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人生忽入冀
繁体版

第十章 荀彧,等我来取你

    韩烁顿时觉得这个穿越实在是没劲,自从来了这里之后,不仅碰上了一个不靠谱的爹,导致自己的生命也许就剩下两年不到。而且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困难重重。从锦衣卫到土地,没一个是能简简单单就处理好的,到处充满了各种的阻碍,盘根错节、难以处理。

    本来韩烁的脑袋里,也充斥着各种想法,从做个商业巨鳄到纵横天下,韩烁都意淫过不少,但是现在来看,好像能好好活下去就不错了,甚至韩烁觉得自己穿越过来,比上辈子高考都累。

    “生活呀生活,你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如此残酷啊。”韩烁唉声叹气的感慨着自己的生活,“那些什么穿越金手指,还真是扯淡啊。”

    一边感慨着,韩烁一边来到了父亲韩馥这里。“爹,爹,我来看您了。”韩烁虽然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但是来到韩馥这里还是大呼小叫的,没有一丝的收敛。

    “还没进后室就听到你在前堂的声音了,你注意一点,这里还有客人呢。”韩馥显然对这个独子比较骄纵,但此时口气中也略带着批评之意。

    这时候韩烁才发现,这后室中不仅有父亲韩馥,相对着韩馥的位置还坐着一个中年男子,约莫三十来岁,一米七多,白净面皮,三绺髭须;头上挽着青色皂巾,身上穿着一领青色麻布长袍,一副儒士的形象。韩烁也思忖着,这韩馥天天不干正事,不管冀州政务,怎么在后院见起这种儒生了,而且能在后面的内室召见,看来和对方的关系不错啊,这是谁呢。

    韩馥看韩烁呆呆的站在那里,不说话,便赶忙怪罪到:“韩烁,快来拜见你友若叔父。这可是我们颍川荀氏的英才啊。”

    荀?难道是荀彧的那个荀?荀友若,又不是荀彧,不知道是荀家哪一辈的人才。韩烁这样想着,就立马左手压右手,行拱手礼道:“晚辈韩烁,拜见荀叔父。”

    只见这位荀叔父也连忙站起身来,客气道:“不必行礼,韩子侄竟然也如此年纪了,不知是否行冠礼,有字否?”

    此时的韩馥则站出来解释道:“友若老弟,这小子还没到年纪。不过明年也就该行冠礼了,还请老弟能给小儿做个筮宾是。”

    “我哪有这种资格。”荀友若则是赶忙谦虚的拒绝,“不过届时我一定给韩子侄备份厚礼。”

    韩馥却毫不在意,而是继续恭维道:“你友若老弟当然有资格,有资格。”

    好在这荀友若刚刚到达冀州,所以二人寒暄过后,韩馥就赶忙让荀友若回去休息了,只剩下韩烁和韩馥父子俩。

    此时的韩馥好像还沉浸在见到老友的的喜悦中,满面含笑的坐在扶手椅上喝茶,而韩烁则收起了刚才的拘谨,径直的坐在了左边的‘高座’上,好奇的询问韩馥道:“爹,这荀友若是谁啊。”

    韩馥抬眼看看他,仿佛在嘲笑他没见过世面一样:“我们颍川有荀、陈、钟、韩四大世族,这荀氏更是在这几年除了不少名士仕宦,隐隐有颍川执牛首者的感觉。”

    此时的韩馥慢慢地喝了口茶,才继续道:“而这荀文若,名谌、字文若,乃是这他一代的长兄,才情不小,此次更是在你父亲我的延请下,来冀州为我效力。”

    原来是被韩馥请来的,于是韩烁继续问道,“爹,那有没有其他荀家的人来啊,比如什么荀彧啥的。”

    谁知道此时的韩馥却略显尴尬,收起了笑容,猛喝了一口茶才说道:“那还没有,毕竟这冀州远离乡土,其他人还在考虑。”

    哦~原来是没人投奔你啊,韩烁看穿了韩馥的倔强,但是他并没有拆穿,毕竟他也是自己的父亲,怎么也要给个面子。

    谁知道这韩馥自己也觉得刚才自己的话有些心虚,于是赶忙补充说:“不过据文若刚才说,他的族弟荀彧...就是你刚才提到的荀彧,因为董卓而辞官回乡,说要携族人来冀州避难。”

    韩馥只是忙着给自己没有号召力找补,也没顾上韩烁是怎么知道荀彧的,只道是韩说的话反而提醒他想起了这件事,不过据荀谌的意思,荀氏族人怀恋故土,想要搬来的人很少,所以此时也还未确定。

    “什么?你说什么?荀彧要来?”这话虽然是韩馥用来敷衍的,但是在韩烁眼里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荀彧啊,那可是谋士第一梯队的荀彧啊,除了诸葛亮,三国时期其他谁也不敢说能稳压荀彧一头吧。

    “对啊,他这个族弟荀彧,认为现在董卓乱政,以后必然大乱。颍川是四战之地,那就会经常受到侵略,应该早离去,不能久留,于是便想迁居冀州避难。”韩馥看着满脸兴奋的韩烁,还以为自己的话起到了作用,不过也没错,只不过和他想的作用不太一样。

    “爹,那荀彧他们什么时候来。”韩烁激动的问着韩馥,而韩馥哪能说出实情,只能用荀氏家大业大、迁居必然旷日持久来搪塞韩烁,不过心里却想着赶紧派人去接荀家人。

    其实韩烁也想过派人去赶紧把荀彧接来,一方面他需要这么一个智谋和运营的谋士帮自己处理一切烦恼,另一方面他非常认同荀彧的推测。过不了几年天下必将大乱,豫州确实也会受扎乱波及,要是到时候荀彧死了或者被别人召走了,那比杀了自己还难受。同时他也想吧颍川的韩氏家族接来,虽然自己对他们毫无情感可言,但是在这个时代,家族就是后台,不能看着韩氏被战乱所波及。

    不过他很快就将这两个想法否定了,原因是一致的:那就是你韩烁算老几啊,在冀州自己都没站稳脚跟,把大家都找来,万一到时候还被袁绍夺了冀州,那不正好一锅端了吗。

    而且现在还是自己这个老爹做主,人家凭什么听自己的。那袁绍无论是家世还是能力,也比自己的窝囊老爹韩馥强,到时候荀彧投了袁绍都说不准呢。

    现在的韩烁,仿佛是在最无助、最穷困的年纪遇到了自己爱的人,没办法许给她未来,但是又不忍心看着他被别的黄毛抢走,心里十分的痛苦。

    “荀彧,一定等我回来取你。”韩烁从心底里立誓。

    一边的韩馥看着自己的儿子刚才还一脸兴奋,现在却变得阴晴不定,连忙询问起来:“儿呀,你这是怎么了。”

    韩烁这才收起一副被NTR的表情,想起这次来的初衷,连忙说道:“爹,我这次来,是想带兵!”

    PS:历史上荀谌是荀彧的族兄,也是一开始投奔韩馥,并且最后转投了袁绍,还作为说客劝说韩馥让出冀州,提出了经典的三问:“您在天下人拥护/谋略兵力/广布恩德(指袁氏一族)上,能比得过袁绍吗。”最终汉服让出了徐州。

    而荀彧也因为董卓弃官回乡,并且和稳重说的一样,想迁族冀州避难,最终到达冀州时,袁绍已经取得冀州,但是荀彧觉得袁绍不是明主,才转投曹操。

    希望大家多多收藏、评论、关注,提出您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