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汉陈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周事前朝婚期定(三)

    夜晚,宫禁御花园。

    问小芽坐在御花园后庭湖畔小亭中,静观景色。

    昨日,就是在这里,她听到了皇帝给自己徒儿安排了婚事。

    她神色颓然,美丽容貌中,难掩的惆怅。

    她一面看湖景,一面回想这些日子与余生的相处。

    他果真是……

    怎么都那么冷漠淡然的模样啊。

    她此时内心纠结紧张万分,皇帝竟突然派人,请她到后宫花园来,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问前辈,你来了?”

    正在思索,皇帝就来了。

    听到皇帝的声响,问小芽侧脸,看向过来的皇帝。

    皇帝正负手,一脸笑意。

    问小芽看到皇帝,怎么也升不起好感,摆摆手,道:

    “皇帝陛下,要我来,是何意思?”

    “问姑娘,想必你也知道,兴国公,马上就要成婚的事罢?”

    “知道!怎么了?!”

    听到这个,问小芽就烦躁得不行。

    “那想必你还知道,兴国公,马上要代为我汉陈使臣,出使离云的事罢?”

    “怎会不知?不还是皇帝陛下你,让我保护好我的徒儿吗?”

    “那是当然,是朕托付你的。问姑娘……”

    问小芽一偏脑袋,眼神中透出疑虑。

    皇帝,第一次不称她“问前辈”,而是“问姑娘”。

    “明日,朕的旨意就会降下,将婚事,提前到五日之后。”

    问小芽猛地站起来,双目瞳孔骤缩。

    “五日后?所以,是你着急,还是他余生着急?”

    皇帝微微一笑,道:

    “问姑娘,你就权当……是朕着急罢。”

    “皇帝陛下,小芽不懂。”

    陈帝却不顾这些,笑起来,说道:

    “莫问路不是进京了吗?过些日子,她的机关阁,便要开了。”

    问小芽不明所以。

    皇帝见问小芽还是不懂,于是道:

    “那朕不妨给你说得更明白些,婚事那天的时候,朕,会降下旨意,要余生,速速离开京城,为朕的贵妃,去天地海,为朕的贵妃去取那夜阑珠。”

    问小芽紧蹙眉头,道:

    “皇帝陛下,你找我来,就是为了说这些?”

    皇帝鼻子哼了下,说道:

    “问姑娘,你是天地海人,不是汉陈人。所以,有些事情,你不必拘泥于我汉陈的规矩俗礼……您也不是很喜欢我大陈的种种规矩风俗罢?”

    问小芽一怔,眼神闪烁,看皇帝自信的眼神,顿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

    继而,问小芽眼神中,又是震骇,又是难掩的激动。

    “你……你想要我……”

    问小芽欲言又止。

    陈帝温和地盯着问小芽,肯定地点点头,道:

    “是的。”

    得到肯定的答案,问小芽登时心脏怦怦直跳,但又陷入了一种纠结忐忑的心理当中。

    她的心快跳到嗓子眼了,慢吞吞道:

    “你……确定?”

    皇帝点头。

    …………

    次日,余生跪在府前。

    宫人手握圣旨,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四海乱数暗生,而不稳大陈内定,故特定,青州江陵余氏掌族,青州节度使,兴国公余生,与马家平惠公主马楚徽,四日后,便行大婚,一切从简。婚后,兴国公,当即刻出发,动身前往天地海,以缓陈离两国之不和。钦此!”

    “臣,余生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余生伸出双手结果圣旨。

    一边,问小芽捏住自己裙子,眼神躲闪地四下里看,仿似是一脸的犹豫不安。

    “兴国公,陛下请您去一趟廷尉。说是前日的案子,有些着落了。”

    宫人对余生说道。

    余生点头,说道:

    “谢过公公,微臣,随后便到。”

    接着,余生抬首,起身,对宫人道:

    “公公,您请稍等。”

    说罢,余生一招手,唤仆人余弃上来。

    长相普通的年轻小伙余弃,这时端着一小盘,走将上来。

    宫人侧脸,微微眯眼,伸手摸了摸盘子,转向余生,笑起来。

    宫人悠悠道:“余大人,这是做什么呀?可莫要折煞了老臣呐。”

    “一点薄礼,不成敬意。前几日公公代陛下为臣赠送金疮药,几次圣旨宣告,也是公公所读,余某赠送点薄礼,也是理所应当。公公不必多虑,这只是一些普通的墨石、纸张而已。”

    宫人眼神变幻,道:

    “老臣一介粗人,您送这些,是何意?”

    余生也诚实地回答:

    “赠您墨石纸张,是告诉您,墨书。”

    “墨书,墨书……莫输?!”

    宫人顿时就明悟了其中意味,一抬头,望向余生。

    “你是要老臣……提醒陛下?”

    “非也。您宫中内总管的位子,可牢靠稳定?”

    宫人眼波流转,道:

    “你是要老臣,多小心些?”

    “是也。您身为陛下近臣,但……宫中不论妃嫔宫人,都有太多是六族各家的了。前些日子里刚进了一批新的宫人。他们当中有不少,都是秀才出身,且大多为内务府一层挑选。您身为内总管,不过只是在第二层筛选把持。可您可料想过,这第一层筛选,就筛选出了很多人?”

    “你是说……”

    “内务府,有很多六族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