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人生忽入冀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问策

    很快,赵敢就来到了韩烁的大营内,除了赵敢,沮授也一起来到了中军大营。

    “韩将军,邺城已经大胜了。”沮授倒是直率,开门见山的就介绍了战况。

    正如一开始计划的那样,凌晨时分,邺城中就派出一批老弱病残组成的“军队”,假装要支援武城,同时锦衣卫也暗中加紧了侦查,果然在东巷有一粮食坐商,暗中向城外传递消息,等他将消息“秘密”传递出去后,锦衣卫就将他逮捕了。

    而在城外,这个“不起眼”的小贩传递的消息,也给白绕部带去了极大的兴奋,随即潜藏在黄泽的上万白绕军就向着邺城进军。

    同时潜藏在邺城北方的麴义也随之触动,两方在邺城东南的漳河畔遭遇,随即发生大战,战斗持续了一个上午,最终麴义大败白绕,斩杀数千人,逼的白绕仅率百人南逃。

    此刻的邺城也派人传来捷报,只不过当时韩烁还在休息,并没有打扰他。

    “现在什么时辰了。”韩烁这才意识到自己睡了很久,赶忙问道。

    “已经午时了。”

    换算过来就是现代的下午两点,看来自己睡得时间不短,现在局势已定,终于可以回邺城请功了。但是他突然又想起了自己本次的使命:我得找张郃呀!

    “对了,武城怎么样,有没有再派人来,那张郃有何动作。”

    “没有,此刻武城内正在加紧修缮,防止逃兵混入城中,张郃将军应该也无暇来这里。”

    谁知韩烁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兴趣盎然:“那正好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咱们去武城看看吧,正好看看张将军将武城经营的怎么样。”

    “没想到小将军还能有此心境,大善。”沮授听到韩烁的话,竟然觉得此子竟然还能说出如此有哲理的话,心中又对这个小将军有了新的看法。

    随后,三人便离了这大营,向着武城而去,策马而行,一路上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支离破碎,也不知是叛军还是汉军,亦或是平民的尸体。

    “唉。”韩烁看着尸横遍野的场景,心中凄凄,毕竟他是在和平年代成长和学习的,面对这种场面,还是流露出不忍。

    “不知韩将军银河叹气啊。”沮授注意到了韩烁的神态,于是问道。

    韩烁听到了沮授的话,又想起自己本来就想询问一些事情,便直接说道:“沮别驾,你觉得如何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沮授本以为韩烁只是干事伤怀,亦或是看着尸横遍野生出了怜悯之心,没想到他上来就提出了这么大的议题,惊讶之余还有些愕然:“韩将军何出此问呐。”

    韩烁便也将自己听来的都叙述给了沮授,随后才说道:“当今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生命都保不住,更别提吃饱了。像以前的黄巾军,现在的黑山军,都是这些饥民流民聚拢而来,我们既然是冀州的管理者,不应该坐视不管呐。”

    沮授其实作为上位者,又是州郡宿吏,定然也考虑过这些问题,沉吟片刻也只能说:“此情产生,莫不是因为朝堂混乱,苛政杂捐丛生,才逼的百姓鬻儿卖女,要想根治此疾,定要铲除奸佞,整顿朝堂还政于献帝,才能政体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听到沮授的方法,韩烁也陷入了沉思,按照自己当初的想法,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在于土地吞并,豪强大户不知收敛。但是之前徐大哥的描述,貌似这些豪族地主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坏,而且农户们卖地的直接原因也是苛捐杂税,巧取豪夺只是小部分。

    所以韩烁直接陷入了纠结和迷惘之中,想的头疼,索性直接问道:“沮...先生,您觉得,这豪族世家,是好是坏,对于百姓流离失所有没有责任。”

    “这...”沮授又被韩公子的问题问住了,“韩将军是觉得,是地方豪族巧取豪夺了农户的土地,导致百姓无地可耕,无产可用?”

    “其实,也不是,我也知道,并不是所有豪族都是坏人,也不是所有的世家都巧取豪夺,但是....”韩烁说到此处,也一时语塞,因为根据他最近的了解,豪族占有了土地,并没有迫使百姓流离失所,反而给他们提供庇护,甚至帮助他们逃脱赋税和杂役,所以他也不知道怎么给沮授吐槽。

    “但是,会不会耕者有其田,更会减少他们的叛乱。”

    “非也非也,我汉朝从高祖起,便未禁止过土地的买卖,况且黔首众众,只要有口饭吃便会安分守己,不能因为有没有土地而影响他们,除非实在难以乞活,才会入山为贼。”

    这确实也是现实的残酷之处,像蔡徐村的村民,只要能有口饭吃,有个活路,就能卖地卖女,哪怕黑山贼的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能迫使他们反抗,唉。

    沮授也疑惑,这个世家大族出身的韩烁,不知为何对世家如此忌惮,难道是因为冀州的缘故吗。其实沮授这样想也有他的道理,汝颖名士遍天下,自然有瞧不起冀州的实力,况且此二人远来至此,怀疑之心也正常,但是他不希望冀州内部发生龃龉,于是劝道:

    “韩公子,这为政者,需要权衡利弊,平衡各方势力。”

    沮授也丝毫不避讳,“自古以来,这豪族就是地方之主,财货人口无数,甚至世祖皇帝潦倒之时,就借助了冀幽士族之力,才能一统天下,重造大汉。”

    “韩将军若是一味敌视士族,乃是取死之道啊。”

    沮授本就是冀州人士,当然要为冀州士族考虑,他不希望这个刺史之子,对本地豪族有什么不好的看法。

    韩烁此刻也陷入了沉思当中。

    “韩将军,武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