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我的丞相父亲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孟光一振袖:

    “字的一笔一划都有其含义,这是从古流传至今的,我们如果改变了,那么圣人之意会不会也随之改变?”

    诸葛瞻答道:

    “正如我刚才所说,字的形状一直都在改变。秦用小篆,汉用隶书。难道我不改变,字就会永远保持不变吗?”

    孟光说道:

    “这并非是一码事,事随时变!字缓慢的变换,那是良者留,劣者去。变的不对的字会被士人抛弃,而那些应该改变的则会保留下来。”

    “而你要做的事是要突兀的将字都给改掉,那就一定会有字意改变。到了那个时候圣人之言恐怕都要被你毁去!”

    诸葛瞻答:

    “恐怕孝裕先生是在危言耸听吧?”

    “《诗》是孔子亲自编纂,现在流传于世的却有《齐诗》、《鲁诗》、《毛诗》、《韩诗》”

    “请先生教我,这四家《诗》,哪一家才是儒学正统?”

    “仲尼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可现在却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邹氏传》、《春秋夹氏传》”

    “我想请问先生,这些传中哪一传是真正的《春秋》?”

    孟光愤怒至极:

    “纵然你说得对,可你这样做,不是令情况更加恶化吗?”

    “原本大家只是对圣人之言的表述有所争议,你这样做,连圣人之言都给改变了!”

    “这样做是可以的吗?”

    诸葛瞻摊了摊手:

    “怪哉,原来孔仲尼是用汉隶书写的《春秋》!”

    孟光气的重重一拍案几。

    诸葛瞻问道:

    “先生是觉得简化字是一种低等的文字,它不如我们现在正统的字,对吗?”

    孟光的表情变得欣慰,他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

    “没错,简化字不配记载圣人的微言大义!”

    诸葛瞻一拍掌心:

    “没想到我竟然与先生想到一块去了!”

    “每当我想到蛮夷茹毛饮血,率兽食人,就觉得很是痛心。”

    “圣人爱人,以至爱天下之人。”

    “虽然蛮夷不算是人,但也能勉强算是半个人吧!圣人教化万民,我们勉强教化一下蛮夷如何?”

    孟光心中升起一丝不详的念头,他的手揪住自己那白花花的胡子,眼睛直直的盯着诸葛瞻:

    “你想?”

    诸葛瞻朗声说道:

    “我很赞同先生所说的话,这简化字确实无法用以记载圣人的微言大义。但我们可以用低等的简化字教化蛮夷。”

    “如此一来,汉人用正体字,而蛮夷虽然只能用简化字,却也能稍微知晓圣人的微言大义。”

    “圣人的大义得到了传播,蛮夷得到了教化,华夏贵胄与蛮夷更是井然有序,如此一石三鸟的美事,孝裕先生一定会赞同的吧?”

    孟光的手用力,差点将他的胡须揪下,猛地站起,指着诸葛瞻说:

    “你,你,你,这是诡辩!”

    突然,他两眼一翻,将要跌倒在地上。

    诸葛瞻吓了一跳,这个岁数的人摔一跤可不得了。他一个箭步向前,将孟光托住,缓缓放在地上,求助的看向来敏。

    来敏忍俊不禁的哈哈大笑。

    走向前去,将手放在孟光的胸前,替孟光顺着气。

    他笑眯眯的对诸葛瞻说道:

    “我曾经听说丞相在五丈原把伪魏司徒王朗骂死,我不相信。今天见到你,我算是知道苏秦、张仪长什么样了。”

    诸葛瞻冲来敏眨了眨眼:

    “不过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罢了!”

    “孟学士越是向我夸赞所谓正体字有多么的好,一字不可改;那到最后他便越是无法反驳自己。”

    “毕竟如此好的正体字如何能给蛮夷们使用?”

    “蛮夷们自然是只能用残缺不全的简化字了!”

    来敏听着诸葛瞻的解释忍不住再度笑出了声:

    “反正你只想将简化字造出来,你坚信你的简化字一经发明就会取代所谓正体字?”

    诸葛瞻冲孟光努了努嘴:

    “看样子孟学士也对此深信不疑,否则怎么会气的晕过去?”

    来敏与孟光是几十年的老冤家,两人一个治《春秋左传》、一个治《春秋公羊传》,天生的不对付。

    此刻见老对手吃瘪到晕厥,来敏实在忍不住不笑。

    他边笑边拍着诸葛瞻的肩膀问道:

    “你怎么就觉得我一定会帮你?”

    “是啊!敬达,你可不能帮他,你要是帮他,汉家衣冠可全都毁了!那些圣人之言也会失传,我儒家的道统,将会不复存在啊!”

    孟光不知何时醒了过来,一副眼泪汪汪的样子看向了他的老冤家来敏。

    来敏只是笑着,过了片刻才慢悠悠的说道:

    “你还记得丞相在时是怎么评价我的吗?”

    “敏乱群,过于孔文举。”

    来敏重复了几遍,然后哈哈大笑起来,直笑到眼泪都要流出来。

    “孔文举算什么?不过是《父母无恩论》罢了!”

    “你说简化字要断了儒家道统,我怎么不信呢?”

    来敏装出一副好似什么都不知道的表情,看向诸葛瞻:

    “瞻儿,你说你这个简化字要给谁用来着?”

    诸葛瞻大声回答道:

    “敬达先生,简化字是给蛮夷用的!因为蛮夷不配用正体字,而我们又想教化蛮夷,是故准备发明简化字。”

    来敏拍了拍孟光的肩膀:

    “孝裕啊!你听到了吗?瞻儿说的非常清楚了,这个简化字是要给蛮夷用的,怎么会断绝圣人道统呢?”

    “我看啊!瞻儿做的事很对,这叫长幼有序,秩序分明。我们用正体字,教化蛮夷则用简化字,甚好,甚好!”

    孟光气的发出呼呼声,诸葛瞻真怕他一个没缓过来,直接抽了过去。

    “你们别装了!”

    “如果将字简化,那不仅是蛮夷可用,底层不识字的百姓难道不会用吗?如果百姓使用了,那底层的士人会不会用?到了那个时候,占了绝大多数的人都使用简化字,剩下的人又怎么会用正体字?”

    诸葛瞻诧异的看向了孟光:

    “百姓为什么要使用简化字,若是你们教导百姓的话,他们当然只会用正体字了?”

    “你们视百姓如草芥,为什么也要别人也视百姓如草芥?”

    “孟子的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你都学到哪里了?”

    “百姓喜欢的,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来敏乐的哈哈大笑:

    “好,好,好!此语当浮一大白!”

    “丞相在时曾说:敏乱群,过于孔文举。”

    “我却要说:瞻乱群,过于来敬达!”

    引: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