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的千里江山
繁体版

第16章,大工程

    经过双方的商议,都监和金莲最终决定,水泥每包填装五十斤,其中金莲可以从每包水泥中抽取一文钱。

    生产和销售全部由都监负责,都监可以自行定价。

    潘金莲有权推翻都监的决定。

    对于这个结果,双方都很满意,都监也不用操心什么,因为金莲顺便提供了整个产业链条的管理机制。

    也就是生产,运输和销售分离,各自记账,他只要确定生产了多少水泥就可以确定赚了多少钱。

    这批货的第一个订单来自县衙。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金莲把县令江文魁带到了都监府衙,带到了那块具有历史意义的水泥地板前。

    此时,谷阳县的所有路面都是原始的土路,平时还好,一旦下雨路面就非常难走,又湿又滑的路让人走起来心烦气躁,偏偏还不敢走快,因为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被摔得四脚朝天。

    江文魁在水泥板上来回踏步,心中暗暗称奇,因为他刚才偷偷地检查过,这路面的硬度和石头差不多,可比石头要好看平整得多。

    而且他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路面上坐马车,那将会是多么舒坦的事。

    江文魁既羡慕又为难,他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县衙的财力,然后试探着问道,

    “这东西要是铺在马路上,需要多少钱?”

    见大鱼已经咬钩,金莲干脆道,

    “大人,这一包水泥十文钱,你觉得怎么样?”

    江文魁略一思索,又问,

    “那么一包可以铺多宽的路。”

    金莲指着脚下已经铺好的路,

    “大人请看,这些路面我们只用了二十包水泥。也就是两百文钱。”

    金莲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当然,要铺这样的路,还需要一定的河沙和碎石,但你也知道,这些东西可不要钱,到处都是。”

    虽然没有给江文魁埋坑,但是金莲很心机地把需要的材料分开,这样一来无形中使县令认为只需要水泥的钱,其他材料明细就没有再过多考虑了。

    在这个年代,河沙和石矿还不被重视,只要你有力气,去开采就是了。

    但是就算如此,要把谷阳县城铺满水泥,依然是个不小的开支,于是金莲又给县令出了主意,

    “大人,是这样的,既然这路是你修的,那么向那些有马车的家庭收点修路费是不是理所当然?多的不说,一辆马车一年收个一百文钱,那些地主老财能有意见?”

    “这样一来,只要谷阳县还有马车在路上,你县衙的财路就源源不断,岂不是一桩千秋大业?”

    县令根据马车的数量和城中马路的面积粗略一算,修路的钱大概三年就可以回本,对于一个县来说,这是完全可行的。

    于是江文魁大手一挥,很爽快地敲定了这笔订单。

    一旁的两个师爷此时的脑袋都快冒烟了,他们飞快地计算这一票能带来多少收益。

    一包水泥的制作几乎都是由军队完成,需要什么也是由他们自行去开采,也就是说他们的材料成本是零。

    除去金莲的一文钱“回扣”,他们每出去一包水泥足足可以赚九文钱,而要把谷阳县铺成这种水泥路,大概可以赚九万文钱。

    虽然这钱看起来不多,但是此时大宋给辽国一年的岁币才五十万,这么对比,这笔钱就是天文数字了。

    这种数量的钱财,师爷第一次在脑海中出现。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仅仅只是开始,如果他们此时把目光放眼整个王朝,他们会惊奇地发现他们的账目已经富可敌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