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伯利亚的春天
繁体版

六十三、好事成双

    不久,车向煌接到了个令人激动的通知,银行将优先贷款投资六中,孔长喜更告诉他一个好消息:“马老回来了,这个老杆子,赤子之心,令人感激呀!有几位工厂负责人也来了,其中有磷肥厂的齐总、钟扬商场的黄董事长。”

    车向煌神采奕奕,高兴地捶了一下桌子:“好事成双,将马老和各位厂领导赶快请到客厅来,天赐良机呀!”

    “我明白。”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诸位,六中今非昔比。我想,事实可以告诉你们。来,看一看,眼见为实。”马维新陪着几位企业领导模样的人,一边走一边说。

    车向煌、孔长喜以及马维新一行人坐定,车向煌笑道:“各位贵客光临寒校,实在招待不周,我们聊备薄茶一杯,不成敬意。来,请喝茶。”

    磷肥厂齐总笑道:“薄茶不可当,应称香茗。车校长,这西湖龙井也叫薄茶,那我们也算是寒酸之人啰。”旁边几位也道:“不薄,不薄。”

    车向煌无意被将了一军,微微一笑:“话虽如此,不过茶再好也代替不了感情,李白的‘桃花潭水水深千尺,都‘不及汪沦赠我情’,齐总,让你见笑了。”

    钟扬商场黄董事长开玩笑道,“怪不得马老如此精神,原来六中确实出了位急先锋,车校长,不愧知古通今,短短几句话,已将我们‘只缘身在此山中’,才识庐山真面目啊!”

    众人大笑起来,车向煌认真道:“不瞒诸位说,六中以前十分落后,且名声不大好。这几年来,经过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和学校的自我努力,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不过,这是微不足道的。各位老总,当今社会充满了竞争感,教育机构也不例外,虽然看似平静,但是,我们不能光靠吃皇粮,光靠啃老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每一个有利条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几位老总点了点头,孔长喜接了话:“由于六中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市银行已决定贷款给六中,这是刚接到的通知。同时希望各位老总支援一把,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六中的发展还得靠诸位老总帮忙呢!你们的关心我们也感激不尽啊!”

    几位老总看了一下,齐总笑着说:“马老曾经是我们的恩师,俗话说;师恩深似海。我们当然也想报答他老人家,他老人家可真是大好人,三番五次请我们帮衬六中一把,这种敬业精神我们十分赞赏,好在学校现在条件成熟了!既然银行都慧眼识金,我们当然不能袖手旁观。

    黄董事长捂着车向煌的手:“车校长,你放心,我们会尽份力的,一则马老的诚心打动了我们,马老多次邀我们来学校看一看。的确,变化不小;二则六中确有潜力,开发利用的机会多;三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也不能等闲视之啊,你说呢?”

    众人在欢快的气氛中大笑了起来,车向煌紧紧握住了每一个老总的手,激动的只能用眼光感激着每一个人。

    一周后,银行第一批贷款下来,几个工厂的资金也转帐到六中,更有一笔特殊的经费,是藤迟山的同学‘公牛’捐的,让藤迟山心潮澎湃。

    很快,投资六中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学校,犹如一声惊雷唤醒了沉睡的春笋。

    几位教师围在一起兴奋地谈论着,一位教师说:“这批资金还不知道怎么用呢?唉,人就这码事!钱少了,活穷;钱多了,又不会用。”

    “我看应该把我们教职工宿舍楼、学生宿舍区好好修建一下,多少年下来了,外墙都快蚀光了,房子里面不是湿潮就是跳电,不弄这个,还搞什么?”

    徐智诚淡淡笑了一句:“学校决不会把教职工宿舍楼优先考虑的,我告诉你们,学校准备建教学楼,教职工住宿问题,早哪!”

    “老徐,看来你万事通,这个情报准不准?”

    “准不准?哼,我和校长谈了这个问题,分歧很大,学校确定建教学楼,我们争执起来,校长光了火,我也光了火,建教学楼何止这么些钱哪?”

    徐智诚看众人沉默,觉得自己话太多了,他刚走出门口,听到一个老师声音:“不管学校怎样,我们都应该理解、支持,还是把孩子们的问题先解决。”几个老师赞同的声音又传进了徐智诚的耳朵。“理解”,听着这话,徐智诚心里老大不舒服,他耳根有点发烫,独坐在石块上,打起了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