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国长公主
繁体版

第1章 正殿初见

    太后薨逝,丧钟还未鸣,一封密诏便从长信宫中悄然来到了滇国公主府。

    大夏西南边疆有一地,名为“滇”;滇国有一族,名为“摩娑”。摩娑族皆随母居,以母屋为姓,连滇国公主也不例外。

    传闻大夏开国之际,一摩娑女子救了当时还是将军的太祖皇帝一命,并率族人追随太祖,一路上招兵买马,拿下不少城池。

    后来太祖登基,感念女子恩情,欲纳女子为妃,谁知女子不愿入宫,情愿上战场打仗。太祖只好退一步,封她为“永宁公主”;没多久,公主凯旋,晋封“滇国公主”,仪比亲王,可与亲王一样前往封国“就国”,封国境内大小事务均凭公主意愿处置。

    恩宠逾制至此,太祖犹嫌不够,先是给公主汉名赐皇姓“元“;接着许是要弥补生前未能纳公主为妃的遗憾,公主去世后,太祖居然以皇后之礼将公主下葬;又考虑到摩娑以女子为尊,便下旨,“滇国公主”的封号和封国,可由每一代的长女世袭;

    这一代的公主,名为元泠。

    *

    伏鸾在她二十岁生辰当日被带到滇国公主府的正殿。

    “公主正在奉祠所祭拜祖先,原先是每日寅时祭拜的,今儿个身体不适,所以晚了些,姑娘别见怪。”素商亲自捧了新茶给伏鸾换上,瞄了眼配的茶点,对立在一旁的小丫鬟们厉色道:“没眼力见的东西,凰宁姐姐昨日如何吩咐的,还不重新换了去。”离得近的三四个小丫鬟一叠声道歉,连忙撤了点心。

    伏鸾喝着新奉的茶,看着这场戏,并不做声。

    她知道那些婢子不服,同样是丫鬟,她们资历甚至还比她高很多,凭什么她伏鸾可以堂而皇之坐在公主用来招待贵客的正殿?

    这一点她大概能猜出七八分。

    茶不够热,不喝便罢;点心是剩的,不吃就是。就算被奉为“贵宾”,她也不过还是个下人,大丫鬟教训小丫鬟,她没必要帮着说话,落井下石么……倒也不必。至于这份怠慢真的只是来自于下人的妒忌,还是公主有意为之,伏鸾还不知道,只能暂且记在心里。

    刚落座的时候,小丫鬟们上的茶伏鸾端起来还没送到嘴边就放下,素商以为她不好意思喝,便没多想;第二次端来的茶,伏鸾只是瞄了一眼,碰都没碰,素商这才发现,这茶连热气都没有,想都不想,必是上一拨茶没倒完,放凉了直接端上来。

    开始素商并没理论,那些小丫头心里想什么她一清二楚,她打小在滇国公主府长大,也经历过这些;可是看到桌上糕点都是前一日待客剩下的,不免恼火——得罪伏鸾虽不算什么,可伏鸾是公主亲自请来的,驳她的面子就是驳公主的面子,这在素商眼里心里是不允许的;更何况,堂堂滇国公主府,隔了夜的东西居然还能端上桌,传出去像什么话!

    素商算了算时辰,元泠快回来了,怕小丫鬟们再做什么手脚,便带了几个大些的婢子,亲自去典膳所端了四大四小共八样上等点心。果不其然,刚把点心布好,就有小丫头进殿通报“公主到了”。

    “不必行礼了,像我没来时一样就好,就当是姑娘家之间聊聊天。你就是想给我当贴身大婢的伏鸾?”伏鸾刚要行礼,便被元泠拦了下来。凰宁给素商使了个眼色,素商便将其他下人都带了出去。

    “奴婢正是伏鸾。至于‘想当贴身丫鬟’,那是朝山节①时祈福,胡乱写的,还望公主见谅。”伏鸾答道。

    客座离主位有不少距离,加上中间隔了帘子,伏鸾即使抬了头,也看不清公主的长相,只模模糊糊看到凰宁伺候她喝了什么东西。平日里和凰宁一起贴身伺候公主的姜夫人此刻倒是不在。

    “呵,真应该让高贵的公主殿下也尝尝凉透了的茶和隔夜的糕点。”伏鸾暗想,“别是因为祈福的事惹凰宁生气了?”

    “没有人会因为这个责怪你的。”元泠和凰宁相视一笑,“只是朝山节是我族祭拜格木女神②的正日子,你怎可在祈福时乱写一气;乱写也就罢了,别人祈求姻缘、钱财和权势,你倒好,都祈福了还只想着做丫鬟。倒是说说看,心里怎么想的?”

    “那时奴婢初入府,什么也不懂。奴婢是想在公主府长久伺候下去的,既然要做就做最好的。做奴婢没有不看人颜色的,但与其看同为下人的其他人的眼色,不如只看公主一人的眼色;又听资历久的姐妹们说,公主对贴身大婢极好,如同亲姐妹一般,所以……但那只是当时的想法,奴婢绝无……”

    “你是滇国公主,过两日启程进宫。明面上是探望久病未醒的皇后,实则奉长信密诏进宫查探。”元泠似乎并不在意伏鸾的话,自顾自地说了起来。

    “哎?”伏鸾看不清元泠的脸,更猜不透她心里打的什么算盘。

    “意思是,你的心愿公主准了,但你要先帮公主做事。”凰宁见伏鸾仍不明就里,进一步提点道:“公主不方便离府,却有件非办不可的事,必须要‘滇国公主‘亲自进宫。公主挑了几日,觉得你最合适。你若办好了,就不用干伺候人的活了;办不好嘛……”

    “能为公主办事,自然是奴婢的福气。可……冒充公主是死罪……”伏鸾虽不知公主让她办的究竟是什么事,但总觉得不大好。她有些后悔,却又走不得,更怕得罪公主。

    元泠笑了笑,说道:“你是我府上的人,我哪有让你去送死的道理。放心好了。本公主不仅保你不死,还能保你半辈子的富贵。”

    伏鸾抿着茶,似乎在犹豫着什么。元泠也不催她。

    过了半刻,伏鸾方缓缓问道:“公主这‘富贵’怕是要把事办好才有,奴婢不敢奢求。只想问,若事情没办好,又当如何?”

    “这个嘛……我也不知。本公主只知道,你母亲病了,干不了活,看了几个大夫都不见好;妹妹又小,一家子都指着你的月钱。你若答应替我跑这一趟,不仅钱财有着落,本公主还会派全滇国最好的医女给你娘治病。你就当上了贼船,不仅能给母亲治病,还有钱拿,不好吗?”元泠答道。

    伏鸾皱了皱眉,心里想道:“原来在这等着我,我还真以为她是因为祈福之语找的我。”

    “你这丫头,好生磨叽。不想答应痛快说声便是,公主还能吃了你不成?”凰宁见伏鸾低头不语,脾气不由得上来,也顾不上旁边的元泠了。

    “既然公主能保奴婢不死,奴婢答应便是。只是滇国进宫光路上就得不少光景,家里……”伏鸾心里自有盘算,暂且将此事应了下来。

    “我知你担心病母幼妹,已派姜夫人带着侍女去你家。打今日起直到事情办完你安全回来,你的月钱和一应待遇和凰宁一样,有凰宁的就有你的;你家里的一切开销都由我府上承担,哪怕是买田地盖房子,只要令堂开口,本公主一切都依你们。到宫里得的一切赏赐,都归你自己所有,不用报备给我。怎么样?如果能接受的话,换个地方,本公主告诉你来龙去脉。”

    “伏鸾全凭公主安排。”伏鸾低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