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我要做球长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苏州购物

    苏州的印象更多停留于小桥流水、石板小路、茶馆酒屋、树影人声。小河流水潺潺,楼阁错落有致。

    与好友误入某街,人流稀少,确瞧见大大小小的茶馆酒馆隐秘其中,里面人声鼎沸与外面游客恍若隔世:老老少少坐在于此听曲、高声阔谈、品茶、麻将...

    第二天一早,柳湘莲本来是要请教林伯父文章,昨日宴会上林如海很高兴,酒肉多吃了几筷子。但林家的身体,精明和天才特质和虚弱和脆弱特质并存。

    林妹妹的病逝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或者肺结核。但不足之证,无可否认。

    先天不足,后天可补。李时珍早年也是个药罐子,但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吏目,自己补回来了。

    汉献帝刘协也是不足的,后来被称为龙凤医家。

    敢情根子虚弱是从林如海这来的。贾敏这个勋贵家的女儿,听母亲说,能吃能睡还贪玩,但学的就是比别人好。

    要不然,她和林如海也不会伉俪情深,成为鸳鸯,林如海在贾敏病逝后可没有续娶,妻死也只用守一年就够了。

    这年头的文弱其实算个褒义词。书生,脱产读书,又不下地,也不练武强身,散步就当作运动了,

    但也不喜欢爬山,游山玩水很喜欢,但是做轿子上去,随便走走罢了。

    但是石老特意显摆出医术,一下子就治好了林如海的胃胀,还让林如海精神百倍,一看就用了民俗学,胃胀气又不难治疗,巡盐御史也不缺医生。

    治疗完林如海,有帮忙治疗了贾敏,贾敏是头胎,恶心比别人重,更何况怀着仙草,经常犯恶心。

    柳湘莲想想,毕竟他两在石老眼里不重要,重要的是肚子里的。哪怕不出手,僧道也会来的。但石老先来博取好感。

    灵隐寺是苏州最灵验的寺庙,上旬的端午,贾敏已经去过了,现在五月了,到明年二月就十月了,这林妹妹怀了一年怎么还不足?

    一想到哪吒三年,也就释然了。按民俗说法,父母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恩惠,早逝。民间传说的济公便是如此。

    花朝节,是指中国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也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举行。

    “花朝节”有游春扑蝶、种花挖野菜、制作花糕等节日风俗。同时,这天也称为女儿节。这天,女孩子们相聚玩耍,结交好友。

    未出阁的女子最爱赏红拜花神,吃花糕,行花令,祈祷自己像花一样朝气与美丽。从宋代开始,花朝节成为了民间大节,也是中国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中国南北气候条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几天为节日是合理的。所以,林妹妹是会出生的。

    柳湘莲拒绝了贾敏的好意,毕竟出来玩带着家长怎么玩的开心?

    更何况,贾敏在这边有点孤单,主要是林岳~伯父的职业问题和他的为人,要想做事就不能讲人情,讲人情还能把事做好的人,有,少,和珅就是例子。

    但不讲人情还做不好事的,有,贾政。贾敏在金陵要好很多,这边是四王八公十二侯的旁系大本营,嫡系的大小姐来了,你不请大小姐看戏外出去玩?

    我来不来是我的事,你请不请那就是你的事了。

    柳湘莲得到贾敏的允许,可以外出买大件记在林府的账上。

    但人要看情况购买,要是娶听取也要记在林府名下,那就是没眼力,还要恶了本来对你有好印象的人。

    买特产就是比较好的理由,钱要花,不花觉得感情生分。

    给父母买些洞庭湖茶叶和苏州苏绣作为礼物,记在林府账上。

    要不是没到秋季,柳湘莲还要用自己钱去挑选些阳澄湖大闸蟹作为礼物一起吃,大闸蟹不重要,重要的是柳湘莲亲自挑选。

    更何况贾敏和林如海刚过三十,有孩子差不多也就比柳湘莲大两三四岁,林黛玉从小读书当作女公子养不就是这样的慰藉吗?

    现在好了,柳湘莲来了,完全可以把这些爱洒在柳湘莲身上,柳湘莲甚至觉得少了。

    柳湘莲在街上闲逛,仔细思考什么能讨好林如海和贾敏开心,反正钱记在林府上,不怕花钱就怕钱花的不到位。

    礼物一定要因时制宜,过去喜欢,现在不一定喜欢。文房四宝比较平庸,林如海书香世家,有的是路子有的是盐商上贡。除非是传下来有故事的文房四宝。有故事?

    为什么要拘泥于文房四宝?个人身份,印章?印泥!对,就是它。

    当年章总二下江南时,来到当时还被唤作“璟玉堂”的璟昌印社,对龙泉印泥一试则喜,受到青睐。此时“璟玉堂”的掌门人是刘文高的后人刘仁和,通过大学士刘纶(常州人)的引荐,刘仁和向乾隆进献了特级朱砂印泥、特级金碧印泥、极品清香印泥等6个品种的印泥。

    自此,常州龙泉印泥奉为御品。这就是故事了,名人出名,做的事少有人知道,大部分人就记得章总下江南巡视小娘子身上的河道工程。

    刻章更简单,石老来自大荒山,都有通灵宝玉了,也不差一块了。自己把这给出去,林如海还能帮忙扬名,

    这个印社肯定是愿意来金陵的,也愿意接受柳湘莲的投资的,万一不接受,柳湘莲也只能接受托孤了。

    印泥的制作又不难,不掉的印泥有很多种。圣旨上的那个不也是?难的是出名,难的是有人用。

    章子也好解决,刻字不重要,关键是要让林如海看到你的刻字心意,说的太明白反而落得下乘,所以说,真诚是必杀技就是这个原由。

    想好给林伯父买的东西,剩下就是给贾敏买的了。

    最直接就是送子观音,但寺庙这种很有灵活底线的,要是送了,柳湘莲的就不值一提了。

    还是要心意,创意取胜啊。努力想一想,送子?孩子?保胎?孩子生下来?

    福气?对对,福气,再从石老那里搞快玉。玉佩,玉,绳子。绳子对对。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柳湘莲会心一笑。

    到苏州的池塘去,跟别人财主好好商量承包荷塘的事,柳湘莲不会说自己父亲是从五品官,现在住在巡盐御史家。

    马上就六月了,荷花花期6-9月,每日晨开暮闭,龙泉藕丝朱砂印泥的主材料是藕丝,柳湘莲想想,还是先做,把自己刻的章子送上去。

    印泥做好后,就有理由再去一次,亲自去才显得有心意,绝对不是为了六年后去看林妹妹。

    “这藕却不是随便一颗藕就行了,而是需要从品种优秀的荷塘中挑选出来,一些比较粗壮的莲藕或荷梗。

    再加上藕丝其实是一种,非常细小的植物纤维,要将藕稳定不断地抽出丝来,一万斤的藕只能抽出二两五左右的藕丝,需要几十个人连抽三个月。

    如果从龙泉印泥制作开始,到龙泉印泥制作完成,整个时间跨度至少要6年。”

    某位南姓炼丹师已经复刻过了龙泉印泥,成品“遇冬不凝固,逢夏不渗油”,其印泥的色泽有红、黄、蓝、黑、白等多种,均鲜艳发亮,熠熠生辉,置于水中三日捞起使用亦无晕化痕迹。

    一盒龙泉印泥,放在那里别说三年五年不会变干,就是数百年,颜色还是那么鲜亮,闪闪发光。

    柳湘莲跟着一二亲随,后面跟着乔装打扮带着短棍的亲兵。

    沿着太湖四处巡逛,想到太湖莲藕出名可以和洪湖莲藕媲美,那这里的藕丝定然不错。

    五十钱问过一个太湖驾船的渔翁,这里的莲花归唐家管,湖是官府的,士子可以随意出入。

    柳湘莲想想,这唐家是家里有士子的家破落了。很简单,家里财大势大,直接把湖圈了,作为私人园林。

    你家里要是个普通商户或小地主,还把士子喜欢旅游的湖泊占领,喷死你。

    江南最出名的就是文人多,今天你不让他来,马上就造谣。徐霞客就在游记写了,某地山水甚好,被圈了当作私人财产,不让我去,说的就是某个王爷。

    但歪脖子的心眼很小,吓的王爷主动进贡。施耐庵只是道听途说了有关武大郎的传言信以为真,写进了《水浒传》。别小瞧他们。

    柳湘莲按照渔翁的介绍,找到了这位唐宅,柳湘莲一看这个就明白了唐家的状况。

    府里管家请柳湘莲入座,座上唐老爷主动接待,柳湘莲直言自己的来历,以及自己想要承包今年的太湖荷梗。

    唐老爷很大气,说不值什么钱,直接拿去就好。只有一个难言之隐。柳湘莲表示直接说就好。唐老爷说自己独子唐倪唐伯虎最近闪出闪回,自己是商户起家,读过几年私塾,算得上儒商。

    但独子让自己极为头痛,问伯虎他也不说。请柳湘莲帮忙询问。

    柳湘莲觉得这位唐老爷还是比较会为人处世的,拉不下脸,还让自己的孩子和读书有前途的士子交上了,虽然谈不上朋友,但也算面熟。

    柳湘莲想想,自己也不是那种抢占的人,就答应了。唐老爷告知了唐伯虎喜欢出没的地方,并承诺,抽藕丝这个就交给自己了,到时候派人送上门。柳湘莲就留下了自己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