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成功了
繁体版

第十四章 风云突变

    一次徐妍萱刚走,叶林就进来了,“你办公室一股胭脂水粉味道。”叶林带着调侃的语调说。

    “徐妍萱刚走,我没闻到香水味道。”孙夏疑惑地看着叶林。

    “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听到过没有?”叶林说完就面无表情地出去了。

    孙夏莫名其妙,心想:“后半句是“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是不是骂我臭?我天天洗澡怎么会臭?“

    到快下班的时候孙夏来到叶林办公室汇报一天的工作,叶林又一切正常了。

    机修组的王坚也被孙夏纳入了项目组,几乎参与了所有重要节点的评审和疑难问题的解决,有王坚参与,孙夏对将来的运维放心不少。

    匆匆六个月过去,多品种混线全自动焊接生产线安装调试成功,这条线充分利用了车间的高度,传输系统多数都在空中,大大节约了占地面积,同系列多品种产品切换时夹具更换摒弃了传统的导轨形式,而是利用生产工位上的搬运机器人直接抓取,大幅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减少故障,解决了很多难题,申请了多项专利。

    原集团总裁退休,党委副书记李毅彬继任,新官上任要到下属各企业现场办公,今天要到海浦,根据李总裁要求,会场选在有生产车间的分公司,于是梁一涛决定放在一分公司。十天前总裁办下发了现场办公汇报提纲,提纲中除了常规内容外,特别提到了要汇报在技术、管理、市场开拓方面的创新举措,梁一涛觉得一分公司很有东西可以介绍。

    这么大领导要来,分公司上下一片忙碌,还没到上班时间梁一涛就到了,直接往车间走,正好碰到孙夏,孙夏马上通知叶林,于是两人陪着梁一涛到处转,梁一涛不怎么说话,看起来也有些紧张。孙夏心想:大概官越大越在乎这种事情。

    李毅彬一行被迎进会议室就坐,海浦领导班子坐到对面,一分公司是东道主,叶林被邀请坐在后排,梁一涛要求孙夏也在座。

    梁一涛在汇报到创新举措的时候特意停下来说到:“李总裁,跟您介绍一下,坐在后排的叶林和孙夏是分公司的总经理和技术副总,下面我要汇报的内容就是他们提出来并具体实施的。”

    叶林和孙夏马上站起来向领导们微笑示意。

    “这两位我都认识。”李毅彬伸手压了压示意坐下。“上次后备干部研讨会两位都在,我记得孙夏有个焊接工段最佳实践和国际合作项目现在怎么样了?一会带我去看看。”

    梁一涛见李毅彬感兴趣,马上接上去说:“焊接工段最佳实践已经在全公司推广,应用在新项目,使项目经济性大幅提升,国际合作项目又完成了两项,还有两项正在进行中。”

    接着梁一涛又介绍了以项目预算和后评估为考核依据的项目经理负责制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以自身力量为主联合社会技术力量开发重要生产线所进行的探索,汇报中多次提到孙夏提出的思路、做法和效果。

    汇报结束看现场,叶林和孙夏已经站到门口准备引路,李毅彬走到孙夏面前拍着孙夏肩膀说:“走,带我去看看。”

    按理这种场合海浦领导班子以职务高低决定与李毅彬的距离,分公司的领导应该隐身,在需要的时候又要马上出现。李毅彬现在的做法是不合常理的,但却体现了平易近人和求真务实。

    人群马上自动调整,李毅彬边上空出一个位子给孙夏,这样就变成孙夏和梁一涛一左一右陪着李毅彬向车间走去。

    “孙夏,你进公司好像没多久吧。”李毅彬随口说道。

    “正好三年,刚来时很多事不懂,都是我们叶总手把手教我的,后来几个项目也是叶总带着我们做的。”孙夏这几句话是发之肺腑的。说着通过手势和眼神把李毅彬的注意力引向叶林,叶林适时略微靠近。

    李毅彬看着叶林说道:“你们这里的干部都很年轻,有干劲、有创新,很好。”

    进入车间,主路边上第一条生产线就是刚刚完成的多品种混线全自动焊接生产线,正在全力运转,远远看过去全身上下都在动,非常酷眩,走近了看,因为主要设备和部件都来自ATP和JNS,看上去很高端。

    “这是你们参与开发的?”李毅彬对刚才梁一涛的介绍印象很深。

    “是联合开发,我们深度介入。”孙夏介绍了这个项目的合作模式以及意义。还介绍了关键技术难点和解决办法,并点出了几处发明专利。李毅彬不断提问,因为全程主导开发,孙夏对答如流,介绍起来来龙去脉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这个设备看起来复杂程度比较高,维修有没有问题?”李毅彬担心地问。

    “这次我方参与开发的人员里面,除了技术人员,还有经验丰富的机修技师,设计过程中仔细考虑了可维修性。“孙夏胸有成竹,“我们还引入了远程诊断系统,可以和设备供应商远程会诊,ATP和JNS的部件一旦发生问题,他们也能远程给予技术支持,这在国内是比较先进的。”

    李毅彬听了很是满意。

    现场办公过去不久,一天快下班的时候,孙夏在办公室接到叶林电话:“你看一下我刚转给你的邮件。”

    孙夏打开邮箱,这是一封转自总部质保部总监的邮件,标题是英语,意思是“严重质量问题,零件断裂”,邮件转发自K公司。打开邮件内容,有很多照片,是纵臂断裂,这是安全件,紧急措施是立刻断点,召回该批次车辆一万多辆,海浦公司立刻开展分析工作,72小时内提供报告,并提出了巨额赔偿。

    很快,叶林来到孙夏办公室,神情有些焦躁,坐到孙夏对面,看着孙夏没有说话。两人已经很默契,四目相对,彼此想说什么都很清楚,省了很多对话。

    孙夏沉声道:“我已经让谢明利和朱叶芳过来了,让他们先调查一下我们的情况,我会亲自复核,希望我们没有问题,我也相信我们平时的过程控制是有效的,但这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要找出真正的原因,否则K公司一定会死死盯着我们不放,因为这个事情太大了。”

    “你想怎么做?”叶林问道。

    “我去一次A国,越快越好,这件事必须好好解决,否则影响太不好了。马上申请吧。失效件虽然已经空运过来,但过来以后还要清关,我走以前不一定能拿到,让谢明利他们分析,我们邮件沟通。”孙夏稳了稳心神答道,头一次碰到这种事心情不免有点紧张,如果问题在本方,后果不堪设想。

    叶林想了想,说道:“就这么办吧。刚才刘副总来了电话,说派了张俊杰过来协助我们进行事故调查,让我们从快从严把事故原因调查清楚,态度很严厉。”

    孙夏无奈地摇摇头:“看来领导对我们不太放心,专门派了监军过来,万一发现什么问题,可能会被放大。不过关键是要解决问题。叶总你放心,我会很快处理好的。”

    两个人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不过孙夏并不沮丧,相信总有办法解决。

    叶林看着孙夏沉稳的神情很是欣赏。

    叶林离开后谢明利和质保部经理朱叶芳就来了,听说了这件事后既吃惊又紧张,谢明利脸色发白,表情僵硬。

    孙夏觉得谢明利是个老资格经理了,不该这么失态,不过想想可能是事情太大了,越是老资格越是顾虑大,经不起打击,但这种状态可能对事故调查不利,于是开口说道:“事情确实很大,但也不用过分紧张,接下去要动员相关人员一起动作快而且细,把事情搞清楚,同时这件事也给我们敲响警钟,即使这次我们没有问题,也要进一步加强管控。”

    “好的,我们马上去办。”谢明利作为一名老资格经理,表现还是不错的,没有拖泥带水,和朱叶芳一起领命而去。

    如果是一般的质量问题,只要质保部调查一下就可以了,这次事情太大,只能让技术部出面,协同质保部做深层次调查。

    三天过去,夜以继日调查、检验、试验。张俊杰也是真的拼了,充满了一股我就不信找不到你们毛病的劲头,一直跟踪记录,小本子都快记满了,但小本子藏得很好,绝不让任何人碰,更不会和共同调查的人沟通,这些都是最后事故处理时的炮弹,打你个措手不及才效果最好。

    谢明利忍不住在叶林和孙夏面前说:“张俊杰脑子有毛病,这种时候应该一致对外,发现什么问题就该及时沟通,也可适当补救。”

    孙夏道:“我们把自己事情做好。”

    经过仔细复核,所有技术文件都没有问题,产品各项指标也都正常,事故零件的质量记录也很完整,制造问题的可能性缩小,谢明利等人都松了口气,但孙夏知道中方要想免责,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