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途史
繁体版

第十章 贺兰朝圣年

    说是千宗,实际远远不止,首先说有资格朝圣的,也就是一千枚武殿令的持有者,往往都是名门大派,门人弟子成百上千,当然了,也不是全部弟子都有资格跟随师长朝圣。

    武殿规定,每枚武殿令最多放行二十人进入,他们所在的区域叫做内围,而没有武殿令,又不愿错过盛事的其他门派和江湖人士则自发的聚拢在武殿规定的辖区之外,他们驻扎的区域被称为外围,持有武殿令的门派若是同行人数超过二十人,多余之人也会停留在外围,所以外围也有不少名门望族。即使无缘得见武圣人和武殿的高人,能与天下各门各派有所接触,也是受益匪浅。

    内外围之间往往有栅栏、河流、城墙之类的阻隔缓冲带,起初武殿对门派间的驻地约束并不严格,毕竟武圣人也不想因为抢夺一块令牌而引发江湖厮杀之类的事件,这也是为什么要铸造千枚武殿令的原因。

    内围仍是不可以乱闯的,试想内围上万之众,谁能放任其他武夫在自己营地附近逗留徘徊,所以内围之人也会协同维护秩序。

    外围之人更是不计其数,有些门派得知朝圣地点的消息,提前一两年就派人去过安营扎寨,武殿又没有明确规定,自然是早到早选个好位置。

    不论内围还是外围,往往提前一两个月就人满为患了,各门各派聚到一起互相切磋、交易,热闹无比,绝对是天下武林之盛举。当然大家都是习武之人,避免不了发生冲突殴斗,武殿在这方面维护极为严格,轻者没收令牌,逐出区域,重者就地扑杀。

    武圣人似乎与历代圣上都达成了某种协议,朝圣不会在都城附近举行,算是个朝廷留着脸面,试想十数万武夫就围在国都之外,圣上怕是睡觉也要睁着眼睛。

    每次朝圣,附近州府都会派兵帮助维持,也算是监视。自从有了朝廷的参与,内围和外围的区分也就严格了许多。

    州城商贾、附近百姓也可以到外围进行买卖,更有甚者从高丽、突厥、吐蕃、波斯、天竺等地不远万里而来。习武之人大多富庶,特别是名门大派更是挥金如土。趁着朝圣的机会发财致富之人,比比皆是。

    朝圣持续多久没有定论,要看典庆进行的速度如何。

    先是千宗的门中子弟,也就是三十岁以下者切磋数轮,再由宗门中长辈,即三十岁以上之人切磋。有表现优异者,武殿会酌情招揽,当然加不加入全凭自愿。

    切磋完毕,武圣人会讲授武道、武殿的高人也会处理门派意见和回应请求等环节。

    前三次朝圣还有挑战武圣人的环节,不过后来就没有了。

    武殿的人开始撤离,则代表朝圣结束,但仍有许多门派不愿离去,留在那里交易往来,往往盘亘数月之久。不过没了武殿的约束,也就混乱了不少,听闻上元二年朝圣之后,就有一派被屠戮满门,所以也不是什么人都敢继续停留的。

    今年是第五次朝圣,族中长辈讲,那贺兰山下广阔平坦,东西南北各相去二三十里,就是放下两个长安城也绰绰有余,所以这朝圣就定在贺兰山下。

    也有人说此次定在贺兰山下,是为了迁就西域的行商,还有人说贺兰山邻近突厥,是武圣人答应当朝圣上的请求,向突厥展示我大唐煌煌之威。

    宋姓男子款款而谈,讲的眉飞色舞,众人听的神乎其神、倍感玄妙。

    此时那宋姓男子大呼“不好”,众人一惊,只见宋姓男子急忙跑到火堆捞出烤肉,原来众人听的聚精会神,那边狼肉早已烤焦。

    马奉仙和马青青听的也是津津有味,心想这种盛会,要是不能参加,着实遗憾。

    那宋姓男子干脆就把两只烤狼都拿过来,给众人分肉。言语间马奉仙和马青青也了解到,这几人来自真武剑派。

    真武剑派就在真武山,而真武山也叫北武当山,溯本求源真武剑派应当属于道教一脉,只是他们这一脉更着重练剑,所以称为真武剑派,白衣是门人弟子的统一服饰,仔细看他们衣领和袖口都绣有一枚小剑图形。

    马青青问:“那武圣人既然在北周现世,至今得有多大年岁?”

    众人同时也心中好奇,宋姓男子见状又来了兴致。

    据族中长辈传言,那武圣人如今怕是得有两百岁,只是后来无人能查个明白。第一次朝圣,天下武夫面见圣人,只是四五十岁样貌,按传闻推算武圣人当时已超百岁高龄。更奇怪的是第二次朝圣,武圣人竟然是年轻女子之身,众人暗自推测是否有假,便有了挑战武圣人的环节,武殿亲口承认年轻女子就是武圣人,而且那女子武艺出神入化,万人不能敌,自此再无人敢质疑。后来朝圣,武圣人又以幼童,老者形象出现,有人猜测真正的武圣人浑天成已经作古,朝圣所见的只是武圣人亲传的徒子徒孙,也有人说武圣人修得返老还童之术,可随意改变形貌。还有人说武圣人已经证道成仙,会千般变化,总之真相如何无人知晓。

    众人皆震惊不已。

    马青青又问:“那令牌就只能由武殿颁发么,可有其他办法获取?”

    宋姓男子解释道:“起初只能由武殿颁发,只是这江湖之事谁又能说的准呢,门派之间或有争斗厮杀,名门大派衰败也屡见不鲜,更何况这种死物随时都有可能不翼而飞,有些小门小派没有令牌便会依附大派,或缴纳岁贡谋求几个进入内围的名额,门派之间也多有利益纠葛交换武殿令的。后来就有了武殿令牌的买卖,还有人传言一户农夫不知怎么得了一块武殿令,换了牛马数十,良田千亩,也不知是真是假。武殿只认令牌,不问来路,所以那些豪门巨派持有几枚武殿令也是有可能的。”

    马青青开始盘算,心想这牛马数十,少说也得个几百贯钱,良田千亩就是接近两千贯,一个当朝正五品官,每年俸钱三十六贯、禄米二百石、杂给六贯,总计八十贯,外加职田六顷、永业田八顷,年租约百余贯,这一块武殿令要正五品官任职十余年才能换得,若是以自己的八品校尉的俸禄怕是直接老死也换不到啊!

    马奉仙问:“贵派就只有几位前往么?”

    那宋姓男子看了一眼那林师兄,那林姓男子没有说话,宋姓男子又看了一眼白衣女子,白衣女子说道:“本也不是什么秘事,说与二位也无妨,我门派众人共分四路,由师长带队前往,我等几人是赶往抚宁接应几位师兄弟。”

    马奉仙道:“原来如此。”

    马青青又问:“那朝圣何时开始?”

    宋姓男子回道:“中元节始。”

    马奉仙和马青青收获不小,此时众人也都吃饱,随意闲谈。

    天光放亮,双方各自收拾整备,告辞启程上路。

    马青青在前边问:“阿兄,那人说的有几分可信?”

    马奉仙回道:“约么有个六七分。”

    马青青也没言语,继续赶路,两人终究还是没告诉白衣四人他们曾在河滩遇到过另外四人。

    过了一日一夜,此时已过正午,距离夏州城还有一百多里,东方皓月曾告诉他们前往的地点就在夏州城南外十里的薛家镇,两人一合计决定在戌时赶到,不由得又快了几分。

    直到天已漆黑,两人来到一处庄院,写着薛府二字,这庄院在薛家镇边,占地颇大,一看就不是寻常百姓人家。

    两人绕到后面敲门许久,出来个老翁,胡子花白,身披灰布大氅,显然是已经入睡了又起来开门,老翁打量二人,问道:“二位壮士,不知深夜到访,有何事啊?”

    马奉仙回道:“叨扰老丈,我二人有马要卖”

    老翁往后一瞧,果然牵着几匹大马,又问“要卖几匹啊?”

    马奉仙回道:“两个。”

    老翁眼中闪过一丝疑虑,问道“客从何处来啊?”

    “从东方而来,周家庄”

    老翁一合计又问:“客想换多少文钱?”

    马奉仙回道:“换皓月一轮,九郎一个。”

    老翁打开大门往左右观瞧,四下无人,老翁就让进马奉仙二人。门房里出来两个年轻仆人,一个接过马匹前去安置,一个去准备吃食。

    老翁带着马奉仙二人来到一间厢房,笑着说道:“今日已晚,两位就在此休息,稍后便有人送来饭菜,二位先将就一下,招呼不周莫要见怪,我姓薛,不知二位壮士称呼。”

    马奉仙拱手道:“薛老伯客气了,深夜还要叨扰,是我们二人无理了,我叫马奉仙,舍弟马青青。”

    薛老翁笑道:“好,好,那你们歇着,我先回了。”说完转身离开。

    这厢房也有正厅和两个耳房,面积不小,装饰朴素却不简陋,书柜、衣挂、灯台也是应有尽有。

    不一会儿那仆人就端来两碗汤面,一盘羊肉和几碟小菜,两人刚吃完又有人敲门,马青青开门一看是四个仆人把他们的武器行囊都送过来了,还有两个侍女端来两盆热水。

    马奉仙一想这大户人家果然心思细腻,做事滴水不漏,匆忙洗漱了一番,又上了些金疮药换了布帛,确认无事后,两人各自躺下休息。

    第二日一早,便有侍女轻声唤门,两人早就醒了,只是在屋内等候,听到有人唤门,打开一看是来送洗漱之物,还有早饭茶水。

    两人洗漱完毕换了身干净衣物,吃完早饭又继续等,没过多久那薛老就过来了,带着他们到前院正房。

    这正房高足有三丈,坐北朝南,光线充足,堂屋宽阔,堂内一张长案,后面摆着几把椅子,两旁各摆桌椅若干,马奉仙一看,若是撤去桌椅,跟判司断案的厅堂差不多。

    此时堂内坐着几个人,为首的是长案后的两人,右侧的男子看起来四十岁左右,威风凛凛,相貌堂堂,此人面如重枣,眼似铜铃,剑眉英挺,鼻直口方,留三缕短须,神色恬淡,不怒而威。

    另一人看不出年龄,红色锦缎包头,脸型椭圆好似鹅蛋,面如桃花,鬓若刀裁,两道浓墨柳叶眉,一双琉璃丹凤眼,鼻如悬胆,朱唇皓齿,竟不辨雌雄,此人身穿绯红长袍,正在饮茶,桌上覆着一张银制面甲。

    左右两旁坐着五个人,神色各异,但各个眼露精光,气势不俗。

    马奉仙见到红衣人有些惊异,正是那偶有一面的红衣快骑,毕竟此人之前策马而过带来的威压让他记忆深刻,没想到在这里又遇见了。

    薛老给马奉仙二人介绍:“这位是衣千血将军”

    马奉仙和马青青拱手见礼“马奉仙、马青青见过衣将军”

    “这位是龙襄维将军”

    “见过龙将军”

    这位是......

    马奉仙和马青青与众人一一见礼。

    龙襄维说了一声“坐”

    马奉仙二人便在西侧靠近门口处落座,薛老翁则坐在东侧第一张椅子上。

    龙襄维微微点头,看着马奉仙二人礼数周全比较满意,对红衣人说道:“四哥慧眼独具,非你我能及啊!”那红衣人眼光一亮随即暗淡下去,回了个“嗯。”

    龙襄维给众人说明,众人聚精会神倾听。

    他们叫做“玄甲骑”,不属于任何州府,就连当朝皇帝也无权干涉,属于完全自由行动的一支骑兵队伍。玄甲骑组建于隋大业十二年,也就是大唐立国的前两年,后来经过多次整编形成现在的规模,以抵御外族、开疆扩土和突击奇袭为主。作为大唐最强战力,属于绝对机密的存在,几乎从不出现在正面战场,若是参与大规模战争,必然有其他类似的唐军骑兵辅助,掩盖玄甲骑的存在,所以就连王公贵族也知道的不多,龙襄维又特地叮嘱众人绝对不可向他人透露,违者定斩不赦。

    因为玄甲骑常年南征北战,所以没有固定的驻地。最高统帅为大帅,下辖六营,每营由将军统领,其中一营二营为重骑共两千人,三营四营为轻骑共两千人,五营为斥候营一千人,六营为预备役三千余人充当马夫、火头军等辅兵。每三年暗中全国选兵一次,如果因征战大量伤亡则随时派专人选兵。选兵要求极为苛刻,除骁勇善战、马术精良外,必须得品性忠义、身世清白。

    此次东方皓月、衣千血、龙襄维等人走访各地是为了寻回马匹,不是选兵,招募马奉仙等人是顺路为之,两旁那五个人就是衣千血和龙襄维招募来的。

    龙襄维笑着问马奉仙:“奉仙、你可知四哥,何时返回?”

    马奉仙恭敬回道:“禀告龙将军,东方将军于四日前,往郑州管城去了,遣我兄弟二人前来报到,并未说明几时返回。”

    龙襄维说道:“原来如此,那便再等上几日。”也不知道是说给谁听的。

    “你等这几日可自由行走,有需要置办的也好提前准备,到了营中可没州城这种方便。”龙襄维又叮嘱了几句。

    众人领命告退离去,出了厅堂,先前那五个人便凑过来跟马奉仙二人交谈,各个面露善意,其中有一人二十三四岁,好似寻常农夫,相貌平平却没有眉毛,身高七尺有余,肌肉结实,他自我介绍到:“我叫吴金刚,家里都是铁匠,是七哥从同州召唤而来,打小骑马,也会点功夫,主要是有点力气会打铁,你叫马青青是不,一会儿咱俩比划比划?”说完还拍了马青青一下。

    马青青一看这是个自来熟,性格倒是爽朗,便答应道:“好啊,那就简单切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