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伯利亚的春天
繁体版

二十三、沉醉的年声

    时间进入了腊月门。一进腊月门,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了。

    “砰”一声鞭炮响起,雪地上一只大黄狗惊嗷着奔逃,小新娘(即小媳妇)戴着机工帽子,趟着满满一三轮车蔬菜,朝路口走去,美滋滋地想着卖个好价钱。阳光漫射在家家户户的庭院,咸肉咸鱼挂在晾绳上,闪着诱人的油霜,穿着解放鞋的小沈一边大声斥责伢子,一边拎着红漆筒,给院门一块块水泥条砖涂红。

    “嗯咳,嗯!哎呦喂我的大姐也,大姐你做事理不妙,你跟我成亲又把脸撇。看人不能看外表,我老朱人丑良心好哎,待人呱呱叫咧,我的心肝咧……”四眼小计正站在长案前,一边绞着毛线,一边对着那台古董熊猫收录机哼着,这是她每年要拿出的绝活,哼一段,录上去,然后过年放给亲戚听。

    “有钱没钱,干干净净过年。十七十八,越扫越发;二十三送灶神,老奶奶望着老头笑,老头问笑的什么事,老太说吃鱼吃肉日期到。竹篾纸马草料供,黄豆花生糯米团,伺侯灶王到天上,玉皇面前说好话。二十四掸尘,拆拆洗洗忙年蒸;年蒸花样真不少,馒头芝饼捏包子,三十之前要辞年,春联一贴放小鞭。”龙裕琦的父亲家鸣尽兴之下,给三个伢子娓娓道来过年的风俗。

    金虎、国强、裕琦围坐在他旁边,兴致勃勃地听着。

    听完后,国强拍拍手道:“不烦神了,不烦神了。老班布置的任务可以完成了。”

    放假之前,五班新班主任顾熔除了提醒学生们按时完成寒假作业,还布置了任务,要求学生们把过年的风俗写出来。

    金虎和裕琦听得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暗暗欣赏顾熔的教育方法。琢磨着自己的老班怎么就想不到这点?他们从内心中很渴望这种“多余的”的课外作业。

    国强在家里苦恼了几天,被母亲加玲问出心思。加玲立刻告诉他,裕琦的父亲家鸣在村里曾做过大队宣传员,懂得当地很多风俗,不妨去问问他。

    国强如搭了根救命稻草,从菜篮子抓起一把安豆(豌豆苗),兴冲冲地直朝裕琦家跑。妈说的没错,裕琦的父亲真有才,说顺口溜一茬一茬的,把国强听得都入迷了。

    “掸尘了!”家鸣拿着个长长的鸡毛掸子,(有两米多高,是把一个鸡毛掸子绑在一根细竹竿子上)对着墙顶角落挨个的掸尘,尘灰簌簌落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熟悉的霉旧味。

    这天已是腊月二十四,三个孩子围着家里转,帮着打扫卫生;裕琦的奶奶蒸起了馒头,有开花馒头、咸菜粉丝馒头。开花馒头上置一颗蘸过蜜的蜜枣,咸菜粉丝馒头临蒸时,还加上绵过的小肥肉粒子,一出锅,三人每手一个,热气腾腾地吃,着实不丑。

    金虎、国强临走时,裕琦和他们相约初五再会,裕琦家做东,正月里小兄弟们聚一聚。

    十足的“年味儿”呀,欢天喜地来到家门口了。

    临近三十,家家户户开始猛忙起来。裕琦家也不例外,奶奶开始烙芝糖饼(又称子孙饼),烙过后,裕琦嘴馋要尝鲜,奶奶“啪”打一下他的手,威严地说:“五天后再吃。”

    裕琦有些不明白,但执着的奶奶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她的事情,下一个事情是撮小圆子。

    母亲洗菜弄饭,热气熏得脸蛋红通通的,烧大锅时,还不断听着奶奶絮絮叨叨地提醒,锅膛里面多添材(添财),寓意日子越红越火。

    父亲家鸣给水缸加起了水,最好是满的汪起来。三十晚,小缸要满。“汪汪,汪汪!”隔壁‘老铁嘴’大妈家的狮子狗“二喜子”摇头摆尾地过来了。一家人很开心,摸摸“二喜子”的头,还撂两块肥肉,笑眯眯地看着“二喜子”狼吞虎咽。这时,狗到每家都会受到殊遇,狗来富,猪来穷,猫来开仓库。

    这不,‘老铁嘴’大妈家突然窜了头猪,那头猪被自家小主人的炮仗吓坏了,穿出猪圈,一路狂奔,溜到‘老铁嘴’大妈家。‘老铁嘴’大妈恼羞成怒,对着赶来抓猪的董“专业户”破口大骂。奶奶做起了难庭,让“专业户”赶快放鞭炮打招呼,‘老铁嘴’大妈勉强让了步,不再要求“专业户”买个猪头赔罪,噼里啪啦声中,这场风波总算被平息了。

    裕琦家贴完对联后,已是下午四点多了。一切妥当,就等天黑吃年夜饭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家鸣等不及了,拿出一挂一千响的小鞭,放平几个大头响,点起一支烟,燃起了引线。

    “砰!哄!”早放炮仗早吃饭,放得越早越好,炸响声中,裕琦捂着耳朵,快乐的蹦起来。这边炮仗声刚停,硝烟未散。西那头,小沈家也炸开了,接着前面四眼小计也放了三个大头响。不几分,整个村庄锅开似的,全都炸开了。

    临到厨房前,家鸣又把所有的灯都开了,表示亮堂堂的。进入厨房,全家正待举箸,裕琦的奶奶突然发话,还没给猪狗猫带饭呢。于是,家鸣便和裕琦盛上三碗饭,夹上好菜,送到了三牲畜窝。

    年夜饭很丰盛,但有几道菜必不可少:炒水芹——代表路路通;炒豌豆苗(安豆)——表示安安稳稳;红烧条大鲢鱼——年年有余,当晚是不能吃的,要“余”下来;烧杂烩——全家福;还有青菜豆腐保平安。

    家鸣小咪着洋河,早把平时喝的分金亭挪一边去了。

    晚饭过后,母亲拿出新衣服,让一家人穿上,裕琦想这也是‘辞旧迎新’的内容吧。最引人的是,奶奶在老柜上摆上两个筲箕,放上四个桔子、四个苹果,接着母亲把糖果、瓜子、花生等拿出来,黑白花绿煞是好看,看就把人看花了眼。

    灯光耀亮下,几间屋子显得特别清爽,家鸣满脸红光,乜着眼仔细端详着,看起了春联,着重看看大门、后门,不仅要有门心正联,还要有框对侧联,横披,猪圈、厨房少不得一个倒“福”(福到),如果讲究的,还要写两句话:“大壮能吃能喝能睡出栏快”、“五谷丰登年年有余”。还有特讲究的,例如德高望重的四太爷家,在家主房门两侧还要写上一年结语:去岁自力更生全家安康家庭和睦衣食住行皆无忧,新春再接再厉万事如意事业有成大人伢子全有福。

    还有人家贴上年画,挂上福禄寿红剪落,那种喜气已不知让多少人家醉了。

    正月初一到,炮仗把人闹。其实裕琦早醒了,就是赖在被窝里不起。

    这一天,起的最早,拜得最勤的是庄上的晓风哥,带着两兄弟,挨家挨户拜年。家家眉开眼笑,抓上一把瓜子,送上一个桔子以示走大局、递上云片糕寓意步步高,塞个苹果代表平平安安。晓风哥推辞不带,当时吃两瓣桔子,磕几粒瓜子,沾个吉兆气,坐上几分钟就走。等他走出多时,裕琦才起来。

    顾不上洗脸刷牙,裕琦端起一碗圆子面,先到奶奶房间拜年,又给爸爸妈妈拜年,盘算着祝辞是不能重复的。不小心,滑了一跤,外衣有点脏了,要脱下洗。

    母亲拿来热毛巾,轻轻擦去灰尘,郑重地告诉裕琦:年五天不作兴洗,不作兴晒。

    裕琦听的眼睛一眨一眨,心思更期盼在初五了。

    初五到了,国强、金虎九点零九分过来,又不知听谁所说——这时来,是小兄弟们交情久久。

    大伙在院子里晒太阳嗑瓜子时,裕琦突然发现,几天不倒的垃圾,被父亲拎到了门外,压了四天的杂七杂八的东西还真不少。

    裕琦颇感疑惑,家鸣说:“初五“接财神”。收拾垃圾,倒倒穷气(穷土)。初五这天倒垃圾,是有说法的。你们不晓得吧?”

    “大大说得和我爷爷一个理。”国强道。

    家鸣笑眯眯地问:“国强,你爸多大?和我比比看。”

    家鸣比国强父亲大一岁,却坚持让国强喊大爷,为的什么,大爷在称呼上年轻些,嘿,这小老头,也作怪要年轻呢。

    三个伙伴吃得尽兴,谈起了学校的事,有一件事情让他们很高兴,就是学校的图书馆开春后即将竣工,不久就会向师生们开放了。

    是啊,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懒散舒适的春息拥抱中,人们在祝福的醺醉中强烈地感受着,春声已经响起,春天的脚步已经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