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人生忽入冀
繁体版

第四章 田丰

    沮授也没想到,往日都推脱给自己的韩刺史,今天竟然突然召集刺史府属官集议,除此之外,甚至还请了几个冀州素有名气的名士以及下级官员,不过其中要求的几个武将因为统兵在外,今天都没法到场。

    上次的匆忙试探,沮授只觉得这个韩馥,倒是有几分威严,不过对冀州的事务并不是很上心,一度让沮授认为此人非好的选择。

    “这韩刺史难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正好借这次议事,再观察观察。”沮授疑惑的想着,还是集齐了刺史大人的要求。等到刺史大人要求的人都到的差不多了,韩馥也晃晃悠悠的来到了刺史府衙东边的议事大堂,而且身后还跟着他的儿子韩烁。韩烁一进议事大堂,便四处观瞧起来,今天的会议是自己撺掇的,目的是想了解冀州的情况以及认识下本地的名臣武将,所以他还让韩馥宴请了几个额外的名士以及名将,不过这些武将名士现在可能还不出名,不过韩馥也都听从了韩烁的建议。

    “开始吧。”韩馥坐在大堂内宽大的木桌后面,不怒自威,轻轻地对台下的人说着。

    “是,大人。”沮授也不磨蹭,随后便开始介绍冀州的情况。

    他首先叫人呈上一摞摞的账册,这些账册有的是竹简,有的由布帛组成,小小的堆成了一座山。

    “大人,这是冀州的人口土地账册。”沮授知道韩馥也不可能一点点的细看,紧接着介绍道:“我冀州之前治所在高邑,现在则定位邺城,拥有9郡100邑,人口91万户,593万口,其中渤海郡人口更是超百万之众,其余各郡县也都在六七十万之数。土地则为。。。。”

    沮授一点点的介绍着冀州的民情和风土。韩烁此时听得非常认真,反而是韩馥有些不耐烦。

    “沮别驾,这冀州的水平在整个汉朝,是什么水平啊。”其实韩烁也只是听个大概,具体冀州的数据,在整个东汉末年是什么水平,他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生,没有什么尊卑观念,所以便直接问了出来。

    此时沮授面带微笑的解释起来:“我冀州民丰物阜,虽比不上刺史大人和小韩将军的家乡豫州,但是好在除黄金乱贼之外,冀州并未受战火波及,又兼有交通便利,所以在全国十三个州中,也是佼佼者的存在。”

    “好,你继续吧。”听到这里,韩烁发现这冀州的情况简直是天胡开局,根据后世的了解,这河北本来就多是平原,耕地面积巨大,而且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在整个冀州又是全国少数没有被战火影响较大的州,可以说是人多地广了,前期只要能苟着发育,那后期不就无敌吗。怪不得袁绍以河北为基本盘,也怪不得有人说曹操赢袁绍、获得河北之后,三国的结局就基本注定了。想到这,韩烁又鄙视的看了眼韩馥,看的韩馥心里一阵别扭。

    之后,沮授又介绍了冀州各地的统治情况,以及周边的其他州郡、诸侯,也让韩烁刚才的乐观心态有了一丝改变。

    虽然内部条件属于是上等开局了,但是外部一点也不轻松,河北地理环境优越,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此地也是四战之地,必容易被各方争抢,而且冀州可守的天险并不多。而且,冀州四方的对手也都不是一般人物:北方幽州有宿有贤明的刘虞和野心实力都不小的公孙瓒,南方虽然有黄河可守,但是也有不少地方势力。西边虽然有太行山脉隔绝并州以及匈奴,但是山中却又有黄巾余孽——黑山军,这股山贼势力错综复杂,大大小小数十股,在常山等地更是和山贼私下沟通往来,屡禁不止,号称有数十万之众。东边虽然临海,没有明显的外敌,但是却有着比山贼敌人更令人头疼的人——渤海袁绍。

    听完这些,韩烁的头都大了,看来自己乐观的有些早了,这么富足的内部环境,加上这么危险的外部环境,这不就是砧板上的鱼肉吗?自己的当务之急,还是要经营好冀州,避免被其他势力吞并。

    于是他脱口便问道:“那我们当务之急应当防备的敌人应该是谁。”

    谁知道此时台下一人却朗声说道:“当下的敌人当然是董贼,难道韩刺史有反心吗。”

    韩馥听到台下竟然有人如此大胆,便厉声问道:“你是何人啊,竟然如此的放肆。”

    “我乃是议曹从事田丰,今天应刺史大人之约,特来参政议事。”

    田丰?这就是田丰?韩烁不仅没有觉得被冒犯,反而十分的激动,这可是官渡之战想出绝妙计策的谋士啊,不过袁绍刚愎自用,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本着前车之鉴后世之师的原则,韩烁赶忙想讨好拉拢这个田丰。

    “田大人,我刚才的话,哪里有问题吗,时值乱世,不该对四周之敌加以防备吗,不知田大人对于冀州的处境有什么看法。

    谁知道这田丰并不领情,仰头直视着韩馥,大声的说道:“我等身为汉臣,当以诛乱臣、还社稷为先,韩大人以州牧之职,不思考如何杀乱臣贼子,竟然谋划防备自己人,难道不是有异心吗。”说完竟然连正眼看韩家父子都不看,表情十分倨傲。

    韩馥本来就对这个小官随意出声感到生气,此时又听到他的话,更加难以自恃,于是便拍桌子大怒道:“哪里来的匹夫,敢在这里胡言乱语,来人啊,把他拉出去。”

    此时的韩烁也明白自己说错了话,毕竟这东汉末年,还没到分崩离析、人人逐鹿的时候,天下人心还归于大汉。于是他就想打个圆场,自己这老爹就喜欢听自己的。谁知道田丰却正了正衣冠,自己大大方方转身出门而去。

    走在路上,田丰还自言自语般的揶揄道“怯恇无主,引小儿来簿曹之前,实非明主”

    堂下其他的属官名士也都窃窃私语起来,此时的沮授也觉得这个田丰有些狂妄了,但是这个韩刺史也确实有些不靠谱,自己不言语,让一个十几岁的韩烁在各位属官之前发声,导致整个集议都乱了起来。

    于是他赶紧站出来,朗声说道:“各位同僚,切勿喧哗。”台下其他人也赶紧噤声,大家一致看向韩馥。

    韩馥也被气得不行,于是对沮授说:“今天的集议,就到这里吧。”

    “大人,还有些士族官员的提举,您未曾批示。”

    “都由你来决定吧。”说完,韩馥便直接起身走出了整个议事堂,留下各位大小官员面面相觑。

    整个会议也不欢而散。