去巡视。

    此时的海岳乡堡宛如一个大工地,到处熙熙攘攘的都是人群。

    有继续清理城墙和地面的,有抬守城器械的,还有清理堡外壕沟,重新制作鹿角的......

    郎丘虽然性子软弱些,但事情还是安排的条顺合理。

    堡中壮妇和老人被安排了洗菜做饭和浆洗衣服,皮匠、铁匠等人帮助打理破损的铠甲等等......

    昨天一仗之惨烈,这些人都看在眼中。

    做活自然没有人敢不用心,一个个把手上事情忙好,又去询问去干点其他什么活。

    就连四五岁的孩童,也都跟在大人的身后,想帮忙做些事。

    “我们这里是山地,大型的攻城器械很难进来,所以只要有人守好就行。

    贼人攻不破城,就会变成吃粮大赛,谁先吃完,谁就很被动。

    咱们粮食就在城里,做好调配。

    他们的粮食却要千里迢迢的运过来,所以咱们的优势很大。

    或者说,只要粮食够,咱们就立于不败之地。”

    管亥在巡视的时候,不忘提点身边人,“郎丘,海岳乡的粮食还有多少?”

    郎丘对答如流:“今年没有收成,不过前面存下的,还有县里发的,再加上杂粮和野菜干,有五百多石。

    此外,还有一百多头猪,三百多只羊,鱼干之类的也有不少。

    城外粮食虽然烧了,但菜地和鱼塘还在,也能有不少收成,到秋收没有问题。”

    管亥点点头,他现在深刻体会到,在势力的发展初期,有麋家这样一个超级奶妈是何等的重要。

    看到管亥等人,众人纷纷行礼问好。

    乡中的男女老少不少直接跪地叩头,口称大帅,也有叫大师的,县令的......反正比较混杂。

    “大家辛苦了,继续忙,继续忙!”管亥微微点头,简单说几句后便大步过去了。

    不是他不想平易近人,而是现在事情很多。

    一个个的扶起来,其他啥事都不用做了。

    那些士卒还好,大家经过训练,都有军礼。

    黄巾军的军礼超级简单,昂头挺胸,拱手就可以了......

    如果正在干活的,连拱手都可以省略。

    “大帅,食饭了吗?”

    有个士卒胆子大,看到管亥过来,不但昂首挺胸,还大声问候。

    管亥眯眼一瞅,却是猎户别翔,于是点头笑道:“是别翔啊,好好干。”

    别翔一听,头都快昂的面朝天,胸也挺成了C的形状,跺脚大声道:“遵令!”

    待管亥走远,别翔拍着胸脯,又指着其他人自豪的说:“看到没,看到没,大帅不但记得俺的名字,还让俺好好干。

    你们谁比的上。”

    “切!”

    旁边有知道底细的冷哼道,“你昨天带了一天的路,嘴都快长大帅身上了,不记得才怪。

    也是大帅不和你计较,要是俺,非割了你这肥大的舌头不可。”

    闻声,周围人众都笑了起来。

    这时,管亥已经来到了安置伤员的地方。

    医者李当之等人连夜赶到,他的身边跟着十来个学徒,一时之间,倒也不至于太过忙碌。

    实际上,李当之的学徒已经超过三十人。

    此行只带过来一部分。

    之所以愿意收这么多的学徒,也是管亥和李当之谈过。

    他治病教学徒,都有功勋,累积下去,也能封侯。

    按照管亥画的大饼,一千个学徒出师的话,差不多就是亭侯了。

    治病救人,在时人看来,也不过是门手艺,比匠户略微好些。

    这样居然也能封侯?

    李当之先是一愣,随即就变得热火朝天起来,治病救人和教学徒也充满了激情。

    ......

    此刻,几个学徒用酒精清洗伤口,然后上药,再用消过毒的布包扎。

    酒精,并不是太难的工艺,管亥虽然是学文科的,但蒸馏还是懂的。

    他用人酿好的酒,蒸馏制作了很多高度酒。

    不过这个酒,只用于医学,严禁口舌之欲。

    另外,管亥还教导了李当之一些常识。

    例如包扎伤口的布,需要开水煮透之后暴晒等等,绑扎伤口前,需要用酒精洗手等等......

    总而言之,就是尽量避免伤口感染。

    剩下的,不过是隔断时间换换药就好。

    视野中,李当之的几个学徒麻利的按住一名士卒,将之绑好,然后嘴里塞了块木头。

    李当之则是拿出消好毒的锋利小刀,先是用酒精清洗好箭头附近,随后再附近按了按。

    口中道:“按好!”

    话音一落,几个学徒死死的按住那名士卒。

    李当之下刀极快,不过几个呼吸间,就把箭头给剜了出来。

    随后是腐肉残渣清理,清洗伤口,上药,包扎。

    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

    那士卒刚刚剧烈的挣扎几下,事情已经完成。

    自己都吓了一跳:“这么快?”

    ......

    “大帅!”

    “大帅!”

    见到管亥前来,那些伤员纷纷出声,有几人还想起身。

    “大家快躺下,不要乱动。”

    管亥急忙叮嘱安抚。

    这时,李当之一边擦汗,一边走了过来,道:“管君,炅曲已经睡去了,只是有些高烧,熬过去就成。”

    管亥点点头,又问道:“其他人怎么样?”

    李当之叹了口气,道:“尽人事,听天命吧。

    轻伤的都还好,重伤的那十几人,看天意。”

    “那个高度酒的话,士卒喝下会沉沉睡去。

    做手术时,便不会如此剧烈挣扎,耗费力气。”管亥忽然想起来,便提醒道。

    李当之是华佗的弟子,由此可见,麻沸散,此刻应该还没有发明。

    人喝醉了,也会麻木一些。

    “酒也不多啊!酿酒需要很多粮食,再蒸,用的就更多了。”

    李当之摇摇头,“吾下刀也快,能省点是点。”

    管亥有些无语,便随口问道:“你下刀为何如此之快?”

    “无他,唯手熟尔。”

    李当之不以为意的说道。

    这时,一名学徒忽然接着道:“成了是老师技艺精湛,死了就是天意。

    一点压力也没有,动作自然娴熟快捷。”

    “臭小子,找打!”

    李当之瞪着眼睛,扬手就抽,那学徒一缩脑袋躲了过去。

    “大帅,见笑了,这是犬子。”

    李当之一巴掌过去后,方才想起来管亥就在旁边,于是急忙行礼,尴尬的笑笑。

    管亥也尴尬的笑笑,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啊。

    他想了想道:“现在天热不说,回头天凉快了,我给你弄几具尸体。

    你解剖解剖,把人的身体构造弄清楚,以后下手会更游刃有余。”

    闻言,李当之瞪大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他儿子却是拍手道:“大帅就是大帅,见识卓远。

    阿翁你要谢谢大帅,说不得手术技艺能超过师公呢。”

    “呸呸呸!”李当之连淬了好几口,但惊恐的眼神中,却又隐含一丝希冀和好奇。

    ......

    这边和李当之说好事情,那边管亥少不得上前,宽慰伤者。

    天气虽然炎热,但经过酒精消毒,又有消毒的布包着,空气通畅,感染发炎的概率大大降低。

    而此时的饮食健康,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添加物,空气也很新鲜。

    所以,一般的病痛,大家都能扛过去。

    当然,心理作用也很重要。

    这就需要管亥这个黄巾大帅,对大家进行鼓励和安慰了。

    在管亥的安慰下,不少人眼中噙着泪花,他们何曾见过这样的督将。

    “大帅,俺好了还得上战场!”

    “大帅,俺也是。”

    面对这群可爱的士卒,管亥也有些激动,他故作轻松的开口道:“先别想着战场,我和其他兄弟们还顶得住。

    你们静心的养伤,等伤好了,贼人打跑了,我给你你们放假。

    你们先回家,陪陪家里婆娘和孩子!

    有本事的,再添个大胖小子。”

    “嗯!”

    “好!”

    不少士卒认真的点了点头。

    还有两个道:“大帅,俺还没娶呢。”

    管亥闻言笑了起来,没娶亲的是少数:“等你们伤好了就去县里挑,回头我和方慧说声,把非诚勿扰的活,再给你们整起来。

    让你们好好的挑。”

    “呜呜呜,哎呦,哎呦!”

    那两人兴奋的大叫,却扯动了伤口,连忙老实不已。

    轻伤区,大家的情绪还可以,到了重伤区就有些沉重了。

    之所以现在重伤区只有十几个,那是因为很多重伤的早就死去。

    而且很多人受的是致死伤,痛苦难忍,早央求熟识的帮忙补一刀......

    活下来的是相对轻一点的。

    但熬到现在,不是高烧不退,就是气若游丝,还有哀声呻吟的。

    “呃啊,呃啊......”

    看着这些人,管亥难免心情沉重。

    但这就是战争,没有办法。

    一将功成万骨枯,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那万骨。

    管亥其实搞不懂,后世为什么会那样的吹嘘各大名将。

    帝王将相们吹嘘也就罢了,我等草民吹嘘敬仰他们为甚。

    当然,那种保家卫国的除外。

    “大帅,俺看到了大贤良师......”

    就在这时,一名气若游丝的士卒忽然醒来,伸手在空中乱抓。

    管亥上前握住他的手。

    “大帅,俺看到了太平道......俺还看到了俺娘......她笑的好开心。”

    “放心吧,你是为了守护太平道而牺牲的。

    不但你会到太平天,你阿母他们也会去。”

    管亥沉声宽慰道,这个时候,人都快死了,自然要说些宽慰的话。

    而不是告诉他,世界上没有鬼,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你看到的都是幻象......

    那人一怔,眼睛忽然清醒过来,道:“大帅,俺要走了,万望大帅要照顾好俺的娃娃!”

    管亥点点头,郑重道:“放心吧兄弟,你是为了守护太平道而牺牲的。

    接下来,我会成立一个英烈青苗园,教他读书认字,骑马射箭。”

    “像羽林孤儿那样么?”

    闻言,此人愈发的精神起来,其也有不小的见识,居然知道羽林孤儿。

    “比羽林孤儿好一百倍,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去读书做官,还是练武从军......”

    话说到这里,管亥止住了声。

    因为他感觉到对方的手已经没了力气。

    不过,此人的脸上却挂满了笑意,似乎是安心下来。

    上能带阿母阿翁去太平天,下面的孩童也由大帅安排好......还有比这更宽心的么。

    “大帅!”

    其他重伤员有哀伤后悔的,也有性情豁达的,不一而足。

    有些人感激道:“俺多活了一年,还有了后,死了见了阿翁也有交代。”

    有些人喃喃道:“俺不想死,俺不想死,俺还想再曰小娘......”

    低低的哭声和呻吟声,不断的响起。

    不少人说着说着,就已经死去。

    管亥抬起头,看着遥远的天空。

    一时之间,他也有些迷茫,我这么冷血,对么,有意义么。

    仔细想想,帝皇轮回两千年,宛如巨大的血盆大口,不断吞噬着黎庶百姓,和那些看似高人一等的士大夫。

    他管亥就算能打败群雄,又能如何呢,不过是新的轮回。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忽而,一名士卒呢喃着死去。

    管亥霍然转身,看向那人。

    是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我踏马的从一千多年以后穿越而来,内心深处最大的理想居然还是当皇帝。

    真踏马的可笑。

    难道黄天是假的,太平天是骗人的?

    捅破了天,再立一个一样的天?

    格局就不能大点,有点理想和追求。

    吗的,老子要改变人类社会的规则,而不是做踏马的权力奴隶。

    至于成或者不成,尽力就是,瞻前顾后作甚,作甚!

    想到这里,管亥的神情陡然坚定起来。

    天下如棋,但怎么下棋,由我来定。

    ......

    临朐县城中,县署已经被临时征用。

    青州刺史赵琰,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济南相曹孟德并非不知兵,他麾下两千精锐,竟一战而没半,可见蛾贼精锐。

    如今严司马已成孤军,当速速撤退。”

    一名幕僚建议道。

    赵琰摆了摆手,道:“毕竟是郡兵,哪里有我家兵精锐。

    严司马和赵司马,皆擅山林。

    当令其于开阔处驻兵游击,不入深山即可。”

    幕僚又道:“方伯,那军司马夏侯惇,乃是夏侯婴的后人,又和曹家有秦晋之好。

    如今受了重伤,我们最好去看望一下。”

    赵琰点了点头:“理应如此,正好还要了解一下这一支黄巾蛾贼。”

    ......

    一间药味弥漫的房间中,夏侯惇左眼中的箭已经被拔掉。

    也是管亥连发五箭,气力衰弱,最后一箭没有伤到脑子。

    此刻的夏侯惇口中喃喃道:“某弟的尸体,某弟的尸体。”

    “元让,你放心吧,我一定把他的尸体要回来。”

    曹操郑重的说道。

    这时,身边苍头来报青州刺史来了。

    “赵青州来了?”

    曹操眉头一皱,拍了拍夏侯惇的手,走了出去。

    济南相,秩二千石。

    国相和太守相似,是郡国之地的军政一把手。

    后汉的管理,是天子朝廷直接对郡国的太守和相国。

    至于一州刺史,实际上是监察的职务,而不是行政权。

    刺史本名刺御史,秩六百石。

    从级别上看,刺史好像比太守小很多。

    但是刺史却可以督察一州的太守。

    太平时节,以小监大倒也很正常。

    但在东汉末年,因为各地的动乱,刺史的权力被不断的加大。

    因为县兵不过县,郡兵不过郡,乱兵一跑,郡太守无可奈何。

    所以更多的权力被下放到州刺史这里,隐隐的,州刺史权力不断加大,就有了一种是太守长官的错觉。

    或者说潜规则。

    当然,有后台的,或者说有势力的太守,自然不会把刺史看在眼中。

    “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