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称帝从被陷害谋反开始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九章宫宴(一)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邵王府可谓是热闹非凡。

    李重润在天街承诺之事在天街传开后,这两天百姓提着婚庆上能用到的物品往劭王府上走。

    虽然不用李重润出面,但苦了张九龄,诸葛敬,钟子虎等人。

    张九龄、诸葛敬二人不仅要接待百姓,还需登记,检查物品。

    钟子虎则是为府上的安全操碎了心。

    而他们付出的汗水换来的是劭王府这两天里就没有断过的笑声。

    为此,李重润给领事的各赏了五千钱,其余的各三千钱以示慰问。

    外加上用于购买百姓手中,婚庆上能用得到的鸡蛋、红豆、绿豆、柴火与那一对大雁。

    这一花又花了四十万钱,主要是那对大雁花了十万钱。

    很快,三天过去,为边关大捷庆祝的宫宴之日到来。

    前往皇宫的天街上,一支二十人来人的队伍从宣风坊劭王府出发,前往皇宫赴宴。

    坐在马车里的李重润穿上橘黄色冕服,头顶玉冠,手中还拿着一个装着一串糖葫芦的油纸袋。

    钟子虎则是身披亲事府典军盔甲骑着马在马车前方开路,身后跟着两名举着劭王府旗帜的仪卫。

    驾车的是张九龄。

    马车后方还有一支二十人,腰挂横刀的劭王府护卫。

    李重润马车行到积善坊,队伍被一名年轻男子喊停。

    “王兄,可否与我同行!”

    听闻是临淄王李隆基的声音,李重润撩开车帘,便看见穿着一身米黄色冕服李隆基正骑在马上对自己挥手。

    他身后还跟着两辆马车。

    李隆基早在十五那天便已经回了洛阳城,并且将百骑归还了武则天。

    相对于李重润的清一色的军汉随从,相王李旦的随行队伍要复杂些。

    不仅有娇艳美婢,还有穿着深灰色亚麻布衣下人。

    这支队伍人数加起来有六七十人。

    令李重润略感奇怪的是,李隆基身后的两辆马车并排而行。

    由于李隆基的呼喊,马车里的人掀开了车帘,露出身形。

    其中一人戴着淡金色亲王冠,金丝冕服,正是相王李旦。

    另一人则是穿着一身紫衣官袍,头戴三梁进贤冠,鬓角与下颚的胡须皆齐胸,高鼻梁,眼眶深邃,长相俊朗。

    很快,李重润便认出此人,凤阁侍郎,又兼任相王府长史的姚崇。

    此时的姚崇正对李重润行叉手礼。

    李重润点了点头,以示回应。

    转而对李隆基道:“既然隆基有意同行,那便一起吧!”

    “谢王兄!”李隆基当即笑着跳下马,走了几步,跳到李重润的马车上,钻进李重润的车厢内!

    这是李重润始料未及的,心中嘀咕了一句:感情你说的同行不是一同进皇宫,是坐到我的马车上。

    “王兄,早些天便想探望你了!但又怕唐突了你,妨碍你办正事!”

    听着李隆基有些兴奋的话语,李重润有些摸不着头脑。

    “隆基,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吗?”

    “就是想向王兄讨教习武之法!改日我也要像王兄那般,将阿史那咄悉匍打趴下!”

    李重润在心里回了一句:正面我都打不过他!

    “我的手脚功夫都是钟典军教的,你要想学,可以去问他。”

    面对李重润的推辞,李隆基信以为真,掀开帘子对前方的钟子虎喊道:“钟典军,改日可否教小王武艺。”

    已经将整支队伍引领到端门前的钟子虎回头笑道:“军中武艺比我好的比比皆是,临淄王殿下寻一将领即可学艺。”

    说着便进了端门,马车后边的队伍则是留着端门外。

    来到应天门前,李重润等人下了马车。

    便再度见礼。

    几人寒碜了几句,便看见前天武则天批准叶静能致仕辞呈后,国子监祭酒之位空缺。

    被太子妃捞起,新上任国子监祭酒的李峤也乘坐着马车来到应天门前。

    而张锡也因此得以捐献大半家财,免去流放边疆之苦,革去官职,现白身在家休养。

    李峤很是恭敬的对李重润行礼:“见过邵王殿下。”

    李重润摆了摆手。

    一行人聊着家常往明堂走去。

    来到明堂,这里已经聚集了张柬之、韦安石、李多祚等满朝公卿,河内王武懿宗、九江王武攸归等王公贵族。

    当然,少不了脸色难看的武三思。

    令李重润没想到的是,李承训那个家伙居然也跟在李多祚身后,参加这场宴席。

    在场的人都知悉因何会有这场宴会。

    而作为这场宴会的引导者之一的李重润,踏入明堂的那一刻,诸多目光就已经落在他的身上。

    那些往日不认识李重润的公卿贵族,此刻也开始打量起李重润。

    “阿兄…阿兄…”相比于打量的目光,李重茂则是迈的小腿从明堂殿内往李重润奔来。

    李重润将其抱起。

    “阿兄,糖葫芦。”李重茂的语气充满期待。

    李重润轻笑了两声,将手中的油纸袋递给他。

    李重茂抓着竹条将糖葫芦从油纸袋取出。

    “谢阿兄!”刚道完谢,李重茂便迫不及待的将糖葫芦往嘴里放。

    “重茂,甜食吃多了可不好!”一旁的李隆基说道。

    李重茂伸出空闲的左手张开,随后指头一根一根收拢,似乎在数日子,但发现一只手数不过来,当即撅起小嘴:“都很久了,阿兄才给我带一串糖葫芦。”

    委屈巴巴的样子引得四周的人哈哈笑了起来。

    李重润轻点了一下李重茂的额头:“好了,就你贫嘴!”

    对于李重润的话,李重茂没有反驳。

    而是自顾自的舔食着糖葫芦。

    李重润抱着李重茂,回应着与自己打招呼的朝臣、贵族,来到太子李显下首坐下。

    “父王,给,阿兄带的糖葫芦!”李重茂笑着将自己啃了一半的糖葫芦递了过去。

    “重茂吃吧!”说着李显便将目光移到李重润脸上,慈和笑道:“重润,坐吧!”

    李重润虽然对李显没什么好感,但知晓李显对原主还是慈爱。

    暂无见着韦香儿的身影,李重润便跪坐到李显下侧。

    李显端起白玉酒壶,给李重润身前的酒桌的琉璃酒盏倒满。

    “重润,你于社稷有功,父王敬你一杯。”李显洋溢着笑容说着话,同时将手中酒壶放下,用双手端起琉璃酒盏。

    李重润亦端起酒盏,回应一个微笑:“谢父王!”

    酒尽。

    父子二人聊起了家常。

    李重茂则是躲回李显的怀里,有些不舍吃的一点一点咬糖葫芦。

    边聊家常的李重润翻看起记忆碎片:

    虽然重茂是因为皇太孙的身份才得以出席,但从记忆碎片里不难看出,李显待李重俊、李裹儿这些儿女都算不错,嗯,要是生在普通人家,或许会是位好父亲。

    李重润这般想着,便发觉高力士已经从偏殿走到上首龙椅边上,并且高喊:“陛下驾到!”

    明堂里的嘈杂声在极短的时间内消散。

    殿中的人都转身看向上首。

    待身穿交领鎏金凤袍,头顶凤冠,鬓角间插着金步摇的武则天缓缓走到龙椅。

    跟着身后的还有一袭红衣、娇艳红唇的太平公主以及太子妃韦香儿。

    殿下群臣并不怎么整齐的高喊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