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淮北种橘树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 救桃(求追读)

    桃花山上有个桃花庄。

    桃花山没有桃树,反而是怪石嶙峋,沟壑纵横。

    桃花山上原先有位桃花夫人。

    听说桃花夫人长得标致极了,爱穿粉色宫装,看上去活脱脱一个皇宫里的贵妃娘娘。

    桃花夫人二十年前就不见了,原本花团锦簇的桃花庄也荒芜了下去,原先这里是极为热闹的,因为这里的主人喜欢招待那些万里独行的江湖客,更爱听他们讲天南海北的奇闻轶事,现在却变成了断壁残垣,附近镇子里的流浪汉时不时的就会到这里来。

    求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噻!

    要是跑到人家铺子前或者房子里,那还不得给人乱棒打出来?

    桃花庄以前是对得起这个名字的,三四月份漫山桃花纷飞,总是有蛱蝶蜜蜂千里迢迢而来。

    美得惨!

    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没有桃花夫人的打理,全都枯死了,只剩下院门外还有一颗小小的桃树苟延残喘。

    这小桃树也快枯透了。

    能长到现在还要多亏了旁边有一颗大桃木的断桩,断桩上刀砍斧劈的痕迹明显得很,但也正是因此,地底下的根烂了才能供活这小桃树。

    方圆是山里人,他看得出来,这株小桃树怎么着也活不到明年的这个时候了。

    桃花山太枯。

    紫裙女子望着踌躇的方圆,体贴的送上了个小小的钱袋。

    这才将眼前的流浪汉打发走了。

    芸芸众生苦,但方圆也只能做到这些。

    方圆回头拱手道:“陈紫姐姐,谢谢你。”

    紫裙女子笑着摇头,没有说话。

    但在方圆看来,世间女子这个时候都该是很美的。

    方圆手里握着行囊里取出来的信,信封鼓鼓囊囊,但却送不出去了。

    他不禁为小镇北街口铺子门槛上蹲着的那个老光棍感到遗憾起来,这么些年攒了这么多信,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托自己送出来,但却晚了。

    晚了太多。

    按刚才那个流浪汉说的,老许头根本不该攒这些信,走最后一道江湖回来时就要把写的说出来才对。

    就是不知道自己把消息带回去的时候,那个老光棍还能不能像以前一般潇洒。

    他递信给自己时,脸上的神态方圆在同村的阿哥阿妹对唱情歌时见过。

    可不就是男女之间那点事嘛!

    方圆自己不懂,但依稀看得懂。

    李令月很好,像妹妹方橘,虽然她比自己大,自己嘴里后来也喊着“月儿姐”,但方圆心底里来说更把她当妹妹。

    一团麻哦!

    回去听听先生怎么讲,说不定就懂了。

    嗯!就是!

    先生在村里招蜂引蝶,看上去很有经验。

    ……

    眼下的话。

    方圆有些犹豫,是不是该救这颗小桃树。

    它与刚才的流浪汉不同。

    人嘛,有手有脚的活不下去,方圆可以帮一帮,但也只能帮一帮,救不救得得看自己。

    树就不同了,莫得选择。

    但书上也说“天行有常”。

    这就让方圆拿不准主意了。

    救了好像有些不对,不救也不太对。

    管它呢!

    求个心安理得嘛!

    最主要的,桃花庄是老许头最心心念念的地方,信虽然没送成,但也总要做点什么,回去好有个说头,起码给老许头留个小桃树的念想。

    方圆借来陈山随身的一把刀,但却谢绝了他的帮忙,独自吭哧吭哧的掘起土来。

    桃树很小,根也不深,很快便挖了出来。

    令方圆意外的是,坑底有一颗桃核,埋了许久也没见腐败,就是长了许多裂纹。

    方圆趴下身捡了起来,下山找个地方再把桃核埋在小桃树下便是,兴许这就是桃桩的桃核。

    陈青没有催他,她知道这个弟弟心底柔软得很。

    栽嘛栽嘛!

    讲不清等到老了,再回来时,小桃树都能乘凉了,到时候可以在树底下坐着喝口酒或者喝杯茶,跟后人讲讲自己年少,那也是件很有味道的事情。

    陈紫还是默默地看着,没有提起要帮忙,也没说话,就是越看,喜欢便多了几分。

    方圆捧起一堆雪搓了搓手,拎着小树,将刀丢给陈山,笑道:“谢谢大叔,我们走吧,今天得折到官道上去,原本以为可以在这里休息,现在看来恐怕不成,给姐姐添麻烦了。”

    陈青笑着摇头,道:“没事的,这半个月要不是有个小剑客在前头开路,恐怕不会走得这样轻松嘞!”

    方圆摸着后脑勺傻笑着。

    陈紫递过一条手帕,眉目流转。

    方圆不太敢去接,想到老许头的神态,他突然反应过来,这半个月来紫裙姐姐看自己好像……也是这个眼神。

    不会吧?

    看样子像。

    方圆犹豫片刻,还是接了过来,将手帕上的泥水尽数拭去,然后塞进了袖子里。

    “谢谢姐姐,回头我洗了手帕再还给你。”

    陈紫一向是平淡的性子,路上话也不多,自从上次茫茫河之后,方圆还没有与她聊过天,说话也都是道谢。

    她还是平静点头。

    方圆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好了,只能垂着头走在前面,一路下山。

    好在同行的日子要结束了,后头也不过一百里左右路,到了武陵郡城,方圆要南下五十里去文笔峰,车队则是继续东行。

    按照目下的行程,最多五七日,郡城便到了。

    方圆的计划是到了郡城便向陈青辞行,他要去一个叫做玉剑门的地方,找两个人,要一柄剑,为自己讲一桩道理,然后才是北上五十里外的文笔峰。

    车队只是普通的商旅,没有将他们牵扯进来的道理。

    桃花山附近有个无名小山包。

    虽然不算高大,但在白茫茫底下总能看到几分绿意,这便是再好不过的地方了。

    方圆在山脚选了个平坦所在,又借来大刀挖起土来。

    桃核,桃树,一一埋进土里。

    方圆笑望着小桃树。

    这里位置不差,附近也没有太多杂树,桃树好活,更好找。

    万一老许头想来看看,方圆也好给他指好位置。

    就这样,方圆总还觉得不太满意,于是从附近的草窝里扯下一根藤蔓,在桃枝上编了个小小的圈。

    方圆退后两步,拍了拍手。

    这就不会差了。

    老许头再是眼拙也能找着,当然了,如果他要来的话。

    方圆做完了这件事,一身轻松的道:“姐姐,这前头应该有个客栈的吧?”

    陈青笑着点头。

    “前头叫做江口镇,那里的古道上有个官驿,商旅是可以驻扎的,不碍事。”

    方圆这才放下心来。

    “那就好,那就好。”

    要是因为自己折到桃花山导致没有停歇的地方,岂不又是给别人添了麻烦?

    少年并成剑指,继续走起剑桩来。

    看得后面的陈红一阵无语。

    “大姐,方圆弟弟这也太勤奋了吧!这都多久了,白天练,晚上也练,走着练,不走也练。”

    陈青略含笑意的道:“习武练剑首在勤奋,所以你练了十几年也没用,方圆弟弟比你小却可以斩蛇妖嘛!”

    陈红悻悻然,但还是有些不服,撅着嘴道:“且兰的那个小混蛋也没见这么刻苦嘛,我觉着他比方圆弟弟要厉害些,这你怎么不说?”

    陈青敲了敲她额头,道:“人家是你未来的夫君,不要乱叫。再说了,他不是比方圆弟弟要大嘛,又远在剑仙云集的兼非城里学艺,你怎么知道人家不刻苦?”

    陈红不满的嘟囔道:“他一天说以后要做大剑仙,我都没见过他练剑,肯定就是嘴上厉害。”

    陈青与陈紫相视一笑。

    兼非城的少年剑客,哪里有只会使嘴皮子的。

    况且小妹的未来夫婿本身就出自且兰了不得的世家,家教严格得很,就更不可能偷懒了,在那兼非城里要更加刻苦才对,只是每年回来的时间都用来陪她玩了。

    身在福中不知福嘛!

    其实也不是不知福,而是不说福才对。

    陈红郁闷的上了马车。

    陈青拉住了陈紫,道:“还有五日,你的打算呢?”

    前头,少年愈行愈远。

    陈紫没有说话,默默地进了马车。

    冰天雪地中,唯留披着皮裘的青裙女子一人驻足。

    她的脸上满是苦涩的笑容。

    有些事只能由她这个做姐姐的来承担,同时,她更希望妹妹们得偿所愿,这便余愿已足了。

    云梦商社总还是要有个留在云梦的当家人。

    道路阻且跻。

    “教民几率,如之何其?女为民也!”

    前头走剑桩的少年昨天好像念过这句话。

    大道如青天,我亦可得出嘛!

    青裙女子挑起眉头,洒脱一笑,再不复惆怅。她长袖一挥,转身之间,柔和的脸上竟凭空多出来几分威仪。

    ……

    暮色渐渐浓郁。

    古道上终于见到一个不大不小的驿站。

    且兰国的官道每隔百里就会设下一个官驿,最初是作为官家所用。

    但近些年来且兰没有什么战事,各地官驿便闲置下来,除去重要的地方,许多官驿都开放给了来往的商人,也好自给自足,维持官驿运转。

    否则光是驿政这一项,就要给贫困的且兰增加不小的负担。

    若是打起仗来,这些官驿又会转为官用或是军用。

    眼下无妨。

    官驿还算明净,也有几桌零零散散的客人,大多都是与陈青她们一样的商人。

    方圆喝了口酒,迈入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