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我要做球长
繁体版

第九章 教子

    戌时初,一刻。【古代一个时辰分八刻】

    柳父正在书房写字:“永”。柳湘莲推开房门,敲了里间的门。传来一句:“进。”柳湘莲看到父亲桌前的马墩,向前走坐下。柳父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毛笔,拿开镇纸。随侍的小厮拿走。随即奉上香茶。柳父喝了口茶,说:“让你办的事,办的如何?”

    柳湘莲正了正身子,说:“叶师还在抵触我,可能是身份,也可能是其他。”

    柳父用扳指扣了下,说:“应该不是勋贵身份,自从太祖武皇帝定都金陵,太宗定都神京,今上也有了春秋,执政三十载,也该是唐玄宗了。如今除了边境有些许边衅,可以是四海咸平了。到了这个时候,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我等武勋家族就应该在我这一代进入文官联姻,最迟也要在你这一代。”

    “我堂兄没军功,看在我已故祖父的面子上估计也是个子男超品爵位。下一代要是还没军功就是和贾府一样的一等将军的一品勋位了,在神京没有超品或者实权,那就是没落了。你这个叶先生,不到二十就在江南中举,我要是有女儿也要嫁给他,就像林如海和贾敏。”

    凡是承袭“子、男”等爵位的,走的是异姓非宗室的世爵世职体系。凡是承袭“将军”等爵位的,走的是宗室世爵世职体系。异姓按次承袭,袭完就完了。但也指出,皇帝可以直接下旨降等。宗室最后有保底的小爵位,袭到最小就不降等了。

    不过随着清代皇帝的更替,保底小爵位就越来越小。曹雪芹为了凸显贾史两家的地位,让贾家和另外一两家走的是宗室体系,所以出现了“一等将军”等名称。又让史家不降等,且一门两侯。乱就对了,他就是故意不让读者搞明白,但又暗暗地为主角增加光环。(其实,清初的爵位制度本来就很乱,基本到乾隆才最终定型。)

    另外承袭人问题,顺治以后是规定嫡长子继承,但实际操作中,皇帝要相看,如果嫡长子不成材,可以选其他承袭人。然而曹家自己的本事又使得贾赦像个“外人”,所以就更乱了一层。

    然而其实贾政并不如贾赦,贾赦有单独一个院,贾政只是在祖、父辈的屋子里选了几间住着,非得牵强一点,可以说是帮贾母管家而已。就像贾琏也住在荣国府大院,并没有去黑油大门的东小院。我在文中就为了简单直接设定,公侯伯子男就是超品,一等将军一品,二等将军二品,以此类推

    柳湘莲说:“我非要拜在他门下吗?”

    柳父吸了口茶,继续说:“不一定,贾政按照遗命让自己的儿子娶金陵国子监祭酒的女儿,他李守中既然和我们勋贵家联姻,多收你一个弟子也不差这点。”

    柳湘莲说:“那咱们没办法了吗?非要在我这一代科举入仕吗?”

    柳父有些无奈:“大事所趋,都怪宁荣二公,完全清扫格里和砾奴。以至于我们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北方格里人,东北砾奴人都经历太祖太宗的清扫,到了我这一代,只能向南。南方的茜香国就是我们留下来刷功勋的。”

    “奈何这一带南安王有点不似人君,没这个能力,西南还有索纳斯人也在边衅,但索纳斯和我们一样是个老大帝国,内部一堆麻烦。今上已经削藩了北静王,西平王又是只有两个女儿,南安又这么废,东宁一直坐着毛皮人参这些一年百万两银子的生意。妈蛋,我们武勋就是靠兵权将权还有当今的信任。没这两个,武勋就是一个肥猪。但当今削藩收回我等权力,明显是不信任我们了。”

    “都怪太子。以后但凡一个文官小吏都敢上门索贿。至宋以后,武将的地位是一代不如一代,二品总兵都要自称门下走狗。霜朝我看不到,但你孩子孙子那一代估计就是这模样了。所以你要科举入仕!”

    柳湘莲问:“那我们考武进士带兵不就好?”

    柳父反问:“你靠什么养?以往贾府督造海船,关税都是贾国公的,后来就是他王家的,你以为这两家为什么联姻?我们考科举怎么考得过,这些从几十万人中出来的人尖子?还不是为了安皇帝的心,我等开国勋贵连武进士都不考,文官入仕了,您也就放心了。”

    “要是我在你祖父那一代,我一定要狗皇帝知道什么叫做马上天子,但代善公误了我们啊。你母亲就是九边姜家出来的,他九边基本是当地大族世袭。老北静王死后,北方格里人就大胆起来了。今上不是马上皇帝,军事不懂,但他会用人。太宗死后,今上依仗贾代善兄弟。前五年的征战,奠定他执政二十年的平稳。这哪里是胜利?”

    柳湘莲继续问:“为什么不是胜利?”

    柳父说:“草原多的是山陕四地的逃民,以往的格里人都是蓝眼睛,棕头发。到今上的格里人都是黑发了。今上怎么就这么喜欢下江南?一次南巡两三万人马走,开销都是百万两计算。太祖有着前朝的横财,几百万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太宗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内政上。从太宗末年就没有大战了,今上更是连小仗都少了,人丁三十年就繁衍至今。哎,太子可惜了。”

    柳湘莲似乎想到了什么说:“这是咱们南下因为太子的原因吗?”

    柳父说:“大部分是。太子追封,子息为忠义亲王。当年我们四王八公十二侯部分跟随太子,他贾府可惜了。事后我怎么就感觉是戾太子和汉武?反正四皇子忠孝亲王不像他的封号。今上也是四皇子。当年的神京登基,我还没出生,你祖父倒是亲生经历。哎。”

    “父亲,继续说一下,我很好奇。”

    柳父想了想,说:“先太子,提出摊丁入亩,解决人丁滋扰问题,这朝野内外,反对声很大。四皇子原先就是在太子那助威。后来东宫卫帅冲进围场,兵变今上。我等带兵勤王保驾···”

    “哪个王?”

    “胜者为王,结果太子竟然自刎了。为了皇权。结果这个封号还真没错,真忠啊。后来今上成年皇子就剩忠孝和忠顺两位了。四皇子因为记在皇后名下,变成嫡长子,所以准备继承大统了。”

    “那甄家呢?”

    “甄家!今上生母出自甄家,可惜早逝,甄太妃是今上生母的妹妹,没有子息主动抚育今上。今上给甄太妃荣耀体面,甄家还有位封圣夫人,是今上的奶娘,甄应嘉的生母。当年这位封圣夫人没有哺育亲子,哺育今上,至今今上都念着甄家。”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保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主政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家世显赫,有权有势,极富极贵,成为当时南京第一豪门,天下推为望族。康熙六下江南,曹寅接驾四次。

    所以红楼梦,甄,贾要放在一起看,皇帝的人设杂糅很多,书里对皇帝的介绍也不多,可以把元春的公公就是现在的皇帝以后的太上皇当作清康熙和明嘉靖的综合,有助于理解。

    乾隆每次到江南,都会带来大批随行人员(约2,000人)。除了为乾隆服务的太监,女仆,马夫船员以及嫔妃、皇子之外,还有成千上万民间工人来从事后勤工作。这一天的费用可想而知。

    时间可以追溯到康熙时期。康熙晚年也曾进行过一次盛大南巡,但每次都是基于勤劳和节俭,费用不到乾隆的十分之一。影视形象都是康熙微服私访,乾隆带着儿女们下江南也是这个来由。

    尽管两个清朝皇帝南巡的目的是安抚南方人民,但他们之间确实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找女人,每当我到达江南地区时,不可避免的是,找两个小鸟依人的江南美女回宫侍寝,这件事,在当时加上当时儒家的笔墨,就成为了一个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真是荒谬。而且后一个皇帝都要为前一个皇帝擦屁股。

    “那义忠老亲王呢?”

    柳父终于震惊,站起来,急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我也是父亲和我说的!”

    “偶然听到闲聊,坏事的义忠老亲王···”

    柳父叹了口气:“义忠老亲王就是太宗太子。”

    “那义忠老亲王还有子息?”

    “还剩一个独子,被今上封为义忠郡王。很得宗室喜爱,毕竟太宗是太祖嫡长子,义忠老亲王是太宗嫡长子。”

    “那太上皇为什么不···”

    “你是说,让他背后中刀?不能,他在才能证明今上得位正确。今上登基,他也才不到十岁,还是个庶子。没有今上,他就是个普通闲散宗室。就算是杀父仇人,他也没有生命危险,一个活着的吉祥物是太上皇希望的。”

    柳父觉得话题有点远。接着说:“你要明白,这些事离你太远,多思无用,你现在应该好好读书,先从蒙学毕业。我连你的都在神京吹出去了,你要是给我拉跨了,仔细你的屁股!”

    柳父觉得话说到这柳湘莲年纪小,多说了反而吸收不了,就说:去和你母亲请个晚安,明日你不上学,温书也别忘了。“

    柳湘莲请安,告退后,才背着身子开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