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桥上当临时工的日子
繁体版

第七十四章、天会晴

    天会晴: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

    今日有雨:那我的意义就是被他们欺负吗?

    天会晴:当然不是,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因为你的存在而觉得幸福,你的父母,朋友,兄弟姐妹。

    今日有雨:可我是个孤儿,他们说我的养父母是我克死的。我也没有朋友,他们都觉得和我在一起会变得不幸。

    半分钟后

    天会晴:不要去听他们怎么说,你要问问自己,你真的不幸吗?仔细想想,那些人真的是因为你而死吗?

    白一一双手托腮咂舌道,“啧啧,真是个好问题。”

    这句话很容易引发一个极端,如果父母亲人的起因和本人多少有点关系,那么就可能加剧自责心理;其实就算无关,能因此看开的可能性也极小,甚至可能让自己陷入一个死循环里。

    这应该怎么回答?当然是顺着他的思路走,于是他说:你要正视过去,不要选择逃避,只有敢于直面阴影,才能真正地走出来。

    白一一对此表示怀疑,和他又聊了几句之后就借故下线了。

    “我们查到了他的一个老同学,平时很少联系,加上那个小区的监控少,他反侦查能力强,所以当时忽略了这条线。”叶警官在板子上勾画出那个同学的名字,“我们查了一下,他家一个月前发生过一场火灾,当时救出来的是一男一女,并没有邹丞,很有可能是原路返回了。”

    “他这个同学现在在哪呢?”

    “医院,我们正在排查探病的人员。”

    “整容机构呢?”

    “还有一家私人诊所,近两个月的诊疗记录已经开始重新核对了。”

    “他的所有住址呢?”

    叶警官摇了摇头,“他一直都没回去过。”

    石承料到了这个结果,但至少不算一无所获,“继续查吧。”

    “石队!”钱警官火急火燎地跑了过来,“查到一个人符合目标人物,昨天刚去过医院,而且在整容机构用的是假身份证。”

    “就以这个为由先把人带回来,我去找吴局批搜查令。”

    晚山在邹丞楼下看到警察上门,掩好鸭舌帽直奔宾馆。

    …………

    今日有雨:你说人死了之后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了?

    天会晴:据说人是有灵魂的,死了之后要去地府接受审判才能投胎。

    今日有雨:那像我这种的,死了之后应该要下地狱吧?

    天会晴:坏人才会下地狱,你一定会投个好胎。

    今日有雨:如果是这样,我情愿早点去下一世。我真的觉得好累,好孤独。

    天会晴:想想你身边的人,就没有你留恋的吗?

    长时间的沉默之后。

    今日有雨:他们不值得我留恋。

    屏幕那端,罗治看着这几个字叹了口气。

    天会晴:可是死亡是很痛苦的事情。你看那家网红宾馆的新闻,死的人面目扭曲,解脱是解脱了,但是死前依然是痛苦的。

    今日有雨:没关系,能死就行。

    天会晴:可是你连朋友都没有,死在家里几天都不一定会有人知道。就算被发现了,他们也会对你的周围人展开调查,你希望那些公之于众吗?

    罗治在等待着,但是几分钟后,对方依然没有回消息。

    天会晴:你还在吗?

    今日有雨:在。

    天会晴:那就好,我还以为你真的去死了呢!毕竟你死了我可就成嫌疑人了,哈哈!

    今日有雨:为什么?

    天会晴:因为我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个和你聊天的人啊!而且只有我记得你。

    白一一的手指在键盘上边缘轻敲了两下,另一只手则拨通了石承的电话,“我想我找对人了。”

    今日有雨:如果我死了,应该会受到关注吧?

    天会晴:那要看你死在哪,毕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引人注目。

    “我不建议你找一个事故多发地,很容易”罗治在对话框里刚输入一排字,又快速删掉了。他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和对方的角色互换了,今天的他在不自觉地被对方牵着走,可对方接下来的文字打消了他这点疑虑。

    今日有雨:你知道什么酒比较烈吗?

    天会晴:你问这个做什么?

    今日有雨:我这里有瓶头孢。

    又收获了一个脑回路清奇的病人,罗治不由得冷笑,在键盘上刚敲了两个字,就被敲门声打断了,他下意识地合上电脑,警惕地问道,“哪位?”

    …………

    两个案子一起审,石承虽然有些焦头烂额,但还算稳中有序。比起需要磨时间的邹丞,罗治这边可就好审多了,毕竟从他电脑里查到了多条聊天记录,与前几名死者一一对应,且聊天内容中通过各种暗示引导他们自杀,并且选择所谓的“网红宾馆”,这一点,在他和教唆的第一个死者的对话内容中有明确表示。

    对于这些聊天记录,罗治的说法是,他需要案例。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他每天面对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最初选择心理学专业,是因为他也有自己的心结,童年的心理阴影,他希望能通过系统的学习先开解自己,可没想到越陷越深。

    大概两年半前,他接触到了这个“自杀研究院”贴吧,里面的那些故事有不少能够引起他的共鸣,久而久之,他开始沉浸在那些消极的言论和变态的故事里。可是他的职业不允许他把自己陷于这样一个不正常的氛围,他开始自我调节,但并没有什么作用。

    在机缘巧合之下,他和贴吧里的小颜聊上了,因为相似的经历。他是本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在和她沟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渐渐感觉到小颜的情况十分严重,她已经有了自残的行为。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她的想法时,罗治选择了反向行之,为她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自杀计划。

    “我认识一个人,他就是重度抑郁症,而且已经选择了自杀。他是被父母逼的,他觉得既然要死那就一定要死的有价值,至少要让父母知道他们错在哪。然后他就选择了一家偏远一点的宾馆,既能保证自己可以死掉,又能够引起警方和媒体等方面的重视。”

    这给了小颜启发,至于宾馆的地址,是罗治提供的,因为一些私人恩怨,他有意报复。

    当有了第一个成功案例之后,他便开始不停地寻找目标。能在贴吧上聊的热火朝天的多半都不是抑郁症患者,这点他很清楚,所以他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潜水,观察、分析每一个发表言论的人,也会从开导的角度入手去和他们交流。

    能救一个是一个。至少当罗治把自己放在“心理咨询师”这个角色上时,他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