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太子爷
繁体版

第四十七章 招揽失败

    房间中人正是蓝山县巡检郭应,前段时间被县令李文州陷害入狱,在被和赵家一众亲眷一起押往州衙的时候被赵廷信顺道一并劫了回来。

    这可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楚朝朝廷命官,虽然只是个从九品,但仍旧让宋国君臣欣喜无比。

    赵左孟亲自下令将其关押起来,不过也没有虐待,而是好吃好喝待着。

    正琢磨怎么拿他做点文章的时候,州衙的围剿大军就杀了过来,宋朝君臣只能先延后对他的处理。

    听到赵廷轩的声音,郭应勉强抬起头问道“你是谁?我们以前见过?”

    “孤乃大宋太子赵廷轩。”赵廷轩淡淡说道。

    “什么太子,只不过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无知匪徒而已。

    本官劝告你们一句,早早投降归案,或可保下一二远亲,再负隅顽抗,到时九族皆灭,悔之晚矣。”郭应不经嗤笑一声。

    赵廷轩也不反驳,只是淡淡说道“郭巡检倒是忠于楚朝,只是如今不也身陷囹圄。

    若不是我朝兵马将你救出,等郭巡检被押到州府受审,怕是也难逃菜市口一刀吧。”

    从那个徐书吏和郭捕头口中,他已经清楚了这郭应被抓的前因后果。

    当然,这次给郭应定的罪主要是指挥不力和玩忽职守,大概率不会被判死刑,这是赵廷轩的夸大之言。

    但是被罢官夺职、处以监禁流放等刑罚还是很有可能的。

    就算是这,对于郭应和整个郭家而言也无异于毁灭性打击,所以听到这话,他也没有力气辩驳,整个人的精气神立马萎靡了起来。

    赵廷轩接着说道“不知巡检以后有何打算?总不至于去楚朝官府自首吧。”

    郭应没有接话,而赵廷轩则继续说道“我观第二次围剿之战,郭巡检指挥有度,若非他人拖累,当时结局或将逆转。

    若是郭巡检愿意,可入我宋朝为官,我朝愿以尚书之职以待,不知郭巡检愿否?”

    本萎靡不振的郭应听到此话,不犹再次嗤笑起来“就你们这所谓的大宋王朝,就算把皇帝让给我当我也不当,更别说区区一尚书了。”

    见郭应不心动,赵廷轩也不意外,继续淡淡道“既然郭巡检不愿意孤也不尚书何烨,只是不知巡检是想死还是想活?”

    “想死如何?想活又如何?”郭应来了兴趣,毕竟能活谁也不想死。

    不过他又想起什么,随即补充道“如果是想让本官投靠你朝,那就免开尊口。

    本官一人死不足惜,但若是牵连九族,那本官真是百死难赎其罪。”

    赵廷轩摇了摇头道“倒也不难,只需巡检回答孤几个问题即可。”

    “什么问题?”郭应好奇道。

    “我想知道桂阳州几个巡检所的具体实力。”

    ……

    如今,整个大宋王朝都在为第三次反围剿之战做着准备。

    而在得知州衙大军即将来剿的第三天,刘宁再一次连夜赶了回来,带回来一个令大宋君臣变色的消息。

    桂阳州知州许应之为能一举剿灭这个伪宋王朝,为防万一,不但派了平阳县的人马过来,还派人去调临武、嘉禾两县的兵马,同时平阳县境内还在继续征调县勇前来。

    临武县和嘉禾县都是桂阳州的下属县,两县也各有一个巡检司。

    临武、嘉禾两个巡检司,再加上各自的衙役、县勇,加起来怕是少说也有上千人,如果再加上已经到蓝山县的平阳县人马以及蓝山县的本地人马,怕是最后能聚集起两三千之众。

    可以看出这个许知州也是个谨慎之人,并没有因为小视这个伪宋王朝而轻忽大意。

    如果是这样,这次大宋王朝怕是真的凶多吉少了。

    知道这事之后赵左孟还有赵廷轩并没有宣扬出去,担心引起混乱,不过内部却是召开了紧急小朝议,商议如何应对此事。

    在赵左孟的书房之内,此刻除了赵廷轩和赵左孟父子之外,还有康王赵廷信,丞相齐博仁、户部尚书刘卓,兵部尚书何烨,大将军陈坚、参谋部左侍郎范启以及参谋部右侍郎吕文侯这些文武重臣。

    此时所有人都坐着,围成了一个圈。

    这又是赵廷轩的提议,他觉得议事的时候如果跪来跪去实在太麻烦,不利于开动脑筋和商议,所以建议除了大型朝会,像这种小朝会在第一次参拜之后大家就直接坐着商议,还省时省力。

    赵左孟继续从善如流的答应了,而群臣对于这种福利自然也不会拒绝,从此就形成了惯例。

    众人此时看着这封情报都是眉头紧缩,要知道如今整个宋朝,加上新扩的四个百户所也就十三个百户所。

    而来犯之敌至少也有两三千,其中还有五个巡检司的精锐兵马。

    而宋军之中,除了第一、第二以及骑兵百户所经历过多次战斗,属于精锐。

    其他百户所,就只有第三百户所以及四个曾去剿匪的百户所有些许战斗经验,其他五个百户所的兵马只受过最多半个多月的训练,还有好几百纪律极差的土匪,战斗力估计比起普通县勇强不了多少。

    如果和楚军硬碰硬的战斗,最后大概率是输多赢少,想要增加战胜概率,必须得出奇兵。

    所有人不经看向范启和吕文侯这两个参谋部侍郎,毕竟参谋部成立不就是为了此事吗。

    范启和吕文侯在一旁不断讨论,陈坚和赵廷信也时不时插口,赵廷轩认真听着,也偶尔会提出自己的意见。

    赵左孟和其他文武官员都没有催促,只是静静的等着。

    在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左侍郎范启代表参谋部开口道“陛下,太子殿下,康王殿下,诸位同僚。

    我们参谋部的计划是,既然平阳县的后续人马以及临武、嘉禾两县的兵马刚刚出发,还需要几天才能到达蓝山县。

    我们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先集中优势兵力突袭这些前来汇合的兵马,能吃掉几路是几路,削弱楚军的总兵力,然后再与蓝山县的兵马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