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太子爷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 以少胜多

    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这是赵廷轩前世,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前说的一句话。

    萨尔浒之战,明朝调集几十万兵马(号称47万,实际兵马有说20万,有说15万,有说10万)围剿后金六万军队。。

    在大明兵力远胜后金的情况下,却被后金分而击之,一路一路剿灭,最终明军大败,后金真正崛起。

    同样,纵观历史上大多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是兵少一方不断用计分割敌军,给自己创造以多打少的机会,最终走向胜利。

    所以在参谋部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赵左孟、赵廷轩简单商量了几句就同意了。

    大体框架既已定下,接下来就是填充细节。

    “父皇,儿臣愿率兵马前往,不破敌军绝不回转。”康王赵廷信第一个请战。

    “好,我儿英勇,不知信儿你要多少兵马才够。”赵左孟不经大声夸赞。

    对于赵廷信的作战能力,宋朝上下都是信服的,事关宋朝危亡,这种关键时刻,这种事只有交给赵廷信,赵廷轩和赵左孟才能放心。

    “若是想要尽快击败几路兵马,自然兵马越多越精锐越好。”赵廷信说道。

    “那好,朕就把骑兵百户所,第一、第二、第三百户所全部调给你,你可有把握。”赵左孟略一思索便决定道。

    这直接就是把大宋全部精锐人马都交给了他。

    赵廷信起身保证道“父皇放心,儿臣必不让伪楚那三路援兵到达蓝山。”

    就在这时吕文侯插话道“但如此还有一虑,康王殿下将国内精锐兵马全部带走,虽朝廷还有近千兵马可以调动,但战力却只是一般。

    若是蓝山县兵马突然来袭,怕是胜负难料啊。”

    吕文侯说的其实比较委婉,实际上如果真打起来,基本上是输多赢少。

    此事倒确实难办,如果上游村被攻破,那哪怕赵廷信三战全是大胜也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不让赵廷信前去,一旦等几路兵马汇合,那再想战胜绝对是希望渺茫。

    正在众人为难之际,赵廷轩这时开口道“其实在蓝山县城的军队之中,最为可虑的也就蓝山县巡检司那百人兵马而已,其他之人战力羸弱,不足为惧。”

    “平阳县两个巡检司兵马都已到蓝山县城,太子为何如此说?”范启连忙问道。

    第二次反围剿战争之中,郭应带的一百巡检司兵马之精锐给了宋朝君臣很深的印象,因此他们对各地巡检司的兵马都非常忌惮。

    赵廷轩开口道“具孤所知,平阳县两个巡检司,兵不过五十,且装备破烂,训练极差,战力绝不比普通县勇强上多少。”

    “太子殿下怎知此事?”范启惊讶的问道。

    赵廷轩随即把他和郭应的对话一一说了出来。

    正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赵廷轩去见郭应就是为了了解楚军的详细实力,而郭应作为一县巡检,又是世袭,自然对这桂阳州各地巡检司的情况了如指掌。

    具他所说,桂阳州总共五个巡检司,但除了他这个蓝山县巡检司以外,其他四个巡检司都是兵员不足五十,装备几乎没有,兵丁更是几乎没有巡检。

    其实这也不奇怪,王朝建立时间越长,军备就越松弛,吏治也越腐败。

    就说这楚军之中,军饷被层层克扣简直是家常便饭,从一开始下拨,你拿一点我拿一点,最后能到底层士兵手上的能有两三成就不错。

    军队之中更是吃空饷横行,像郭应这种只吃三分之一的空饷的武官几乎绝迹。

    更可笑的是,郭应虽然吃了这三分之一的空饷,但确实为了养兵。

    发到他手上饷银本来就少,哪怕他一点不克扣都不够养150人,为了养这支军队他只能吃空饷,甚至还倒贴了不少,可以说是郭应已经属于楚朝难得的干材。

    其他的武官,像那种只吃一半空饷的已经属于清廉之官了,正常至少也要吃五分之三、四,而桂阳州其他四个巡检司衙门就是这个情况。

    而且巡检司巡检以及很多卫所的百户、总旗这些武职都是世袭官位,所以他们手下的士兵对于他们如同奴仆,被叫去替主官耕种、打杂这属于家常便饭,这些士兵干农活、杂役倒都是一把好手,但让他们打仗……

    听完赵廷轩的讲述,在场众人都不经神情一松,甚至有人脸上都露出了笑意,本来最顾虑者就是那几个巡检司兵马,如果楚军真如郭应所说,那一仗他们的胜率至少要提高三成。

    “虽是如此,但伪楚兵马人多势众,仍不可轻敌,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更何况楚军并非兔子,我军也不是狮子,不得轻敌。”赵廷轩看出众人的心思,不经严肃的说道。

    “谨遵太子殿下教诲。”众人起身齐齐称是。

    待众人重新落座,吕文侯开口说道“若是如此,那蓝山县城中的兵马威胁性倒要大大降低,那我们的计划其实可以更大胆点……”

    ……

    临武、嘉禾两县县令在接到州衙的命令之后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召来了巡检司兵马,然后又征集县勇,抽调衙役,每县凑了六七百人就向蓝山县赶去。

    而平阳县也在府衙的督促下,又征调了三百多县勇支援蓝山县。

    平阳县的三百多县勇正在赶路,突然远处烟尘四起,马蹄声大作。

    随即,七八十骑兵就气势汹汹的像他们冲了过来,同时骑兵后方人影重重,足足有三四百兵马向他们冲来。

    这次率领平阳县人马的是一个吏目,吏目为各州衙属官,从九品,每个州都设吏目一名,掌文书、分掌州事,其中桂阳州的武备之事也归这位吏目分管。

    这位胡吏目见有大军杀来,不经大惊失色,连忙调遣兵马迎敌。

    但所来兵马都是宋军精锐,随着骑兵冲杀而至,赵廷信更是带头冲锋,一波冲锋之下,三百县勇不经死伤数十,本就勉强成阵的队列顿时乱成一团。

    随后,三个百户所就从两面掩杀而至,随着弓箭手一波齐射,挤在一起的县勇又是死伤几十,然后刀盾兵和长枪兵就排着队列冲了上去。

    步兵配合骑兵的攻击,对付这些毫无战斗经验且装备破烂的县勇,战斗仅仅持续了半盏茶时间,宋军就胜势已定。

    县勇们四散奔逃,宋军则漫山遍野的开始抓俘虏,那名吏目也很快被俘虏。

    待宋军打扫完战场,抓了大批俘虏并把县勇所有的武器收缴,骑兵百户所百户王成靠近赵廷信道“王爷,可以出发了。”

    赵廷信点了点头一挥手大声道“全军集合,向州城进发。

    骑兵随本王先行,步兵由骠骑大将军王成统领,务必尽快赶到。”

    “遵命。”一众将领齐声应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