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请呼叫1980
繁体版

第23章:上车!

    “我就先回去了。”

    沈心媛把两个手提小布袋交给了林海升,海升嗯声点了点头,目送着沈心媛走出大院,然后对着大女儿轻声道:

    “小蓓,你先带弟弟回房间睡觉。”

    林幼蓓懂事地牵过林建设的手,两个小人精“蹬蹬蹬”地跑回了房间。

    亮着路灯的院子里,蝉鸣已经消失了,只剩沈三爷的大黄狗百无聊赖地趴在院门口打盹。

    “什么时候回来的?”

    林海升没有抽烟的习惯,自从上辈子进了医药大学,香烟与尼古丁很少主动地出现在他的生活范围里。

    但他此时真的很想捏着一支烟,就在手指间轻搓一搓,免的无事可做。

    “才下火车不久,我的行李都放在招待所了。”江曼华撩了一下耳边垂下的大波浪卷,一只硕大的耳环悬在耳垂的下方,穿着与妆容,颇有90年代初期港风的意思在:

    “你变了很多,海升。”

    “现在你应该叫我海升同志,或者老林同志。”林海升纠正道:“如果你是回来看孩子的,我不会阻拦你探望,但是你现在已经看视过了。”

    说实话,林海升对江曼华没有什么好感,即便有着原身记忆影响他的感情判断,但他对能够抛下孩子,独自远走他乡的这个人,着实不需要留什么情面。

    人可以有梦想,但不能以梦想为借口,推卸应该承担的责任。

    “我看了你的书!”

    见林海升转身要走,江曼华急忙喊住了他:“海升,你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无论是思想,为人,还是气质上……你以前从不会看书的,更别说写书了。”

    林海升回答的很简短:“人都是会变的。”

    “是啊,人都是会变的。”江曼华走近了两步,轻声细语道:

    “我在《钟山》上看到了你写的《人生苦旅》,意识到之前自己似乎有点莽撞了,不仅伤害了你,也伤害了孩子们。”

    林海升没有立即反驳她,他静静地注视着江曼华的眼睛。

    如果说沈心媛的眸子是一池灵动的湖水,那么江曼华的眼睛就是盛满了灯红酒绿的一张老照片。

    “如今我在粤省做对外贸易,生活改善了很多,也有了说话的底气。海升,我现在很想修复我们之间的关系,也想弥补你和孩子们。”

    林海升冷笑了一声:“如果我没有发表《急诊故事》,也没有写《人生苦旅》,你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回来,和我说这些话?”

    “我……海升,你听我解释。”江曼华有些语塞。

    “我说了,你应该称呼我为林海升同志。”林海升定定地看着江曼华,面色辨不出喜怒: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你和我们已经全然不一样了么?妆容,服装,乃至口吻,思想——

    如果说以往的江曼华还留有一点值得我遗憾的回忆,那么现在,可能连一缕皎洁的月色都不如了。

    当着两个孩子的面,我并不想给你难堪,也不想拿着扫帚把你赶出去,你需要知道的是,林海升不是一个投机的指标,可以被人招之则来、挥之即去。”

    林海升从容地说完一整篇话,仿佛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

    江曼华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而这样的发现,无疑使她更加挫败。

    “站在孩子的角度,我很感谢你回来探望他们,如果你需要订返回粤省的火车票,我现在就可以帮你买。”

    林海升关上了门,平静而淡漠地留下了一句:“再见。”

    宁都巷街道上。

    沈心媛独自走在夜色旖旎的马路上,沿街的几缕灯光从树荫中漏下,层层叠叠的,影影幢幢,像是她此刻剪不乱理还乱的心绪。

    九月底的徽京,昼夜温差渐大,夜风拂过,寒津津的凉意便从手臂上升起。

    沈心媛觉得有点儿凉了,她斜挎着那只女士拉链小包,左手摸着右手的手腕,懊悔今天出门的时候穿的少了。

    “叮铃~”

    一道自行车车铃在她的身后响起。

    回头的刹那,她忽然顿住了,眼角霎时噙出晶莹的泪光。

    林海升骑车那辆二八大杠的自行车,潇洒地在她身边驻定。

    “上车!”

    ……

    十月国庆节的第一天,林建设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尿床迎接了这个盛大的节日。

    吃早饭的时候,林幼蓓罕见地捂着嘴一直偷笑,肇事者则心虚地啃着油条,老鼠见了猫似的不敢抬头直视林海升。

    林海升倒是没有怎么斥责小林建设,只是很平常地问道:“以前小的时候都没怎么尿床,怎么今天尿床了,建设,庆祝节日啊?”

    林幼蓓乐不可支地抢答道:“是昨天他在巷子里玩三爷爷的打火机,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老师说过,小孩子玩火是要尿床的!”

    “我才不信!”林建设对着姐姐做了个鬼脸。

    “你不信,不就尿床了!”林幼蓓笑的更欢快了。

    林海升跟着淡淡一笑,随手指了指桌子旁边的小袋子:“这是昨天那位沈姐姐给你买的东西。”

    小林建设一听,饭也不吃了,也不心虚了,手上筷子一放,跳下椅子屁颠屁颠地跑过去:

    “哇!有玩具!”

    林海升用勺子舀着碗里的白粥,手边的小碟子里搁着一点小榨菜,左手拿着一只白面馒头:“建设,你喜欢那个沈姐姐吗?”

    林建设翻着袋子里的玩具,眼睛都没移一下:“喜欢!长得漂亮的女同志我都喜欢嘞!”

    还女同志上了,这小子……

    林海升无奈地笑了,又看向难得这么开心的大女儿:“你呢,小蓓?”

    “喜欢。”林幼蓓乖巧地点了点头:“爸爸喜欢她,我就喜欢。”

    林海升咬了一口馒头,心里五味杂陈。

    吃完早饭,送两个小孩上学,再回来清洗床单被褥……一整套流程下来,时间将近九点半。

    九点半,是今早文化宫开班的日子,唐编辑和陈编辑千叮万嘱,让他一定要到。

    林海升随手拿了件外套穿上,骑上自行车就朝着文化宫的方向飞驰而去。

    徽京市文化宫。

    开班第一天,李春光副主席作为东道主,正在校对到场人数。

    “王卫国同志。”

    “到!”

    “王晓波同志。”

    “到!”

    “童中贵同志。”

    “到。”

    “……”

    林海升那一栏空了,李春光副主席皱了皱眉头,又喊了几声:

    “林海升同志,林海升同志到了没有?”

    “到——!”

    林海升气喘吁吁地在门口出现,举手示意:

    “李副主席,林海升到了。”

    霎时,教室里的目光纷纷投射过来,宛如闪光灯一般聚焦在林海升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