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古
繁体版

第33章 江边渔村

    待到城主父女二人走远,那男子说道:“芸秀......玟玎,爹知道你有野心,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才会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玟玎。爹没有什么才能,能当上这个城主也是听了你的谋划,爹不在乎城主之位,但爹想要帮你,只是这个人不过是铁匠,值得你两次分别以打造兵器和盔甲为由来拜访他吗?”

    “值得。”那白衣女子淡淡道:“爹,你只知他是铁匠,那你知他的修为是炼气八层吗?”

    男子失声道:“炼气八层!他比老城主还要厉害!?”

    他口中的老城主自然不是指章天霍,而是那个被围杀而死的老城主。

    “爹你只看到隔阳城明面的势力,对于暗中的势力却一无所知,往日为西城巡守司的时候尚且无事,如今身为城主,便有些危险了。”

    但若只是当一城之主,并不需要如此上门拜访,拉进关系,只需各自井水不犯河水便可,只是她的志向岂是一城之主......

    赵晋吃过早饭,辞别了许师,问明了路,从西门而出。

    他向西行走了十多里,山渐青翠。

    群山峰峦叠嶂,山上长满了古树,树木已经抽出新芽,郁郁青青,漫山点缀着脆嫩的青绿。

    山间似有黑影闪动,小小的身影穿梭其中,相互追逐,嬉戏打闹。

    突然,赵晋听到了哗啦的水流之声,心中一喜。

    他腾身而起,飞上树梢,脚尖踏在树梢长出的嫩芽上,踏着树梢向山顶飞去。

    林间的小鹿正用嘴拱开湿润的泥土,吃着泥被下的青草嫩芽,却突然听到头顶传来破空之声,瞬间被吓得亡魂皆冒,一溜烟跑得不见了,躲进山缝之中,过了很久才又走出来继续寻找食物。

    赵晋飞到山顶,终于看见了远方的大江。

    江水滔滔,寒气蒸腾。

    他坐在山顶古树的枝丫上,取出绘有地图的牛皮,细细查看一番四周的地理,惊喜道:“池黎江,我到了此处了。”

    他收起地图,向那条大江奔去。

    他奔袭了半个时辰,终于抵达那处大江。

    大江水流湍急,哗哗作响。

    赵晋一股脑扎进江中,随波逐流。

    江水很是湍急,其中又有暗流涌动,赵晋在其中被江水卷动,时而浮出水面,时而又沉到江底,时而又逆江游动,很是快活。

    有时会被江中礁石卡住,他便会扑腾几下,从礁石中脱身,继续随着江水向下飘去。

    赵晋自幼便在寒鸦江中游泳,水性极好,丝毫不担心自己会溺水,倒是在水中他如同鱼儿一般。

    此去路途遥远,让江水载自己一程倒是不错,他气息用尽时便会浮出水面大吸几口,随后又沉入水中,虽江水而动。

    偶尔会碰到大鱼前来吃饵,一口将他的半个身子咬住,摇头晃脑撕扯一番,赵晋也不挣扎,任由大鱼撕咬自己。

    大鱼咬不动赵晋,又食之无味,只得将他吐出来,摆动尾巴离去。

    他没入江中向下漂去,甚至感觉自己有些困了,于是浮出水面猛吸几口,随后沉入江中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赵晋感觉冲刷自己的江水更急了,他从半眠中清醒,才发现有什么东西绊住自己了,他伸手抓取,竟是细密的渔网。

    他本想挣破这渔网,但心念一动,没有挣脱,任由渔网渐渐向上拖去。

    杨家村,一个池黎江边的小渔村,村里人大多以捕鱼为生。

    今日杨家村的杨江杨游父子照例出门打鱼。

    杨游已经十六七岁,早已精通打鱼的技艺,今日也像往日一般父亲架船出门打鱼。

    他和父亲坐上小船,小船的一头绑着一条绳索,绳索的另一端则是系在岸上。

    江水太过湍急,若是不将小船绑在绳索上,小船会被江水冲走的。

    有时小船被江中大鱼拱翻,船上的人也可拉着绳索游回岸边,不至于被湍急的江水冲走,回到岸上后便可拉动绳索取回小船,不至于丧失了谋取生计的手段。

    他们坐上小船,划动船桨,向江心驶去。

    江岸上站着不少人,但大多是些妇人,而家中的男人则在小船上,驶向江心准备捕鱼。

    他们守在绳索旁边,自家渔船要是翻了,他们也可以拉动绳索,做出补救。

    春季来临,鱼儿也活跃了起来,最近他们的鱼获也很是不错,有些吃不完的鱼儿,杨游的娘亲便用盐腌了,挂在门前的院子里腊干。

    等下次赶集的时候便可以拿到集市上卖掉,补贴家用。

    父子二人坐在小船上,杨江笑道:“小游,最近的鱼儿都从江底的石缝中跑出来找吃食,这两天的打了不少鱼,你娘亲都腊干了。今天我们再多捕些鱼,让你娘亲腊干,过几日集市开了便去集市上卖掉,加上这些年攒下的钱,差不多可以给你去邻村说一门媳妇了。”

    那被唤作小游的男子身材健硕,比他爹的个子还要大,听到父亲的言语,笑道:“爹,我不要这么早说媳妇,捕鱼够吃便行了。”

    “混账!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传宗接代是亘古不变的天理,爹娘都盼着你成亲,你倒不愿成亲了。”他有些生气了。

    小船驶到接近江心的位置。

    杨游与父亲一人一副渔网,各自站在船头船尾撒网。

    他一网撒下,一小会后拉动渔网,渔网很是沉重,他心中一喜,知道上货了。

    但等他向上拉动时,不知是江水太过湍急的原因还是鱼获太多,他拉动渔网很是吃力。

    但另一边他爹的渔网也上货了,他只能自己使劲拉动渔网。

    好在渔网虽然沉重,但还是能够拉动。

    渔网也渐渐被拉出水面,他定睛看去,水下好像有黑影闪动,但浪花朵朵,让他看不清水下渔网中到底是什么。

    他又猛拉一把,一只腿浮出水面,腿上挂着一只兽皮鞋。

    他吓了一跳,惊呼道:“爹,我捞上来一条腿。”

    船尾传来骂声:“混账!鱼哪来的腿?我看你是不想成亲人傻了!”

    他回到:“爹!不是鱼的腿,倒像是人的腿!”

    他又猛拉一把,赵晋的身体也浮现出来。

    “爹!不是腿,是一个人,一个人被我捞上来了。”

    “人?!”杨江也吓了一大跳,急忙丢下手中的渔网,把定船的青石搬到船尾,这才几步跨过,来到船头。

    他定睛看去,一个人正在网中躺着,江水冲刷,泛起雪白浪花。

    他面色如土,道:“混账!活着的才算是人,这玩意已经被泡得肿胀了,分明是一具溺尸!”

    他一把夺过渔网,将杨游拉倒自己身后,骂道:“晦气!真他娘蛋的晦气!还有什么比打鱼人捞到溺尸更晦气,真他娘蛋的!”

    他叫骂不停,回过头去,道:“快念!”

    杨游不解道:“念什么?”

    “蠢货!快念‘大吉大利’!”

    杨游迟疑,问道:“念这个有什么用?”

    杨江气急,一脚踢在杨游屁股上,但他没敢用力踢,担心会将杨游踢入江中,骂道:“叫你念你就念!”

    杨游口中念叨着“大吉大利”。

    “转过身去念。”

    杨游正要再问,却看见杨江狠狠瞪了自己一眼,只得转过身去。

    杨江看着网中的“溺尸”,也不断念着“大吉大利”。

    他开口道:“大神在水中溺亡,小老儿捞到大神的贵体,本该恭恭敬敬将大神请上岸,为大神置办香烛,让大神入土为安。只是小老儿家底太薄,连一具薄皮棺材都买不起,若将大神请上岸只怕会辱没了大神,况且杨家村也有不少是水葬,今日老儿便再将大神放回江中,也算是半个水葬,还请大神不要惦记小老儿。”

    他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大吉大利!阿弥陀佛!大吉大利!”

    念叨完毕后他想要丢下渔网,让渔网随溺尸一同漂去。

    但他又有些舍不得,渔网可贵了,扔掉只怕自己家会吃半个月的糟糠腌菜才能再买一副渔网,况且自己儿子也快说亲了。

    他蹲下身,颤抖着想要解开渔网,将“溺尸”倒腾出去。

    但下一刻,那具“溺尸”睁开双眼。

    他惊叫起来:“鬼......鬼啊!”

    他再也顾不得心疼渔网,甩手将渔网扔出去,但渔网好像黏在自己手上了一般,怎么也丢不掉。

    四周的渔民听到他的惊叫,纷纷叫到:“杨老头别慌,我们来救你!”

    那些小船纷纷向这边驶来。

    这时,他听到水中的“溺尸”说道:“老伯别害怕,我不是水鬼。”

    杨江被吓得瘫倒在地,喃喃道:“水鬼开口,我没救了!我以打鱼为生,纵使逃得过一时,难道能以后能不入江吗?”

    他只能说道:“我愿代替你成为新的水鬼,但你不能害我儿子!”

    他身后的的杨游悲愤道:“爹!我们跟他拼了!”

    不料那水鬼一只手扒在船沿,从水中爬上了船。

    赵晋扯开渔网,抓下缠绕在自己头上的水草,站起身来,说道:“老伯,我真不是水鬼!”

    此时那些小船已经围了上来,群情激奋的渔民们抱着船桨,嚷嚷着跟水鬼拼了。

    赵晋看着越来越近的渔民,有些无奈,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渔民当做了水鬼。

    眼见其他小船越来越近,他倒也不可能与这些渔民当真打一架,他正要再钻回水中时,人群中响起一个声音:“他不是水鬼吗?为什么能离开水里跑到船上去。”

    众人醒悟,水鬼是溺死的人,亡魂不灭被禁锢在水中,只有将其他人拖入水中才能解脱转世,而那个被他拖入水中的人便会成为新的水鬼。

    但水鬼是不能离开水里的,而他却离开水登上船头,那么他一定不是水鬼。

    众人松了一口气,他们是靠江吃江的渔民,与水鬼拼命还是有些怵,其中一人问道:“你到底是谁?”

    赵晋答道:“我是上游村子的人,名为赵晋,以砍柴采药为生,今日不幸从山上坠落,掉入江中,多亏了老伯将我捞起来。”

    众人恍然,道:“原来是上游村子的人啊,砍柴都能摔到江中,倒也是个苦命人,要不是杨老头捞起来,只怕真成水鬼了。”

    众人各自散去。

    赵晋也像模像样的向两人作揖致谢。

    杨江终于明白他不是水鬼,连忙摆手道:“不过偶然而已,不必放在心上。”

    赵晋帮忙一起捕鱼,半个时辰后鱼儿便塞满了船舱,四处乱蹦。

    杨江向岸边挥手,示意收工。

    岸边妇人拉动绳子,船上三人划动船桨,小船缓缓向岸边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