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请呼叫1980
繁体版

第31章:我不会治病

    永和园的前身最早能追溯到清末时期,始于1901年创建的雪园茶馆,曾有“秦淮第一楼”的雅称。

    1923年8月,朱自清与俞伯平同游秦淮河,二人在途径永和园时点了一桌小吃,从而成就了散文双璧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永和园因此闻名坊间。

    五十年代,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携家人来到永和园茶社,当时就餐的食客们很快认出了这位大师,店内很快挤满了热情的顾客与戏迷。

    可以说,因缘际会之下,永和园与文艺圈结下了或深或浅的情谊。

    一行人从店门进入,沿着楼梯往上走,对文学圈轶事十分了解的路遥同志,便在上楼时同大家说起朱自清与俞伯平这段趣事:

    “俞伯平先生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写:

    ‘在茶店里吃了一盘豆腐干丝,两个烧饼之后,以歪歪的脚步踅上夫子庙前停泊着的画舫,就懒洋洋躺到藤椅上去了。好郁蒸的江南,傍晚也还是热的……’

    而朱自清先生则有不同的意见,他写:‘我倒是觉得芝麻烧饼好,一种长圆的,刚出烧,既香、且酥、又白……’”

    几人笑谈起来,说笑间走进三楼的一间单桌包厢,房间名为文德厅,名字取自于徽京秦淮河上的文德桥。

    据闻每年农历11月15日夜,游客立于文德桥中央观景,能看到秦淮河中左右各映半边月亮,其景色美妙之处,丝毫不亚于西湖的“三潭印月”。

    七人于一张圆桌围坐,服务人员递上一张油印彩墨荷花的菜单。

    几位男同志谦让着,菜单转到了女同志老大姐的陈容手里。

    “我对吃的方面研究不深,就是刚才听老王同志说《桨声灯影》,有一个什么干丝,还有蟹壳黄烧饼,这两样勾起了我的兴趣。”

    陈容笑着,说话间要把菜单递给林海升:“既然是海升请大家吃饭,当然是要用东道主决定。”

    林海升伸了伸手,示意陈容把菜单给王谙忆:“女同志先请,我们男同志随便对付几口就行。”

    男同志几人大笑起来,挨着林海升坐的王晓波说道:“我看老童同志好像不怎么喜欢说话,咱们待会让老童点。”

    “哪里是老童同志,我在这里年纪最小,在座的都是我大哥。”苏瞳笑了起来,并解释道:“我胃口小,吃的不多,不用管我。”

    王晓波打趣道:“面相上可看不出,显得老成!”

    两人笑起来,林海升看着苏瞳略显瘦弱的体格,又听他说胃口小,吃不大多,便察觉了些异样。

    这年头,要从事生产劳动的男同志们哪个不是胃口顶天,普通人肚子里又没有油水,一顿饭不见荤腥,就差追着猪啃了,哪里还有吃不下饭的?

    林海升便问:“老童,你是不是生过什么病?或者身体上有点什么抱恙的?”

    苏瞳惊讶了一下,转而苦笑道:“是啊,72年的时候,也就是我9岁的时候,患上了一场严重的肾炎,并且并发了败血症,那时我不得不辍学在家,每天往医院跑,当时的痛苦让我到达了死亡的边缘。”

    肾炎,林海升虽然对这个方面不是特别精通,但也知道这是一项令患者非常难受的病症。

    血尿、脸部浮肿、阶段腹痛,以及经常性的流鼻血等等,而急性肾炎甚至还会引发红斑狼疮,并发结节性多动脉炎,后果十分严重。

    而肾炎的可怕之处在于,即便患者运气很好,能够经受病痛治疗痊愈,肾脏也会出现大小不同的损伤,这在老年对于泌尿系统的影响十分严重。

    至于并发性败血症,那简直是林海升的老朋友了。

    罹患恶性肿瘤的患者经常并发病灶系统不同的败血症,例如表葡菌败血症、肠球菌败血症等等。

    要想治疗败血症,需要针对不同菌群用药,但青霉素的效果一向不是很好。

    而八十年代,我国的抗生素类药物以1953年正式投产的青霉素为最普及药物,至于后世用的什么伊曲康唑注射液、伏立康唑……可能在普通地区连影子都见不到。

    更为彻底的方式,则是通过手术移除感染源,例如移除脓液与感染组织。

    众人虽然相继面露担忧与感慨之色,但只有林海升才切实明白,苏瞳能够在73年抗过肾炎与败血症的双重打击,需要多么惊人的毅力。

    “大夫有没有叮嘱过你要注意什么?”林海升问道。

    苏瞳先说正在吃几味头孢型药片,紧接着点头:“叮嘱我要多运动,少吃盐。”

    如果放在后世,林海升一定会千叮万嘱让对方每半月检测一次肌酐水平,但现在显然是没这个条件的。

    “除了多运动,少吃盐,你还要少吃蛋白食物,比如鸡蛋,牛肉,牛奶等,不是说完全不能吃,但应保持在30克左右,这是一天,如果要吃,一天你只能吃这么多。

    因为慢性肾炎的治疗是一个非常冗长的过程,别看过了七年,它的蛰伏期十分之久,也有可能因为不规律的生活而再次并发。”

    林海升看着17岁的小童同志,极其郑重地嘱咐着:“还有,你需要注意,大夫为了防治败血症,很可能会给你开一些日常消炎药,但患有肾炎的同志一定要慎重使用消炎止痛药。

    特别是西药里含钾的药物,中药里的苍耳子、雷公藤、草乌等等……”

    众人本来只当作一句寻常的叮嘱,却没想到林海升愈说愈专业,甚至连西药、中药都能例举个子丑寅卯出来。

    特别是小童同志,面上的惊愕之色无以复加:“林大哥,你之前是医生来着?会给人治病吗?”

    “我不是医生,也不会治病。”

    林海升微笑着说道,按捺下心中的一点情绪波动:“我没读上初中,也没参加高考,所以很羡慕你们能够上大学的同志。

    这些都是我写《急诊故事》的时候做的功课,小童,到时候你再问问医生,别出错了——不过我估计,应该出不了错误。”

    苏瞳,也就是童中贵同志,看着面色澹静的林海升,心中莫名升起一种坚毅可靠的感触:

    “谢谢,林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