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令
繁体版

39-2大胤军人

    苍州。

    弥城。城墙上。

    守将轩辕奇身披铠甲,脸上有血迹,看起来已经一夜都没合眼了。怀中抱着副将冯三斤的灵位。

    周围是经历过连番大战后劳累不堪的将士们,就那么穿着铠甲,随意的倚靠在城墙上休息一会。

    轩辕奇抬起粗糙的大手,抚摸牌位,说道,“三斤,好兄弟。”

    “当初说过同生共死的,如今却是你先走一步。”

    “哥哥我还要带着剩下的弟兄们继续守城。弥城决不能丢。”

    “身后是数万百姓的安危。”

    “南边就是大片中州沃土。”

    “当年,战神楚白衣可以不惜皇子之身,前来苍州镇守国门。”

    “今天,我轩辕奇也愿意效仿战神,坚守弥城,死战不退!”

    号角声响起。东胡人再次攻城了。

    亲兵上前提醒道,“将军,城外发现东胡大军。敌人再次攻城了。”

    那些横七竖八或躺或坐在城墙上休息的士兵们,在听到号角声的那一刻,纷纷站起身来,自发的聚集在一起。就像忘记了劳累一般。

    轩辕奇从城墙的墙垛上端起一只海碗,将碗里的烈酒一饮而尽。

    “东胡欺我苍州久矣。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今天我轩辕奇在此立誓,不斩东胡誓不还!纵然身死,绝不后退一步!”

    “兄弟们,随我杀敌!”

    太尉府。

    正厅内。

    老太尉杜仲今日府上是贵客盈门,好不热闹。

    老将楚阿蛮,黄有为在座。禁军将领孔友德,西部边军将领褚世良,南州将领罗达,军师戚少游,中州虎贲军主将宋凯,幽州于见龙夫妇全都在此。

    可以说,大胤军方眼下有头有脸的人物,今日算是在太尉府内齐聚一堂了。

    老太尉杜仲坐在主位,看着厅内众人,老怀安慰。大胤这回是真的有希望了。

    褚世良抱拳行礼,“末将抵达金陵,没有第一时间前来拜见,还望大人恕罪。”

    “将军为国镇守西部边陲,多少年不曾回家了,如今好不容易来到京城,到处看看有何不可。”杜仲很宽容的摆了摆手。

    褚世良赶紧道谢,“多谢太尉大人宽容。”

    罗达紧接着行礼说道,“南州罗达,见过杜老太尉。”

    戚少游跟着行礼,“见过太尉大人。”

    “罗将军领兵之能,老夫算是见识到了。至于旁边这位,应该就是金銮殿上怒斥昏君的落魄状元,戚少游?”杜仲开玩笑的说道。

    戚少游一脸苦笑道,“在下惭愧,叫大人见笑了。”

    “难得读书人里还有你这样的明白人,能看的清实事,又敢当庭怒斥君王。”杜仲颇为欣慰的点头。

    戚少游讪笑着回应,“都是在下年少轻狂……”

    “谁家年少不轻狂呢。何况还是熟悉军事的状元之才。”杜仲摆了摆手道。

    戚少游不再言语。

    杜仲看着大堂中的诸多将领,开怀大笑,“好,好啊。想我泱泱大胤,将星璀璨。”

    “重现当年百万大军之辉煌。”

    “指日可待!”

    “哈哈哈。太尉大人说的没错。”于见龙打着哈哈说道。

    宋凯附和道,“今日我等当浮一大白。”

    “不醉不归!”褚世良出声赞同。

    杜仲大手一挥,爽朗回应,“好,佳肴马上就来。今天,好酒管够!”

    众人各自落座。很快,酒宴开席。

    戚少游坐在席间,有些恍惚。想当初得罪昏君被贬谪发配。自己已经心灰意冷,没想到楚天派人营救自己,并且安排到南州大军中枢,拔擢自己为军师。

    眼下看到这大胤的局势一片向好,戚少游眼神有些恍惚。

    “状元郎。”杜仲端着酒杯上来打招呼。

    戚少游赶紧起身,“太尉大人。已经很久没人这么叫过我了。”

    “昔日,状元郎冒死直觐,痛斥昏君,尽显我大胤文人之风骨。”杜仲安抚道。

    戚少游摇头苦笑,“可惜,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金銮殿上,你痛斥昏君时的那一首唱词,言犹在耳。激励了很多军中将士。”杜仲认真说道。

    戚少游闻言有些动容,问道,“真的吗?”

    “当然。”

    戚少游眼中重新浮现出光彩,郑重说道,“太尉大人,我敬你一碗!”

    诸位将军也是在各自交谈,觥筹交错。

    罗达就找到了宋凯对饮。

    宋凯端着海碗,情真意切道,“东胡骑兵常年肆虐北地苍州,百姓苦不堪言。身为军方将领,恨不能飞往边塞,为国征战,为民报仇。”

    “是啊。罗某深有同感。”罗达沉重点头。

    宋凯坦诚道,“之前在费城宋某着实有些担忧,与罗将军麾下死战。”

    “哦?”罗达面露好奇之色。

    宋凯解释道,“若是你我两军一战,很可能是五五开的局面。最终拼掉的,可都是我大胤儿郎。那些士兵,都是为了保家卫国才来参军的。”

    “说的有道理。”罗达点头附和道。

    宋凯咧嘴笑着,“费城外两军对峙之时,其实我心里是没有什么把握的。”

    “宋将军真是说到我心坎里了。”罗达笑着说道。

    宋凯抱起酒坛子,在面前的海碗里添满酒,“好在楚天动作及时,帮我们破开了危局。”

    “说的没错,多亏少主帮忙化解了这场危局。”罗达笑着说道。

    宋凯端起海碗,郑重说道,“罗将军,今日你我能安心坐在此地饮酒,遥遥致敬北疆那些战死的弟兄们。”

    “敬英雄!”罗达郑重点头回应道。

    今天,是所有军人扬眉吐气的一天。大胤北地边关,被东胡骚扰数十年,百姓不堪其辱,将士们亦是有苦难言。

    如今得遇明君,大胤朝廷,终于下定决心要征讨东胡了。经历了多年战乱的苍州边民,总算是盼到了希望。

    戚少游今天很激动,喝了很多酒,面色通红。

    情绪到了,手里抱着酒坛,站起身来,唱起了歌谣,“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听到这激荡人心的旋律,在座的大胤军人们,纷纷出声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