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神朋克
繁体版

第六十八章 九龙口

    一个多月的试航,又遭遇了袭击,让乔银身心俱疲。到了客栈,他先好好洗了个澡。

    跑海最难的就是洗澡了。毕竟淡水就那么点,得先供应吃喝。如今这一洗,乔银简直舒服到了极点,竟然直接靠在澡盆里睡着了。

    当然,这也让他的身体和精神很快的恢复了过来。

    这次一同参加会试的,只有乔银,宁远,还有卢源三个人。即然决定参加会试,那就志在必得。

    唰……

    早上起床,大家便来到院子里晨练。

    朝阳下,乔银手握八石力的“落星弓”,气血勃发之间,轻松就拉成满月!

    “好!”

    这让宁远和卢源,都是一阵喝彩。

    乔银只拿到弓样子,也终日把玩不倦,不知不觉倒把佰数伪手运用得纯熟了。

    宁远羡慕地说:“且不论这一招实战如何,但应试绝不成问题!小银定然能金榜题名啊!”

    乔银对此,也是颇为期待:“那就借宁大哥吉言!我哥和丁兄在会试对文,咱们就在会试上对武,一同上榜,也算是一段佳话嘛!”

    “说得对!”

    休整之后,几人的状态都恢复到了最佳。眼看大试在即,便整装向着皇城出发。

    出得东郊民巷,乔银他们一路向西,行不多久就看到了银京那高大的城墙。

    主城城墙有五丈多高,重重叠叠,一直延绵到远处的一方稻田;稻田尽头就是白浪江。

    乔银倒还知道,过了江,那边就是宗人府。

    京郊的稻田是皇家御稻,有专门的官吏负责管理。哪怕休耕,也有人填土沤肥。

    正中间连通大道的,就是东直门城楼。

    城楼比城墙还要高出一丈多,中间拱门就有两丈半。巨大的城门要上百个兵丁才能推开。

    此时正值会试期间,开的正是主门。

    主门是官道,朝庭命官,或有功名的人在此登记;两侧副门则是寻常百姓,过往商旅接受盘查。

    银京是大肃都城,人口管理自然比地方更严。

    但凡有会试,祭天,祭庙,祭圣,朝庭都会借机清查户口,防止黑户流窜其中。

    城门外,来往行人不断;更有很多是牵着骡马,骆驼,车辆的。入城时都要接受兵丁的盘查。

    乔银他们自然也不例外,不过拿出泯南官府开俱的通行证明,很顺利就入了城。

    “嗬,这国都就是不一样!”

    一进主城,宁远就忍不住再次感慨。

    银京是六朝古都,也扩建了好多次。进了主城内部,偶尔还能看见前朝的旧墙,古香古色。

    不同于城外的民巷。在地方鹤立鸡群的高房雅楼,民巷街市两边也是一座挨着一座。尽显富贾云集之繁华,却也不及银京主城这般厚重。

    且不论那些岁月侵蚀都无法掩盖的辉煌楼宇。

    像最有名的吃处醉阳楼,原址便是大常王朝庄郡王府。院内亭台楼阁,鸟语花香,处处都是雅意,完全没有一般酒馆那般喧嚣。

    号称汇集天下名珍的聚宝斋,也是大康首富的私宅扩建而成。普通州县只有大道才会辅设的青石路板,这里的小街小巷都条条平整光滑。

    据说聚宝斋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哪怕是乔银的血纹刀,“落星弓”,或许弓马铺里没有,但只要进了聚宝斋,没准就能淘到一把。

    而最让文人雅士向往的西林书苑,自古就是南方士人汇聚之所在。敢来这里品诗会友的,如果不是几代翰林出身,都羞于打门口路过。

    当然,不懂风雅的人也有世俗的去处,比如便宜坊。

    北方来大肃做生意的关外人,还有海外来此求学的东瀛人,高丽人,南安人,渐渐定居下来,也形成了一片片异域风情的小街。

    宁远他们甚至还看到了泯南街。当然人家在京城定居好几代,早落户在了银京。

    至于其他的所在,但凡问一问,都有人能说出不简单的来历。哪怕是街边卖烧果子的,恐怕都是百年老字号,一块芝麻饼都带着深深的历史厚重感。

    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人,所有的文化,都尽可能的把自己最荣耀的一面展现出来,只为在这座古都内留下一抹的颜色,让人能看到自己。

    这就是银京,世界最鼎盛繁华的都城。在这里,有钱只能代表你算个人,但离身份还差五代努力。

    不过重新回京的乔银,早已没有什么感叹了。那些雕梁画栋的楼台,宝气光华的街市,只不过给他一种熟悉又很陌生的印象而已。

    行了一个多时辰,乔银一行才走完了东直长街,来到了皇城外门,景阳门。

    ……

    今天的景阳门分外隆重,整整七柄华盖分立在大门两侧,手持华盖的太监个个神色肃穆,纹丝不动。

    景阳门前偏左的位置,也就是九龙口,放着一张两丈余长的大案。

    长案后坐着三名头戴乌金纱冠,身着蟒袍的官员,他们身后还站着一排横刀立马的侍卫。

    这排身着暗金裙甲,腰挂冰裂纹极品战刀的侍卫,叫做龙乾卫。属正三品武职。

    据说这些人个个都是巅峰大宗师,甚至可能还有武圣!是守护皇帝安危,地位最高的勇士。

    要知道,冰裂纹钢世间都没有多少,更何况能是能佩戴它们的人。

    可以说这是整个大肃挑选出来的,最武勇,同时也对皇帝最忠心的一群人。

    但他们今天却站在了景阳门,因为这里是负责会试报名的吏部和礼部的露堂。

    大肃官员,正装都要着补服,戴乌纱。蟒袍和乌金纱一样,属于吉服。

    吉服四品以下着四蟒,四品以上着五蟒,戴乌金冠;一品以上至公爵,着九蟒戴紫金冠;王爵着五行龙戴赤金冠,太子着九行龙戴玉冠,皇帝着九正龙戴冕旒冠。

    这样的礼仪,只有大典时才会穿戴。可见武科地位虽不及文科,但在表面上还是很隆重的。

    九龙口外,是一道很长的走廊,从栏杆到台阶都是汉白玉修造。

    走道是一级一级的台阶,每隔九级台阶,都站立着一对暗银裙甲,手横螺纹钢刀的侍卫。

    这是龙坤卫,正四品武职。他们个个都是武道大宗师,负责守护皇宫内的安全。

    走道尽头,便是宫门外的广场。

    广场边也站了一圈侍卫,早早就把附近的闲人都驱散了。

    这些侍卫人数最多,大约有百余人。他们着暗铜裙甲,配玄钢战刀,是负责皇宫外围的龙禁卫。

    能当上龙禁卫的,也是灵肉合一的先天巅峰高手,属正五品职。

    在外省衙门难得一见的高手,在皇城却多得记不清谁是谁!当真是不进京城不知道官小。

    侍卫可不是普通士兵。

    他们跟在皇帝身边办差,很多都能独挡一面。皇帝也经常会委派亲信侍卫处理要务,甚至外放做官。

    哪怕如今能站在这里的,都是前来参加会试,准备在此扬名的举子们,个个武力不凡。

    但看着前面红砖绿瓦的皇宫,还有景阳门前排下的这个阵势,就让不少人腿肚子发软,个个都很安静。

    五月的破阳照耀在汉白玉铺成的大道上,闪着刺目的光,更让不少人脸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

    咚……咚……咚……!

    直到吉时,景阳门楼上的军士终于擂起巨鼓,打破了沉寂。

    呜——!——

    之后,城楼上的两排军士也扛起一丈来长的号角,吹奏出一阵雄浑的长奏。

    众人的精神也随之提了起来。

    礼毕,一名太监在城楼上高唱道:“会试大典,即将开科!众举子听候传报,起!”

    录名官员便站了起来,对照名册,抬头叫了一声:“云渊省,玉田县,程松铭!”

    站在九龙口的第一名护卫,随即转头传唱:“云渊省,玉田县,程松铭!”

    如此,第五名护卫也转头继续会唱:“云渊省,玉田县,程——松——铭——!——……”

    “快,叫你呢!”

    “啊,第一个就是我?”

    因为传唱的护卫嗓子都很敞亮,所以由远到近,一声比一声清楚,确定不会出纰漏。

    一个大叔赶紧做好准备,整理衣冠仪容,拿好自己的功名薄,走上了汉白玉台阶。

    这道台阶很长,但每一级都很宽,又很浅。人走在上面,很难像平时上楼那样一步一级,因此这位大叔走上去后显得有些别扭。

    加之两边都是横刀的侍卫,才走了几步就有些手忙脚乱,看得后面的人更是紧张。

    但站在高处的录名官却负手而立,非常有耐心的等着这位大叔,直到他一步一步走顺了。

    原来要走顺这种台阶,只能左一步,顿下来,再右一步,又顿下来。

    加之台阶太宽,还得抬头望着前面的路。如此走顺之后,大叔竟然越走越有模样,在两侧侍卫的目送之下,迈着四方步一步一顿,终于登上了九龙口!

    这让后面一起来报名的举子们,都感到一阵欣喜。

    “学生程松铭,参见大人!”

    顿足之后的大叔,一手托着自己的功名薄,另一手撩开衣襟,向上参拜,居然有模有样。

    “请起!”

    “请大人!”

    “纳上功名薄,进堂验身!”

    “是!”

    很快,大叔的身影消失在了景阳门内。这让后面的举子们即兴奋,又紧张。

    随后,第二轮传唱到来:“汉东省,林城府,侯皓然!”

    “汉东省,林城府,候——皓——然——!——……”

    第二轮传唱,是从第二个侍卫开始,第六名侍卫接传。如此轮番传唱,可以让每一名侍卫都松驰有度。

    但这声传唱之后,举子中竟没人回答。

    其他人也连忙互相问道:“怎么回事,这位侯兄是不是睡过头了?”

    “不能够啊,会试这么重要的大典……”

    “哦!兴许是罢考了?”

    “喂,侯皓然侯兄在吗?……”

    但最后,举子中依然没人回答。于是录名官只得把名册上盖了个章,然后翻了过去。

    接下来便是第三轮传唱:“泯南省,源州府,宁远!”

    “泯南省,源州府,宁——远——!……”

    “这么快!”

    乔银他们都是一惊,七手八脚的帮宁远整理了一下衣襟:“快,功名薄拿好了吗?”

    “小心走道儿,别紧张啊!”

    “哎呀!本来不紧张,被你们弄紧张了……”

    很快,宁远也踏上了汉白玉阶,走向了九龙口!

    乔银远远看着他的背影,感觉心里一阵阵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