惘汉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 曹魏

    刘禅这一睡就直接睡到了天亮,仗着自己身体年轻,又早早的起身来到东城墙上。

    望着城下军营,似乎吴军已在埋锅造饭,想来今天又是一场恶仗。

    便唤来一些米粥,足足的喝了两碗,待身体一下热乎起来,开始巡视城墙。

    尚未行的一圈,第三日的战斗已经打响。

    然而经历了两日恶仗之后,刘禅对这样的战斗却是有些麻木了。

    “殿下,情况有些不妙。”柳隐突然说道:

    “怎么?”

    “我军一千五百众,两日激战下来,东门死了一百余众,伤五百余,北门两百多众,只剩一百不到,南门伤亡五十余还有一百五十余众。换言之我军能战之人,半数都没有了,臣以为差不多是时候了。”

    闻言刘禅迟疑了一下,颔首不止。

    这一面,徐盛派快马去通知陆逊的回复已经过来了,信上只有一句话,

    “活捉蜀汉太子最好,但生死勿论!”

    于是徐盛放下心来,只是经过两日的攻击,士卒减员严重,伤亡超过一千四百余。

    要不是徐盛素有威望,还有吴军对上蜀军的心里优势仍未失去,恐怕怎么都坚持不下去了。

    一个秭归城竟然这么难啃,这一点远出乎徐盛的预料,在他的谋划中,第二日的战斗中蜀军就该坚持不住,败逃四散。

    没想到第三日了,秭归城还牢牢的挡在他们面前。

    “不过观昨日情形,蜀军也是强弩之末了。”

    脖子上绑着厚厚绷带的宋谦说道,汉军士气虽高,但是伤亡摆在那里,都是老军务了,哪里不知道对方也已经到了极限。

    徐盛颔首,于是立即展开了第三日的攻势。

    东门依然是主攻方向,但是这回吴军的冲车已经安装完毕,与步卒一同上了战场。

    很快,刘禅这边就得到了报告,南、北两门吴军士卒也在猛攻城门,西门却没有吴军半个身影。

    然而没等他作出反应,见吴军已涌到城门下,柳隐转头对刘禅急道。

    “殿下,你可速去西门,臣随后就来与您回合!”

    刘禅不答,却是看了眼周围士卒,缓缓说道:

    “还不是时候!两日下来,本宫看此前士卒们对吴军的恐惧心理似乎消退了不少,现在士气还不错,我们还有的打!”

    闻言,柳隐只得微微苦笑,颔首赞同。

    但双方兵力的差距还是迅速的压倒了士气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吴军冲上墙头,汉军的抵抗却是越发的躁乱起来。

    此外,汉军两日鏖战,其实未得休息,而吴军兵多,徐盛虽一直组织强攻,却是轮换操作,吴军自然能有灵活的休整时间。

    如此一来,汉军不仅要对抗东吴的攻击,还要抵抗疲劳的力量,以至于不少士卒打着打着,竟然不是被杀,而是直接就地猝死。

    “报!北门失守!”一个血人从北面狂蹦而来,只汇报了这么一句,就倒地昏迷。

    “殿下!不能再等了,您必须马上离开此处!”

    不知何时,秭归城的东城门已经被冲车撞开,吴军像潮水一般涌入城内。

    刘禅见状知道无力回天,于是与柳隐一道沿南城墙向西门奔去。

    城破的影响对汉军打击甚大,又见到刘禅和柳隐已经撤退,东城的汉军却是迅速崩溃,只有宿卫营还死死的守在刘禅身侧。

    沿途所至,刘禅不断收拢残兵,带着他们一同前往西门。

    可尽管如此,待他来到西门清点人数时,身边只不到二百人,其余士卒都不知去向。

    但此时也顾不得许多,因为吴军已经发现了他们一伙的存在,正在通知大军往西门赶。

    不得已,刘禅等人迅速出城,往巫县山道上逃去。

    秭归城再次失陷。

    .......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

    却说刘禅出发强渡上夔道之际,邓芝和五梁组成的外交使节已经来到了曹丕目前的所在地。

    宛城。

    甫一见面,邓芝却是大惊失色,因为曹军正在收拾行装,似乎是要北归的意思。

    于是邓芝不敢耽搁,急求见曹丕。

    而曹丕对于这个所谓的大汉来人也是赶到惊奇异常。

    “呦呵?所谓‘汉贼不两立’,朕真是从来没想过伪汉竟然能向我等’反贼’派出使者?你们说是不是天下奇闻啊?哈哈哈!”

    手上摩搓着邓芝递交上来的国书,宛城城主府中,一个中年微胖男子轻咳数声,却是大笑不止。

    见此,周围众臣也都是纷纷嗤笑不已。

    这个大笑的男子正是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现年三十七岁。

    “让他们进来吧,朕也好奇的紧,这群伪汉遗民不知道想跟朕说些什么?”

    邓芝、五梁等人鱼贯而入,见到曹丕后,邓芝将汉使节杖交予五梁,自身微微一拱手,道:

    “汉使邓芝拜见魏王殿下!”

    “大胆!”曹丕尚未做出反应,周围群臣却是大怒,纷纷呵斥。

    “你等伪汉小国,偏郡野民,如何能以汉臣自居?今见我中国天子,又怎敢以王相呼?真是无礼至极!“陈群第一个跳出来骂道。

    “不知这位是?”

    “在下陈群,字文长,忝为尚书令。”

    “原来如此!不知陈尚书三年之前可是汉臣?”

    “你……”

    陈群是个要脸皮的,人家摆明接下去该说他是二臣贼子了,却是憋得满腔愤恨,却是说不出话来。

    见状,邓芝只是拱拱手,也不再言语。

    一众魏臣见汉使言辞犀利,几句话就说的尚书令无话可说,竟是纷纷准备跳将出来。

    “方今天下,已无一寸土地是汉土,无一民是汉臣,刘备自不量力,妄想逆转天下大势,不过一跳梁小丑,岂能成乎?”又一位大臣缓缓开口说道,此人邓芝倒是认识,定陶人董昭,现年已近七旬。

    “汉使邓芝在此,何言天下已无汉臣?”

    “刘备自称汉臣,一无天子禅让诏书,二无传国玉玺,却擅自称帝,难道这不是悖逆之臣,叛国之辈?”

    “天子禅让诏书?孝愍皇帝已经被尔等杀害,何来天子诏书?”

    “恩?蜀中果然是偏狭之地,是谁跟你们说山阳公被杀?”

    邓芝愣了一下,这个事情他记得真切。

    当初曹丕胁迫刘协让位,洛阳就有消息传来说刘协惨遭杀害,为此刘备还为之建了祭祀,上了谥号,莫非信息有误?

    “山阳公如今还在陈留好好的活着,那些个市井传言,使者怎可轻信?”又一老臣出言讥讽道。

    邓芝却是心中一惊,气势稍阻,却是立刻心中微动,反而笑道:

    “既然孝憨皇帝还活着,那么台上坐着的这位,究竟是如何成了中国天子的呢?”

    “自然是山阳公顺应天下大势,将大位传于我皇!”

    “是吗,我等为汉使,不知可否面见我大汉皇帝,让其亲口与我等分说?”

    “哼!汉使若想去见,自管去陈留便是,不过汉使此行,应该不是来做口舌之争的吧?”曹丕佯装不悦,开口说道。

    见曹丕开口,邓芝却是正色言道。

    “陛下遣我至此,只为一事!”

    “何事?”

    “助魏王下江陵尔!”

    “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