惘汉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司马懿

    宛城中,自曹丕以下,俱都吃了一惊。

    因为他们刚刚定下退军的策略,只因江陵久攻不下,军中又起大疫之故。

    众臣见迁延日久,又兼东吴水军袭扰,担心师老兵疲。

    所以全力劝说曹丕退兵,曹丕见事不可为,早上才刚刚同意众臣所请。

    没想到下午这个蜀国使者就给了他这样一个消息。

    惊愕过后,曹丕却是一下子兴奋起来,毕竟能克复江陵,那就彻底打开了灭吴局面。

    而且将父亲手中丢失的江陵城又重新夺回来,能让他彻底从父亲的阴影里走出来,让世人知道,他曹丕,不仅仅是曹操的儿子,还是一位能一统九州的雄主。

    “不知蜀国准备如何相助与我等,又有何条件?“

    “具体相助之事,还请大王赎罪,本使不知,何况大王知晓,陛下也不可能将之告诉臣等,何况此次相助,也不需要两军协作,只要魏王来日见江陵有隙可乘,大胆进兵即可。”

    “这么说蜀国打算单独行动?那可有条件?”

    “有!”

    “说来!”

    “希望魏王能归还黄权、庞林等一众我汉军将士!”

    邓芝说出这句话后,微不可察的轻嘘了一口气。

    因为协助魏国攻下江陵,以换回黄权等将士这个提议并不是刘备和诸葛亮的意见,而是来自十七岁的太子刘禅。

    也不知道这位太子是怎么想的,大汉为什么一直没有派使者去曹魏,不是因为刘备的个人好恶所致,也不是因为和孙吴先有盟约的缘故。

    而是因为汉贼不两立的逻辑关系存在,一旦派遣了使者,那么大汉等于承认了曹魏代汉的合法性,或者说承认了中原的这个曹魏政权。

    这是直接动摇大汉统治根基的做法,为了换回黄权和一众将士,而失去大汉的根基。

    邓芝心里是有疑惑的,甚至觉得得不偿失。

    但没想到陛下和丞相都没有反对,那他作为使者,就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

    ‘希望不是太子一厢情愿才好啊。’

    一旁的五梁却是冷眼旁观,他看出了邓芝的犹豫不决,但却是不置可否。

    因为他是很清楚刘禅的计划的,而且这个计划,太子早在从尚书令刘巴的灵堂里出来的时候就产生了。

    虽然五梁也有跟邓芝一样的疑问,打破‘汉贼不两立’的法理性到底值不值得,但在他们启程来宛城前,太子曾亲口交代他‘务必尽全力换回黄权’这样的命令。

    太子还说‘刘巴若死,下一任尚书令会是李严,而李严和丞相不合,大汉会陷入内耗,并不可取,最适合这个尚书令位置的,其实是黄权云云。’

    五梁不知道太子哪来的自信李严会成为尚书令,也不知道李严为什么与丞相不合会造成大汉内耗。

    此时的他却是满肚子的怨念。

    李严不过一犍为太守,哪来的能力跟丞相掰腕子?

    况且你一太子,陛下都还在呢,如此急不可耐的去插手尚书令的事物,这是要干啥?

    此外听太子的口气,仿佛未卜先知的早知道陛下大限将至似的,这种大逆不道的说辞还是说给他一个刚刚入职的挂职鸿胪文学听的。

    每每想到此处,五梁总觉得头疼欲裂,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恶了这位太子爷,要被如此折磨。

    但太子有令,他只能硬着头皮跟这位邓大人过来,希图促成此事。

    正在胡思乱想间,却听到曹丕的声音传来:

    “如此,还请使者下去歇息,待我等商议过后,再做答复!”

    随后见邓芝又是拱手致礼,转身缓步退了出去,他也只好迅速跟上。

    且不说二人各怀心思离开殿中,待二人走后,曹丕却是兴奋之情表露无疑:

    “诸卿以为,蜀国这是何意?”

    “陛下,蜀国这不过阳谋罢了!”一位中年大臣从中出列,缓缓以对。

    “哦?仲达何出此言?”

    开口的这位大臣就是后世闻名的‘鹰视狼顾’之辈司马懿了,现任侍中。

    只见其取来一张地图,对图侃侃而谈。

    “陛下请看,江陵为荆州重镇,南靠长江,北临沱水,东接江夏、柴桑,为东吴腹心,西连巴蜀,为入川门户夷陵后盾。”

    “一旦我们占有江陵,则东吴必然震动,为其心腹大害。届时东吴必会绵绵来攻,甚至会举国相征,旷日不绝。”

    “而一旦攻下江陵,吴蜀之间的联系也就断了,两家只能各自为战,容易为我各个击破!”

    “如此,那对蜀国有什么好处呢?”曹丕问道:

    “臣以为,东吴袭取荆州,刘备起全军讨伐,大败而归以后,吴蜀之间再无信义可言,所以对于蜀国来说,虽依旧有与东吴盟好之愿,但那不过是因为我大魏强大,权益之策罢了。”

    “而江陵一旦归于我大魏,则届时东吴更需要蜀国的盟好,以求得喘息之机,全力收复江陵!”

    “原来如此,好一招驱虎吞狼的阳谋!”曹丕有些瓮声道。

    “只是如此一来,江陵城莫非还是要放弃?”

    “这就是臣说这是阳谋的地方,我大魏围攻打江陵已经数月,兵马、钱粮耗费无数,只因迁延日久,担心生变,又恐军中疫病,不得不退兵,可谁又能否认江陵城的战略价值呢?”

    “江陵若归我大魏,蜀人难道就不怕我等两路入川,一路入汉中,一路走夷陵,惨遭灭国?”陈群站出来问道。

    司马懿缓缓的看了他一眼,又接着说道:

    “江陵对东吴又肘腋之害,届时我等不得不放大军驻守以抵御东吴猛攻,又何来更多兵马从夷陵入川?”

    说完,司马懿对着曹丕一拱手说道:

    “所以臣以为,江陵城就是蜀国的疲兵之策,就是想用这个江陵城,拖住我大魏兵马,以此掀起大战,达到消耗魏吴两家的目的。”

    殿中安静异常,曹丕已经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但还是微微握紧双拳,问道:

    “只是如此,莫非我们只能拒绝蜀国?放弃江陵?”

    司马懿看出了曹丕的不甘心,犹豫了一下,正待开口,却冷不防旁边有个声音抢来。

    “陛下,臣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