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星麟剑记
繁体版

第五十六回 王朴

    郭荣之子郭宗训,尚在换牙,故南征之时,一应事务皆由“东京留守”王朴便宜从事。

    王朴生于唐哀帝天祐三年。

    少时聪颖,博览群书,四十岁中进士,在后汉枢密使杨邠手下任职。

    可做了没两天,他觉得后汉迟早要出政变,便脚底抹油,溜了。

    果然,外戚弄权,血洗朝廷,诛杀杨邠等人,连坐阖府宾客,凡与杨邠等有来往者,一并搜捕处死。

    彼时大臣之中,只有后周太祖郭威带兵在外,故而逃过一劫。

    正因此事,郭威兵变称帝。

    王朴因提前辞官隐居,亦躲过一劫,此刻便趁机入仕,在郭荣帐下当了个幕僚。

    郭荣即位之后,王朴一路高升,两年之内,便坐到了宰辅的位置。

    可你要觉得王朴就是个谄媚的从龙近臣,那就大错特错了。

    王朴为人刚正不阿,脾性强硬,一干朝臣唯恐避之不及。

    昔年赵匡胤自巴公原大破北汉联军,一战成名,颇得郭荣宠信,加封检校太尉。

    而赵匡胤每逢战时,常常大张旗鼓,单骑巡营,故意暴露帅位。由是天下皆知赵匡胤威名,若在战场见之,无不胆怯三分。

    所以,习惯使然,素日里,赵匡胤也喜欢大张旗鼓,要仪仗出行。

    一日,赵匡胤下朝,走在半道,未出宫门,竟被一个惊了马的殿直冲撞了仪仗队。

    这倒霉的殿直骑士乃是郭荣的亲卫,不知为何,本当是缓行的马儿,见了赵匡胤的大轿,便发了疯似的冲撞而去。

    虽然这个殿直急忙控马,及时避开仪仗,可这一下折腾,倒教赵匡胤的轿夫措手不及,纷纷撒手躲避。

    八抬的大轿,少一个轿夫,便要翻到,何况现在?

    一众轿夫齐齐撒手,那轿子“咚”地一声便砸在地上。

    彼时赵匡胤正美美地打着大哈欠,猝不及防,一个大颠簸,险些把赵匡胤抖搂下来。

    没下来是没下来,谁知道,赵匡胤哈欠没发完,受着折腾,上齿叩下齿,把舌尖儿微微咬了一下,痛得他眼角挤出泪珠儿来,刚发出“呜呜”的痛叫,立时便咬住大牙,死死吞下呻吟。

    好面子这事儿,谁都一样。

    仪仗被冲,舌尖儿被咬,赵匡胤痛怒交加,执起此人便去宰相魏仁溥面前告状。

    “唔魏,唔魏,唔魏相,此了嗯,葱,葱子盎勒,本酥爱,希唔盎,唔魏相,严呲嗯!”

    口齿不清的赵匡胤,死死拽住魏仁溥的衣领,吓得魏仁溥汗流满面。

    “赵,赵太尉,你有话,慢慢说,别抖,别抖……”

    好容易掰扯清楚,魏仁溥却踌躇不已。

    彼时赵匡胤已是禁军大将,加封检校太尉,威势甚重。

    可殿直骑士,向来都是郭荣的近臣,也不能随便处置。

    两头不讨好,相较取其轻,魏仁溥迫于威势,只得下令,教宣徽院惩处这个倒霉的殿直骑士。

    可巧,王朴同日当值,在一旁听见,竟慢慢走来,面不改色:“太尉名位虽高,未加使相。殿直,廷臣也,与太尉比肩事主,太尉况带职,不宜如此。”

    这话有些带刺。未任宰相,便敢胁迫宰相,还有什么不敢的呢?

    魏仁溥听了此话,吓得心跳不已。

    要按赵匡胤的脾气,此话一出,岂有不发作的道理?

    奇怪的是,赵匡胤居然一下就萎了,唯唯诺诺地离开。

    宫中有不少建筑年久失修,考虑到两淮正在用兵,不宜再大兴土木,郭荣二讨淮南之前,点了宗庙祠堂等建筑,特意嘱咐王朴监修。

    上下不知王朴的厉害,觉得郭荣不在朝,便渐有怠慢之心。

    宗庙乃是祭祀之所,是维持一个王朝“正统”的核心力量。

    动土、破房、拆旧、建新,都有十分严格的时间规定,不可拖延,不得提前。

    可总有人不知好歹,做事怠慢。

    翻修宗庙房檐之时,有一个普通的民工,因“消极怠工”,被王朴抓住,也不细问,只教人抓出庭中,就地鞭刑二十。

    这民工气不过,小声嘀咕着发牢骚道:“俺不过是患了病,这才行动迟缓了些,若是俺们虞候在此,定然不会这么随便就处罚俺们……”

    可惜,王朴耳力不错,偏偏听将了去。

    “你不服?你可知道这宗庙的拆建都有严格的工期?早一日迟一日,都是对祖宗的大不敬!你不是说你们那个什么虞候很能吗?来人,执我手令,把那人擒来……斩了!”

    不多时,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滚落。

    四下,噤若寒蝉。

    可怜这虞候,到死也不知如何开罪了王朴。

    那民工见了,更是吓得手足瘫软,惊病齐发,半条命又去了大半。

    自此以后,朝中无人敢撄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