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伯利亚的春天
繁体版

九十五、校文明措施

    正如一个精力旺沛的人一样,学校别出心裁,又做出了一个令同行刮目相看的事,那就是校文明措施:校内签名活动和六中特殊图片、漫画展。

    签名活动是五个不、四个禁止:不骂脏话、不打人、不抽烟喝酒、不打牌和不玩游戏机;禁止随地吐痰、禁止破坏桌椅、禁止乱扔纸屑果核、禁止穿戴时髦。这种活动比口头教育不知高明多少倍,许多学生踊跃的签了九项,也有不少同学签了自己所能达到的标准(六中也放宽了一些,可以在单项上签),一些有不良嗜好的同学十分心虚,可看到全校掀起了签名的热潮,只好硬着头皮签,有的干脆立刻丢弃了打火机。因为,这长长的签名条幅,就挂在校展示厅内,等于有一种起过誓的作用,不少学生望着那赫然入目的名字,又仿佛听到别人议论“某某人是这样的吗?怎么,他这种人不抽烟、不饮酒。”禁不住十分脸红,极其痛苦地控制住自己,有时忍不住时,刚抽了几口,便会万分无奈想起那个签名。“见鬼!”往往一些“瘾君子”心烦意乱,便会将燃着的半截香烟扔掉。

    学校另一个文明措施,便是以图片、实物、调查报告、漫画等形式,揭示并剔除六中的污垢,一大群学生下课看、活动课看,这些学子们,无不羞愧,却又不好发作看出了自己的种种丑态,不少人暗自吃惊,天哪!我以为我平时的行为可以瞒天过海,想不到。。。

    图片具有现实和警示作用,几幅图片展示了食堂浪费情况,一碗米倒在水池里或饭桌上,反应宿舍区情况,一些学生床头乱七八糟,居然一双黑袜子包着一瓶汽水,反应厕所情况的,贴了瓷砖的便池里,躺着一本教科书或者一块红砖等等。让不少学生们目瞪口呆,惴惴不安。

    实物更加惹人注目,更加令人咋舌,这里面有撕碎的崭新笔记本,有赫然入目的中华烟壳,有略微旧了点的金笔,有七成新的文具盒,学生们弄不懂,这些他们不在意的东西,是被什么方法,让这些老师挖出来的。

    调查报告犹如法律宣判词,其事实及近些年的处理,更加使不少学生有点心惊,从六中打架斗殴到骂人伤人,以及藤、尤事件,学生考试作弊等,都记录的十分齐全,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人数,这一件件令人震惊的事,无不在学生心中涌起阵阵涟漪。

    漫画方式更加夸张且具有现实讽刺意味,一些学生看过,不觉哑然失笑,一脸无奈,他们惊叹美术者的绝妙洞察。有一副画上画着一群学生躲在楼上隐蔽处,蹲着吸烟,神态被画者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们还派了一个望风的,画得更为夸张,一双眼睛从楼西边一直张到楼梯口,紧接着老师上了楼,那望风的咳了一声,半个楼歪了下去,吸烟者的烟头像导弹飞向四方,每个人都惊慌失措,赶忙站起来,有张着血盆大口,有瞪着长条竖眼的,有吓得拉细脖子的,还有吓得迸起了头发的,然后老师走近,一个个姿态万千,有托着下巴打盹的,有急匆匆上厕所的,有装模作样谈话的,那望风者见没事,便又暗示了一下,于是几颗上悬下斜的心,顷刻又回到了原处。其画独有技巧,夸张之至,又无情的鞭挞了这些丑陋现象,几个油子看了一眼,都相互讥笑起来,“就是画的你,瞧这个呆货。”

    然而学校并不是只表现这些不足。几天后,学校又展出学校一系列的“辉煌”,许多还是首次露面,这又犹如一泓清泉,无形中清润了许多学生。这样,一个警示,一个激励,都取得了口头理论上无法达到的效果。

    而此时,学校内阁却又召开紧急会议,再一次阐明了教师忌语的重要性,并指出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必须改变,不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并提出了六中具体发展目标:勤奋型——转为科研型发展,升学型——转向职教型,要用一个科学的态度全方位的提高六中整体的实力。

    六中的发展已渐渐形成一种趋势,就是尚存现有初中,大力发展职业班,随着时机成熟,将全部实现职教化。风雨蹉跎,又见彩虹,六中确实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